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那些东西有什么意义?
这是我经常被人问及的问题,那话语中有时是指责,有时出于好奇,更多的时候隐含着规劝。这两天静下来,梳理了下头绪,我意识到,不同的人在说这话时,至少包含着三种不同的意味。
第一类人这么说的时候,表达的是一种疑问,他们确实想知道那有什么意义——我自己也想知道,但我觉得那最好留给读者考虑,毕竟“有什么意义”不是我说了算的,对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意义。
对第二类人来说,这句话的重心落在“那些东西”上面,也就是说,他们觉得我写的某些东西是“有意义的”,但另一些东西则是毫无意义的,其潜台词其实是“你最好只写我觉得有意义的那些东西”。
至于他们讨厌的东西,则因人而异。有些人明白说,最喜欢看我关于文史的长文,遗憾我把太多时间精力放在了太多时事上,乃至“一本正经地分析网络段子”;另一些人则相反,觉得时评最能见我的洞察力,但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写乡下那些人情世故,那一地鸡毛的污浊“看了脑仁嗡嗡响”,有什么必要写出来?也有人就特别喜欢这些乡下世态的散文,甚至喜欢我写的所有类别,但女权话题除外。
很遗憾,众口难调,这当然也再正常不过,他们也完全有权表达自己的口味偏好,说自己喜欢我端出来的香蕉、苹果,但没必要因此就阻止我端出橘子来给别人吃——你不爱吃,那不吃就是了,但或许有人爱吃。如果你想看自己度身定做的爽文,那出门左转,只要你愿意付费,网上应该多的是。
但在这其中,有一个观点是值得认真看待的,那就是质疑我写作关注的时事有何价值,曾有一位给我留言说:
以您深厚的见识和思考,我对您有更高的期待。我不明白为什么您和其它平台一样,总是在追着各种当下热点去写文章;譬如说,为什么我们要关心林生斌做了什么?这件事重要性何在?每天打开网络,我们读到的都是一样的话题,左右争执不断,又有什么意义?我期待能读到更多的事实、更系统化的思考、以及您本人真正关心关注的一两个社会领域里的问题和议程,等等。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在热点问题上进行观点的交锋,也许能带来流量,但是也许无法带来读者愿意付费的质量,而以您的能力其实可以轻松做到这样的质量并获得可观的付费收入。我说这些也许有些过分,不过我实实在在地希望您这样的平台可以做得越来越有影响力,因为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盏明灯。
确实,可能很多人都会这么想(虽然未必都能这么坦率),我有些朋友干脆拒绝看任何热点新闻。但我并不认为热点仅仅是一堆惹人厌烦的鸡毛蒜皮,对我来说,那是刚好可借以剖析社会结构性问题的事例,也指示着群体心态最新的前沿变动。
许多历史事件,像“杨乃武与小白菜”或“德雷福斯事件”,可能对当时人而言,也就跟当下的林生斌事件一样是喧嚣的社会花边新闻,但对我们后人而言却是理解那个时代的最佳切入点,围绕着这些事件形成一种“社会剧场”。这种重要性和意义,本身就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借用新文化史的那句名言,“对理解1930年来说,米老鼠可能比罗斯福更重要”。
第三类人在当下为数最多、也最激进,因为他们所指向的乃是“写作”这一行为本身,当他们这么发问时,真实的意思是:“你写的都没意义,还是别写了,去做更有意义的事吧!”
在网上,到处都在流传这样一张图,“有了你意见之前和之后的世界”,当然,前后没有任何不同,这当然是辛辣的嘲讽:个人意见的表达根本无法推动现实发生一丁点的变化。中国社会尤其盛行这样的论调,因为至少近代以来的社会文化一直相信,要改变中国,不能靠说,只能靠做。
如果你期望的是推动社会变革,那么很自然地就会觉得“那只是议论,不解决问题”,哪怕出于不同的口吻、情感,但这一基本判断都是一致的:
“具体的事情最后都上升到大道理层面(哲学语境或者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结果就是说了等于没说,说了不如不说。维舟兄,别再写这些东西了。”
“佩服你肯发出不同的声音,只是觉得没有意义,改变不了什么。”
这样,所谓“没意义”,其实是“没用”。“可以搞艺术,但是没必要”也出自同样的精神基底:这些东西可有可无,说到底没什么用。为什么不去做点更有意义的事去推动真正的改变呢?不管是抗争也好,赚钱也好。
还有一些读者虽然不是这样一上来就否定写作、发声的意义,但内在的心理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发问者自己就严重怀疑在当下这么做究竟还有何意义:
请教您一个问题:您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是否也有一些时候,会怀疑自己写这些东西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有的话,您是怎样克服这种无价值感并保持高效的创作频率的呢?这个动力是什么?
确实,这样的自我怀疑是非常难熬的,用这一位的话说,“这个苦,不堪言,像磨刀石一样来回挫。撑不住的,才华磨尽泯然众人;撑得住的,一直受折磨,无一句不怀疑,无一点能彻底满意。最终或许留给世界一把刀,自己却是精疲力竭,满目苍夷。”
说实话,我自己早年也经历过,到最后就什么都不想做了,因为在行动之前就取消了它的意义。更何况,就像T.S.艾略特曾说过的,“在逃亡者的世界里,一个朝相反方向走的人,看上去像逃跑。”有人说我乐观,但我自认这其实需要勇气,需要想清楚去做一件事,承受住种种内外部的压力,不因为一时的挫败而放弃。
印象很深的,有一位读新闻系的学生问我,“你一直写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因为他见了太多,感觉早已没有真正讨论问题的余地了,想知道我为何还能坚持写下来:
国内做新闻基本都是妥协,如何在体制边缘发声是真正考验一个人的实力。不过在平淡还有点荒谬的生活中,能看到您真实有力的文字,对我们真的是很大的慰藉。
这种动力,我以前其实也没有明白想过,或许就是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求知欲和表达欲。当我看到了,我就想知道那都是为什么,进而想把它说出来。有时我觉得,自己看见了,不记录下来,似乎既对不起这个时代,也对不起后人,当然更对不起自己。
我并不觉得自己写的就有多重要,但至少总包含着某个自认似乎没人说过的观点或现象,因而是值得一写的。我从未指望靠自己写的东西就能推动社会改变,且不说本号的读者迄今不过8万出头,不到全中国人的万分之一,我也不想给写作本身赋予这样不可能的任务。
高中时,班上有个同学很喜欢说一句话:“别以为你有多重要,少了你,也许地球还转得快一点。”这有时不失为浇灭狂妄的冷水,有时是对他人抗争的冷眼,含义取决于具体语境,因而它警醒过我,也激怒过我,后来意识到,不是说自己的看法对他人和世界有多重要,之所以说出来,是因它对此时此地的我重要。
卡夫卡《城堡》插画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座城堡,像迷宫一般难以进入又无法摆脱,在我看来,此时自我认知是唯一出路。如果我们还期望理解这个庞大不可理喻的世界,那么最好耐心一点,可以从仔细观察社会开始,进而反观自己,毕竟这种批判意识是我们最不可剥夺的权利之一。
批评不等于抱怨,只是换一个视角看待问题,何况且很多社会问题复杂无解,难以给出一个可以实行的办法。在这一点上,相比起改变世界,我首先关心解释世界。我相信荣格的话:“只有当我们达到一个外在于我们当今时代的点,并且从这个点观察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才可能对当代心理问题有正确的理解和评价。”
当然,我也清楚地知道,思考并不能等同于行动,在某种意义上,知识分子的思考本身就是脱离社会实际的。卢卡奇曾在谈及戏剧艺术时说,戏剧形式本与群体相伴相生,但其发展势必伴随着智性成分逐渐累积,使之与原本的大众使命相背离,最后因遴选其受众时过于苛刻而失去生存土壤。既然如此,那么戏剧的“书本化”、大剧场向小剧场的收缩,都是戏剧衰亡的征候,因此他才说:“小剧场是一种在原则上自相矛盾的东西。”
在这一意义上,我这块小小的自留地也像是一个“小剧场”,表面上看是你们选择了订阅这个公众号,但我的写作内容、方式和风格,本身也在遴选受众。这没有办法,毕竟我也只是一个发出自己声音的普通作者,如果各位在读完后,还觉得能有点启发和收获,那对我来说就已经够好了。
此前,曾有一位读者总结了他的感受:
关注作者有近两年了吧,主要有三方面的收获:对体制,多了更多非情绪性的认知;对社会,多了躬身自省的责任感;对个人和家庭,多了对个人处变不惊的淡然和对家庭温馨友善的向往。
我其实都没想到自己还能给人带来这么多“正能量”(非讽刺的意义上),我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写作所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是有限的,但我之所以还在写,恰是因为我看清了这一点,对此并不抱有多大期望。文字能带来多大力量、给人多少意义,这我不得而知,我能做的,是尽可能地写下来,并写好它。
曾在刘铮的《既有集》中读到《希钦斯的顿挫》一文,不谦虚地说,假如有一天别人也能用这样的话评价我,我也就满足了:
在这个时代,所谓公共知识分子若指望发挥一定的现实作用,总不免遭掣肘、被玷染,以完人姿态现于世人之前,不过是幻想而已。我不知道希钦斯算不算一个“好的”“公知”,我只有一句恕词:他写得那么精彩,没有他,文字世界的光会减损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