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75%瘦肉和25%肥肉的区别吗?
框架效应
你知道75%瘦肉和25%肥肉的区别吗?
当你来到超市时,看见货架上摆着两种包装的猪肉,分别写着“75%瘦肉”和“25%肥肉”,你会选择哪一盒呢?
事实上,相比肥肉,多数人更喜爱瘦肉,所以人们会更偏向选择“75%瘦肉”。
但是仔细一想,“75%瘦肉”和“25%肥肉”,难道不一样吗……
注意,你被“框架效应”框住啦!
为什么同样的东西,换一个说法,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这就是“框架效应”的威力!
01
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是指人们对一个客观上相同问题的不同描述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是认知偏差的一种体现。
这个“框架”无论长短,它的作用是将人的思维“框”在它所给出的架子里,进而影响人们的判断和行为。
框架效应的发生时常与“损失厌恶”有关。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
02
丹尼尔·卡尼曼曾提出“亚洲疾病问题”,假定美国正在预防疾病爆发,预计这种疾病会使600人死亡。
积极/消极框架
积极框架:
A方案:救活200 人
B方案:有⅓的可能救600人,⅔的可能全亡
此时,更多人选择A方案
消极框架:
A方案:死亡400人
B方案:有⅓的可能一个也没有死亡,⅔的可能全亡
这一次,B方案的选择率更高。
事实上,两种描述的AB方案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采用了不同的“框架”:
前者强调“获得”,后者强调“损失”,而受到“损失厌恶”的影响,人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获得”。此时,“框架”就开始起作用了。
用上“合适框架”,事半功倍!
“框架”的影响不可小觑,若我们能利用“合适框架”,很多事情就会迎刃而解~
框架一般可分为三种,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寻找“合适框架”并加以运用:
03
①风险选择框架——关注损失!
“亚洲疾病问题”中的A方案,积极框架vs.消极框架,前者强调获得,后者强调损失,人们在“损失厌恶”的作用下更倾向于前者,积极框架√
②特性框架——强调特性!
75%瘦肉vs.25%肥肉,人们更愿意接受前者,75%瘦肉√
③目的性框架——重视目的!
“珍爱生命,安全驾驶”vs.“本路段危险,已致死6人”,二者都是安全行驶标语,但后者目的性更强,警醒了不安全驾驶的“损失”,震慑力更显著,后者√
框架效应告诉我们,有时候,关键并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
如果能够学会使用“合适框架”,就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框架”在手,天下我有!
-END-
编辑 | 跃迁点
排版 | Duuuer
审核 | 水泽木兰
图片 | nadaskii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框架效应
[2]百度百科:损失厌恶
[3]知乎:框架效应——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