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无叶风扇爆火的背后,是其在中国疯狂的专利布局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是英国一家专门从事家电产品生产和研发的国际公司,在全球首创了“无叶风扇”产品,并在中国等多个国家申请了发明和实用新型等专利。其产品造型美观酷炫,技术先进独特,使得戴森公司成为“极客”、“极致”、“黑科技”的代名词。戴森公司的创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被英国媒体誉为“英国设计之王”,是最受英国人敬重的、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之一,据说詹姆斯·戴森曾为一个发明花了四年时间、经过了5271次的开模迭代。戴森每年会拿出10%~15%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¹。并已经拥有3000多项专利和超过1000项发明²。
图1 被誉为“英国设计之王”的戴森公司的创始人
戴森主营产品
戴森主营高端各自小型家电,涉及吸尘器、吹风机、风扇、照明灯等。其中无叶风扇最为知名。
图2 戴森官网的产品页面
图3 戴森的一些无叶风扇产品
戴森无叶风扇中国之始
早在2008年,戴森已经在中国申请了无叶风扇相关专利。
截止到2021年,戴森公司在中国总共申请专利1455件。2007、2008年在中国申请专利数量出现小高峰,其中2007年专利是关于吸尘器的,随着同期吸尘器进入中国市场而逐步加强专利布局。2008年才开始逐渐布局无叶风扇。
2010年,专利数量大幅增长,并之后几年始终保持在高一水平。可能是因为2009年在中国推出无叶风扇之后曾遭遇到的大量模仿,2010年后戴森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专利的保护与布局上。
图5 戴森在中国专利申请趋势
戴森的无叶风扇主打高端,价格千元起步,而仿品的价格多在数百元左右,倚仗低廉的成本带来的低价可山寨一种全新概念的产品,对于尚不熟悉这种产品的用户来说构成一种致命的诱导,若置之不理会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戴森在进入中国之初面临着严峻挑战,必须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专利保护网,阻止山寨仿品,维护自身利益。
戴森的无叶风扇中国专利布局
为了应对仿品,戴森在中国采取了积极的专利布局策略。
首先在外观上,戴森高度重视,戴森的风扇产品采用圆形或椭圆形的中空出风口+圆柱形底座设计,便携美观。戴森公司在中国申请的外观专利不仅覆盖其产品整体外观,还细化到产品的组件及产品配套的软件界面。
图6 戴森的外观专利布局
其次是戴森的无叶风扇由整体保护转向到组件保护。
2008年的戴森专利是风扇整体方案,以风扇的整体技术特征为保护。
专利CN101424278B 风扇,一种用于产生空气流的风扇装置。所提供的无叶片风扇装置包括安装在基座上的喷嘴,基座容纳用于产生通过喷嘴的气流的构件。喷嘴包括用于接收来自基座的气流的内部通道和气流被喷射穿过的排气口。喷嘴关于轴线基本正交延伸来限定开口,风扇装置外的空气通过开口被从排气口喷射的气流抽吸,喷嘴和基座具有轴线方向上的深度,基座深度不超过喷嘴深度的两倍。该风扇提供了无需叶片风扇就能产生气流和冷却空气流的装置,即用无叶片风扇产生气流。可选择地,风扇装置具有从远离喷嘴的基座末端延伸到远离基座的喷嘴末端的高度和垂直于高度的宽度,高度和宽度都垂直于轴线,基座宽度不超过喷嘴宽度的75%。这些配置使风扇装置具有紧凑结构。
图7 重视整体保护的专利CN101424278B 风扇
后续针对原始发明风扇的各个组件进行改进,2010年后戴森专利开始申请大量以风扇组件技术细节为保护的专利。
专利CN102493960B 风扇组件,一种风扇组件,用于产生气流,该风扇组件包括安装在底座(12)上的空气出口(14)。该底座(12)包括基部(38,40)和主体(42),该主体可相对于基部(38,40)倾斜。互锁结构用于将主体保持在基部上,其中,当主体处于不倾斜位置时,互锁结构被基部和主体的外表面封闭。还公开了一种底座。
专利CN101852214B 风扇组件,一种用于形成气流的风扇组件和便携立式风扇,该风扇组件包基部(12),该基部具有气入口(20)和空气出口(88),该基部承装叶轮(64)和用于让叶轮旋转的马达(68),以形成从空气入口到空气出口流动的气流。该风扇组件还包括垂直取向的细长环形喷嘴(14),该喷嘴具有内部通道(94)和用于发射气流的嘴部(26),内部通道具有用于从基部接收气流空气入口(102),该喷嘴限定了开口(24),来自风扇组件外界的空气通过该开口被从嘴部发射的气流吸入。
戴森的专利保护成果
戴森公司在中国总共申请无叶风扇相关专利369件,侵权涉诉15件。其中5件已经失效,10件仍然有效。其中失效的5件中3件因为保护期满而失效,1件是因为避免重复授权而主动放弃,仅有1件被无效。
表1 涉诉的失效专利失效具体原因
这有效的10件专利仍具有法律保护效力,其他无叶风扇厂商仍面临较大侵权风险。其中一件发明专利引起注意,此专利已被戴森用来状告12家公司进行维权,均获胜诉。并且经历多次无效,至今仍维持有效。
总结
从戴森的无叶风扇专利情况来看,细致到组件专利布局确实有助于提升专利保护网的强度,有利于保护公司自己的技术财产。尽管胜诉很多,赔偿数额却相对不多,且过多的布局专利并常年维持会导致每年花费一笔不小的投入,各中小公司还是应恰当估计自己的技术财产价值,根据自己的体量有选择的进行保护。
参考资料
¹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21109/224813631652.shtml
²来自incopat数据库2021年数据
RECOMMEND
推荐阅读
从实验室走下神坛,“人造肉”的专利探秘之旅
『语音输入表情包』的专利都公开了,离上线还会远吗?
下沉:5G+工业互联网的“撒手锏”
可深了丨专利越早公开越好吗?真的不是。
看世界
欢迎原创投稿,稿件一经采用,支付稿费
投稿邮箱:iptree@iptalent.com
看都看了,点个“在看”再走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