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注目的驰行者——新时代十年上海戏剧回望 | 喜迎二十大·海上文化专刊
新时代 新地标 新探索
面向城市未来的文化活力
喜迎二十大·海上文化专刊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文化地标”是它的外化物和可视符号。今天,生活和行走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藉由星辰般大大小小的“有形”地标,以及存在于网络上的影响力超越城市范畴的“无形”地标,唤醒并构筑集体记忆。十年来,上海新落成的一个个文化地标,是吸引人们驻足流连、汲取精神养分,获得前行动力的源泉,也丰满了这座城市的精神与品格,汇聚光芒,照进历史,激活面向城市未来的文化活力。本期专刊中,我们为你带来这组从多个侧面深度聚焦于“文化地标”的文章。
十年上海剧坛,满目珠玉琳琅。走出剧场,人们不难感受到精品力作的产生,是政策导向支持和改革成效催生的成果,是业界整体智慧和主创才华努力的结晶,是观众广泛认同和公众普遍需求的体现。正是在多方共识与各界合力之下,才有如此直观亦是这般深刻的十年戏剧、蔚为大观。
文化地标手绘:李卓颖
引人注目的驰行者
——新时代十年上海戏剧回望
文/胡晓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2014年10月)发表以来,上海戏剧事业获得长足发展。随着《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陆续出台并先后落实,戏剧创作的导向进一步明确,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发挥,突出表现为在现实生活、革命历史、传统文化、都市特色、全面小康、生态文明等重大题材上深入挖掘、广泛拓展,成果丰硕、成就卓著;随着国家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持续增强和落实到位,上海传统戏曲剧种及其人才、作品得到妥善保护和有效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在戏剧文化上得到显著弘扬和深远传播;随着上海“文创五十条”的颁布和“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戏剧艺术的跨界融合、转型转化取得了明显的突破和进展。尤其在用好用足“红色、海派、江南”文化资源上,不仅能将三者彰显出来,而且已将三者融汇起来,取得了不少既厚重深沉、又新鲜亮丽的成果;随着中央《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上海戏剧进一步融入了文化旅游产业,经典作品的驻场演出、“演艺大世界”的地标打造都有效增强了戏剧的文化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力助推了人才的成长性与市场的稳定性;随着上海对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对民营文艺院团扶持力度的持续增强,国有院团的艺术生产力显著提升,“一团一策”实施以来精品不断、人才辈出。民营剧团的创演生命力充分发扬,剧团数量翻倍上升,每年演出场次近万,已成为上海剧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随着全市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上海戏剧界风清气正、健康向上,戏剧工作者形成了社会效益优先、两个效益统一的共识,共同造就了爱国、敬业、崇德、尚艺的良好行业风气。
以上表述,未免抽象,难以具现上海戏剧的时代气象和戏剧工作者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2月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以下就笔者见闻所及,对新时代十年的剧作略作陈述,虽有挂一漏万之弊,却也有窥斑见豹之功。
■ 专刊页面
观照社会发展,抒写时代进步。新时代的十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喜人,在市民生活上体现明显,戏剧各剧种多以现实主义手法及风格加以再现。淮剧《浦东人家》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而作,通过一户浦东人家在各时期的不同生活状态和追求,抒写浦江两岸民生的巨大改善和进步,彰显出戏曲现代戏的描绘力和洞察力。滑稽戏《弄堂里向》则以一条老上海的弄堂为场景,以三个小伙伴的成长为线索,叙述了改革开放给市民在物质和精神上带来的巨大进步,构思巧妙,方言多样,风格诙谐,海派滑稽风格十分鲜明。话剧无疑是反映现实生活最主力的剧种。话剧《大哥》同样以一户普通人家在不同时期的故事为主干,特别之处在于以四个除夕为片段,集中而典型地串联起、映射出上海民生近四十年尤其是近十年来的变化,在衣食住行、家长里短中歌颂了人间亲情,抒发了幸福追求,昭示了时代进步。
都市发展的难点在于旧区改造,城市管理的重点在于社区服务。对此上海剧坛都有出色回应。话剧《汇贤坊》叙述老城旧里的动拆迁过程,主创对市民心态体验入微,对生活细节描绘细腻,烟火气浓郁,人情味温暖。沪剧“小巷总理”系列塑造全新一代居委会主任的形象,主创以平民视角、日常言行叙写了“小巷总理”及社区志愿者们的真诚心灵、务实行动和温馨服务,用邻里纠纷调解、违章建筑拆迁、垃圾分类管理等不同题材,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服务的人性化,居民思想观念的进步、都市整体建设的规划,都有令人信服并感动的形象化表达。
■ 越剧《山海情深》剧照
上海戏剧向有心系“国之大者”的传统。C919成功上天,话剧新戏登台。作为十年里少见的“行业戏”,《追梦云天》全景式记录了C919的研制、试飞过程,展现出国产大飞机上至设计师、工程师,下至验收员、试飞员再到技术工人的“大国工匠”群像,歌颂了民族自强和事业奋斗的精神,昭示了科技兴国和人才兴国的真谛。在全国脱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的决胜之年,越剧《山海情深》以兼具江南浪漫风味与少数民族风情的演出,成为沪上该类题材和主题的代表性作品。该剧叙述上海青年扶贫干部、志愿者与西南地区苗家妇女携手奋斗,用智慧头脑和勤劳双手实现脱贫的故事,同时彰显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砥砺前行的过程。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导致出现许多新现象、新话题,这也进了创演者的视线,成了戏剧的新题材、新主题。网络及人工智能的剧作太多,质量相差无几,此处不赘。话剧《家客》聚焦老龄化现象,表达了城市越文明、社会越进步,老人就应该越受尊重、越被爱护的理念。舞剧《朱鹮》基于生态文明背景,通过朱鹮的故事反映人类在各时期与大自然的关系变化,包括和谐、冲突、包容、和解,用天籁之声和美妙之舞阐释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及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三年前,一场新冠疫情突来,上海第一时间驰援武汉。不久后上海出品的话剧《热干面之味》在沪汉两地相继公演。该剧讲述武汉抗疫封控期的一个感情小故事,在无奈的境遇、平淡的况味中流淌出浓郁的情感,引导观众沉住气、静下心,反思往事、怀念温情,真实表现了疫情肆虐期间人们的情绪,表露了客观冷静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评弹剧《医圣》以汉代张仲景“从医救人、为官爱民”的事迹,映照当前抗疫保供工作,主题古今相类,艺术跨界融合,评弹与戏剧的嫁接融汇令人感觉新鲜有趣。
■ 话剧《追梦云天》、舞剧《朱鹮》剧照
弘扬红色文化,彰显民族精神。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上海拥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新时代的革命历史剧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素材和创演空间。
原创方面精品甚多。歌剧《晨钟》以李大钊一生的关键事件为主线,表现这位党的创始人为实现民族解放自由而苦寻真理、奉献生命的心路历程。京剧《红色特工》以钱壮飞潜伏敌巢、截获重要情报、挽救中央机关的事迹为原型,情节紧张、悬念十足、唱做精彩,因得到了“谍战京剧”的赞誉。话剧《作家在地狱》演绎“左联五烈士”之一冯铿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与一位年轻狱卒的灵魂对话与思想沟通,从而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自由追求,远远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沪剧《早春》则为纪念另一位“左联”烈士柔石而作,主创将柔石从事进步文学创作、投身左翼文化运动的过程,与他笔下的小说人物及情节巧妙地编织了起来。话剧《共和国掌柜》以与《晨钟》相似的戏剧结构,展现了陈云投身共产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生,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这位党的领袖的舞台艺术形象,是一部令人难忘的传记剧。以上作品均取材于历史真实,又在艺术构思及手法上别出心裁,都是在忠实精神承继的基础上的再想象、再发挥、再创造。
改编方面同样精彩。京剧《换人间》改编自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主创立主脑、去枝蔓,聚焦民心向背这一核心主题,揭示了“国民党败、共产党胜”的根本原因,让观众通过欣赏唱念做打,信服旧社会的垮台、新中国的成立是人民的选择和时代的必然。舞剧《闪闪的红星》《永不消逝的电波》都改编自同名影片,前者用芭蕾舞的语汇演绎了潘冬子经过无数次革命洗礼,最终成为坚强的红军战士的成长过程;后者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舞蹈语言表现了李侠等党的地下工作者为了革命理想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被誉为集红色、海派与江南文化为一体的佳作。淮剧曾于1963年改编电影《党的女儿》,新时代再度改编,定名《寒梅》,对人物关系、戏剧结构、情节安排作了更有戏剧化的处理,体现出井冈山反“围剿”失败后形势的严酷性与斗争的复杂性,彰显了共产党员在革命低谷时期的意志和信仰。
■ 歌剧《晨钟》、京剧《换人间》剧照
从新世纪开始,传统戏曲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就已受到高度重视;进入新时代后,所有戏曲剧种均得到了更系统的保护、更有效的传承和更科学的创新。2011年12月30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成立,将原上海京昆艺术中心所辖上海京剧院、上海昆曲团与越剧、沪剧、淮剧、评弹四个传习所合并管理,此举不仅为六大“非遗”品种提供了系统、完整的体制保障,且为把它们身上所蕴含的传统精神注入原创并“走出去”提供了基础。以“上昆”为例,全本《长生殿》形成了“五班三代”的演出格局并与《牡丹亭》合成“上昆双璧”;以“上京”为例,传统老戏和改革开放后的名剧得到了加固和传承,《狸猫换太子》《曹操与杨修》《萧何月下追韩信》等都有了青年演员版。2016年,上海推出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分类改革,同时加强对民营文艺院团的政策扶持力度,尊重剧种特点,发扬院团风格,支持国营民营同步并进、各展所长,释放了戏剧艺术的生产力,鼓励了创演模式的多样化。
2017年4月启动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是上海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重大举措。沪上剧坛努力挖掘神话资源,在京、昆、越、淮、话、舞、儿童和木偶剧等都有作品,为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彰显民族基因、提升文化自信贡献了一大批舞台审美对象。
叙演古今名人事迹是戏剧的强项,十年佳作不断。如沪剧《邓世昌》和话剧《董其昌》,前者歌颂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后者显露中国文人精神血脉。根据王跃文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大清相国》,演绎清朝名臣陈廷敬勤政为民、恪守清廉、忍辱负重、始终坚持人格操守和社会理想的故事。在这一人物身上,观众既能看到先进性,又可见到局限性,通过古今联想形成反思。沪剧《敦煌女儿》叙述樊锦诗将毕生心血献身敦煌古迹保护和史料研究的故事,将人物的敬业奉献精神与古老历史文明联系起来,以极具当地生活质感的细节、富有古典浪漫主义的表现讴歌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为国家民族事业而奋斗的情怀和功绩。
■ 沪剧《敦煌女儿》剧照
展现海派文化,跨界融合创新。“文创五十条”的出台,使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脱口秀、灯光秀、网络直播、电子游戏、密室逃脱等新业态大多借助或融入了戏剧的元素,其中最火的莫过于各类“剧本杀”。2016年中英联合制作的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登陆上海,掀起观赏热潮,不久后沪产“沉浸式”剧作如笋冒现,好不热闹。《不眠之夜》在沪驻演5年,演出1400场,观众44万,营收3.8亿,是“艺商结合”也是“文旅结合”的一个典型实例。“文旅结合”的推行,使许多旧上海建筑成为人文旅游的景点甚至“网红打卡地”。话剧《邬达克》为一大批沪上著名海派老建筑寻根溯源,更将邬达克这位“漂泊的荷兰人”与旧时“冒险家的乐园”加以比照,让观众领略了上世纪初至50年代末世界大势和中国格局的巨变,感受到上海这座近代移民城市的生成、衍变以及海派文化的萌生成长历程。
根据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繁花》改编的同名话剧,是这十年中必须提及的重要海派剧作。故事情节无须赘述,值得一提的是舞台呈现。主创为最大程度地保留原著内容,维持了时空并叙、双线交织、藏头露尾的叙事方式,更推出了全沪语演出版,可谓“原汁原味”的忠实移植,其绵密的心理描绘、亲和的市井气息能令观众在“看似无意义的日常”中感觉“城市的脉搏”、发现“人性的闪光”。
生成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海派文化,在改革开放后被提炼、升华为一种精神,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外延,那就是主动对外开放、充满民族自信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这在上海戏剧领域有着通贯、鲜明的文脉艺脉,延续传承至今。不难发现,十年中有不少非戏剧的艺术品种出现了借用戏剧元素甚至“戏剧化”的现象。例如“杂技剧”《战上海》将各类传统杂技节目加以变化,分别融入上海解放之战的“剧情”,构思巧妙、技艺精湛、气场宏大、舞台火爆,可同时视为对传统杂技的转型、对红色文化的转化。前述“评弹剧”《医圣》不仅将曲艺的“脚本”改成了戏剧的“剧本”,还引进了导演、舞美、化妆等戏剧专项人员,增加了角色设置、人物塑造、肢体表演,从而使“评弹演员的下半身动起来”,以吸引新“观众”,留住老“听客”,给人以杂糅、嫁接的“陌生化”海派体验。
■ 话剧《繁花》、木偶剧《最后一头战象》剧照
木偶剧《最后一头战象》根据沈石溪同名动物小说改编,主题包涵抗战与爱国主义、反战与世界和平、汉族与少数民族、人性善恶、人与大自然关系等等。多元主题加上巨型象偶、先进舞美,给传统意义上的木偶剧赋予了新概念、扩展了新市场。一台戏之所以好,概因主题的多元多样、开掘的多维多层、艺术的多创多变,文学性和艺术性汇合为一面多棱镜或一个万花筒,令人百看不厌。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红楼梦》是众多剧种多次演绎的对象,上海话剧艺术出品的同名话剧,用四个小时的超级时长和极简主义的舞台风格,表达出当代人对这部巨著尤其是人物关系、事件性质的理解。该剧不仅让观众欣赏了一场“舞台上的名著”,更让他们体会到名著的改编绝不能停留,而是须随着时代发展、观念进步、艺术变化,作出与时俱进的文化审视及诠释,同时揭示出经典为何不朽、时代为何局限的道理。以上剧作,当可视作海派文化精神在当代戏剧创作思维和表演手段上的再升级和新体现。
上海市委市政府《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后,人民广场方圆1.5公里的22家剧场在2018年12月整合为“演艺大世界”(SHOW LIFE),成为全市戏剧演出密度最高、集聚效应最突出的区域。其中天蟾逸夫舞台、人民大舞台、上海共舞台、大世界、上海大剧院等主业清晰、个性鲜明,自不待言,最令人关注的是长江剧场的“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连续七年上演海内外“小剧场戏曲”70余台,以“戏曲·呼吸”的主题成为上海又一个新的戏曲文化品牌,对戏剧“码头”和“源头”的建设性不言而喻。
“演艺大世界”还将在包括“五个新城”在内的全市各区域推广建设,传统与时尚、公益与商业、经典与实验将进行有分有合的定位和规划,最终形成合力、融为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大剧院、上海文化广场等一些大型剧院,在这十年里逐渐介入了剧目的策划与创演,初步实现了“码头”与“源头”同位,令上海的戏剧创演模式显得更加多样。
音乐剧是中国大陆最新引进的剧种。上海既得风气之先,在全国率先引进了《悲惨世界》《猫》《剧院魅影》等一流名作,培育了第一批音乐剧观众市场;更创风气之先,不仅汉化了《妈妈咪呀!》等热门作品,锻炼了第一批音乐剧演艺人才,且已通过“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上海国际音乐剧节”等平台推出原创剧目数十部,在创作、演出、营销、市场上取得了全面的进展。
■ 音乐剧《剧院魅影》剧照
十年上海剧坛,满目珠玉琳琅。走出剧场,人们不难感受到精品力作的产生,是政策导向支持和改革成效催生的成果,是业界整体智慧和主创才华努力的结晶,是观众广泛认同和公众普遍需求的体现。正是在多方共识与各界合力之下,才有如此直观亦是这般深刻的十年戏剧、蔚为大观。
新时代的第二个十年即将开启。根据“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和第十二次上海党代会报告,上海戏剧的正前方便是“亚洲演艺之都”的大站台,并指向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的地。在这条宽广而快速的道途中,上海的各剧种、剧作尤其是它们的驾驭者、创造者已经是、正在是、更将是最引人注目的驰行者。
(作者系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新媒体编辑:何晶
配图:资料图、剧照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