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悦”读丨昭苏的云
文丨张惜妍
雨后初晴的昭苏大地。昭苏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以前读过沈从文先生一篇短文 《云南看云》,借云说的是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展。他在文里写道:“云南是因云而得名的,可是外省人到了云南一年半载后,一定会和本地人差不多,对于云南的云,除了只能从它变化上得到一点晴雨知识,就再也不会单纯地来欣赏它的美丽了。许多地方各有各的天气,天气不同还多少影响到一点人事。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云南,彩云之南,听上去都这样的美,该是看云最好的去处。可惜我的云南之行,竟只顾了看地上的风景,几乎没有顾得上抬头望一望高远的天空。我想,那时的我,那时的心里,是只装了俗事的,难得生起一份看云的闲情。时隔五年之后,我坐在昭苏看云,想到沈先生说云的地方性——北方的云厚重,人也厚重。这个观点倒是有些深意。如果有人问我,昭苏的云是什么样子?我该怎么回答呢?还是自己亲眼去看一看昭苏的海蓝天空中那一座座悬浮的岛屿吧。昭苏的云千姿百态,变幻莫测,那么,昭苏的人呢?人的品性脾气,人的古道热肠,人的气魄风度,实在是太丰富了。云有多少种样子,人便有多少种样子,生活的真谛永在云深不知处。昭苏草原上的牧羊人。赖宇宁 张庆华 摄
突然间,我有点羡慕昭苏人了。生活在这样的地方,雪山巍峨,景色波澜壮阔,有水有花有人情。人到了这里,心就变得纯粹了。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悠闲地与天高云淡共度一个下午,看云卷云舒,看马儿啃草,看飞鸟在山间盘旋。这一刻,真正觉得什么都是浮云,只有自己的心才是实实在在属于自己的。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焦虑又亢奋,忙碌又疲惫,有多少人忽略了自然的四季、内心的风景和生活的本来面目,何不坦然面对世间一切风云变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管什么时代什么环境,凭着一颗淡然的心,靠着双手操劳过好小日子,那么,天天都是好日子。站在昭苏任何一个地方,放眼望去,都是一张张影像图片,镜头中定格的瞬间展现出大地风光的原景。这里的人们怡然自乐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那些宽厚的笑容,那些朴素的家,那些山坡上的辙痕,留下了人和岁月的痕迹,和劳作的人贴身相伴一生。这些或许从来没有被人关注过,但它们的确是云下生活的见证。想到这里,倏然触动了内心隐秘的感动——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见证,构成了高原上坚忍蓬勃的生命基础。
朗读者:陈小红
陈小红,伊犁朗读者学会会员,爱好文学,用笔墨书写心中的渴望,用声音放飞自己的梦想,文字能让自己芳香如茶,朗读能让自己优雅如兰。
来源:伊犁日报诗画伊犁
监制:刘 冰
审核:杨 林
相关链接
爱旅游·爱上诗画伊犁
投稿邮箱:shyl20230101@126.com
爱旅游·爱上诗画伊犁
投稿邮箱:shyl2023010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