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光彩夺目的「瞬间」,值得被记录

云大青年 2024-02-22




导语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一个伟大的民族,总会把关爱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伟大的政党,总会敞开热情的怀抱迎接青年。古往今来,时代更迭;百年沧桑,青年担当。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青春就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共青团云南省委联合云南大学推出“百年青春,初心传承”系列主题插画,邀请大家一同在作品中回望历史、展望未来,一起领悟党领导百年中国青年运动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追寻信仰之光,勇担青春使命!


这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一个乐于奉献的年代,一个理想闪光的年代和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这种时代性的社会风尚和思想氛围,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也是一个光彩夺目的时代……



“改革先声”

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破冰而来


1977年的中国,人才青黄不接,国民经济受到重创。没有人才,怎么实现现代化?1977年8月4日,刚刚恢复工作不到一个月的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时年52岁的武汉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查全性就是参会者之一,此前他对会议内容一无所知。会上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招生是保证大学质量的第一关。当前新生质量没有保证,原因之一是中小学教学质量不高,二是招生制度有问题,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现行招生制度的弊端首先是埋没人才,一些热爱科学、热爱文化、有前途的青年选不上来,一些不想读书、文化程度又不高的人反而占据了招生名额。这样的发言在当时十分“大胆”,因为1977年的高校招生方案已经形成,依然沿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十六字方针。

 
邓小平问坐在身边的教育部部长刘西尧:今年就恢复高考还来得及吗?在得到刘西尧确切的答复后,邓小平当机立断:“既然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把原来写的招生报告收回来,根据大家的意见重写。这涉及到几百万人的问题。今年开始就改,不要等了!”这样的当机立断,彻底改变了历史。


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根据邓小平指示制定的《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这天的《人民日报》被人们争相传阅,电影《高考1977》大喇叭广播: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这个好消息犹如一记春雷让成千上万的人激动不已,他们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牧场矿山重拾书本,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


1977年高考考场(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1978年春天,27.3万名第一届大学生踏入了大学校园。同年3月,教育部、国家计委又决定扩大1977年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北京23所院校增加招收2400多名新生。


1950年,云南有高等院校2所,在校学生2481人;普通中学115所,在校学生21796人;小学11559所,在校生558379人。各级各类在校学生仅占全省人口1595万人的1.3%。到1978年,云南有高等院校15所,在校学生15915人;普通中学1525所,在校学生1289291人;小学66672所,在校生4360335人。(数据来源:云南网)


“开放光彩”

《五朵金花》风靡全国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强调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取得新的进展和成就。为进一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从1991年开始,中央宣传部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活动,鼓励文化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创作出优秀作品,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广大文艺工作者潜心创作、勤奋耕耘,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和民间文艺等领域,创作出许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文艺作品,成就斐然。文艺作品的数量也大幅增长、质量大为提升,涌现出一大批文艺精品,开辟了文艺创作的新天地。


这一时期,云南重视发展文化和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加强了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组织创作和传播反映新时代和新生活的文化成果,逐步确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对全省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进行大规模发掘、整理和研究,《五朵金花》《阿诗玛》《山间铃响马帮来》《摩雅傣》《金沙江畔》等一批优秀云南特色文艺作品享誉全国,云南民族文化开始展示出独特魅力。民族题材电影也成为民族团结的载体。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这些电影不仅将少数民族地区的旖旎风光和风俗景观以视听方式呈现给观众,也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团结友爱、和谐共生的文化内涵,为巩固民族团结、增进国家认同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图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根据中央“建立和发展以俱乐部为中心的农村文化网”的指示精神,云南普遍建立文化馆、业余文艺宣传队、农村图书馆、阅览室等,开展文艺演唱、黑板报、放映幻灯、扫盲识字等活动,在农村和工矿企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群众学文化热潮,群众文化工作网络初步形成。云南体育事业经历了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逐渐成为增强人民体质的主要手段,涌现出了以邱钟惠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在这一过程中,干部群众把对党的忠诚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化作满腔热情,整个时代呈现出团结一致战胜困难和奋发图强的社会风貌,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成为新的社会风尚。


“青春文学”

青年文化中的斑斓个性


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和大众文化的荡涤与洗礼,青年的个性与自我更加成熟了,其文化诉求、表达方式、价值世界都达到了一种高度个体化的自觉,中国青年的风格特征初步显露出来。1999年,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萌芽杂志举办了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以“80后”为代表的“青春文学”从这本杂志和这场作文大赛开始起,这一批年轻人当时的文坛带来了“清新、新鲜的”独特贡献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三峰叠加,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倾向于接受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快餐文化”。在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从包装花哨的娱乐杂志到五颜六色的口袋书籍;从青春、漫画、武侠、魔幻小说到种类繁多的名著缩写本……“快餐文化”几乎已经渗透进青少年生活的每一处角落。


正如任何事物一样,青年文化的发展演进有其自身规律,也需要主流价值的引领和塑造。2004年4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实施青年文化行动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通知》,共同实施中国青年文化行动。按照抓引导、抓活动、抓人才、抓产品、抓产业事业的思路,共青团积极推进中国青年文化行动。除此之外,各级团组织还开展一系列导向鲜明、主题突出的重点青年文化活动,取得广泛社会影响。


《萌芽》中国第一本青年原创文学刊物(图源:百度百科)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中国青年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特别注重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获取力量。从热衷“洋品牌”到“国潮”火爆盛行,从青睐“喇叭裤”到“国服”引领风尚,从追捧“霹雳舞”到“只此青绿”红遍全国,中国青年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发自内心地崇拜、从精神深处认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更加自觉,民族自豪感显著增强,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今天,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未来无限广大。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我们要坚定这个自信!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百年青春,初心传承”系列主题插画创作团队:
创作策划—张冬冬;绘画统筹—森特笑虎;
插画绘制—谢伊鸿、李柯奕、周静怡、王乙格、毕双凯;
资料整理—李梓熙、顾耘华、禹玺、李青盈


百年青运心向党


建立青年扫盲队


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5.5亿人口中有4亿多都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更高达95%以上。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一个根本问题。文盲,成为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扫盲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1950年9月20日,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工农业余教育的组织形式、教材、教学计划和经费等各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在会议进行到第七天时,毛泽东、朱德等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会议能够吸引毛主席的关注,这本身就说明了他对于扫盲工作的重视。于是,一场“政府领导、依靠群众组织”的识字扫盲运动从政府机关开始,向全国各地迅速展开。
为了尽快地提高识字水平,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文化教员祁建华创造了《速成识字法》。1952年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各地“普遍推行速成识字法”。扫盲工作迅速形成了第一次高潮。
1955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毛泽东在颐和园一边散步,一边思索着怎样才能把扫盲与农业合作化结合起来。他让工作人员找来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毛泽东问胡耀邦,全国办了那么多合作社,有没有农业社学习文化的典型?胡耀邦当即答道:“山东高家柳沟创办记工学习班的材料不错,我看了好几遍呢。”随后他把材料报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看过高家柳沟记工学习班的事迹后,非常高兴。他把这篇文章的题目改为《莒南县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收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并写下了800多字按语,在这个按语中他明确指出:“这个经验应当普遍推行。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山东莒南县高家柳沟村的青年团支部做了一个创造性的工作……记工学习班这个名称也很好。这种学习班,各地应当普遍仿办。各级青年团应当领导这一工作,一切党政机关应当予以支持。” 
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说:“扫盲运动,我看要扫起来才好。有些地方把扫盲运动扫掉了,这不好。要在合作化中间把文盲扫掉,不是把扫盲运动扫掉,不是扫扫盲,而是扫盲。”这样一来,扫盲工作再次掀起高潮。
在1955年12月1日,青年团中央做出了《关于在七年内扫除全国农村青年文盲的决定》,决定指出:青年团是党在扫除文盲工作中的助手,对扫除文盲负有特殊重大的责任。各级团委应当充分运用一切有利条件,积极采取具体措施,在全国农村中掀起一个群众性的扫盲热潮,使扫盲运动紧紧跟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1956年1月1日,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发出了《关于普遍建立青年扫盲队的通知》,通知指出:组织好一支强有力的扫盲大军,是完成扫除文盲任务的主要条件。青年团山东文登地方工作委员会所发起的组织青年扫盲队的做法,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有了青年扫盲队,可以把分散的农村知识青年团结起来,更有效地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可以解决扫盲运动中的师资困难,可以使农村党支部和团支部更便于加强对农村知识青年的领导。对于建立青年扫盲队团中央还《通知》中作出了如下的明确要求:
一、全国农村团的组织要学习青年团文登地工委组织青年扫盲队的经验,普遍建立青年扫盲队。
二、青年扫盲队的任务,是组织队员担任民校、记工学习班、识字小组、包教包学的教员和辅导员,或者担任有关扫除文盲的一项固定工作。
三、青年扫盲队队员的条件。凡是在乡知识青年和能担任扫盲工作者,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或坏分子,本人自愿申请入队,经过青年团乡支部委员会批准,就可以成为队员。
四、青年扫盲队以乡为单位成立,根据需要,村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可以设立分队和小队。青年扫盲队在乡团支部、乡文教委员会和扫盲协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五、每个乡的团支部委员会应设立扫盲委员。扫盲委员兼青年扫盲队队长。
六、建立青年扫盲队以后,团的组织应当经常加强对青年扫盲队的领导,建立一定的会议和学习制度,按时检查工作,交流经验,进行表扬和批评。特别要加强队员的思想教育,启发队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坚决完成扫除文盲的历史任务。
这个通知发出以后,各地团委迅速行动起来,纷纷制定规划,层层落实,全国各地都建立了青年扫盲队,团员青年作为党政组织的得力助手,在动员群众入学、帮助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以及指导群众学习和生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迅速在全国农村掀起一个全国性的扫盲热潮,有效地配合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从1955年冬至1956年春,全国文盲入学人数有6000多万人,其中工农青年4000多万人(主要是农村青年)。据271共青团的100个由来当时统计,仅1955年秋后的一年时间里,全国农村就扫除文盲六七百万人,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工作年度。

转自 | 微信公众平台 云南共青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那些光彩夺目的「瞬间」,值得被记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