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蒋杰、丁奇,腾讯云数据库之路

老鱼 老鱼笔记 2022-06-18

此前,笔者曾经就腾讯云数据库战略升级一事写过一篇文章,对腾讯云数据库聚焦“云原生”“自治”“超融合”三大方向背后原因,以及怎样理解腾讯云数据库战略升级与五大新品、三大方向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近日,在腾讯云主办的首届Techo开发者大会上,笔者就TBase开源,腾讯云数据库自研数据库进展,国产数据现状等问题,又与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数据平台部总经理蒋杰、腾讯云数据库负责人林晓斌(丁奇)有过一番交流,对于腾讯云数据库之路有了更进一步认知。


TBase开源


腾讯正式对外宣布TBase开源,无疑是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



据介绍,目前,TBase线上运行超过200个集群实例,节点规模突破1000,单日请求量超过10亿次。


TBase是腾讯基于PostgreSQL历时8年研发的HTAP分布式数据库,能同时提供高性能的OLTP和OLAP能力,原名PostgreSQL-XZ,2017年更名TBase。


TBase开源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其已在微信支付、保险、公安、税务、电信等行业解决方案中大量应用。



据蒋杰介绍,国内某保险公司就用TBase作为新一代的分布式数据库来替换传统集中数据库,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些关键应用实现了迁移及生产上线。


为什么开源?蒋杰表示,从战略层面看,2010年开始,腾讯开始全面拥抱开放战略,截止2019年10月,腾讯共对外开源86个项目,包含微信,腾讯云、大数据、游戏、AI、安全等领域,并覆盖所有BG(事业群)


在腾讯看来,IT产业要想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拥抱开源是当务之急。而从腾讯内部的技术积累看,有超过8000个开源项目,横跨各技术领域,经过海量用户验证,能够源源不断向开源社区输出优质开源项目。从生态机遇看,开源能够很好的服务于腾讯重点战略方向,例如做为腾讯云的PaaS、SaaS服务封装,推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或者通过行业标准的制定领导下一代的技术创新。


而具体到Tbase开源,蒋杰表示,有2个目的,其一,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一起研发,另外一方面开源生态的繁荣,能让Tbase功能更加完善,也能更好的支撑到业务。


蒋杰补充道,他相信中国的数据库能站在世界的顶峰,这是他期待的,也是今天开源Tbase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为什么选择开源Tbase,而不是其他数据库,蒋杰表示,Tbase基于开源PostgreSQL,其开源协议对商业化限制较为宽松,而MySQL要严格的多,所以,这为Tbase开源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在谈到,腾讯开源的标准是什么时?蒋杰表示,腾讯开源的基础有3个方面:


第一:产品是稳定、可靠的,并且,在腾讯已有的业务中历练过。


第二:开源出去的产品对业界有价值,而不仅是在腾讯的环境下有用。


第三:需要得到上层领导的批准,没有这个条件是永远开不了源的。目前,腾讯在大力推动开源协同,自上而下,高层领导都非常支持,蒋杰补充道。


腾讯云数据库的发力点


腾讯云数据库产品线很丰富,涵盖了业内主流的数据库产品,其中托管数据库服务有开源数据库MySQL、MariaDB、MongoDB、Redis;商业数据库Oracle、SQL Server;而自研数据库有TDSQL、TBase、 CynosDB等。

 

目前,腾讯云数据库服务总计有20多种,并且投入力度很大,每年还在以发布5个大产品,50多个新功能的节奏在递增。

 

今年8月,腾讯云数据库启动战略升级,宣布未来将聚焦云原生、自治、超融合三大战略方向,以用户为中心,联接未来。

 

腾讯云数据库产品布局与三大战略该如何理解?未来发力方向是什么?腾讯云数据库自研数据库又有哪些进展?



丁奇表示,腾讯云数据库布局和发力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云原生:对应产品CynosDB,性能参数上,CynosDB是一款很强竞争力的数据库,做到了100%同时兼容PostgreSQL和MySQL,实现了超百万的QPS,并能支持最大容量128TB的海量分布式智能存储。


2、自治:对应产品DBbrain,是一套智能、边界的数据库诊断系统,解决的是用户运维数据库的首痛,即系统调优之痛。


3、国产化替代:金融级数据库,对应产品TDSQL,上月张家港农商银行基于腾讯云TDSQL打造的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成功上线。


4、超融合:HTAP数据库,对应产品TBase,应用在广东省的“粤省事”小程序上面,支撑超过1900万实名注册用户,实现了包括公积金查询及转存、医保报销等700多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办理,累计业务量超3亿笔。

 

国产化替代是个热门话题,在谈到国产化替代,腾讯云希望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时?丁奇表示,首先需要澄清一个事实,即国产化替代,并不代表国产数据库已经达到了被替换国外数据库产品的能力,只能说明差距在缩小。

 

但有一个好现象,那就是,客户对国产数据库的信心在提升。丁奇表示,过去做国产化替代,一般会双线跑,即国产数据库与被替代的国外数据库产品同时运行,一旦出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切换到国外数据库上,这是对国产数据库信心不足的一种表现,但现在,双线跑这种情况在逐渐减少,TDSQL、TBase就有不少这样的案例。

 

在国产化替代过程中,腾讯云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生态的组织者,定位是做生态,在这个生态里,国产数据库友商各有位置,丁奇说。

 

在丁奇看来,国内突然做出一个与Oracle一模一样的产品,并把Oracle市场份额都吃掉的可能性非常低。没有哪个数据库能通吃所有场景,所以,数据库市场才会百花齐放。


END

延伸阅读

华为“高斯”战记

中兴数据库的决心

如何看待阿里云发布POLARDB Box

挑重点,第五届甲骨文数据库云技术大会小记

尴尬!3/4的Sybase用户无意迁往SAP HANA

华为云数据库布局及研发路线图

如何理解腾讯云数据库战略升级?

独家对话甲骨文CEO马克·赫德

亚马逊CTO:我们为啥要搞这么多数据库产品

对话李飞飞:云数据库战争已经进入下半场

性能神化,聊聊Exadata 的“七宗罪”

通关TPC-DS,中国数据库领域首破纪录!

四大行、股份制、城商行都在用什么数据库

0到10亿,微信后台架构及基础设施设计与实践

盘点2018:数据库领域三大关键词

MySQL到POLARDB, 三位CTO讲述迁移故事

公众号

laoyubiji

老鱼,拒绝虚构,关注事实,你若有故事,欢迎联系!

欢迎订阅老鱼笔记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