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漂洋过海的智慧:艾伦·德肖维茨作品选荐 | 书单

2018-01-06 李萌 中国民商法律网

中国民商法律网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李萌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


全文共1683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艾伦·德肖维茨是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也是美国著名的律师和作家。他曾在辛普森案、克林顿总统弹劾案、泰森案等备受关注的案件中担任辩护律师,在美国法律界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也著有相当数量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或总结了德肖维茨教授从事律师行业多年积累的经验,或凝练了德肖维茨教授对法学的思索,在此谨选取数本,与诸君共赏。

经验编


1.致年轻律师的信


作者:[美]艾伦·德肖维茨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2月


本书是艾伦·德肖维茨结合三十余年在律师实务和法学教育中积累的经验,为处在人生关键时期的法学院学子和年轻律师而作的解惑之书,作者在书中为年轻的法律人提供了大量关于法律职业的忠告和建议。这些忠告和建议不仅局限在具体的律师实务方面,也涵盖了职业规划、人生理想、价值观念等对年轻法律人参考意义重大的话题。书中语言风趣幽默、可读性强,且言浅意深、耐人寻味。作者在前言中坦言,“写下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鼓励他人从我的成与败,对与错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故我们在阅读中应秉持辩证的态度积极思索,力图从书中收获启发、择善而从。总而言之,对我国年轻的法律人来说,《致年轻律师的信》一书有启迪和拓宽思路、开阔眼界之用,值得一读。


2.最好的辩护


作者:[美]艾伦·德肖维茨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艾伦·德肖维茨参与过许多扣人心弦的大案,其中辛普森案甚至被搬上了好莱坞的大荧幕,德肖维茨教授在其中力挽狂澜的技巧更是为无数法律人所向往。在《最好的辩护》一书中,德肖维茨讲述了其律师生涯中几起刑事案件的辩护经历,展示案件始末之余也揭示了美国司法界的现实和规律,反映了独立的司法精神,引起读者的深思。


3.合理的怀疑


作者:[美]艾伦·德肖维茨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关于著名的辛普森案,各界众说纷纭,故而德肖维茨写作此书,对案件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一一阐释回答,如陪审团审查证据的角度、公众与陪审团观点不同的原因、检察官和辩护律师是否罔顾正义为当事人辩护等。作者以此案为始却不止于此,在书中对美国刑法制度的优缺点进行了评判,并对金钱、种族等对美国司法体制影响深远的力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思索编


1.法律创世记:从圣经故事寻找法律的起源


作者:[美]艾伦·德肖维茨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艾伦·德肖维茨曾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开设一门名为The Genesis of Justice的研讨课程,其主题为探讨圣经故事中蕴藏的正义公理源头,在学生中反响热烈、好评如潮。《法律创世记:从圣经故事寻找法律的起源》一书与课程内容一脉相承,可被称为该研讨课内容的文字版本,同时也是一本独树一帜的法理学著作。


该书(中文版)合计约14万字,在作者眼中,《创世记》是上帝学习什么是正义公理、学习建立公平合理裁判制度的另类司法发展史。其中的主角们,包括上帝,都是不完美的、处在发展中的。据书中描述可知,《创世记》中人物种种有问题的行为,正如现实生活中人类生存中存在的种种冲突;《创世记》中的上帝为妥善处理人类行为而采取的措施,正如现实生活中调整和规制人类行为的法律;《创世记》中上帝采取的措施逐步趋于严密、趋于公正的过程,正如法律从无到有、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作者指出:正如《创世记》中人物及故事之不完美,世世代代的社会现实乃至法律制度也都存在着不完美,人类对正义公理的探索永远不能停息。


2.你的权利从哪里来


作者:[美]艾伦·德肖维茨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人的权利从何而来?这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也是法理学的基本问题。艾伦·德肖维茨教授对此有着独树一帜的答案,即“权利来自不义”,本书英文原名“Rights From Wrongs: A Secular Theory of the Origins of Rights”即传达了这层意思。德肖维茨不但在书名中使用了矛盾修辞法,在书中的论述中也别具一格地通过立论与驳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辩证思维和怀疑精神在他的多本著作中均有体现,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与他身为刑辩律师的多年经验密不可分。本书开宗明义地亮出“权利来自人类的经验,尤其是不正义的经验”的观点,从法与道德的关系出发,在自然法学派和实证法学派间另辟蹊径地提出“培养权利”的理论,为这一古老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思索。

 

 推荐阅读

格列佛游记:古今之争下的慧骃国距离理想国有多远 | 我读

近期好文

解散之诉的适用事由:列入股东压制 | 前沿

合作开发房地产工程款债务谁来偿?| 品茗


实习编辑:王羽嘉

责任编辑:杨怿瑽

图片编辑:师文、李欣南、刘小铃、金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