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挑战与应对:走向未来的中国课程改革


10月22日上午,由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挑战与应对:走向未来的中国课程改革系列论坛——核心素养、技术批判与课程改革”论坛召开。

中国教育课程改革一直致力于倡导核心素养教育。但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给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与不确定性,也推动了线上教学的发展,使信息技术与教育史无前例地联系在一起,本次论坛聚焦未来课程改革,围绕核心素养、技术批判等重要话题,邀请国际著名课程专家威廉.派纳教授、我国著名课程专家张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教授以及来自教研一线的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陈雨亭教授,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讲师马莹博士等中外教育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共同描绘和反思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当下和未来。


课程改革从核心素养出发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回望了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过去,也展望了未来。张华教授提到,2001年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的在于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渊薮中解放出来,捍卫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学习权利,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理念则是“让学生创造着长大,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时代的课程改革是在教育价值观变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教育知识观变革,让一切学科知识成为学生探究的对象,让一切知识技能都成为发展核心素养的手段,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经历知识的诞生和使用过程,让探究与创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创造着长大。


同时,张华教授认为素养本位课程改革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和两个方向:

五个方面

01

基于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

02

基于核心素养观的课程目标

03

基于理解性教学观的课程内容

04

基于跨学科学习观的课程组织

05

基于表现性评价观的课程评价

两个方向

走向教育“新启蒙”,实现东方教育民主,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学习的自由和权利,让每一个教师获得专业尊严。

走向教育的“新文艺复兴”,彻底超越技术理性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彻底摆脱“一半是肉体、一半是金属”的异化人格,恢复人性尊严与光辉,让教育走向新人文主义。



课程改革的技术批判


国际著名课程研究专家、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威廉·派纳(William Pinar )教授针对新冠疫情视角下的线上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派纳教授认为科技不仅是我们利用的手段,也定义着我们的目的和人性。他指出,“内空间”是人的主体独特性所在,也是主体间对话性遇见的前提。但在科技时代,人独特且连贯的“内空间”正逐步遭受到破坏。科技模糊了信息与知识的边界,误导了学习的性质,使教育遗忘了真正应该关心的问题。派纳教授强调,课程要通过“激活历史、体验当下”等积极变革,守护人的“内空间”,以应对科技给人和教育带来的冲击。无论如何,即使在线上,人的主体性仍然存在,仍将闪耀。



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

区域和校本创新探索


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部主任陈雨亭博士认为,课程改革在实践层面最贴地的两个层次是县域和学校。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要求区域和学校都要创新教师发展方式。她以深圳市光明区教师队伍的整体建构为例,提出区域的教师发展项目可以如何对校本教研起到引领、推动作用,那就是助推学校选择关键任务,实施“新扁平化”的领导方式。

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需要贴地而行的探索,需要在区域、校本和个体之间进行复杂的互动性机制建设。而使这种复杂的互动性机制建设成为可能的省市需形成鼓励探索的文化。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创新,要求把探索创新的机制由中心模式转向局部中心模式。深圳的基础教育已经呈现出多中心性特征,若干区域和学校已经成为局部的创新中心。

在圆桌论坛阶段,张华、刘坚、陈雨亭、马莹等专家围绕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从新世纪中国的课程改革史、自传研究方法对教师发展的作用、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技术控制对人“内空间”的侵入等等。

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康长运博士主持。


-END-

来源: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通讯员:陈雨亭

二十大报告全文来了!

我院组织召开光明区2022年中小学名师集中培养活动启动仪式暨专题培训

研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

一体化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光明区“幼小衔接”结对校(园)联合教研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