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是什么人在上网
“我就想不明白,都是一群什么人在上网?感觉现实中人都挺正常的啊!”
日前“农夫山泉茶Π事件”后,我的评论《反日已经不是在反日》在百家号发布后,底下最高赞的一条留言大感困惑。这篇阅读量有35万,8300多条留言,唯独它得到最多点赞,可见这是许多人的心声。
当然,这不仅仅是疑惑,也是一种感叹、一种谴责,因为那言下之意是:为什么现在每次一有什么事,最活跃的都是一些“不正常”的人?那种“不正常”,你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大致来说就是反智、非理性、上纲上线、不能就事论事地好好说话。
确实,也有很多朋友向我发出过类似的疑问:“为什么网上喊打喊杀的人那么多?”有的人还记得,就算更早些年,似乎国内的网络都还不是这样,到底这是发生了什么?
有的人归咎于媒体生态变化导致的劣质化,“要是没有智能手机和短视频平台,这类傻逼事情会少90%,很多都是为了流量,屎它们都敢吃的。”——这当然是一种嫌恶的道德指控,不过这就得解释,为什么像这样激烈的民粹姿态得到的流量更大,其它声音都去哪里了?
有的人则相信,“非蠢即坏”的这些人毕竟还是少数,但他们却是“被组织起来的少数”,在那背后是有推手的,他们有战术、有步骤,也知道如何利用规则,影响舆论,因而才造成一种他们“过度存在”的假象。
还有些人因此强调另一重意义上的“劣币驱逐良币”:舆论管控和暴民道德审判的夹击之下,导致温和的声音一再被边缘化,使得激进(且愚蠢)的声音在舆论场上占据了不成比例的声量。
在知识分子身上,经常能看到这种幻灭感:他们在不断被挤压、冲击之后,变得要么不想说话,要么越发愤世嫉俗,到最后甚至发现,为了能生存下去,连自己做个好人的底线都难以守住了。
这诚然也是事实,我本人就深有感触。这些年来,太多人都劝我发言最好小心点,不少人都跟我说:“我已经不想说话了,懒得跟网上那帮人争辩,看到你居然还有耐心好好说话,实在佩服。”还有的读者跟我感叹,“有时都觉得你太温和了,没想到连你这样都快发不出声音了”。
不过,即便这是现实,却未必就是上述现象的原因,因为坦白地说,我不止一次感到,“我们是这片土地上的极少数”,就算不受那些限制和攻击,恐怕在舆论场上也仍只是“执拗的低音”。也就是说,就算放开,理性温和的声音极有可能依然不会占据主流。
国内没有可靠的民调数字,但从前些年对美国大选和俄乌战争双方的支持率来看,国内左右两派大致是3:1,至于温和的理客中,可想就更少了。现实点,我们大概率不是“沉默的大多数”,在这儿,很可能喧嚣的那些才是大多数。
为什么之前会有一种“我们是大多数”的错觉?那很可能是因为网民人口统计学特征的结构变化。
2007年,大专以上学历的网民还占36.2%,但到了2020年就低至19.8%,跌了近一半,而初中和小学学历的则从27.8%暴增至59.6%。明明这些年里大学扩招,为什么低学历者大幅攀升?原因很简单:网络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上网了。
2007年底,中国网民仅有2.1亿,而去年底已高达10.5亿,十六年里竟增加五倍之多!最早上网的那一批,当然属于社会中上阶层精英,因为那会不能上网的,大多都是因为这么几个原因:买不起设备或无法上网;上网费用太贵了;没学会上网,不知道怎么用。
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网民的构成就发生了巨大变化,随即推动着网络空间的舆论场转变:网络不再是知识精英的公共空间,而成了暴民的狂欢乐园。
当然,这么说不免有几分简单粗暴,多年前我在豆瓣上说起,用网民成分结构的变化来解释舆论场上变迁,被许多人痛骂是一种傲慢的精英主义,然而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样本的不同,势必造成呈现结果的差异。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并不沮丧,也不愤懑,虽然当下的舆论场肯定不完全是真实的,但网民样本基数的扩大,至少比以往的小圈子更具有代表性。让我们直面无情的现实:那些看起来非理性的喧嚣,恐怕才更接近这片土地上大多数人的所思所想。
如果是这样,那还是回到那个问题:为什么现实中的人看起来挺正常,网上却那么可怕呢?
对此,一个简单的答案是:现实中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和网上表现出来的“可怕”是两回事,完全可以并存在同一个人身上。
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一种我称之为双重自我的角色转换的心理学原理:自我分为两个运行的整体,所以一个部分自我的行为可被当做整体自我在行事。通过这种替身,一个奥斯维辛医生就不仅可以屠杀和协助屠杀,还可以为了这个邪恶项目悄悄构织一个整体的自我结构(或自我过程),事实上其行为的所有方面都包含在这个自我结构之中。
中国社会为何多杠精
三十年启蒙失败了吗?
在时代的浓雾中找到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