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人性的温暖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 病毒

Maria Paz Osella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2021-03-04

Editor's note

2019冠状病毒病无疑是一场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巨大灾难,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靠一己之力战胜病毒。所有人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疫情影响,相互指责和谩骂、相互排斥都毫无意义。Maria Paz Osella根据自己在北京的经历写下了下面的短文。此时,我们需要的是多一点关爱。


天气回暖,但又带着丝丝凉意;鹅黄、月白、淡粉色的花蕾开始绽放—北京的春日到来了。在经历了因新冠病毒暴发而实施的冬季封锁后,春天的美愈发值得欣赏了。
 
随着北京逐步放开管控,汽车开始在街道穿梭,小摩托也开始走街串巷,人们开始信步走出户外。
 
但是,在电梯里、地铁上、广告牌上以及公园里,随处可见的卫生防护措施标语提醒着人们不可放松警惕。另外,口罩现在已然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我们决定在这春日里到北京植物园游玩。这是我在数周封锁和严格防控后,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人聚集在同一个地方。尽管人多,但每个人都非常谨慎。为了防止大批人群聚集,公园里仍然有许多区域尚未对外开放。
 
还不到樱花开得最盛的时候,公园的天空掩映着枯树枝的轮廓,但是暂时脱离城市里的束缚,置身于朴素的大自然中,让肺部充满新鲜空气,这一切都让此行物有所值。
 
在中国住久了的外国人,不会对于人们出于好奇而投射过来的目光而感到大惊小怪。根据我的经验,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这种情况不经常出现,但是在其他省份,这种注视却很多,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第一次亲眼看见外国人。
 
漫步穿过公园时,我们注意到许多人在盯着我们,但是这一次的眼神却有些不一样,不是出于好奇,而多了几分抗拒之意。还有一些人刻意离我们远远的,而且还有安保人员在我们的身后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最令我震惊的是,一位老奶奶抓住孙女说:“不要靠近他们!” 在那一刻,我从未感到如此不受欢迎。
 


我在北京已经生活了将近两年,虽然刚开始遇到过语言障碍,但是我始终感到在这里受到欢迎。我一直惊叹于中国文化和传统,并渴望了解它,北京已经成为我的家。但是,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被视为一种威胁,而其实自从新冠肺炎在中国暴发以来我一直都未曾离开过中国。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中国人民的力量和坚毅让我钦佩不已,而且还帮助我克服了内心的焦虑,我为生活在中国而感到自豪,也为有幸见证每个人为了遏制病毒而努力奉献、团结一心的历史时刻而感到自豪。
 
但是在那天,我感到被拒绝了。
 
与其他外国朋友交谈时,我们意识到在过去几天里大家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即使电梯是空的,别人也拒绝和我们乘坐同一部电梯;听到诸如“外国人走开”之类的话;某些地方不允许外国人进入。这些对外国人不友好的态度在中国各地越来越普遍。
 
国外疫情的暴发以及由此导致输入型案例的增加在中国引发了一种新的污名化。同时,我们继续看到,住在国外的华裔或亚裔人群不断受到身体和语言方面的攻击。新冠病毒带来的种族主义甚至比病毒本身更可怕。
 
社交媒体在塑造人们的观点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提供了一个人们可以互动并自我表达的空间,但它同时也可以成为散布谣言、引发恐慌、助长歧视的危险工具。传播错误信息和污名的速度甚至与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速度不相上下。



为了防止歧视,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需要传播事实,了解病毒及其影响。病毒没有面孔,没有国籍,也没有种族,病毒不拘泥于国界。另一方面,我们还目睹了团结的浪潮可以克服边界、文化和语言的局限。到目前为止,流行病大暴发所带来的最积极的结果就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到的“全球人类大团结”。全人类必须团结起来,从彼此身上获取力量。
 
我们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单独在与共同的敌人病毒作战 — 只有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团结起来,才能战胜病毒。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英文原文

关于作者:Maria Paz Osella 来自阿根廷,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中国办公室的实习生。在此之前,她一直在学习中文,并在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获得国际事务倡导硕士学位,她热衷于跨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


延伸阅读

应对新冠疫情-艾滋病防治提供的7大经验

应对全球疫情应当以人为本

零歧视日 | 疫情中, 多一些包容和关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