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支持疫情科学防控、强化服务保障

中国信息协会 中国信息协会 2024-01-09

2020年初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一次史无前例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给中国的经济社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疫情的疯狂肆虐,已快速蔓延至全球33个国家,变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全球性危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不断增加感到震惊的同时警告“控制疫情蔓延的机会窗口在缩小”,呼吁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共同抵抗新冠肺炎这一“全球公敌”。


这个春天,中国全面进入战“疫”时间。

从疫情防控的单一主题,到提及复工复产问题,再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相较于2003年全国抗击非典疫情,这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相同之处在于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决心,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毅力;而不同之处在于,新时代里,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这次疫情的抗击过程中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令世人印象深刻。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部署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支持疫情科学防控、加快企业复工复产以及强化服务保障。这些也再次以印证,过去十多年中国政府坚定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保障,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只有发展信息化才有可能使中国更加快速地超越前人,走在世界前列。



具体上讲,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首先是信息的传播更加及时灵活有效。一方面人们正在借助手中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通过高速的通讯网络和丰富的APP,用更加可视化的方式,实时掌握疫情发展动态,并且能够有效地跨越时空障碍,灵活安排日常生活与工作。另一方面,由于社交网络和短视频平台业务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人们能够及时地了解掌握正确的疫情防控知识,进而有效避免了社会恐慌。与此同时,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百姓也更好地发挥了“社会监管”的作用,积极推动政府和相关机构在物资调配等方面更加透明公正。





第二,大数据分析技术成为此次疫情防控的“新型主战武器”。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任务迫切。运用大数据分析,统计人员流动情况,对支撑服务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精准施策有重要参考意义。事实上,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多家信息技术企业正是通过自己的数据和技术能力,给有关部门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撑,为传染源(人员)的筛查、追踪、控制和隔离作出了巨大贡献,帮助疫情防控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据了解,目前中国电信大数据平台已部署近万节点,数据实现分钟级汇聚和统一计算。面对疫情,已向工信部等国家有关部门提供了漫游用户分析、重点人群流动等支撑数据和报告102份,开发应用模型及标签20余个。中国联通已经建立了“区域人口流动”等13个大数据模型,开发了基于人口流动的疫情防控、风险预报等大数据平台,向各级疫情防控部门交付了3017份数据分析报告。中国移动则开展了疫区用户群体流量和流向分析,定量分析每日及14天潜伏期时段的统计数据,敏捷响应了各级政府部门400余次数据分析需求。





第三,人工智能助力病毒检测和药物研发提速。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施裕新指出,CT影像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要诊疗决策依据之一。通过人工智能影像产品和业内领先的图像算法,可以对CT影像进行智能化诊断与定量评价,对局部性病灶、弥漫性病变、全肺受累的各类肺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在实践中,借助AI系统,该中心70多例新冠肺炎病例的评估结果准确性达87%,而新系统病变区域自动检测与传统手工勾画ROI的方法相比,时间也由之前的5-6个小时压缩到了2-3秒。浙江省疾控中心2月1日上线的“自动化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能够对比目前所用的核酸检测,该系统根据 AI 算法快速对疑似病例的病毒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比对,不只是检测病毒基因的局部,更能够防止病毒由于基因变异而造成检测漏检的情况,提高了病毒检测的质量。企业层面,近日阿里云正式宣布疫情期间向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病毒疫苗和新药研发所需的一切人工智能算力;腾讯云为新冠肺炎的药物筛选等工作提供免费的云超算。利用人工智能的算力,病毒研究、数据检测的时间大大缩短,为战胜疫情争得了宝贵的时间。





第四,5G商用技术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也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其中,5G视频直播是5G最直观的应用。在武汉版“小汤山医院”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中,数亿遍及全国的“云监工”共同见证中国奇迹。本次疫情防控中,为充分利用大城市、大医院专家资源,5G+远程会诊系统快速在全国各地很多医院落地。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专家可以对偏远地区医院的重症、危重症的患者进行问诊,提供救治指导。同时,在火车站、机场、地铁等公共交通、人群密集区域,采用5G+热成像技术,快速完成大量人员的测温及体温监控,识别出温度异常的个体,将数据准确快速实时回传,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此外,5G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等信息通信技术正助力实现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两不误。在这一过程中,在校学生可通过线上数字化空间中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企业员工通过云平台在线办公、召开视频电话会议等。5G积极应用在各行业各部门,信息通信新技术的有效应用为保障生产逐步恢复,减少了人群聚集、阻断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从长期看,新冠肺炎疫情不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灾难性破坏,但是短期角度,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也确实为本来就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的中国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危机。据统计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中国的GDP增速只有约1.2%。从结构上看,在经济总量中占比重达53%的服务业,不仅受疫情上半场受冲击最大、下半场恢复速度慢,且有些行业的损失不能在下半年弥补,预计2020年服务业一季度增速为-0.1%,上半年增速约为3.7%。其中,餐饮住宿业受冲击最大,预计一季度增速-45.7%,全年增速-11%;其次是房地产业,一季度约增长-25%,预计全年增长-1%;此外,传统批发零售业也受影响比较大,一季度明显负增长,但是由于线上消费的替代性增长,整个批发零售业一季度增速约2%,上半年预计增速4.1%,全年预测增长5%左右;交通运输业受冲击也较大,预计一季度增长-1%,但3月份以后货运回补,二季度客运逐步恢复,全年预计增长仍可达6.1%。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于新时代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中国经济来说,事实上,原本就处于蓬勃发展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不但受冲击较小,甚至由于短期需求的极大增加,还形成了很多创新性增长,预期相关行业一季度增长仍为17%,全年增速或达20%以上从分类上看,软件行业在线业务需求上升,同时大部分软件类企业可以在家办公、复工率不受影响,预计增速约为26%;信息传输行业一季度增长12%,主要受企业复工率尤其是武汉及周围省市复工影响较大;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也不大,增速约为14.5%。总体来看,尽管相关专家预测本次疫情短期内会对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带来300亿元左右的损失,拉低季度增速约4个百分点,但同时也预测2020年一季度我国整体信息技术行业产值将会达到99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7.5%,且后劲十足,将持续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此外,与信息技术最为息息相关的现代金融业受疫情影响也相对比较小。从分类上看,银行方面,中、农、工、建、交等多家银行提供网银、掌银等线上渠道、自助渠道7×24小时运行,及时处理客户日常金融需求。在这个需要避免人员聚集的特殊时期,银行业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发展起来的新业务模式,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成功抓住机遇,有效提升了客户在线办理业务的意识和能力。证券方面,国泰君安、华泰证券、银河证券等20余家证券公司推出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线上交易服务和业务办理指南,呼吁投资者减少去证券营业部等公众场所,使用手机证券APP等网上交易方式,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疫情期间通过联网渠道进行的证券交易超过95%。保险方面,泰康、平安、众安等众多家险企,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实现全流程线上作业,在线投保、线上理赔,增强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服务能力。比如,平安保险率先在代理人队伍中启动线上化经营模式,依托公司开发的各类内部App及线上平台,如平安金管家App,通过直播、视频及语音会议等形式,保证代理人早夕会、培训、客户服务及增员活动的稳定有序开展,同时鼓励代理人用好科技工具,通过线上模式向客户提供服务,减少线下面见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疫情开始逐步得到控制,我们看到信息技术的很多其他创新应用正在多个领域中快速崭露头角,并很有可能在网络教育、智能医养、无人配送、远程办公、线上影院等领域催生出一批新的独角兽企业,为后疫情时期我国的快速经济复苏注入全新动力。

以网络教育为例,2月4日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上线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在慕课平台和实验资源平台服务支持带动下,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此后,各地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通过线上等方式进行授课。科大讯飞、网龙、拓维信息等教育信息化服务商纷纷为各地学校、教育局等提供响应的信息化支撑和内容。在此期间,教师纷纷进行线上办公,并鼓励学生一同使用协同办公软件进行线上的教学交流和分享,甚至直播教学,集体成为了不可估量的网络教育增量用户群。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钉钉的每日活跃用户在近期已经破亿。截至2月10日,全国300多个城市共60万名教师通过钉钉直播为学生上课,覆盖全国5,000多万名学生。未来伴随着其他更多应用的上线,这批用户存量无疑将会持续增加,为网络教育产业的繁荣奠定重要市场基础。除此之外,无人配送也成为了当下一个热议的话题。面对疫情防控,全国很多医疗隔离区,甚至城市社区,都采取了严格的封闭式管理,这对原本相对成熟的传统物流配送方式带来了挑战。如何在避免接触的前提下精准按时配送医疗物资和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而在这一关键时期,无人配送服务扮演了重要角色。举例来说,武汉第九医院是武汉市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定点医院,院内收治了大批确诊患者,其中不少还是重症甚至危重患者,是本次疫情核心区域的核心。京东物流武汉仁和站距离武汉第九医院这个疫区核心只有600米。疫情爆发后,这个站点几乎支撑起了第九医院全部医疗物资的配送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京东立即启动了物流机器人,开始24小时不间断为疫区提供物资配送服务,帮助这一地区解决了燃眉之急。在北京,针对社区的配送需求,美团无人配送中心在顺义区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支持下,围绕美团买菜服务站点配备无人配送车,已经开始常态化配送运营,公开测试道路上行驶速度约为20公里/小时。配送范围内的居民在美团买菜下单后,美团智能配送调度系统会把订单指派给无人配送车,无人车在美团买菜站点取货后,自动行驶到目的地社区的无接触配送点,与取货人交接打开餐箱取出物品,全流程隔绝人与人的接触。为了保证安全,无人配送车每天都由专人进行多次消毒。未来在疫情结束后,无人配送服务无疑将会进一步得到发展,进入更多寻常百姓的生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这次疫情,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和手段,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尤其是各种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将会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发挥越来大的作用。事实上,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一些本该发挥重要作用的所谓“智慧城市技术”却面临“集体失灵”的尴尬局面,让“智慧城市”的概念再次受到广泛质疑,甚至有学者指出智慧城市在这次疫情大考中“泡沫破灭”。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许多城市有效管理数据的缺失和基层治理手段的滞后是问题的关键。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对于各种技术和概念的盲目崇拜,导致了很多城市决策者逐步偏离了“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在追求政绩“高大上”的同时,偏偏忽略了面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各种具体真实场景的设计。疫情过后,作为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全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无疑将会更加重视真实场景的设计,同时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在基层治理层面改革创新力度,因为只有这样智慧城市才能名副其实。
疫情让群众进一步迈入“宅生活”,从长期来看,“无接触式”工作、生活方式将给线上产业链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包括远程协同办公、在线娱乐、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以及外卖配送等领域,都将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空间。疫情褪去后,受挫行业积蓄需求也将快速反弹。同时,疫情期间不同产业的用工形式逐渐形成两极分化态势,灵活用工与分布式协作或将成为共享经济新常态,从而整合优化行业人力资源,实现社会生产效能最大化。

最困难的时候,也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尽管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仍然扑朔迷离,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在党和国家的坚强正确领导下最终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新时代,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各种应用的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信息技术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中国战胜这场残酷的疫情提供了极大的支撑,也为世界各国在成功借助科技力量推动社会稳定发展方面树立了一个全新典范。疫情过后,中国在经济复苏方面的压力仍然很大,而我们的信息化建设也一定能够在接下来的经济复苏进程中继续彰显力量。


供稿:尚进 朱玉

向所有抗疫“战士”致敬

推荐阅读

► 大科学运用大数据 打好防控主动仗

► 新冠肺炎疫情对居住服务行业的影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