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砖 | 特稿】陶斯·马哈切娃:她的达吉斯坦

杨帆 红砖美术馆
2024-09-07

《走钢丝》(红砖美术馆展出现场)

陶斯·马哈切娃

2015


在陶斯·马哈切娃(Taus Makhacheva)关于故土达吉斯坦的影像及行为作品中,高加索山脉起伏的山峡成为人类族群身体的蔓延,历史和当下被拓印在嶙峋的地形之上,那些未被诉说的关于历史、记忆和集体经验的变迁在沉默中显现。


“我创作的主题,可以大体定义为达吉斯坦,”她说,“我体现着我的故土。”出于这个浪漫的想法,作为达吉斯坦阿瓦尔族裔的后代和阿瓦尔著名诗人拉苏尔·伽姆扎托夫(Rasul Gamzatov)的孙女,生于莫斯科、学习于伦敦的陶斯·马哈切娃的大部分作品基于对达吉斯坦地缘政治及文化历史的深入研究和关注,达吉斯坦的地域特性,尤其是前、后苏维埃化的历史在其作品中牵引一种关于“国家”却没有国家的叙事,和一种关于故土却无处寄托的乡愁,它们突破了具象化的束缚而转化为观者内在的情感体验,“我们不再与地形环境有任何关系”,则是她隐晦传达的焦虑所在


断裂与唤醒


正如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在《知识考古学》中指出,传统历史的叙事误区恰恰体现在治史者对于“整体化”和“连续性”的假设,他认为应该像考古学发掘地下人类的遗存物那样,去挖掘历史上堆积起来的一层层隐蔽的结构,而此结构不是线性的、连续的,是像地壳的沉积层那样充满了断层和界限。马哈切娃同样采取类似的微观介入方法,将传统与现代之间断裂的隐忧附着于达吉斯坦的自然空间之中,并使之成为重新召唤被切断、遗忘和忽视的历史片段的力量


在《Gamsutl》(2012)、《走钢丝(Tightrope)》(2015)及《论金字塔在文化教育、强化民族意识、形成道德伦理路线中的作用(On the Benefits of Pyramids in Cultur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Formation of Moral and Ethical Guideposts)》(2015)中,艺术家提取达吉斯坦当地传统表演艺术元素(包括走钢丝、杂技及舞蹈)与达吉斯坦美术馆(Dagestan Museum of Fine Arts)收藏的视觉艺术素材,使它们成为重新唤醒传统与记忆的叙事碎片。


《走钢丝》(视频截图)

陶斯·马哈切娃

2015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于红砖美术馆展出的作品《走钢丝》(2015)中,不断变化的无人机视角在高加索山脉独具特色的地貌之间平静地拉开一段惊心动魄的场景:在两座嶙峋峭拔的山峰间,无限迫近天空的一段裂谷上仅悬置着一根细绳。在其中登场的拉苏尔·阿巴卡罗夫(Rasul Abakarov)是来自位于达吉斯坦最高原处的Tsovkra-1村的走钢丝著名家族的第五代后裔。在那里,陡峭的地形在近百年间形成了一种传奇而浪漫的文化传统:大约四百名居民几乎全都掌握了走钢丝的技能。在前苏联统治时期,这个村庄产生了近20位闻名全国的马戏团走钢丝演员。


达吉斯坦走钢丝者于前苏联时期在乌克兰表演

图片来自网络

《走钢丝》(视频截图)

陶斯·马哈切娃

2015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走钢丝者将选自达吉斯坦美术馆的61件作品副本从山的一头运送至另一头。暗藏危机的运送行为在静默中饱含张力,在50余分钟各具韵律的重复动作中,为观者设下令人玩味的悬念和比喻。透过镜头,观者仿佛展开了一场哲学意义上的远眺,在壮美与恐惧相交织的惊愕体验中展开关于自然与人类文明譬喻的遐思。陡然断裂的峡谷仿佛横亘于历史与当代间浩瀚的时间跨度,亦或是荆棘丛生的艺术史筛选机制和诠释体系。运送者在脆弱和动荡中的步步维艰和近乎虔诚的单调重复,恰似作为集体的艺术机构和作为个体的艺术家的存在状态。最终,61件艺术作品被安放于山对面形似博物馆储藏空间的架子内。


《走钢丝》(视频截图)

陶斯·马哈切娃

2015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成立于1950年代晚期的达吉斯坦美术馆是一个被迫在臣服与自治、湮没与独立之间始终摇摆和权衡的机构,61件馆藏作品浓缩了达吉斯坦当地从19世纪至2000年的艺术史,既包含达吉斯坦当地艺术大家的经典之作,包括俄罗斯画家为满足帝国对异国情调的猎奇而对该地区崎岖景观和动荡历史的浪漫化描绘,也展示了俄罗斯在高加索战争中对于达吉斯坦当地伊斯兰教士的残酷镇压。



《论金字塔在文化教育、强化民族意识、形成道德伦理路线中的作用》

陶斯·马哈切娃

2015

图片来自网络


这批相同的作品同样出现在艺术家在第六届莫斯科双年展中登场的表演项目《论金字塔在文化教育、强化民族意识、形成道德伦理路线中的作用》中。艺术家再次选取与文化传统相关的杂技表演项目,招募来自莫斯科国家马戏学校的年轻队员。他们的演出场所正是象征前苏联计划经济和民族统一建设的VDNKh场馆(Pavilion No.1 of the Exhibition of Economic Achievements)。


如果说《走钢丝》暗示了达吉斯坦地域文化身份、历史的某种不稳定性,那么《金字塔》则隐晦的指涉了它作为炫耀帝国征服成就的战利品和在其后的统一规划中被抹杀的文化多样性。《走钢丝》的危险状态更多指向客观因素,而《金字塔》则在以人体暗示某种权力结构的同时埋藏下其内部的不稳定性。


《Gamsutl》(视频截图)

陶斯·马哈切娃

2012

图片来自网络


马哈切娃的2012年的作品《Gamsutl》描述了达吉斯坦一个古老废弃的山村,它在1950年代末被重新分配,其居民被统一迁往集体农场。作为人类遗迹的废墟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仿佛大自然从人类那里重新夺回了永恒的岩石和土地。作品中,一个男人摆出各种姿势,直接取自俄罗斯画家弗朗兹∙鲁博 (Franz Roubaud)所描绘的俄罗斯-高加索战争中的士兵(作品亦出现于《走钢丝》中),或源自1930年代集民间舞步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元素为一身的著名舞蹈中的舞步。通过这样的特殊仪式,男主角通过肢体提取、重建和召回过去的空间记忆,使诸多戏剧性的历史事件(俄罗斯-高加索战争、苏联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后苏联的废弃和回归自然)在具有讽刺意味的戏仿中被彻底唤醒


伪装与边界


伪装作为一种生物进化中适应的手段,同时体现了生物的适应能力和周围环境的危险性。在马哈切娃的艺术创作中,时常出现的伪装手法成为一种自我解嘲的手段,面对凌驾于达吉斯坦本土文化及传统之上沉重的现代性困境及始终难以归属的身份意识,伪装携带着混杂的幽默、伤感和荒诞,使艺术家在人、动物、机器等物种的边界游走和跨越,衍生出关于入侵与去殖民化、自我与他者、社群的归属、接纳和排斥等议题


《Rekhen》(视频截图)

陶斯·马哈切娃

2009

图片来自网络


《Karakul》(视频截图)

陶斯·马哈切娃

2007

图片来自网络


作品《Rekhen》(2009)中,一个身披羊皮外套的人穿越平原,弓着身体缓慢地爬行,谨慎地接近羊群,试图融入它们的群体,并最终失败。在多大程度上,我们可以为融入某一群体而做出牺牲?在《Karakul》(2007)中,被黑色羊毛织物覆盖的艺术家模仿着马的身体动作,试图通过肢体交流的方式与其建立某种联系。光滑柔软的马皮和卷曲的粗羊皮两种不同类型的“皮毛”通过视觉和触觉的交互中,两种不同的生物强调了某种变化的状态和日益模糊的边界,它们可以指涉从跨文化交流到性别差异等等不同的二元辩证关系


《速度与激情》(视频截图)

陶斯·马哈切娃

2011

图片来自网络


同样以颇具戏谑意味的伪装混淆物种之间的边界,在《速度与激情(The Fast and the Furious)》(2011)中,艺术家来到非法街头赛车的世界,在高加索地区,汽车被视为马匹的现代化替代品作为“男子气概(masculinity)”的体现。为了强调自然和技术之间过渡的流动性,她创造了一种令人不安的乔装“动物”,不知所措的男性观者流露出困惑、好奇和嫉妒的神情,置身事外的镜头仿佛某种荒诞的揶揄。


《庆典空间》(视频截图)

陶斯·马哈切娃

2009

图片来自网络


《地毯》(视频截图)

陶斯·马哈切娃

2011

图片来自网络


影片及行为《庆典空间(A Space of Celebration)》(2009)中,艺术家穿戴着像(引用马卡切娃所形容的)“经解构的巨型餐巾”的服饰走进达吉斯坦当地传统的宴会厅内,像翻倒的乌龟般在地板上滚动。在这个作品中,艺术家探索了当地的某些社交礼仪是如何变得怪异稀奇。有时,她的作品中不乏某种可以触碰的温暖,包括深受祖父伽姆扎托夫著名的散文集《我的达吉斯坦》(1968)的影响,在2006年的作品《地毯(Carpet)》中,她将自己卷进一张达吉斯坦传统饿的手工地毯中,与包围着她的织物融为一体。


审慎的批判之外,马哈切娃发现她的先辈“对于日常生活抱有一种幽默的危机感,而这使他们得以适应社会的改变和懂得如何看待自己。”正如她作品中时常闪现的黑色幽默抵消了某种自我东方化和戏剧性的冲动。在属于马哈切娃环环相扣的双重设问世界中,她质疑着山脉与历史、族群与社会结构等有形与无形世界的关系,同时,她也质疑着我们提出这些问题的能力



撰文:杨帆



陶斯·马哈切娃


陶斯·马哈切娃1983年生于俄罗斯莫斯科。她凭借行为和视频作品获得了广泛关注。马哈切娃专注于不同文化与传统之间的交流、碰撞和激发。她虽然在莫斯科长大,却浸淫于达吉斯坦高加索地区的文化背景当中。她的创作实践明确地体现出了前苏维埃化和后苏维埃化这两个共存的世界与她个体的关联。她的作品通常颇具幽默感,尝试探索当下图像、对象和身体的适应能力。 

陶斯·马哈切娃于2007年在金史密斯学院获得艺术学士学位,于2013年在皇家艺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她参加过多个双年展,包括2018年利物浦双年展、欧洲宣言展、里加双年展、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2016年上海双年展、2015年和2011年莫斯科双年展、2015年基辅双年展以及2013年沙迦双年展。她获得过多个重要奖项,包括2014年莱比锡当代艺术博物馆“欧洲未来”奖以及2012年当代艺术“新生代——创新”奖。目前马哈切娃在俄罗斯莫斯科工作和生活。


关于当前展览,你也许还会想看:



仪礼·兆与易

展览倒计时3

当前展览


扫描二维码直达购票链接

听说~好看的人都会点这里~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红砖美术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