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曹竞:互联网+校媒需要思维和思路的双重转变
4月30日上午,中国(广东)高校传媒联盟2016年会的第一部分——中国(广东)高校传媒论坛在中山大学南校区举行,中国青年报社体育部主任、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执行秘书长曹竞老师以“互联网+校媒的突破与联结”为主题,阐释在互联网时代之下,对校园媒体转型的理解和探索。
▲中国(广东)高校传媒论坛现场
互联网+校媒的转型困境
互联网+是近两年的一个热词,传统媒体曾经一度认为转型就是一种载体的转换,把内容从一种载体搬到另外的载体:把报纸上的内容放在长微博、微信、pc端、网站上就是转型。
《永不抵达的列车》(《 中国青年报》2011年07月27日12 版)一文,用长微博的形式转载到网络后,瞬间点击量达到180万。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搬运过程中,传统媒体很快发现,能够被如此大规模的转载的文章,一定是在特殊的背景之下,而绝大多数的文章都难以达到如此的热度。
▲曹竞老师在《冰点丛书》上对校媒学生寄语
校园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那么究竟要如何转型,才能在互联网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从读者思维到用户思维
“
读者思维,是一种记者把自己的价值观或所在媒体的价值观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的思维方式,简单而言,读者只是观点的接受者。
目前,很多传统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甚至通过几十个公众号形成微信矩阵的方式等来解决互联网下的发展困境,但曹老师认为,这样的解决办法只是基于读者思维的转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维转变。
曹老师解释道,在用户思维中,需要媒体通过定位用户群体的范围,根据不同用户的特质来探索如何更好的优化用户体验。
以手机为例,对于60后、70后来说,无论科技怎样的发展,手机仅仅只是一个工具;而对于90后而言,手机如同器官一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校园媒体的主要客户群就是当代大学生,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味的把固有的内容搬到手机上,搬到推送里,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
具体来讲,思维的转变分为形态转变和选题转变两个部分。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朋友圈传播很容易的先于媒体一步,瞬间引爆新闻热点。在这个问题上,曹老师给出了采用结合专访、视频、交互动画、评论等多种手段的全媒体报道方式的建议,利用新兴多元的传播形态,使传统报纸立体化,从而带给读者全方位的阅读体验。
曹老师主笔的《二次元的科比,三次元的篮球》(《 中国青年报》2016年04月15日 04 版)一文是利用用户思维来选题的一次实战。从年轻人的兴趣点出发来选择角度,让年轻人的体育偶像融合当下年轻人最热的二次元文化,使文章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自然会吸引更多眼球。
同时,曹老师也劝导校媒同学,在心怀新闻理想,揭露黑暗与不公的同时,也要通过自己的选题与视角,向更多的人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感到温暖。建设性强的报道,其可读性不一定就不如批评性报道。
社团化旨在鼓励校园媒体在撰文写稿的同时,也能主导一些线下活动。曹老师认为,用户思维的关键在于互动,校园媒体只有真正的和老师同学互动起来,它的用户思维才能真正的活跃起来。
2014年开始,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共同发起了全国大学生迷你马拉松公益挑战赛。以跑步作为活动主题,传播健康、公益、青春的理念,吸引了全国35个省市地区的49所高校千余名学生一起以爱为名,集体开跑。一时间,迷你马拉松成为所有承办高校的风向标,为校园媒体带来了更多的品牌溢价。
校园媒体通过主办积极健康,有意义的活动,完全可以在高校社团拔得头筹。
目前的社交媒体是由无数个朋友圈构成的,校媒同样也是由很多很多的校园朋友圈构成的。线上社群化可以帮助校园媒体打破地域上的隔离,建立校媒朋友圈,促进各省区域之间的交流。
最后,曹老师预告,5月11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将与腾讯QQ发布正式的战略合作关系,借助QQ公众号与智慧校园平台,通过IP识别等方式,帮助校园媒体建立高校社群。届时,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将在每所入驻高校中招募一家校园媒体,作为QQ公众号的主运营,拥有选题推送的自主权。不仅如此,不同高校之间的公众号也将会被打通,这将大大的增加信息的流动性和社群的活跃度。
▲ 论坛现场提问交流
链接指引
编辑整理:Chestn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