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忧记录 | “你能告诉我怎样才算爱自己吗?”

瞎猫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2023-10-28


我们公众号的《解忧杂货铺》栏目开设了许久,以实时在线互动的方式充当一个读者们的倾听者,也承蒙新老读者的信任才能一直开设下去。


其实每次进行解忧时,铺主们也都有很多的感触,所以我们这篇解忧回顾的第三期,希望向读者们展示铺主视角的《解忧杂货铺》,以加深读者与铺主的联系。


以下是铺主瞎猫对当天情形的所见所闻所想:


各位读者大家好,我是7月7日晚解忧杂货铺的铺主,瞎猫。当天的解忧主题为“你能告诉我怎么样才算爱自己吗?”,想必这个话题应当也是很多人关心的,因为当天有不少读者都来跟我探讨这个问题,包括爱自己与爱别人的取舍、爱自己具体怎么做、如何判断我在爱自己等子话题。


 爱自己是自私吗?


有的人认为爱自己与爱他人是矛盾的,觉得比起爱自己,为了在乎的他人快乐所以“牺牲”自己才是必要的


“家里人对自己的期望与自己想做的喜欢的事存在冲突,如果选择爱自己,那势必会让家里人伤心。——小A”


“在我与伴侣相处的过程中,觉得如果考虑了自己就是不够喜欢对方,就总是只关注对方的需求而忽视了自己。——小B”


@铺主有话说

2

0

2

3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爱我们的人对我们的爱根本是想要什么?我想应该是希望我们能过得好、过得开心、过得幸福。但因为他们的个人经验限制,他们认为只有为你安排的这条路是最能让你过得好的路。


那么如果我们不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那他人爱的我们会不会只能是虚假的我们?甚至让对方误会我们对他们的爱?就好像爸妈总是给你夹你小时候喜欢但现在已经不喜欢了的菜,但你仍假装很喜欢,然而你伪装时的辛苦也会被对方捕捉到,以为你是不喜欢他们做的菜了。


如果爱是分层次的话,让对方开心地吃喝玩乐是一层,而让对方收获信任感应该是更高境界的爱,当对方感受到你跟ta在一起很放松,你愿意把所有想法都吐露,说明你十分信任ta。


铺主认为,爱自己和自私是两回事,自私是在他人和自我之间做选择题,而爱自己,是把现状变成多选题,要做到这点,需要一个强大的自我。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假如你很爱你的伴侣,但你的父母不喜欢,有一类人要么选择与父母决裂要么选择委屈伴侣,另一类人选择不断向父母呈现伴侣的优点同时向伴侣展示不会抛却的决心,哪一种才算是爱的做法,我想应当不言而喻。


上述的例子中,把伴侣换成自己来理解,就应该能懂得自私与爱自己的区别。在我们爱他人时如此,爱自己时亦如此,爱自己,只是爱的对象不同,爱本身没有改变。


爱自己是需要勇气的,同时还需要能力,弗洛姆在其《爱的艺术》一书中提到:爱是一种能力。如果你让一个几岁的小朋友爱自己,那ta只会抱住自己的妈妈述说愿望,因为ta甚至还没有让自己独立的能力,ta眼中的爱还处于“依赖”的水平。


那么问题又来了,要怎么才能学会成熟地爱?这当然又是一个大话题,很难几句话说清楚,推荐可以阅读前面提到的《爱的艺术》来学习。


同时,“练习-出错-纠正-再练习”这样的我们应用数次的努力公式也可以用在这里。努力有用吗?诚然,世间有很多事我们不能控制,但内心世界的事主动权却是在我们自己手里的。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当你想做个好人时,你就已经在以好人的思维行事了;当我们想要壮大自己内心时,努力也会实实在在地积累。


 爱自己要怎么做?


其实第一步是认识自己,但很多人连这点都没有做到,只是空谈爱自己,但到了具体的情境下还是第一时间让自己受委屈。


如果自己的样貌都看不清就付出爱,那就好像前面说的,爱了一个不存在的虚假的人。


“我正参与着学校团辅,通过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我意识到了要倾听自己的需求,但还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做。——小C”


@铺主有话说

2

0

2

3

首先恭喜你,毕竟认真地开始想认识自己是一项巨大的进步。


而认识自己这条路,又是从模糊到清晰在一步步探索。就当是认识一个陌生人,你们从各自有个大致印象开始,到具体知道对方的一些小爱好、口头禅等,再深入具体地了解其恐惧、讨厌的东西,然后是性格特质、思维习惯,最后再是世界观、价值观、理想等抽象的东西。


这些好像听起来很简单,但据我观察到的人们来看,大家对自己的认识总是过于偏离实际,尤其在关乎道德和能力时,都倾向于贬低自己,这可能受到自己原本的低自尊的影响。


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总体的感觉,所以我觉得,在观察自己时,最好把自己具体做过的行为都记录下来,而不是一个总体感觉,因为在自尊的影响下我们总会选择性地忽略自己某些好的事迹。


而当真的做到了较清晰客观地认识自我,之后考虑的接纳和改变也不是难事了,就像一个尽责的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绩做了全方面的评估,无论这位学生是不是低分,重心都会放在针对每个没掌握到的知识点来让ta变得更好,而不是直接说他是差生就这样了放弃了。

怎么才能知道我做到了?


“我觉得上班后日子变得越来越枯燥,直到今年四月的时候场外蹭五月天的歌,当时萌生了一个小念头:有一天一定要去听一场五月天的演唱会!意识到人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盼头后,我也产生了些许动力。一周前我抢到了票,现在特别兴奋,非常期待明天的到来!——小D”


“自己目前的目标就是赚很多的钱,当然可能这是很多人的目标,但是想到每天又可以挣到一些钱,还是很憧憬。——小E”


@铺主有话说

2

0

2

3

我们之所以会疑惑我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爱自己,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设立一个好的判断标准。


爱他人时,他人感受到爱会给予我们回馈,所以我们知道我们在爱,但在爱自己时,自己有没有感受到爱似乎没有很明确。


有没有感受到自己的爱,这个标准或许过于抽象,但更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又似乎不同。纵使是我们心理学专业的人,也是在自主地摸索,如果你目前没有可以执行的标准,可以试试我的标准:“你有没有让自己期待明天?”


这两位读者是后台收到的消息中,为数不多的能感受到充满能量的,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有着对未来的无限期盼,所以他们也表示,能感受到来自自己的爱,这种状态让他们非常满足。


一场失误,一次反思


有一位常与我们中心公众号私信互动的读者,前一期我值班的解忧也跟我聊了挺多,第一次我表达出的共情让ta很开心,表示一直期待着跟我继续聊。


然而,当我发现ta存在一种造成ta痛苦的不合理信念,但ta自己并没有注意到。当我将其指出时,ta问我是不是生气了,同时ta也感到生气,认为我在强迫ta接受自己的观点。


说实话,听到ta这样的反馈时,我是有感到不解和委屈的,因为我并没有生气,甚至目的也与ta感受到的不一样。


心理咨询里有个说法:“咨询师是来访者的镜子,来访者会把在外面的关系模式带到咨询关系中来”我当时也在想,ta是否也已经将我当作是ta过去亲密关系中的那一方,表面是对我的不满,实际是对那个人的不满?包括第一次ta对我极度的夸赞也是一种移情?


又或许只是因为只限文字的交流,让我们只能凭自己的经验来推测对方现在的状态?


但那之后我回过头来又想,可能我当时确实带上情绪了,有时候人自己对自己的情绪状态的察觉是迟钝的,但在意你看法的人会对你的变化相当敏感,就像孩子能细腻地感知到父母微妙的不同。


或许我们双方都是彼此的镜子,学校教授的知识让我可以较轻松地做到共情和分析,但我缺乏的实践经验让我难以把控好聊天时的节奏,这个时候,我会下意识地推着来访者走,但这是不对的,应该在ta想走的时候再陪同ta走。


由于能力的局限,我只能列出一系列可能存在的原因,但迟迟无法下定论,也没有办法像真正的咨询那样有时间坐下来与对方好好沟通这个问题。


那位读者,或许我们再没有机会畅聊,如果你有机会看到这篇文章的话,我只想告诉你,能认识你真的很好,真的希望你不要再自我贬低。




当天大概有10位读者的私信互动,以上节选了其中几位的情况。


与其他几位读者的交流,介于与当期的主题没有直接联系,且篇幅限制,这里就没有放进来说。


但每个人的故事都带给了我诸多思考,感谢你们愿意分享的勇气,让我们一起共同进步。


 互 动


这是《解忧杂货铺》这个栏目第三次做回顾文章,

之后也会不定期有铺主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所见所感,

大家若有好的想法、建议,

欢迎多多向我们提出~





END

文案 | 瞎猫

主编 | 宋姣姣

排版 | 水水

审核 | 张奕华 林玛

图片 | Seo-Young Kwon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