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跟着黄埔后人打卡旧址纪念馆!|萌主在现场
萌主有话说
6月16日,黄埔军校迎来建校100周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重新开馆,校本部和军校俱乐部原状陈列向公众开放。萌主在现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邀你共同走入黄埔军校的前世今生故事。
6月16日,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
1924年6月16日,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孙中山说:“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从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同学,就是将来革命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立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如果没有好革命军,中国的革命,还是永远要失败。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黄埔军校同学会指出,黄埔精神所包含的爱国主义、革命意识、忠诚品格、奋斗风范、牺牲精神、团结格局等,都凸显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绵延万代的重要文化基因,代表着一种朴实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风貌,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
100年后,我们来到这所学校诞生的地方,寻找百年前的“火种”,赓续军校的精神血脉。
百年校庆进行时
“黄埔同学录查询室”数据库上线
黄埔军校建于1924年,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创办以来,培养了一大批能征善战和善于从事政治工作的精英人物,后来成为开国元帅的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等以及大将陈赓、许光达等一代将领,都曾经在军校任教或学习。黄埔军校被称为“将帅摇篮”。
6月16日,黄埔军校迎来建校100周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重新开馆,校本部和军校俱乐部原状陈列向公众开放,“国共合作的不朽丰碑——大革命中的黄埔军校(1924-1927)”校史展开展。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摄)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内,6月16日当天显示建校100周年。(陈宇龙/摄)
开馆活动现场,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为捐赠者颁发了黄埔军校建校百年特别证书。黄埔军校十六期生耿荫龙之子耿嘉陵告诉校媒记者,经过与家人商议,他捐赠了父亲在中缅印战区使用过的一张美式吊床和反攻缅北时缴获的日军军用毛毯,这些文物都会陆续经过整理布展,被更多参观者见证。
黄埔军校建校百年特别证书颁发现场,左二为耿嘉陵。(陈宇龙/摄)
“因为当时远征军在印度,自然环境非常潮湿,所以吊床是唯一的、也是必要的配置。”“这个吊床我父亲一直用到去世,经过几十年的使用都很破旧了,我母亲在世的时候把它进行了一次缝补。”
在耿嘉陵看来,这件文物证明“中美历史上有并肩作战的经历”,在新时代更要用文物来唤起更多的人了解中美文化历史的根源。
而父亲缴获的军毯则被他看作中国抗战胜利的标志。“我把它捐给纪念馆,以象征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由3200万中国同胞的牺牲奉献而得来的,来之不易。”
耿嘉陵呼吁更多黄埔后人捐赠出自己珍藏的相关文物,让黄埔军校文物“活”起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段历史。
参加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的嘉宾合影留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摄)
此外,可供公开查询的“黄埔同学录查询室”数据库也于今日上线。由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与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联合筹办,是目前国内可公开查询的规模最大、收录最全的黄埔军校名录数据库。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秘书长罗亚君介绍,该数据库现已收录包括黄埔军校校本部、各分校、附设各训练班、各兵科学校在内的黄埔军校学员资料超过17万人,支持以姓名、籍贯等各种方式模糊查询。
“黄埔同学录查询室”数据库。(陈宇龙/摄)
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秘书长罗亚君。(陈宇龙/摄)
罗亚君认为,数据库也方便了年轻人搜索来自自己家乡的黄埔生、和自己同姓的黄埔生,从而了解革命先辈报考黄埔军校、以革命为自己的使命的原因。
在现场,校媒记者还遇到了黄埔军校一期生、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傅正模之子傅克刚。他回忆,小时候最深的记忆就是在夏天,父亲穿着短衣短裤,能够看到身上的伤痕。“我就很奇怪,为什么身上这么多伤口?”
黄埔军校一期生傅正模后人傅克刚。(陈宇龙/摄)
傅克刚曾用3年时间踏访湖南、江苏、上海、湖北、广东的历史档案馆、图书馆查阅资料,并联系傅正模的黄埔同学后人,了解父亲的往事,最终汇集成书《傅正模将军传》。
“不能忘记过去,现在年轻人往往把一些事情娱乐化,开心、好玩。但是历史是不能遗忘的。”
傅克刚认为,年轻人应该牢记以前的中国还有这样一批的不怕流血牺牲、无所畏惧的人物,他们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觉得作为黄埔后代,应该以这些(故事)去影响他们,包括我对自己的儿女、对我周边的亲人也是这样宣传。”
活动现场,中国邮政首发《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和原地纪念封,该套纪念邮票1套2枚,邮票图案为黄埔军校校本部、孙中山纪念室和纪念碑。
中国邮政《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和原地纪念封。(李剑锋/摄)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焕新
更“原汁原味”呈现历史地标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也以崭新面貌开馆。此前,校媒记者已经抢先走进广州市黄埔长洲岛,探营改造后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该馆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文物藏品扩容拓展、陈列展览升级更新、宣传教育赋能造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原汁原味的黄埔军校校本部、孙总理纪念碑、东征烈士墓园等历史遗迹,也可以通过全新规划的校史展全景式地了解黄埔军校历史。
从黄埔军校庄严朴素的大门进入,穿梭于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各展厅之中,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图片陈列其中,无声地讲述着黄埔军校的辉煌历史……
6月16日开幕的校史展与以往不同,此次重新规划开放布局,扩大了展陈面积,将原先校本部二门至二进展厅都作为校史展厅,三进展厅划为临时展厅。
校史展厅。(李剑锋/摄)
展览分为“国共合作 黄埔创校”“能文能武 军政兼备”“东征北伐 威名远扬”“英杰辈出 丰碑永存”四部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音乐、3D动画等形式全景式展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的历史。
本次校史展新增了不少黄埔军校珍贵文物,如展出了6张不同时期的毕业证书,反映黄埔军校学生在革命战争过程中艰难求学的精神;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曹利生等人的回忆录或手稿,清晰还原当年军校学生入学和在校学习的情况。在展馆中设立了一排复古的电话,只要拿起电话,便能听到左权、赵一曼等革命先辈的后人深情朗读的一封封家书,倾听穿越时空的对话。
校史展现场。(陈宇龙/摄)
黄埔后人参观校史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摄)
辛亥革命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馆长欧阳旦霓介绍,本次展览将展出170件套展品,除本馆收藏的82件套外,还涉及全国20个单位、多位黄埔后人及藏家的藏品。黄埔军校陈列展览更新分为两个主体,除了校史展,还有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原状陈列,将真实再现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的全貌,为观众营造良好的观感体验。
在校本部的复原陈列室,校媒记者走过政治部、校长室、秘书处、总理室、学生宿舍等20余个场景空间。书桌、电话、打印机……一件件烙印着时光印记的物件,重现了昔日军校教官与学生共同学习、训练、生活的情景。
提升后重新亮相的校本部复原陈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摄)
此外,黄埔军校俱乐部也将首次通过场景复原的形式,以全新面貌向公众开放。俱乐部是黄埔军校里面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建于1926年,共两层高,是当时黄埔军校师生举行集会、演出、节日庆典的场所。
军校俱乐部外貌。(李剑锋/摄)
校媒记者在现场发现,军校的室外空间设置了全新的、连片系统的互动打卡点,吸引不少黄埔后人前来打卡留念,比如校本部广场布置的“百年黄埔正青春”,校本部一进前左侧天井布置的“时代新生 到黄埔去”签到打卡装置等。
纪念馆边的打卡装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摄)
6月12日,一场以“踏寻黄埔足迹 赓续精神血脉”为主题的寻迹打卡活动在黄埔军校旧址所在地——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启动。
当天,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方阵、“靠埔”青年方阵等10支方阵,共200余名干部群众踏上寻迹之旅。
校媒记者跟随他们,从军校剧场出发,途经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孙总理纪念室、孙总理纪念碑、黄埔军校俱乐部、海军广州烈士陵园、北伐纪念碑和东征烈士墓园,在全长3公里、包含7个打卡点的路线,重温黄埔百年辉煌历史,挖掘新时代黄埔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在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外,校媒记者遇到了耿嘉陵。耿嘉陵骄傲地谈起,家族有4位黄埔生。
耿荫龙1937年参加抗日自卫团,1941年加入远征军,曾在滇缅之间的史迪威公路上驾驶卡车抢运军用物资,两次翻越野人山,三次飞越驼峰航线,辗转印度参与组建战车营、训练坦克及卡车运输兵和打通中印公路。
2012年,雕塑家李春华听到耿荫龙的事迹后,特地找到他,要给老人塑像。还为他拍摄了正面、侧面的三维照片,用作雕塑时的参照。2013年9月3日,402尊中国远征军单体雕塑在云南龙陵松山落成。耿荫龙多次对儿子说过,他希望重回松山,寻访自己当年战斗过的地方。2015年清明,耿嘉陵去了松山,抱住父亲的塑像放声恸哭,将父亲的遗物埋在父亲的塑像前,为父亲建了一个衣冠冢。
如今,耿嘉陵每年都会参与黄埔军校纪念活动,疫情期间也不例外。作为黄埔军校先辈的后人,他从小受黄埔精神熏陶,退休后选择深入研究黄埔文化,曾在全国各地宣讲28次。
2013年8月,云南省腾冲市在滇西抗战纪念馆西侧修建了一条全长129米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近7年来,经耿嘉陵申请、牵线联系、推荐申报的11位远征军老兵英名通过审查并增补刻录在名录墙上,其中有黄埔军校学习经历的远征军老兵7人。
耿嘉陵告诉校媒记者,弘扬黄埔历史应该交给年轻一代,而作为“黄埔二代”的他们,也将积极宣传黄埔文化,让更多年轻人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寻迹活动中,校媒记者同样看到了年轻人的身影。“靠埔”青年方阵的领队郑昊坤今年24岁,目前就职于中国联通广州市分公司数据中心。他说,在寻迹打卡中,深刻学习到百年前的革命先辈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东征、北伐这些重大事件中呈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郑昊坤觉得,传承与弘扬黄埔精神应该立足自身,在专业技能上全面提升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踏寻黄埔足迹 赓续精神血脉”线上徒步活动于6月12日同步开启,为期半个月,更多人将通过“线下寻迹、线上打卡”的形式参与活动、了解这段历史。
活动当天,不少人被巨幅的黄埔军校建校百年标识吸引。(陈宇龙/摄)
今年1月,辛亥革命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联合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在黄埔军校旧址开展“黄埔百年·薪火赓续”百年百人口述历史开机活动。该活动将对具有代表性的100名海内外黄埔校友及后裔进行采访报道,重现黄埔师生当年英勇顽强、可歌可泣的事迹。
当月,历时300多天打造的大型光影沉浸式舞台剧《黄埔!黄埔!》在广州黄埔军校剧场完成首场试演。该剧以黄埔军校历史文化为脉络,运用全息投影、虚拟互动等多媒体技术,结合景观复原、虚拟现实、舞美灯光等现代声光电技术,回溯与凝望黄埔军校百年风云,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搬上舞台,带领观众穿越军校百年时空,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目前,《黄埔!黄埔!》也在黄埔军校剧场常态化上演。
黄埔军校的故事正是这样,被不断讲述和演绎。
采访尾声,校媒记者得知,耿荫龙的故事之所以被人熟知,起因是耿嘉陵的儿子将爷爷的故事写在自己的QQ空间里,被一名媒体记者偶然发现。如今,“黄埔三代”已经从听故事的人,变成了讲故事的人。
长洲地铁站内的黄埔军校元素。(陈宇龙/摄)
你参观过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吗?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文字丨陈宇龙
排版丨陆嘉琪
责任编辑丨舒家奎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