91年前的今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今天是9月18日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一天
91年前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许
日军炸毁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
却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
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进攻
北大营和沈阳城
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爆发
当时的国民政府
竟下令“不抵抗”
700多人的日军
打得北大营7000多名官兵丢盔弃甲
北大营和沈阳城
在一夜之间沦陷
1931年9月19日,日军在沈阳外攘门上向中国军队进攻
日军长驱直入
不到半年光景
东北沦丧殆尽
此后的14年间
超过3500万同胞伤亡
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
望不尽的山河破碎
数不完的血泪与苦难
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军装甲部队侵入沈阳市
面对残暴的侵略者
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
从不曾低下高昂的头颅
爱国救亡运动迅速席卷全国
九一八事变次日
《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
铺满了沈阳的大街小巷
1931年9月20日
中共中央发表
《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发出抗日号召
14年抗日战争中
爱国将士浴血奋战 视死如归
各界民众万众一心 同仇敌忾
这些抗日英雄的故事当永远被铭记
吉鸿昌烈士
抗日将领吉鸿昌变卖家产购买枪械,同冯玉祥、方振武等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几天之内接连攻下康保、宝昌、沽源数镇,又收复失陷于日寇之手72天的多伦。
1934年11月,吉鸿昌遭国民党军统特务逮捕。临刑前,他给妻子写下遗书,其中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在刑场的雪地上,他又写下一首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杨靖宇烈士
1940年,杨靖宇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日军将杨靖宇遗体解剖后,发现其胃肠里一粒粮食也没有,见到的只有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
赵一曼烈士
在东北的抗日战场上,一位名叫赵一曼的女英雄,带领群众罢工,建立游击队,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以“红枪白马女政委”声名远扬。
1935年冬天,赵一曼为掩护战友、不幸被俘。期间,她以诗明志:“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那一年,她只有31岁,儿子7岁。
谢晋元烈士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会战末期,中国军队西撤。10月26日,第88师262旅524团副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兵留守上海闸北四行仓库,掩护大部队撤离。4天时间,谢晋元率部在这块弹丸之地,击退敌军数十次进攻,毙敌200多人。
他在遗书中写道: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
……
这些珍贵照片
是91年来不可忘却的警示
▲1931年9月19日凌晨,日军在沈阳外攘门上向我国军队进攻。
▲1931年9月28日,南京、上海的学生在南京国民政府门前集会示威,要求国民党出兵抗日。
▲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我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1931年9月19日凌晨,日军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3小时后,有准备的日军步兵冲进北大营。
▲1931年9月19日,日军军列急速向沈阳运兵。
▲9月24日,上海学生赴京请愿开始,要求抗日之学生运动,迅速在南京成风气云涌之势。
▲1931年9月18日,日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现场,即“九一八事变”的开始。关东军进攻中国军队驻地沈阳北大营,“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广场上的残历碑(新旧照对比)
▲1931年9月19日,日军侵占沈阳市政公所。
▲“九一八事变”,入侵沈阳的日军士兵。
▲“九一八事变”期间戒备森严的沈阳城。
▲“九·一八”事变期间,日军在沈阳等地肆意烧、杀、淫、掠,犯下滔天罪行。
▲“九一八事变”,日本鬼子残杀无数中国平民百姓。
▲“九一八事变”,日本鬼子残杀无数中国平民百姓。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炸现场。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部柳条湖的铁轨,反诬中国。
▲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城内,准备进行街巷战的日军装甲车队。
▲九一八事变后,北平、上海等学生在南京国民政府门口示威。
▲1931年9月19日,日军在占领的沈阳兵工厂门前戒备森严
▲日军装甲车行驶在沈阳大街上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掀起抗日热潮,民主人士纷纷响应,宋庆龄在会上发言
▲“九一八事变”后,上海街头的抗日标语
▲1931年9月19日清晨,日本关东军占领中国辽宁省政府
▲失我东北
▲九一八前后被日本军人抓到的中国人,东北南满铁路
▲日军占领吉林市
▲日伪军警大肆搜捕抗日志士
……
14年的不屈岁月里
中国人民谱写了
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无数先烈用鲜血浇筑了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
但这刻骨铭心的屈辱
我们从未忘记
更不敢忘记
今日之中国
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踏上了新的伟大征程
居安仍要思危
盛世更需警钟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吾辈自强
监制:郭小容
编审:解炜 张六超
责编:袁恬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