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各地去年的经济成绩公布,天津被南京挤下,全国GDP前十大城市的行列中,北方自此只剩下北京一根独苗,这引起了许多关于“北方衰落”的忧虑。
直到1978年,全国经济十强城市之中,北方还占有六席(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青岛),当时“南北差距”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主要都是在沿海与内地之间的“东西差距”,然而这两年,似乎忽然之间,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变成了“南北差距”。
▲2020年,天津被南京挤出全国GDP前十大城市。图片来自国民经略。
这种社会心态的变动是有依据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粗略估算,2000年沿海各省市的人均GDP还是全国平均值的143%,而内地仅为70%,相差两倍多,但由于大量人口向沿海迁移,而内地则加大开放和基础设施建设,接纳了更多产业转移,到2019年,这一落差已收窄到1.5倍(124%比80%)。与此同时,南北方之间却由几乎均等急速拉开差距:2000年还是100%比99%,2019年就变成了114%比84%。
换句话说,“东西差距”仍在,也还是比“南北差距”更大,但前者在缩小,而后者却在加大,甚至隐隐呈现出某种“南北大分流”的态势,真正让许多人为之忧虑的就在于此。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变动究竟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对这一现象的一个流行解释是所谓地理假说,也就是认为,北方经济变差,归根结底是因为在气候、地缘等天生的地理因素上就不如南方,尤其是冬天漫长寒冷,对农业、工厂开工、室外服务业都是不利因素,而北方的海岸线也相对较短,远离国际主航道。尤其在解释“东北为何衰落”这个问题上,地理假说更是许多人的钟爱。
以往在解释沿海/内地之间的“东西差距”时,这种地理梯度发展的观点也经常被抬出来,因为这看起来相当一目了然。的确,地理上比较偏远的地方通常更不发达,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交通成本高,人口、资金、信息的流动都慢,如果运费高昂,这的确会阻碍经济发展。然而,如今基础设施和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地理上的阻碍,沿海/内陆之间的差距缩小就是一个明证,这就很难解释为何内地省份克服了地理因素,而同时期北方省份却无法克服,更不能解释为何南北差距独独是在近些年才开始拉开。最明显的是东北和西南:东北是全国铁路网最发达的地区,而西南地区却多崇山峻岭、又不靠海,交通最为不便,然而近二十年来西南经济已爬出谷底,倒是东北在人均GDP上取代西南成为全国各大区的垫底。事实上,近些年就算是在北方内部,经济发展较快的也是几个内陆省份,尤其是陕西、河南,而辽宁、河北、天津、山东这样的沿海省市却落在后面。按十多年来的发展势头,河南很有可能取代山东成为北方各省经济表现上的领头羊。如果说地理因素决定着经济繁荣,那就无法解释为何在同样寒冷的情况下,按说地理条件更优越的省份,经济表现却不行。地理假说也潜在地低估了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能动性,因为这意味着人们只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式地搭便车,并不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努力所致。与之相比,另一种文化假说就强调,是人们所秉持的价值观推动着当地经济的兴衰。1960年代初,加纳和韩国的人均GDP相差无几,但三十年后竟拉开到相差14倍!劳伦斯·哈里斯等人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一书中因此指出,“不发达是一种心态”,文化能使经济发展的局面完全不一样。很多人都注意到,北方社会重义轻利,很多人又好面子,下岗后宁可在家呆着,也不愿出去摆摊。不仅如此,北方的官本位思想更重,之前就有个段子嘲讽“鲁性”:在山东,这个新年回去,就算开着奥迪也没用,因为你回乡本身就表明你不是在体制内工作。相反,在东南沿海,一个人发财后,那是会得到普遍称羡的,意味着此人很“有本事”。这种价值取向当然会影响人们是否选择商业领域发展,进而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过,如果深入去看近数十年的南北经济大格局,就会发现,这种文化心理上的差异尽管一直存在,但却难以解释为何它直到近十多年才产生那么严重的影响,因为直到2000年前后,北方整体上的人均GDP都并不比南方低,东北甚至长久以来都是“共和国长子”,是全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文化”毕竟是一个地方相当稳定的社会因素,又怎么解释这几年才引发那么明显的差异?“文化”的力量并不是不能改变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提出资本主义精神是受新教伦理激发,并断言在中国是“文化阻碍了发展”,然而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本身就有力地证明,中国以往数百年的经济发展滞后,并不是因为文化本身,而是政治因素和经济体制。在“南北差距”这一表象的背后,其实说到底还是市场机制的力量。相比起北方,南方各省普遍矿产资源不丰富,不得不重视轻工业、服务业多过重工业,又相对远离政治中心,其结果,全社会的劳动力是围绕着相当不同的产业结构组织起来的。这在东北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很长一段时间里全国最重要、最发达的重工业基地,又承接了“一五”计划的大量项目,东北一度风光无限,城市化率、人均GDP都位居全国各大区第一。1952年,东北的工业产值竟占了全国一半多(52%)。这在计划经济时代极为便于集中化管理、可以通过“大干快上”迅速发展,但问题是,到了市场经济的时代,越是这样的老工业基地,面临的转型困难就越大。朝鲜半岛的南北方提供了一个更为极端的样本:在战后分离之初,由于北方多矿产、水力等资源,日本殖民时期的工业建设就主要集中在北方,而南方主要依靠农业、手工业和小商业,人口密集而相对穷困。虽然经历了战争的破坏,但北方的工业基础还是远好于南方——直到1975年,南方的人均GDP才追上北方。在此之后的情形人所共知:南北阻隔形成了反差强烈的两种实验室环境,如今南北人均GDP已拉开到了50:1,而要论文化因素,原本它们都是同根同源的。在统一的国内市场、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前提之下,中国不可能出现这么极端的失衡,但内在的机制却不无相似之处。1949年后,虽然是“全国一盘棋”,但南方由于原本的工业底子薄,国家项目又少,因而在计划经济中实际上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五”计划前夕,上海工业产量占全国总产值的1/5,但仅占国家投资的2.5%,到1957年,有25万人调离上海去“支援各地建设”。对南方各地来说,这是普遍现象:由于长期得不到多少国家投资,只能想办法“自力更生”,自己“杀出一条血路”,反过来,自上而下的干预也就因此较少。很多人现在或许已经忘了,如今被视为经济最发达之列的广东、福建两省,在1978年之前其实是得不到建设的角落。▲2020年,广东GDP在全国排名第一,福建排名第七。图片来自盘古智库。很多人强调的“文化”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样的政治经济机制所不断塑造的,因为北方相对来说更加“讲政治”,必要时经济就得为政治让路,而南方近三四十年来则可说“最大的政治就是搞经济”。不仅如此,由于长期服从指令和调配,北方在经济领域也很容易出现“等靠要”的被动性,乃至出现了变局时也反应迟缓,因为很多人觉得,那么大的厂子,“国家不会不管的”,等到这样的局面真的出现时,就顿时陷入束手无策的窘境。短期内,这可能看不出来多大差别,但当中国在1992年后更进一步转向市场经济、尤其是2008年后转向内需,南方就逐渐显示出比北方更亲市场、也更适应市场竞争的优长。北方之所以在短期内难以翻刻,也正因为这是双方内在的结构性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诸如官本位文化还是商业文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效率、企业对市场的灵敏程度等等。经济学者任泽平团队通过大量数据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如此:南北差距根本上是市场化程度的差距。任泽平团队研究发现南北经济拉大的原因在于市场化程度
在历史上,这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北宋时,朝廷就对陕西实行严格的榷盐制度,对食盐的运、销控制极严,明代也强化在经济生活中的国家干预,以便控制民间的竞争与分化,保持社会稳定,然而这种做法的另一面,则难免严重压抑民间经济的活力,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积累到后来乃至出现“国与民俱贫,而官独富”(《明史》卷二二六丘橓传)的局面。近年来北方从表面上看是“衰落”了,但更深入一层来看,其实是北方的市场化转型相对滞后。特别是2015年前后全国产能过剩,标志着中国已完成工业化,需要向一个内需消费市场驱动的后工业化社会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像以前那样依靠大规模投资就能快速拉升GDP的工业化模式逐渐走到了尽头,此时,民间消费和创新力量更强的南方就更容易胜出。北方的相对滞后,虽然常被指责为是“观念落后”,但要知道全局性的范式转换对任何时代的任何群体而言都是极其艰难的。好处则是,这种差距并不像地理因素、文化因素那样难以克服,相反,它完全是事在人为的。此时,指望国家扶持、给更多投资,其实是期望“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真正应当做的恰是摆脱这种思维,减少过度的干预,释放民间的活力。在一个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时代背景下,也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市场机制对北方的渗透,打开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