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野生动植物之殇:天地之间,无处可栖

乔伊斯·姆苏亚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2020-09-06

每一天,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都在流失。城市迅猛扩张,农业用地不断增加,生态系统急剧退化,气候变暖形势严峻,所有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栖息地的分割和缩减,迫使野生动植物生活在逼仄,碎片化的角落里。人类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已成为地球上大大小小生命面临的最大威胁

 

在过去的40年里,我们已经失去了60%的野生动植物,如今,还有超过100万种物种正面临着灭绝的威胁。尽管我们竭力遏制危机,在全球发起行动浪潮加大对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包括加强公众意识,减少人们对于野生动植物制品的需求,以及为保护濒危物种做出财政承诺,但都未取得显著进展。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目前实施的保护办法,将注意力聚焦于导致野生动植物灭绝的关键驱动因素——栖息地

近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发布了一份重磅报告,就人类活动对自然界造成的严峻影响发出警告。报告指出,地球上的物种正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灭绝。地球上大约四分之三的土地已经被人类活动严重改变,使物种难以生存。然而,由原住民和当地社区持有或管理的土地,情况相对好很多。

 

农业和粮食生产是导致自然栖息地被转变为农业用地的主要原因。如今,就全球的哺乳动物而言,其中60% 是我们所饲养的家畜(以牛和猪为主),36% 是人类,只有零星的4% 是野生哺乳动物。相比较之下,150年前的情况大不相同,当时陆地主要被野生动植物和森林占据。

 

农业用地的扩张主要被用于生产肉类。畜牧业消耗了全球近80%的耕地面积,却为世界贡献了不到20%的能量(卡路里)。

 

如果我们能大规模且快速地改变我们生产和消费粮食的方式,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这场野生动植物危机。粮食生产不能以牺牲其他物种和自然空间为代价。如果我们还执迷不悟,坚持一条道走到黑,最终只会导致我们人类自身的灭绝。为了实现平衡,我们需要向可持续的蛋白质来源过渡、提高小农农业的生产力、并重新调整不合理的农业补贴。

 

向可持续蛋白质来源过渡有望带来红利。这些来源可以是植物性蛋白质、家禽、猪肉或可持续渔业。牛肉毫无疑问仍然是蛋白质的一大来源,但如果我们要拯救栖息地,就需要减少对于牛肉的依赖。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牛肉占世界肉类消费量的24%,需要消耗3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牲畜饲养,相较其他蛋白质来源,它所占据的土地要多得多。

 

我们拥有解决方案。汉堡王与“不可思议的食物”公司(Impossible Foods)联手研发出了一款植物性汉堡,汉堡的肉饼由大豆蛋白制成,却能吃出类似于肉的质地和味道。类似的产品越来越多,也逐渐获得更多的关注。


在全球15亿农民中,有12亿是小农户。目前非洲的小农户与其他地区相比,平均的作物产量要低好几倍。为了弥补产量差距,他们不断侵占野生动植物的领地,不仅引发冲突,还使野生动植物赖以为生的栖息地碎片化。然而,包括种子改良、水资源高效利用、农作物栽培学在内的现代技术,能够帮助小农户克服农业生产力低下的障碍

 

以大规模单一栽培、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以及肉类生产为特征的工业化农业掩盖了食物的真正成本。我们目前鼓励和倡导的农耕方式,实际上会危及到自然栖息地及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这一点必须改变。英国环境大臣表示,英国脱欧后,将逐步淘汰与耕耘土地数量挂钩的直接补贴金政策,未来对农民的补贴将以其创造的环境效益为衡量标准。如果这一政策获得成功,将可能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


有些人可能会争辩说,限制当前的食物生产方式太奢侈,恐怕只有相对发达的国家才负担得起。然而,我们还能怎么做?难道要孤注一掷,眼睁睁地看着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流失,放任维持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整个结构坍塌?归根结底,野生动植物的未来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我们有机会,也有责任改变现有方式,加大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为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强烈的政治意愿。如果我们想挽救鸣禽物种、穿山甲、大象和其他受到威胁的野生动植物,如果我们希望扭转自身的命运,我们就要拒绝任何可能破坏栖息地的行为选择。这些选择不再适用于我们这一代人及我们的后代,也无法平息人们对于物种灭绝危机的焦躁情绪


乔伊斯·姆苏亚是联合国环境署代理执行主任兼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她在国际发展、战略、知识管理和合作伙伴关系方面拥有超过20年的丰富经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