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超级旅游达人书写举世名著
他去过许多有意思的地方,见过许多有意思的人,他用自己的文字,把这一切说给你听——
如果我国要做一次超级旅游达人的评比,想必互联网上的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视频号里的顶流旅游达人都会信心满满、跃跃欲试。但他们很可能会败下阵来,而湘西凤凰人沈从文根据综合实力,将登上超级旅游达人的宝座。
上榜理由如下:
第一,创作力。在一个名为茶峒的地方旅行3天,多年后以这个地方为原型,创作出小说《边城》——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流传海内外,问世88年,经久不衰。
第二,吸粉力。粉丝遍布全世界,各行各业,老少皆有。
第三,影响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全世界专家研究他和他作品的学术成果浩如烟海;在《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中,《边城》名列第二;今年是他120周年诞辰,全球无数大学和研究组织自发召开学术研讨会。
当年,翠翠或许就是这样——在傩送给她预留的自家吊脚楼的位置上,怀着喜悦而又隐密的少女情思,以这样的视角观看茶峒的龙舟赛。石健 摄
第四、商业力。一家公司根据他的小说《边城》改编,投资1.8亿元打造了一档大型森林实景剧,VIP门票每张580元,生意火爆。2005年,花垣县地方政府从发展旅游角度出发,直接将行政区划茶峒镇更名为边城镇,与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边城》同名,该地瞬间获得了巨大的品牌价值。
这是一个虚构的排行评比,目的是让人们知道沈从文先生的另一面。沈从文先生有很多身份,如文学家、考古学家、书法家等等,但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旅游达人。早年的旅行生活,是沈从文进行湘西题材创作的重要源泉,旅游文化是沈从文成为文学大师乃至于成就其独特人生的重要因素。
旅游,有两种出发目的,一种是口袋满满,想去另外一个地方放松心情,体验生活。另外一种,是口袋空空,去另外一个地方见世面、谋生路,湘西俗称“飘江湖”。年少时的沈从文,属于第二种。
沈从文生于一个动荡的年代。15岁当兵,约六七年时光,在沅水流域各地度过。军旅途中,沈从文曾在茶峒逗留。1934年,他把茶峒及沅水与支流的旅行见闻,提炼创作成一个闻名中外的超级故事——《边城》。
河流孕育了生命,而渡口又是生命往来、生发故事的地方,清水江、拉拉渡以及两岸的生命共同构建了《边城》。石健 摄
沈从文在回忆《边城》是如何写成时,曾经指出了旅游对他创作的巨大影响。他说自己当兵时因为想游览巫峡,便听了同胞的话自愿随军驻四川,作了此次三省边区旅游。“这次旅行和任何一次旅行一样,我当然得随同伙伴走路。我们先从湖南边境的茶峒到贵州边境的松桃,又到四川边境的秀山,一共走了六天……这次路上增加了我新鲜经验不少,过了些用竹木编成的渡筏,那些渡筏,在静静溪水中游动,两岸全是夹竹林高山,给人无比幽静的感觉。十年后还在我的记忆里,极其鲜明占据了一个位置。”
渴望新事物新景象,是人类的天性。旅行,是满足这种天性最好的方式。
十几岁的沈从文浪迹于湘川黔交界地,与其他湘西青少年一样,满眼好奇地游荡在各个码头、老街、商铺之间,我们可以想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是那么的普通,几乎没人会多看他一眼。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与他们擦肩而过,与他们一样爱热闹的年轻人,多年后竟然会成为闻名世界的大文豪,而他在旅行中所走过的路,遇见的人,看过的事,竟然会以极美的文字和高超的故事,呈现在世人面前。
夏天的茶峒街。居民们散步、歇凉、摇扇、闲话,孩子们玩玩具、追逐打闹,生活顺其自然,日子舒缓悠长。张谨 摄
作为超级旅游达人,沈从文对声音、色彩、气味的感受力超过常人,光与影的绝妙搭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对他来说,发现这种美丽毫不费力,并通过文字进行精准呈现,让读者秒变粉丝。
在《边城》中,沈从文这样写道:“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迫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30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可以发现,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地无一时不使人神往倾心。”
茶峒河又叫清水江,发源于贵州梵净山,在流经保靖县迁陵镇陡滩村后流入酉水。清水江是茶峒人的经商通道也是他们的生命乐园。张谨 摄
作为超级旅游达人,沈从文在湘西的旅行过程中,不仅能够看见景色,还能洞见人性。他的作品里,有湘西人的缩影,无处不闪耀人性的光辉,“相对封闭和古朴的区域人文传统则赋予了他们人性中的厚道和善良”,他们没有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没有礼教的约束,他们敬畏自然和天神,比如天保和傩送,尽管他们的家长是船总,“却又和气亲人,不矫情,不浮华,不依势凌人”,比如父母双亡、在风雨里生长的翠翠,依然如林中小兽般健美清纯,比如翠翠爷爷,即使经历失去女儿的痛苦,依然对生活抱有信心和希望……沈从文执着于构建人性的“希腊小庙”,构建一个理想中的精神世界。
对于湘西民俗,超级旅游达人沈从文同样展现出他的倾心。《边城》中的天保和傩送兄弟二人为情所困,便通过以歌传情的传统习俗一决胜负。还有那多彩多姿的中秋习俗、端午习俗,都在《边城》等作品中得到展示。
茶峒街上谁家有红白喜事,周边邻居相互帮忙,或洗菜煮饭,或烧火煮茶,或搭桌子搬椅子,协作场面温馨融洽。张谨 摄
不是每一处地方,都会为旅游达人沈从文带来创作灵感。以乡下人自居的沈从文,始终以湘西这片故土为素材、灵感、源泉,他深知这方土地的景观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
人类发展经历了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又从互联网时代来到人工智能时代,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引发社会跨越式发展。人类生活节奏随之越来越快,流水线生产一部手机只要几分钟,用解说词看一部电影只要5分钟……速度带来了便捷,却也带来了焦虑和烦恼,越来越快的速度,让我们快要忘记为何要出发。
茶峒成了边城,但茶峒与《边城》的故事还在续写新的篇章。张谨 摄
此时,如果我们来到沈从文《边城》的原型地——花垣县边城镇,便会获得极大的治愈感,度过一段美好的人生慢时光。
清晨,薄雾弥漫清水江,烟雾氤氲中河对岸的翠翠雕像若隐若现。沿着江边的石板路踏阶而行,一栋栋吊脚楼倒映于江水中,江面烟岚缥缈,远山连绵起伏,心旷神怡。
走累了,在边城码头歇歇脚,潺潺流水在脚下缓缓流过,安静下来,让思绪与沈从文先生来一场关于生命与美的对话——为何美丽总是愁人的……嘎吱嘎吱的拉拉渡,又会将我们飘远的思绪拉回现实。或许,我们又会想起当初为何出发。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来源|团结报
作者|向培东
编辑|刘娜
监制|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