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厦大的答卷!
开栏的话:
2021年4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肯定了厦门大学的办学成就,并对学校下一个百年发展提出新目标新希望,为学校开启新百年征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极大激发了全体师生员工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极大增强了厦大人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殷殷嘱托,深切希望。一年来,厦门大学坚持用重要贺信精神指引一流大学建设,以万丈豪情启航新征程,谱写新篇章,不断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党委宣传部开设【答卷】专栏,为您展示在重要贺信精神领航下,学校新百年发展的故事。
❖
从“实”字
看这一年的党建
去年七月的厦大校园,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展“百年赤诚——厦门大学校史中的共产党员和党组织剪影”举办。一代代心中有大我、赤诚图报国的厦大优秀共产党员群体的光辉形象生动展示,引导着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这所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百年学府党建与学校事业融合发展的鲜亮底色扑面而来。
厦门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在“实”字上下功夫,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提升党建工作实效,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
以“实”促先
又一季凤凰花开,九月的校园处处洋溢着新百年的青春气息。厦大新生张子扬来校报到。在化学化工学院的迎新点,“党组织报到处”几个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张子扬手中紧紧拿着录取通知书和入党申请书:“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仅报到当天,这个党组织报到处就接收到52份入党申请书。从学院到全校,这个数据不断在刷新,越来越多青年学生向党组织靠拢。
不断增长的是实打实的数据,不断提升的是学校基层党建实打实的工作质量,不断开拓的是新时代学校党建工作新格局。
这一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和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厦门大学党建工作暨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大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这一年,学校不断完善党建工作体系,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通知》,把党的全面领导各项制度安排融入学校治理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学校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
这一年,学校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入选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一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样板支部引领带动全校700余个师生党支部强基础增实效。设立“厦门大学党建提升和管理创新奖”,鼓励各单位比学赶超,着力推进党建提升和管理创新。首批四个工作团队受到表彰。
从隆重庆祝建党百年,召开全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动员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到扎实推进中央巡视整改,坚持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再到推动党的领导覆盖办学治校各领域、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各方面,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学校贯彻落实,厦大在重要贺信精神领航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谱写百年厦大新篇章。
亮出“实”招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句誓言,一生作答。
囊萤楼前,阳光映照下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格外鲜艳。“扬才先锋党支部”青年党员在老党员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
学校全面启动以学生党支部书记培养为主要任务的“扬才计划”。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建设过程中,“扬才计划”打造了五大培养平台,强化对学员的党性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党员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全校广大学生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真正把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助力推动全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成为可借鉴可复制的组织育人的“厦大范式”。如今,像“扬才计划”这样系统强化师生党支部书记党性锻炼和提升党务工作能力的培训项目正在逐步实现校院两级全覆盖。
与福建省、莆田市、龙岩市联动,举办“囊萤星火 扬才先锋”党史学习教育联学党课,追溯百年红色血脉,探寻百年大党使命;组织录制上线《南强微讲堂》,从历史变革、话语体系、人民生命健康等多角度多方位阐释全会精神,为广大师生系统解读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全校上下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融入学校中心工作,坚持一流党建引领,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挥学科特色,传递真理力量,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厦大风格”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这一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实践不断前行,在各基层党委、党总支书记的案头上,摆放着《党建工作文件选编(2021)》《厦门大学基层党委(党总支)书记工作指导手册》《厦门大学党支部工作指导手册》。这两本指导手册被称为“红宝书”,从工作细则到案例分析,每一个细节无不透露着党建工作的细致和扎实。
这一年,破解党建难点的探索不断进行,学校全面开展基层党组织“学习·诊断·建设”行动,通过扎实开展学习行动提高思想认识、有序推进诊断行动建立工作台账、深入落实建设行动、逐项抓好解决,进一步提升学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做好解读培训,以工作清单的形式向基层党组织提要求,并纳入年底党建督查内容,形成工作闭环,做到专项工作全覆盖,有实效。
“实”中带暖
“守护我们的城市,厦大人义不容辞!”深夜“临危受命”,零时响应,学校百名党员干部组成应对突发疫情应急队伍,下沉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全天候待命处置疫情防控各类急难险重任务;医学院近400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踊跃报名志愿者,部分人经培训后支援厦门市核酸检测;公共卫生学院在3小时内招募102名志愿者紧急驰援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流调工作;附属翔安医院作为后备定点救治医院,积极承担患者救治任务……
越是任务险重,越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凝心聚力的战斗堡垒作用,越需要广大党员发挥担当作为的先锋模范作用。
不平凡的2021年,当福建省本土疫情形势时刻牵动人心的时候,厦门大学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亮出身份、做好表率、投身战场,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凝聚疫情防控强大力量、奋战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党员红”“团员红”与“志愿红”在战疫一线交相辉映,涌现了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党建引领,跨越山海传递融融暖意。学校充分发挥全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扶贫”方式为学校对口扶贫的宁夏隆德县提供了切实帮助,2021年度划拨支持隆德县组织工作专项资金70万元,积极选派干部教师参加援藏、定点帮扶乡村振兴等国家和地方重点任务,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成效分类考核评价中获最高等次“好”。
学校强化党建示范引领作用,聚焦民生关切,用心用力用情为师生办实事、解难事,组织办实事项目1055个,出台有关制度123项,让师生从中切实看见变化、得到实惠、感受温暖。在一次次承担重大任务中,在一件件办实事解难事中,各级党组织指挥在前,师生党员冲锋在前,将广大师生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以强大的组织优势让党旗高高飘扬。
❖
从“全”字
看这一年的人才培养
本科生在学业竞赛中获国际级奖项73项、国家级奖项315项,发表专利48个、论文146篇,6个项目入选参展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2021年理工医科研究生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获得奖项4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CR1区和2区发表论文共812篇,科研贡献率达69%。2021届人文社科博士研究生在国内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共276篇,人均发表科研成果1.22篇次,研究生成为科研创新队伍的“主力军”;近五成毕业生赴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就业,就业质量再上新台阶……过去一年,厦门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这一年,厦大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引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走深走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走出了一条“全员参与、全程贯通、全域协同”的育人之路。
上下联通,“全员”育人
“大家读过《共产党宣言》吗?”“红船精神的内涵是什么?”“马克思究竟‘厉害’在哪儿……”
去年5月8日,一场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宣讲报告在海韵八“一站式”学生社区举行。报告的组织者包括了该楼栋的兼职辅导员巩林和任艳青。为了推进更多育人力量入驻社区,学校选聘了首批113名机关干部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兼职辅导员。巩林和任艳青就是其中的代表。到了今年,又有147名机关干部、专业教师、工程实验技术人员加入到这个队伍中,自愿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引路人”。
这是学校探索多元力量育人的途径之一。此外,学校还通过建设优质师资队伍,调动党政领导、专任教师等育人主体的积极性,汇聚强大的育人合力,把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润物无声、育人无形。
校领导和学院领导率先垂范,带头走进思政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已成为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大亮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教师是育人的关键环节。这一年,学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完善多维评价体系,深入推进教师职称评价制度改革,让“专业人做专业事”,着力构建人人有通道、发展有空间的人才成长“立交桥”。组建“师德师风宣讲团”,辐射带动学院领导、专任教师开展报告49场,推进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
从党政领导到专业教师,再到兼职辅导员,学校致力于打造一支汇集管理力量、服务力量、学术力量、思政力量等于一体的育人队伍,共同发挥多元主体在育人工作上的协同效应。
纵向贯通,“全过程”育人
“强基计划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它给了我们学生一种全新的培养方式,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弟学妹报名!”
去年夏天,来自福建省福州一中的刘丞勋,通过强基计划考入厦大数学系,正式成为自己“偶像”兼“老乡”陈景润的校友。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强基计划”将人才培养计划延伸至选拔环节。两个月后,刘丞勋与上万名新生一同观看了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聆听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讲授的“思政第一课”。而这样的思政课,也出现在每年的毕业典礼上。
从入学到毕业,厦大“双线并进”,将立德树人贯穿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在高质量人才培养上,学校新增4个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入选基地总数居全国并列第11;从2022级博士开始,实行“南强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选拔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青年学术拔尖人才和未来科技领军人物;6个项目入选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为学校历史最好成绩;7个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入选总数并列全国第9。
在价值引领上,新出台思政课改革创新及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和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持续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示范工程,构建“专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研究院”课程思政建设联合体,为港澳台研究生开设国情教育课程,将“四史”教育作为重要元素融入思政课堂。去年,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获评“全国示范中心”,《国际金融学》《海洋环境化学》2门课程获得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荣誉称号,4门本科课程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育部网站以《厦门大学“五路并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为题刊发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亮点与成效。
学科交叉融合是育人工作的创新一环。在厦大学习的同学们,除了可以享受到“智慧教务”带来的便利,实现跨学院课程、本研课程互通互选,2309门次专业课“海量”知识开放共享,还能参加新开设的“研究生创新教育大讲堂”和“群贤大讲堂”,聆听大师名家的创新故事和前沿学术研究经历。
就业是育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学校与三安光电、华为等优势企业、行业龙头合作,签订“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项目协议”,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获批教育部国际组织青年人才培训项目,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开展“宏志助航计划”,对就业困难、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精准帮扶,组织1680名应届毕业生参加福建省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生涯体验周”“永往‘职’前”等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2021年4月以来,有48%的毕业生到重点行业与领域就业,285名毕业生录用基层项目,为服务国家和区域需求提供了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立体融通,“全方位”育人
“尝到自己种的瓜果,我感觉无比幸福!”
“八闽园”新农科实践基地里,生命科学学院师生们正热火朝天地采摘蔬果。他们半扎马步,手拿剪刀,架势十足!
八闽园外,还有许多厦大学子在劳动实践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环境与生态学院的学生前往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红树林底栖生物调查;药学院的学生头戴斗笠、身背采药工具上山采药实习;海洋与地球学院的学生穿着水裤,下到养殖池里养殖实验用的鲍鱼……这一年,学校致力补齐劳动教育短板,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点、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路径。
除了劳育,美育工作这一年来也有了新突破。秉持着促进学生追求卓越全面发展,打造“最美厦大,最佳美育”的理念,学校成立了美育与通识教育中心,开设了500多门次美育与通识教育课程,开展了“博雅茶座”“人文大讲堂”等系列品牌讲座;“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丰富多彩,每逢春节、端午、中秋,厦园里洋溢着浓浓的传统节日氛围;艺术党课、校史经典剧目、交响乐成为校园的必备……美育浸润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
大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为打造有温度的网络育人阵地,这一年,学校建设了64个优质多样的网络文化工作室,总计486个,持续创作有态度、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的网络文化作品,“五维一体”网络育人矩阵初步形成。
筑牢大学生心理健康防线,画出心理健康最美“同心圆”。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一年,学校构建了“校、院、班、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在海韵园区、芙蓉园区、勤业园区等建立多处“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促进室,建立在校生心理健康档案,组织“5.25心理健康节”“五个一”疫情期间线上关爱活动等,以“心”育行,为学子搭建心灵成长的港湾。
❖
从“新”字
看这一年的一流体系建设
在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信祝贺,赋予学校“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期望和要求。
一年来,厦门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领航,围绕“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主题,在首轮“双一流”建设基础上,以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一流大学体系建设。
学科建设谋划新布局
2021年11月,校科技处和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了一期交叉学科研讨会,主题是“大数据”。来自厦大经济学科、信息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科技谷(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报告人围绕服务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跨学科研究和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发言,给参会师生带来了不一般的智慧碰撞。
学校举办交叉学科研讨会
无独有偶,2021年,厦门大学新文科系列讲座继续火热进行。回应时代关切,直面社会挑战。一个个报告人,从理论、方法、概念、范式、学科交叉等维度探讨当下的人文社会科学如何与时俱进地发展。
近年来,学校举办过不少这类促进学科交叉的研讨会。大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这些年厦门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做法之一。2021年,厦门大学牢记“国之大者”,高位谋划新一轮一流学科建设。学校坚持“筑峰扬优、交叉创新”,构建分类建设和梯次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推动学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学科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范开展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布局优化。目前,学校研究生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总数由54个调整为46个(其中博士一级学科3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总数由25个调整为30个(其中博士专业学位2个)。
——进一步突出建设重点,加强学科整合,在新一轮一流学科建设中,从建设11个学科群转变为构建“6+5+1”学科建设体系,重点建设教育学、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统计学6个一流学科,并发挥一流学科的整体带动作用,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经济学与管理学、法治与公共治理、材料与智能制造、公共卫生与转化医学、闽台文化演进与两岸融合发展及海上丝绸之路5个优势特色领域,同时,加强基础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推动建设由多层次学科组成的生态群落,通过跨学科门类交叉融合推动培育新学科增长点,依托优势学科促进交叉融合,形成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的交叉学科队伍建设机制,制定以服务重大需求为目标的新学科资源配置方案,不断增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引领能力,推动厦门大学特色的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建设。
新布局已谋划,新蓝图已绘就。
厦门大学新工科研发大楼落成
2021年,新工科大楼在翔安校区落成,它将利用跨化学化工、材料、信息、航空航天、电子等多个学院的大平台优势,打造以航空航天科研实验、电磁声学研究院、新工科现代制造科研试验为主体、创新创业教育齐头并进的科研实践平台;
王传超(中)与同行专家交流人骨病理特征鉴定
2021年,以王传超为代表的厦大新文科学者崭露头角。王传超,旁人眼中的“文科老师”,却用科技手段述说文明演进这一古老的话题,已在顶尖的Nature杂志上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
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儿科学系在市妇幼保健院揭牌成立
2021年,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儿科学系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揭牌成立,学界与业界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互补,推动医教研协同创新,建立“新医科”教育新体系;
……
厦门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正朝着更优、更强的目标前进。
队伍建设出台新举措
一流的学科,关键在于汇聚一批一流人才。2021年,厦门大学的队伍建设亮点频仍:林圣彩、谢素原两位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增15名国家高层次人才、29名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迈入新百年,越来越多的人才正在向厦大集聚,学校在构建高层次人才体系上行稳致远,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
林圣彩、谢素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1年,学校继续召开南强青年学者“云论坛”和南强新睿讲坛,实施讲席教授、南强特聘教授、南强重点岗位教授、南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加大引才力度。其中,南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遴选方案进一步完善,引才程序进一步优化。引进人才的集中申报评审工作由每年2批增加至3-4批,缩短了评审周期,加快引才速率。同时,在人文社科领域增设南强青拔培育人选,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提供支持。
2021年,学校力“破”五唯,坚持唯才是举、唯能是用,深化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改革,修订教师职务聘任条例,把教师教学业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的教师打通特别聘用通道。坚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进一步明确教师系列和工程、实验等专业技术系列发展定位和岗位职责,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健全能进能出、流转顺畅的队伍建设机制。完善非全职教师管理制度,进一步拓宽聘用渠道,充分利用社会各类优秀人才资源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有益补充。
2021年,学校赋予学院更大的引才自主评价权和经费统筹权,优先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和教育部学科评估A类学科所在学院试点建立“人才特区”,今年,学校将把引才专项经费整体“打包”给学院,发挥用人主体单位在人才引育和使用中的主动性。探索试行对各单位的工程、实验等系列专业技术队伍进行岗位绩效工资“打包”,推动该系列队伍整体优化提升。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以评价改革为牵引,引导支持学院探索人才评价新模式。
新教工入职培训
2021年,学校坚持师德第一标准,研究制定《厦门大学师德专题教育实施方案》,深入落实“全员大学习”铸理想信念、“党史促奋进”赋育人动力、“教授讲师德”立学习标杆、“院长谈准则”明师德规范、“书记亮警示”促警钟长鸣五项重点举措,开展新教工立德树人专题报告会、新教师“第一堂课”书记、院长引荐仪式和老教师荣休仪式系列活动,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2022年1月,厦门大学团簇化学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治理体系与保障体系迈出新步伐
除了学科与队伍,建设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与高水平的保障体系也必不可少。一年来,学校在这方面也迈出新步伐:
这一年,学校出台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办法,建立健全领导沟通、议题协商、决策落实和督查问责等机制。细化学校“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并定期完善,进一步明确集体决策事项的范围与标准。
这一年,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评价改革为牵引,聚焦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教师队伍、选人用人等评价重点,坚持破立结合,在探索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厦大方案”之路上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机制,推进学校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学校完成百年校史馆、人类博物馆、校友馆、长汀旧址——萨本栋旧居等项目的装修改造,厦大校园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有味道”。
翔安校区学生公寓五期建设稳步推进
这一年,师生员工在民生方面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学校继续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累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4.24亿元,继续改善教职工生活条件,翔安东园保障性住房项目、法学院扩建项目、海韵二期项目、翔安校区学生公寓五期和中部学生食堂建设稳步推进;新一代身份认证中心与数字校园卡平台建成,并推出数字校园卡、人脸安全识别、本研一体化新教务等关键应用;校园里一批快递柜新增、扩建……各校区办学条件和服务保障水平正不断提高。
今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厦门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
新号角已吹响,新征程已起步。厦门大学将持续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转化为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不竭动力,深入研判高等教育和学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准确把握新时期一流大学的时代内涵,紧紧围绕一流能力提升和一流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从“准”字
看这一年的社会服务
公共卫生学院夏宁邵教授团队研制出的全球首个新冠总抗体检测试剂被世界卫生组织优先推荐用于世界各国人群新冠血清学流调。
社会与人类学院王传超教授团队与哈佛医学院的团队合作,开展东亚地区最大规模的古人基因组研究,通过陕北、台湾省、蒙古国、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等多个地区的古DNA精细解析东亚人群的形成、迁徙和混合历史,用科技手段向人们“讲述”人类文明演进史。
航空航天学院肖望强教授团队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声学实验室合作研发的专用粒子阻尼装置,不改车厢结构,不添负担,不惧严寒,为时速350km的冬奥专列构建“隔声护盾”,提升车厢声环境舒适度。
管理学院魏敏教授在西藏、宁夏担任挂职干部,在西部大地上以学者的专业视角,提出了“世界屋脊,神奇西藏” “六盘胜地,水墨隆德” “山水田园,锦绣彭阳”等一个个助力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
用“厦大智慧”高质量服务区域和国家发展是全体厦大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过去一年,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夯实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瞄“准”国家战略,对“准”社会需求,找“准”地方特色,不断提升原始创新和解决重大问题能力,让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区域国家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构建扎根厦门、立足福建、面向全国的社会服务大格局。
瞄“准”国家战略 打造“国之重器”
最近,一个好消息让化学化工学院郑南峰教授团队感到十分欣喜:抗氧化高导电铜浆技术,已初步在太阳能电池上得到成功应用验证。这就意味着,郑南峰教授团队首创的“绿色铜浆”产品,有望让铜浆取代成本高昂银浆的产业化愿景实现。这将大大降低太阳能电池成本,减少碳排放。
“不到两年的时间,让一项颠覆性技术成功转化,这样的‘加速度’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们实验室。”郑南峰教授说。
郑南峰教授口中的实验室是嘉庚创新实验室。实验室不仅建成亚洲第一座无噪声实验室,配备多台高精尖设备,还跨学科、跨单位全链条组织“平台支撑-创新探索-技术孵化-产业技术攻关-产业落地扶持”5大类项目。作为省市校三方共同打造的战略科技力量,实验室聚焦能源与材料这一国家战略领域,以攻克“卡脖子”技术、落地产业化成果为目标,担负着顶天和立地的双重使命。
嘉庚实验室是厦大平台建设中的特例,但绝不是个例。学校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能源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海洋与生态环境等领域,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国之重器”,着力建设一批交叉集成的大平台、大基地、大装置,不断提升支撑国家和地方创新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
福建省生物制品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奠基
在过去的一年里,海洋与地球学院牵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海洋碳汇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正式获批,成为海洋领域首个国家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福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正式入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批准建设名单,实现了厦门大学和福建省国家级野外站建设“零”的突破。传染性疾病检测技术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获批我校首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闽台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获批我校首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制品科学与技术福建省创新实验室(翔安创新实验室)入选第二批省创新实验室。
截至目前,厦大已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含省部共建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含国地联合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均为国地联合),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其他省级平台90余个。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为承担重大课题创造良好的人才储备和物质条件,成为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力支撑。
大平台孵化大成果。2021年,厦门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11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以厦门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自然》上发表论文2篇,在《科学》上发表论文1篇,在《细胞》上发表论文1篇;以第一完成单位在CNS子刊上发表论文59篇;专利申请总数达1160件。
对“准”社会需求 建设高端智库
2021年12月14日,《福建日报》以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名义刊发了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教授的文章《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这是该中心成立后发表的首批文章。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去年3月底在闽考察期间提出福建“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以后,台湾研究院就组织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多个专业的师生组成跨学科研究团队,就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一年多来,学院50多位师生走遍福建的九市一区,到对台工作部门、台资企业、高校院所、乡镇社区、宗祠家庙等进行实地调研,召开了数十场研讨会和座谈会,针对台商、台师、台生、台青等台胞关心的问题把脉问诊,撰写的研究报告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智库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要‘接地气’”,李鹏说,“我们在主动对接决策部门需求的同时,更鼓励老师们走出去,沉下去。我感觉到我们老师的问题意识、实践意识、团队意识都明显提高,他们觉得能够为祖国统一大业和省市对台工作贡献智慧力量是一件很幸福很快乐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厦大师生在野外考古
在厦大,走出书斋,在祖国大地上写论文、找答案已成为学者们的工作常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朱冬亮跑了15个省145个村庄围绕三农问题开展田野调查,写成论文《农民与土地渐行渐远——土地流转与“三权分置”制度实践》,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上;管理学院教授朱建平为了给漳州市复工复产提供建议,先后走访了17个区县委;人文学院教授张闻捷与湖北、四川、福建等地考古研究机构合作,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好考古前置工作……
他们紧紧围绕党和政府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充分发挥智库在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方面的功能,围绕“一带一路”、两岸关系、宏观经济、营商环境、能源经济、公共治理、高等教育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服务。目前,学校已有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5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其他部委依托建设的重点研究基地、7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近百个校级研究机构。仅过去一年,学校就为地方完成433项横向课题,向中办、教育部、省委办、市委办等部门报送决策咨询报告246余篇,获采纳59篇,获采纳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如果说咨询决策报告是科研的果实的一种,那么科研项目便是科研的种子。过去一年,厦大学者服务社会的意识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动对接社会需求,主动融入主流学术研究领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教育部年度项目人数均有大幅度提升。更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4类项目立项数均居全国高校第一位,获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4项,获奖总数及各类奖项总数均位列全省第一。
找“准”地方特色 协同区域发展
“每两周我就会去一趟长汀厂区,只想踏踏实实地协助企业,做好技术研发。”
去年8月,在厦门大学龙岩产教融合研究院的协调与支持下,材料学院罗学涛教授与福建鸣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首期合作课题已圆满结题。
授权4项发明专利,入围2项国家及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攻克热转印高端原料生产技术,上市国内首款通用型极强的树脂基碳带产品R7,这些都只是双方合作的开始。在未来的两年内,罗学涛团队将与企业继续开展研发合作,形成全树脂水洗专用碳带等全系列产品。此外,还有一批地方研究院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正不断推进,系统攻关地方企业发展过程中“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当然,龙岩产教融合研究院只是学校积极融入新福建建设的一部分。
第六届厦门大学与福建九市一区校地战略合作年度工作会议如期召开,发布了实施服务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行动计划;校地合作新标地“八闽园”顺利开园;围绕厦门建设“两高两化”城市需求,学校与厦门市政府、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共建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厦门金砖新工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厦门大学),与厦门市金砖办联合成立金砖创新基地语言服务中心,共建嘉庚高新技术研究院;与宁德时代共建厦门时代新能源研究院,启动校友“南强兴鹭“计划……
厦门金砖新工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厦门大学)揭牌
这一年,学校高位落子、多点布局,在“合作全覆盖、一地一重点”的战略合作布局之下,扎根八闽大地,打造彰显福建各地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的校地合作新模式,与地方政府共商共建共享的常态化互动机制,主动融入、积极服务福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此外,学校坚持实施“顶天立地”“共建合作”战略,深化拓展与国家部委、区域、行业、企业的合作,提升交叉集成的大团队、大平台的建设质量。与黑龙江省、宁德市、昆山市等签署合作协议,推进与山西省、四川省、重庆市、宁夏自治区等省市合作,积极对接国家部委、省、市合作新通道,主动参与各省、市教育、科技、人才等工作。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兴业银行、兴业证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海洋三所、厦门一中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在人才培养、金融服务、产学研等方面合作,加强与华为、腾讯、江西铜业、航天长峰、三安光电等单位的合作交流,推动深化合作,提升学校在重点行业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贡献和影响力。
自创办以来,厦门大学始终秉承陈嘉庚先生“上以谋国家之福利,下以造桑梓之庥祯”的理念,“勠力研究高深学术,理论与实用相系并重”,服务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厦门大学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不断为区域发展和国家贡献厦大力量。
❖
从“同”字
看这一年的对外交流合作
“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陈嘉庚先生就为厦门大学定下了“世界之大学”的开放办学目标,希望其“能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
2021年4月6日,在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肯定厦门大学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既是总书记对厦门大学过去百年办学特色的充分肯定,也对厦门大学新百年继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寄予了深切厚望。
一年来,厦门大学传承“侨台特海”特色,深入实施“协同万方”战略,与世界各方共“同”绘就一幅教育文化交流的时代画卷,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贡献智慧力量。
共绘同心圆:
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21年9月,来自马来西亚的王绥昌入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作为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的首届本科生,2020年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从分校毕业后,通过申请进入化学系攻读物理化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从本科生到硕士生,从吉隆坡到厦门,王绥昌说他和厦大“有缘分”。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以下简称“分校”)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建校六年来,分校充分发挥其在“一带一路”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年来,分校有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生近6000人。分校学生积极参与各类高水平国际比赛,在“2021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1枚金奖、1枚银奖和11枚铜奖的佳绩;在“2021年亚洲发明新加坡挑战赛”中荣获金奖。
此外,分校获得马来西亚教育部批准,新增1个博士学位课程、1个硕士学位课程和3个学士学位课程;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师生在国际SCI期刊上发表论文336篇。能源化工学院王伟俊副教授入选科睿唯安“2021年高被引科学家”;7位教师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1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9位教师获马来西亚教育部科研经费立项。
马来西亚分校
如果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那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就是开启在“一带一路”上的一扇窗口。
厦门大学自2018年发起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以来,不断扩大联盟“朋友圈”,目前已吸引“海上丝绸之路”沿线20个国家和地区的66所高校加盟,重点从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智库建设等方面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
2021年4月,在厦门大学建校百年之际,“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理事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总结合作成果,商议未来发展。
2021年11月30日,2021海上丝绸之路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揭牌仪式
2021年11月,厦门大学牵头“五省二市”(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厦门、深圳),举办“2021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会议设立15个分论坛,成功签约项目32项、校企合作项目14个,成立研究院/平台5个:厦门大学海洋遥感应用技术创新研究院、福建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中俄数字机械工程中心和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点产业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与世界同行:开放办学不止步
前不久,厦门大学2021年艺术党课绘画与设计作品展在三个校区巡展,展览的一部分是用一幅幅主题突出、设计精美的海报为师生讲述“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抗疫精神”……这些是由创意与创新学院教师带着学院大一“萌新”们完成的。
作为学校最“年轻”的学院之一,不到两岁的创意与创新学院在全新的办学模式上“摸着石头过河”。
2020年,厦门大学与英国创意艺术大学在设计学领域开展合作,设立校内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创意与创新学院,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先进教育理念,采用中方教师与英方教师共同授课模式,打造“跨学科、跨文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中外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恰是一种优势”,环境设计专业副教授陈文捷认为,学生可以在多样化的教学中收获更多。
“学院更注重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而不仅仅是设计技术上的磨砺,在这里我开阔了眼界。”2020级视觉传达设计系的陈初阳这样形容自己学习的收获。
一年来,学校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分批有序落实英方教师进驻厦门大学开展线下教学,累计已有11位到校为学生实地授课;同时通过定期的创意汇、论坛讲座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意创新思维能力,一批学生开始在设计类科创竞赛/国赛中崭露头角。
为了与英方教师更好交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副教授吴鑫的手机里时常开着学英文的软件,她十分享受在设计领域的中西方思维碰撞。创意与创新学院英方副院长Philip Lambert教授同样认为“在厦门大学积累的交流经验对英国创意艺术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意义重大,英方老师也积极学习中文,在每周2次的中文课程中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英方教师为创意与创新学院学生上实践课
开放办学是厦门大学百年历程的一抹亮色。踏入新百年,学校更加注重在提升合作交流质量上“下功夫”:积极拓展双多边合作,持续推进“G50战略伙伴计划”,深化与世界排名前200名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务实合作,目前合作高校已增至52所。与境外高校签订的校际协议达421个,友好学校数量增至259所。成功举办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加入中国—挪威海洋大学联盟,推进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培养税法法学硕士项目。
2021年9月7日,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学校与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厦门市政府合作成立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在“政策协调、科研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开展合作,以“数字经济”带动信息科学、智能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集群发展,打造立足福建、服务金砖、惠及全球的国际开放合作创新高地。
促文化认同: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2022年2月,学校为寒假留校学生开展了一场以“福文化”为主题的新春民俗体验活动。新闻传播学院意大利籍硕士研究生孔若水参加了活动,并用很“溜”的中文接受了央视采访:“过年特别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福气,福建就是福。”
作为我国高校最早设立海外教育的机构之一,厦门大学始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通过课程教学、文化体验、国情教育等多种举措引导在校海外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认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同时培养大批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奔赴世界各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2020年,学校在国内率先成立以“国际中文教育”命名的学院,并在2021年成立“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将海外留学生教学、汉语教学人才培养和赴海外开展国际交流三个领域的教学培训整合起来,构筑“汉语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并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兼备、面授教学与远程教育共举、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同行”的国际中文教育多元阵地。
在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的崭新平台上,厦门大学致力打造新时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体系,将服务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脚步迈得更广、更实。
这一年,学校加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举办马来西亚华文教师线上师资培训,自主编制国别化教材《笃行中文》,视频课程《指尖上的篆刻艺术》入选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优秀课程,参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远程中文教学项目,提供逾6000课时的线上教学支持。
这一年,学校推进申报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开展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海峡两岸统一进程中的语言政策研究”,出版《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华夏礼乐传播论》等专著。组建“语言差异分析”“海外华文教材研究”“中国当代文化研究”“海外汉语语言学研究”等科研团队,获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项目10个。
这一年,学校打造“中文+”系列品牌,引入中医、翻译、贸易等多行业,将学习中文与学习职业技能结合,提升国际中文教育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这一年,学校作为首批单位共同发起成立“非洲国际中文教育联盟”,与法国尼斯市政府、蔚蓝海岸大学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为特色学科的孔院建设,成功举办“国际中文教育论坛”,邀请4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回应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新问题、新关切。
这一年,“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外籍教授潘维廉,继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分享“中国梦”;外籍教授高畅因在中非学术合作和文化交流中的突出贡献,荣获第十一届福建省“友谊奖”;6位任职满十年以上的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获得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孔子学院纪念奖章”。
外籍教授潘威廉为学生上“思政课”分享他眼中的“中国梦”
一批批具有强烈中国认同感的国际师生群体,正在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力量,践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使命,向世界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总策划:高和荣
统筹: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