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龙骏峰散文集《拾光里的湘西》:一步一步踏出湘西诗行

湘西头条 2024-04-11

一步一步踏出湘西诗行

—— 散文集《拾光里的湘西》的背后故事

梁富豪


和骏峰相识已经十一年了。


十一年里,和他一起走过许许多多的山水、村寨、古迹,一时间难以逐一回忆。最近,他出版了散文集《拾光里的湘西》,我第一时间认真品读。读着读着,我俩并肩而行踏山问水的场景,又一幕一幕在脑海里回映。掩卷之余,深深地感慨,有了这本《拾光里的湘西》,骏峰没有空走,我也没有白陪。十一年里,那些一起翻山越岭、走村串寨的日子,让彼此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值得回味。


龙骏峰在采访苗族老人。


2012年的夏天,在湘西生活网举办的“父亲节”征文总结活动中,我与骏峰结识。当时,骏峰担任湘西生活网“边城文学”论坛的“坛主”,笔名“湘西老苗”。为了这次活动,他专程从广东的工厂赶回来。那天,几十个文友相聚在乾州古城胡家塘旁的“万荷堂”,领奖进餐,谈笑风生。骏峰高高瘦瘦,话语不多,皮肤带点山寨人的亮黑,透出质朴厚道的性格。饭后,我们坐在一角,谈论彼此发表在“边城文学”的文字,也储存了彼此的电话。活动结束,骏峰又去了广东的工厂。我们的情感,通过彼此刊发在“边城文学”的文字及相互之间的点评激励而逐渐加深。


2016年春节,骏峰回来了,就职于民盟湘西州委机关,不需再去广东的工厂。稍稍熟悉工作之后,共同的兴趣爱好,促使我们约定一个“踏山问水走乡串寨”的小目标。八年里,依凭一双脚、一部手机、一支笔、一本小笔记本,我们一起走访了喜鹊营、良章营、强虎哨、鄢家桥、十八湾、雅沙村、庄稼村、补点村等几十处村寨古迹。每走一地,遇到典型的景或物,他都用手机对准拍好进行存档,询问到重要事迹,就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由此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素材。


这本书中有篇《一生心事在桥间》,写的就是我们一起走访过的喜鹊营。当时,应是三四月间,天空雨雾朦胧,草木发绿泛青,我俩搭上去古丈县默戎镇的面包车。到团结村下了车,就沿着石板道,爬上喜鹊营的北门。然后,沿着古街巷、古城墙,将喜鹊营的衙署、炮台遗址等一一踏访。在探访孙家大院时,恰巧遇到戴着斗笠、肩挂背笼回家的孙武能大哥。武能大哥听了我们的来意,站在古老大院的天井下,饱含深情地给我们讲述这里发生的故事。当谈及大院的奠基人孙清臣时,武能大哥说,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对太公的事迹不那么清楚,但可以带我们去探访他的墓地。于是,我们跟在武能大哥的后面,踩着泥水,踏过田坎,又翻过土坡,再穿过一片荆棘,才来到清臣老先生的墓地。整座墓厚实大气,精雕细刻,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墓葬。骏峰对碑文很感兴趣,他用手掏去碑内四角的蜘蛛网,又扯来一把青草擦拭干净碑上的尘渣,碑文慢慢清晰起来。然后,他蹲在墓前,拿出笔记本,一边抬头仰读碑文,一边照着样式逐字抄誊。回家后,他将调查记录与《乾州厅志》等文献记载仔细核对,反复酝酿,才付诸文字,写成《边墙雄镇喜鹊营》《一生心事在桥间》两篇美文。


在探访清代苗族大慈善家石文魁修建的矮寨坡悬崖古道时,骏峰在前面探路,我和吉首大学的吴恒忠教授跟随其后。因弃用多年,石板道已被竹林荆棘掩盖,难以循迹。骏峰撑着地坎探身下去,寻找到落脚的地方,再刨开草丛树叶,找出其中的古石板。在通过一处悬崖拐弯时,脚下是逼窄陡峭的崖壁,看着都心生畏惧。骏峰双手吊着崖缝中的竹鞭,再慢慢挪移身体。我和恒忠大哥心里都捏了一把汗,连连嘱咐“注意啊!踩稳去!”“注意啊!踩稳去!”当竹林中的古道全貌呈现在我们眼前时,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在心中油然升起。


不论寒暑晴雨,龙骏峰都在行走探索的路上。


这些年,和骏峰一起探访的村寨古迹,我已难以逐一回忆。他一人单独探访的,更是无法一一列举。就如他在“后记”里所说,“湘西州近2000个行政村,这些年我已走了600多个”。其中有的村子,他要走访很多次,直到弄清弄实才死心。据我了解,在调查石文魁的慈善事迹时,为了挖掘第一手素材,他和恒忠大哥用了将近一年时间,跑遍了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十余个县市近百个乡镇。光是石文魁的家乡花垣县芷耳寨,他就专门走访了十多次,最终搜集到3万余字的珍贵素材。由此更进一步,他考察了武陵山区大量古桥古道,挖掘这些历史古迹遗址背后的故事,写出了许多好文章。本书第二章“古道遗风”,就是从中精选的优秀之作。可以肯定地说,《拾光里的湘西》记录的每一个村寨古迹,骏峰都亲自实地探访过,书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他用脚步丈量出来的。那一行一行的文字,就是他探访山岭村寨的一行一行足迹。而且结集成书的这些作品,不过是他近年行走创作的一小部分。


每次和骏峰探村访寨,走累了,就在寨口古树下歇脚;走饿了,就在路边的米粉店里吃一碗木耳肉丝粉。歇脚、吃米粉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就相互交流探访的感受体会。有一次,骏峰谈得很动情,也很深刻。他说,“我二十来岁南下打工,接触到不少人,他们总说我们湘西人是蛮子、是土匪。走了这么多村寨,触摸这些古迹,半冲苗寨的大美、栖山书院的勤勉学风、石文魁的大德善举、杨岳斌的忠贞爱国等等,更应该是我们湘西的本色!更应该是湘西走向未来的精神支撑!”因此,他记录下的那些故事,尤其是《拾光里的湘西》的一行行文字,无不呈现湘西本真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精神之美。“古道遗风”篇中,他着笔古桥和古路,彰扬民间辈辈相传的公益美德;“兰若寻香”篇中,他描绘庵堂寺庙,展示朴实的民间信仰和古建筑之美;“梦里家园”篇中,他细数故乡村寨根脉,寄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乡愁;“文脉绵长”篇中,他讴歌书院鸿儒,揭示湘西进步发展的不竭源泉。骏峰把自己的行走经历,转化成优美文字,在打动读者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从中知道湘西,了解湘西,爱上湘西。


行走途中,在沈从文墓地,拜谒沈从文先生。


一百年前,沈从文先生用脚踏访沅水、酉水,写出了《边城》《湘行散记》等不朽名作;一百年后的今天,老友骏峰追寻先辈足迹,传承民族精神,迈步探访湘西村寨古迹,出版了散文集《拾光里的湘西》,又一次发掘弘扬湘西深处质朴厚实的真善美。正当壮年的他,步伐铿锵有力,未来一定会踏出更加美妙的湘西诗行!


在时光深处守望湘西

——《拾光里的湘西》后记

龙骏峰



我出生的那个村庄叫三岔坪,位于乾州城西南,离市区三公里远,历史上称为乾州第一苗寨。因地近州城,经济活跃,思想开放,凡事能得风气之先。


寨子历史悠久,村民崇文重教,所以肯出人才。我接受启蒙的三岔坪学校,是吉首市最古老的几所学校之一,由明代苗族大儒吴鹤创办,迄今有五百多年历史。吴鹤师从王阳明,得“心学”真传,却不乐仕进,以教授乡闾为乐。他在上佬、三岔坪、司马溪等地设馆办学,将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文化种子撒播在苗乡大地。五百年薪火相传,至今生生不息。回看历史,三岔坪学校从创立那天起就直承心学正统,这其中意义,对于一个小小苗寨来说,可谓重大而深远。


龙骏峰在桃源县重走沈从文回乡路。


吴鹤之后,还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在三岔坪留下足迹。可以证实的有吴八月、杨岳斌、凌纯声、芮逸夫、石启贵、丁玲、李烛尘、胡松华等人,其中杨岳斌还在村里留下有一首诗。这些人物当时的事迹,至今仍在村里流传。村民们不曾意识到,他们一代接一代扯的那些闲话,不知不觉给这个苗寨滋养出了慕贤思德、尚教崇文的人文精神。


在父辈们酒后闲谈中我还知道,那爿坐落在寨子中央一个小山包上的简陋校舍,走出了不少曾经名动湘西的人物。如乾嘉苗民起义主要将领、率部攻占乾州城的吴廷举;清嘉庆年间任贵州仁怀营都司的正四品武将吴士洪;与湘军名将杨岳斌交好、官至贵州候补同知的吴宗德;还有吉首县第一位苗族县长石元星、吉首市第一任市长石绍清等等。至于一般干部、教师、医生,以及导演、作家、记者、音乐家、摄影家、非遗传承人等社会精英和文化人士更是不胜枚举。



相较乾州地区其他苗寨而言,三岔坪的的确确是个大寨子。在明朝以前,它就有九个自然寨,一千多人口。这些自然寨散落在一块呈不规则三角形大坪边沿,五条溪流分别从五个不同方向的山谷中流出,穿过寨子,汇于大坪,浇灌着这里的上千亩良田。滋养出山清水秀、物阜人丰。


我小时候,寨子里有许多奇人异士、能工巧匠。村里第一位共产党员吴松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九死一生,终是回到故乡;家里开染房的龙章合,1956年考取清华大学,是村里第一位大学生,后进入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培训班深造,毛泽东曾到该班视察;身怀苗医绝学的吴国兴,一把药草救死扶伤,他还是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1957年到北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唢呐曲牌伴奏一等奖,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接见;湘西苗族第一代女鼓王龙英棠,先后两次从三岔坪前往北京参加全国汇演,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过影……


除以上这些,村里还有擅长木工的、唱苗歌的、敲花鼓的、拉二胡的、打锣钹的、演傩戏的,书法绘画、剪纸扎花、舞狮接龙,以及打铁、酿酒、染布、裁缝、编织、绣花、推豆腐、拉粉丝等等。可以说七十二行全占尽,行行都有大能人。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我,从小耳濡目染各种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便如沈从文在《从文自传》里写的那样,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对身边的许多事物甚觉稀奇、充满疑问,自然也在不能得到有效解答中,为这些事物产生了模糊兴趣。



我对远山的向往始于读初中时期。彼时年少无知,常怀厌学情绪,喜欢独自躲在学校后面山坡上,长时间眺望远处群山。我的思绪会随着目光自由放飞,想象着山的那一面是什么模样。那时我傻里傻气地想,将来长大了,一定要走遍湘西,看看每座山峰后面都有什么风景。


我有一位老友叫尹辉,是个诗人,他说过一句话令我铭记于心:“一个人只有离开了故乡,才会有乡愁。”我们曾一起在南方漂泊了许多年,只是后来我回了老家,他仍一直在广东惠州工作。每次坐绿皮火车离家,我内心充满哀愁,感觉自己是断了线的风筝,猛然脱离了故乡的怀抱,此去山遥水远,不知几时才是归期。


与吴恒忠教授共同辨认清康熙年间的修路碑文。


离家愈远,乡愁愈浓。我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网名,叫“湘西老苗”。在外面漂泊的日子里,我对湘西关注更多,想方设法去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山水、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只要休假回家,我一定要去周边的村寨四处探访,看风景、问村情、察民俗,乐此不疲。从徒步到骑行,再到乘坐公交和租车前往,范围不断扩大、里程不断延伸。一年一年累积下来,竟走了不少村子,有些我把它记录成文字,更多的则是印在脑海,存在心里。


回到家乡工作后,这个爱好始终未变。只要有空闲,我就往农村跑,一个村子接一个村子地转悠。还是喜欢翻越高山去看山后面的风景,喜欢和村口的老人闲聊,听他们讲村庄的来由,过往的变迁。有时候为了弄清楚某个村子的一段往事,反复前去察访求证,虽然辛苦,但内心感到充实。湘西州近2000个行政村,这些年来我已走了600多个。以后还会继续坚持走下去,希望有生之年,能够走完这片土地上的所有村寨。



人生的经历,许多地方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年纪越大,越发觉得每一件事会有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先有那样的前因。可以说,生长环境的熏陶,亲友长辈的影响,为我的行走和写作,早早就埋下了夙根。有一些先天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刻影响了我的身心,从生活习惯、处事方式到思维思想,推动着我自觉和不自觉地朝这个方向努力前行。


感谢养育我的村庄和父母,感谢关心我的亲人和朋友,感谢我曾经走过的路、经历的事、遇见的人。


由是,才有了《拾光里的湘西》这本书。


谨此后记!


个人简介



龙骏峰,男,苗族,吉首人。现在民盟州委工作;系州政协委员、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州作协副秘书长。


喜爱旅游和写作,喜欢研究地方文史,实地走访了湘西600多个村寨,撰写了大量村寨文化文章。参与编纂《湘西民族文库》《湘西》《湘西州地名录》《吉首美丽村寨》《吉首民俗》《吉首故事》等丛书和图书共30多种。著有散文集《拾光里的湘西》。



名家荐语


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吉首大学文学院教授 田茂军:


《拾光里的湘西》是龙骏峰的第一本作品集,也是一本描写湘西历史地理、村寨文化和民族风情的文化散文集,以质朴的文风、深情的笔触,娓娓讲述湘西历史人文之美。书中很多故事来自作者田野考察实地走访得来的第一手珍贵资料,生动展现了湘西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具有很强的民俗志书写与记录的特征,具有独特的价值。骏峰为人低调,矢志用文字守望湘西,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过他的文章走进湘西、了解湘西、爱上湘西。


沈从文研究专家、湘西苗族知名学者 吴恒忠:


我与骏峰相识多年,一起探访过不少村寨。好多次看到他在烈日下带着儿子或女儿一个寨子一个寨子地走,让人感动得眼眶发热。看了这本书才知道,骏峰行走湘西的力量是与生俱来的,他身体里有与石启贵相同的血脉和湘西优秀知识分子最难能可贵的文化自觉。我喜欢他的散文,字里行间,不仅有历史文化,还有湘西的哀乐。


湘西作家 龙迎春:


专注湘西数十个村寨的探访和书写,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并追问每一个村寨背后的故事,《拾光里的湘西》是我所见的唯一作品。仅仅是书中那些无数的村寨名,就令人起敬。文学性、文化性与文献性美丽融合,素朴的叙述最为动人,它并非桃花源式的诗意表达,却呈现了作者的一颗赤子之心。


来源|团结报

文字|梁富豪 龙骏峰

责任编辑|刘娜

二审编辑|黄谆

终审编辑|陈昊

监制|岳跃强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




■ 龙继刚散文集《山静日长》:因为热爱,可迎万难

■ 夜读|《湘西雅歌》推荐序——新湘西·新作家·新书写

■ 你好冬天|今日大雪

■ 《湘西印记》(总第170期)|湘西纸扎工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