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看佳片,走进新中国的第一个“春天”
丰富广大市民疫情期间的文化生活上海广播电视台从4月5日起推出了一大批好听好看的节目陪伴市民居家战疫,共同守“沪”
🙋
为展现陈云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的独特贡献,由陈云纪念馆、上海广播电视台出品,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摄制,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陈云思想生平研究分会联合摄制的文献片《开局:陈云1950》,将于4月10日晚20:00在纪实人文频道播出。
《开局:陈云1950》
走进新中国的第一个春天
从一穷二白到经济起步,陈云同志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为新中国建设赢来了“开局”之年。
文献片通过历史镜头、场景再现、人物回忆、专家访谈、档案文献等多种形式,深入、形象地讲述了陈云同志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临危受命,面对经济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和挑战,制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形成的许多重要思想,主要涉及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工商业调整、突破封锁、恢复国民经济等,展示了陈云同志在历史关键时刻的担当精神、胆识谋略和人格风范。
该片制作历时两年半,摄制团队在陈云纪念馆提供详实资料的基础上,不断讨论修改、精心打磨,充分挖掘并利用了纪录片中心长期累积的丰富历史资料,保证了文献片在真实性和可视性上的高水准。
作为一部历史文献片,全片以时间为主线,横向插入一些重大事件,用历史与现实、文献与叙事、人物与事件相结合的方式,对发生在70多年前那段“没有硝烟”的经济战,进行了全面扫描和深度追述,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发展规律。
本片尽力规避碎片化、隔断式叙事,巧妙地运用陈云风格鲜明的语录作为旁白,生动反映了陈云在经济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上,特别是困难关头,不负众望、洞悉全局、抓住要害、及时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从而将新中国成立初期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与陈云独特的个人魅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本片除了广泛听取陈云研究专家的意见,还对全国近十处革命旧址,尤其是陈云从事经济活动相关的革命活动旧址,进行了深度探访,在历史的发生地追寻伟人的足迹,讲好、讲活文物背后的故事。
▲陈云母校颜安小学
青浦区练塘镇的颜安小学,是陈云的母校。它的前身是颜安书院,创建于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年)。取名“颜安”,缘于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的颜渊。光绪三十一年改称颜安初级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名为颜安国民高等小学校;解放后更名为练塘镇颜安小学。1986年9月,陈云为母校题写了校名。
也正是在这里,陈云遇见了他的“伯乐”。在陈云12岁的那年,颜安小学校长杜衡伯引荐陈云免费进入颜安小学高小部就读直至毕业。1919年秋,陈云从颜安小学毕业后,前往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颜安小学,也作为纪实纪录之一,出现在了该文献片中。
练塘古镇·陈云纪念馆
探寻领袖足迹
看完文献片,等到疫情散去,如果你想更为真切地了解陈云的一生,一定要去练塘古镇走走,这里是陈云的故乡,也坐落着经中共中央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系统展示陈云生平业绩的纪念馆——陈云纪念馆。
走进陈云纪念馆,你会了解到,在长征途中的陈云,历经艰险辗转来到莫斯科,向当时的共产国际领导人汇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情况,让共产国际了解了中国革命,了解了毛泽东。
你会了解到,延安时期的陈云,曾经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长达7年,为建设坚强的党员队伍、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呕心沥血。
在这里,你还会了解到,新中国建立后,陈云主持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闯过一个又一个险滩,破解一次又一次危局。
陈云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史料与一张张历史图片,让伟人的音容笑貌近在眼前,真实地再现了不同时期的领袖风采。
位于主馆东侧的陈云文物馆,是来到纪念馆不可不看的地方。
文物馆建成于2015年,以700余件珍贵文物,塑造出一个更加立体的陈云形象。馆内不但原件原样复原了陈云在中南海的会客室、书房、卧室等场景,还以清廉自律,情真意切,广学善思和情趣高雅四个主题,展示了陈云同志的高风亮节与优良家风。
故居外的下塘街,是陈云童年上学、玩耍、听戏的地方。
今天,这里已经被打造成富有江南特色的创意文化街。你可以去领袖铜像馆、伟人足迹馆瞻仰伟人们的风采,也可以徜徉在故居码头、算盘文化馆、评弹艺术馆,追忆伟人的生活点滴,还可以闲坐长春园茶社,品一壶香茗,听一段评弹,体验当地的文化与生活。
穿梭在练塘古镇的青石板巷中,除了“高屋窄巷对街楼,小桥流水处人家”,这里的一景一物都流传着革命伟人的故事,不愧是一座红色古镇。
编辑 | 喵喵
部分资料来源 | 陈云纪念馆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源来如此|“上海第一人”漫长流浪的终点,是我们齐心守护的故乡
“艺”起战疫 汇聚群文力量
直上青云|安心宅家看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