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正视我们真正的危机
正视我们真正的危机
——世俗主义侵蚀下的中国教会
一、世俗主义正在成为我们教会文化的一部分(世俗化的表现)
世俗主义(Secularization)影响着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其表现是,社会逐渐淡化和轻视传统的道德,而真被世俗主义的成功所统治。名利权威的成功正在取代过去人们对礼仪道德的敬畏。这种世俗化成功主义也正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会。教会世俗主义是教会对潮流的妥协,其种种现象在逐渐成为我们教会文化的一部分。教会的世俗化至少从以下各个方面腐蚀着我们的教会:
1、成功主义取代十字架神学,成为教会潜在的价值观
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正在影响并逐渐使教会失去其真正塑造了现代文明的普世价值和基督教的传统伦理精神。教会的世俗化让教会失去了真理的基础,让本该深深影响基督徒思想、行为的准则,和教会群体治理模式的圣经原理,退缩到只有神学家考古式的神学研究中,信仰的神圣性被大众的喜好所取代,教会本该立足圣经的价值观被成功主义替代,圣经的绝对真理被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替代。教会迎合堕落的世俗价值观,甚至让世俗思潮来引导教会的发展,社会思潮成了教会的思想,大众的价值观成为教会的价值取向,世俗的手段成为教会的发展手段,潮流文化成为教会的偶像,取悦会众成了教会奋斗的目标。那些教会界有名的神学家和作家,也成了哗众取宠的小丑。取悦于受众成为他们著书立说的根本驱动。价值和道德,知识分子的骨气和牧者本该有的气节都屈服于金钱名禄。十字架不再是教会信仰的核心,信仰反而成了心灵安慰和取得名利的手段。教会成了名利的另一个试验场。
2、世俗主义影响着教会管理和教会的生活方式
有什么样的教会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教会管理。公司化、独裁家族化和泛民主化成为当今中国教会的主流管理方式。有人认为中国教会不具备建立像韩国那样的巨型教会的文化根基。但说这句话的人,也同样忘记了中国不具备建立像香港和西方国家那样很多卫星教会的政治环境。因此,面对信徒数量的快速增长,在中国的大都市,大量信徒涌进教堂而兴起来准巨型教会势在必然。我们打倒了宗派,又没能立足圣经建立合乎圣经立场的教会管理,我们否定了外来的,也没有建立起合乎圣经的自己的东西。剩下了教会公司化管理就成了开明者必然的选择。
公司化教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凝聚教会的不是信仰团契,而是社交活动;不是牧养,而是行政——错综复杂的统治架构。因此,主任牧师的职责也就自然成了教会的CEO,教牧同工及其团队就成了雇工式的经纪人团队,行政成了教会的中心,牧养则成了一种宣传手段。教会的行政领导不仅是教霸,更是身心灵控制的土皇帝。教会和同工都成了“我的”!甚至都没能像公司那样有个董事会去监督,有个公会去制约。
但教会毕竟不是公司,公司的管理团队可以借助股份分红、绩效考核等手段凝聚公司团队。教会若失去了以教牧为中心建立的教会异象,而单靠行政凝聚力毕竟是非常有限的,无论是给予“面子”上的满足还是有限的物质利益,都很难建立一个和谐的治理团队。若不能在经济和人事上控制信徒(实际上基本不可能),信徒的流失就成为必然。
另一种常见的教会管理模式是家长式的独裁治理。国人确实已经习惯了四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式的统治,就像四千多年的民族苦难往往来自独裁皇帝的败坏,但人们一直渴望着一个好皇帝一样,人民已经适应了一套让自己痛苦的文化及体制。也就是说,独裁从某种意义上看,已经不是制度,是我们的文化和信仰。因此,家长式的教会治理模式来得容易,信徒也比较适应。但独裁依旧不是教会该有的选择。它符合国民信仰,但不符合教会体制的圣经价值。它不仅直接违背圣经的原则,也限制了教会自由发展的空间,更可恶的是,它赋予了家长制以神圣的名义。
中国教会打倒了宗派,但可惜并没有就此建立一套立足圣经立场,适应中国国情和文化的管理体系,哪怕是管理理念也好。
3、信仰情操的淡薄与信仰行为的狂热形成两极分化。
自满与自卑一并充斥在我们的教会生活里。教会失去教会性。世俗化的冲击让教会传统的信仰和基督教普世价值理念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灵恩主义夹杂着成功神学正在分化瓦解我们教会的信众凝聚力和真理的基石;信息时代的多元化繁杂和拜金主义浪潮正在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和淡化着教牧同工的信仰情怀及对教会的委身意识。
和我们的老一代相比,我们的信仰情操正在日趋淡薄,就像物理学的熵值一样,我们灵性也正在经历一个衰败期的“灵熵”——逐渐走向灵性的堕落。我们正在向世俗主义让步,甚至在世俗主义中寻找教会的出路。简单地说,信仰已经不再成为信徒和教会行为选择的标准,评估信众和教会做出判断标准的不是信仰,不是圣经的价值观,而是利益的最大化。这个利益不是灵性成长的受益程度,而是赤裸裸的物质化,可量化的好处。信徒喜欢的不是建立信仰的圣经,而是教会适应人性堕落的活动。一位大型教会的牧者诉苦说:“现在培灵会信徒不愿听,但要是举办音乐会,那就场场爆满”。你就看到大众的喜好和价值取向何在!
没有信仰的根,我们就会追求外在的形式。在信仰情操淡薄的同时,信仰行为的狂热情绪正在教会逐渐蔓延。我们似乎只有在狂热的重金属音乐中才能找到崇拜的感觉。在宣泄与狂躁中才能安静片刻。信仰不再是让人反省和沉思,不再是忏悔和敬拜,而是宣泄和建立虚假的幻觉。哪怕认罪的行动和只成了换取更大祝福的手段。
我们已经不知不觉中习惯了世俗主义,并在正在由这种习惯和方式塑造教会文化。
二、世俗化正如温水煮青蛙般的消耗着教会的属灵生命(世俗化的影响)
1、世俗化诚如旧约时代的偶像崇拜,会让教会在虔诚的名义下堕落。
偶像崇拜和道德堕落是孪生姊妹。教会正在失去其两千年来最神圣的十字架神学,并由此建立起来的普世价值。我们丢掉了自己宝贵的救恩珍宝,却去捡起了世俗主义的毒草。于是,教会哗众取宠,与潮流为伍,在世俗里寻找拯救,在洪流中寻找认同感。因此,我们不再能成为世界的光和盐,也不再是道德和爱的标杆。
如果说巴力是旧约以色列的偶像,世俗化就是新约世俗化教会的偶像。丢掉圣经的立场,我们就只能让教会在虔诚的名义下堕落。
2、世俗化如温水煮青蛙,会让教会在惬意中不知不觉地失去其生命力
世俗化给了教会盲目的乐观情绪。反正,只要我们开门,就会有信徒进来,每场礼拜欣欣向荣,人山人海。慷慨陈词后,有信徒的掌声和恭维,面对信徒错综复杂的问题,我们无能为力,但总能被需要。我们却不见,教会的亮光在多元化的社会已经不再耀眼;我们的声音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已现嘶哑;我们增长的同时,人家成长的更快;我们打盹的时候,院墙外面的世界已经与里面的我们相去甚远!今天教会的生命力何在?圣经历久弥新的真理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何以使其依旧嘹亮,而深入人心?我们是否还能善用技术和信仰伦理内涵来引领时代道德的步伐?我只能说,我们在进步,但世界滑得更快!
3、世俗化会使教会失去其真理的见证和神圣性
使教会面对各种危机中而屹立不倒的不是“妥协”,而是她放诸四海而皆准,施诸万世而不移的真理根基。伴随历代教会成长的从未少过那些苛刻的批评,但基督信仰从未失败过,因为它是真理。真理是永存的,真理是不会失败的。真理不是因为教会而存在,但教会却因为真理而能发展。教会的根基是耶稣基督,是真理。耶2:13 因为我的百姓做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当我们抛弃真理时,意味着我们在离奇上帝那活水的泉源,当我们迎合世俗时,就是在位自己凿出破裂的池子。怪不得,这个时代,我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依旧“饥渴”。
三、直面世俗主义的危机,以圣经的真理捍卫教会的信仰
1、立足圣经,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会的世俗化不是说教会完全抛弃了圣经的教导,而是有选择性地接受圣经部分的教导,把真理的绝对性相对化。不是以圣经来建立人的价值观,而是用自己的价值观诠释圣经。如果我们相信真理的绝对性,真理就具有排他性。我们不能在接受真理绝对性的同时,又接受一个所谓时代主义的世俗思想。否则,相对性的包容就成了判断真理,凌驾于真理之上的更高原则,这等于是否认真理。应对世俗主义的危机,我们需要立足圣经,以圣经的立场建立合乎真理的价值观。我们需要重新回归圣经,在圣经中寻找出路和思路。我们相信,耶稣不仅是通向天国的那条救赎之路,也是教会发展和生命建造之路。
2、以圣经的价值观建立合主心意的教会治理;
教会体制反映了教会信仰。有什么样的教会信仰,就有什么样的教会形态。教会形态(或者说体制)的背后是教会的伦理思想,伦理背后是教会的信仰理念。套用汤因比的那句名言就是:教会文化是教会信仰的表现,教会信仰就是教会文化的本质。面对世俗化危机,教会需要以圣经的价值观构建建立合主心意的教会治理。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彼前5:3)。用圣经的原则建立教会的管理和行政,是牧养的行政,而非行政的牧养;是治理而非统治;是生命的建造而非组织的管理;是团契而非社交圈;是委身教会而非加入组织。教会的治理就是教会在社会最直接的见证。
3、丰富教会生活,以圣经的价值观建立教会文化,去影响社会。
你不去影响社会,就会被社会影响;你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别人的文化取代;你不去向社会见证福音,社会就会向你传授世俗主义;你没有成为光和盐的意识,你就会被世俗主义占领。西3:16 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或作:当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以各样的智慧),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诫,心被恩感,歌颂上帝。在一个“万物复兴”的时代,真理永恒,但我们可以用各样的智慧,见证基督。林前9:22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且以坚实的信仰根基,创新的教会牧养,正是我们应对世俗化挑战,固本强身的不二选择。
过去的三十年,我们的教会确实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期。教会的迅速成长,渐渐让我们失去了那份战战兢兢侍奉的谦卑。盲目的乐观情绪让我们的教会失去了那两千年来积极影响着这个世界的艰苦朴素、谦卑踏实的十字架的苦难神学,让我们失去了那曾一度影响我们,并帮助了中国教会在苦难中成长的清教徒精神。取而代之的是浮躁的世俗实用主义、成功主义。我们以世俗的价值观来衡量一间教会的成功与否,来衡量一个传道人的价值。我们的教堂越建越大,我们的牧师越来越像CEO,我们的管理越来越像一间公司,教牧的服务功能越来越像领导视察,圣职越来越像官职。这种被世俗主义所侵蚀的教会思潮,实在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的最大危机。而那没有危机意识的危机,正是我们当今最大的危机。
2013年2月21日星期四
初稿于广州
校对 : 孟 美编: 彩
大家都在看
亲爱的读者朋友:
感谢您关注福音媒体:“QT灵修”!
本平台由一线福音派牧者、婚恋辅导专家、
基督徒学者及教会同工组建。
意在致力传播纯正福音、推动信徒灵修及学习
圣经、普及当代护教、传播优质资讯、在线解答读
者信仰和生活问题。
诚邀您为我们守望、推介,感谢您对福音媒体
事工的支持!
投稿邮箱:
1211131028@qq.com
ronjoy@126.com
QT灵修感谢您对福音媒体
事工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