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上的北中医声音
聚焦两会
今天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3月15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共有3名全国政协委员参会。他们发挥专业优势,认真履行职责,围绕医疗、健康、民生等热点问题积极地建言献策。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回顾北中医人在两会上发出的中医药好声音。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农工党党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民网
张其成委员:中医药是最能代表国家形象的文化符号(节选)
谈及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现状,张其成介绍说,目前,中医药文化没有纳入国家和文化部文化发展规划中,也没有相应的项目和经费支持。“没有中医药文化的参与,‘到202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基本形成’的发展目标将是有缺憾的。”
张其成表示,目前我国对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十大类项目数量中传统医药类占比最少。传统医药类非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相对滞后,传承人的数量也是最少的,传承人队伍老化程度高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平均水平。
《人民日报》
张其成委员:提升中医药文化影响力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也是中国的文化符号之一。近年来,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中医药科研迈上新台阶,中医药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应进一步挖掘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魅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发掘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化中医药文化产业结构,发展中医药健康特色旅游。同时,应加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为中医药相关项目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立有关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平台,大力发展中医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医药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创作出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等中医文化产品。
《中国中医药报》
张其成委员:加大力度保护中医药“非遗”(节选)
“就文化属性而言,中医药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又与人体健康、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中医药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必将发挥其强大的文化功能、从而为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复兴做出重大贡献。”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建议,全方位加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提升中医药老字号品牌质量。
张其成建议,加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将“中医药”相关项目积极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记忆名录;增加国家非遗中医药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数量,加大对现有非遗项目包括资金在内的全方位支持力度。
《人民政协报》
张其成委员:让国学经典散发永恒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文化自信的源头和根基,而文化经典则是最清澈的活水,最坚固的基石。经典是原创的、经过长期历史检验的、常读常新的文化载体,文化自信应该从读经典开始。中华文化经典十分丰富,经史子集、文史哲科,但我认为,《易经》《论语》《道德经》《六祖坛经》《黄帝内经》等儒道禅医的经典孕育和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核心价值,是最应该读的。阅读经典不能碎片化,不能只重视其中的一家,也不能钻进去出不来,要联系个人生活、社会现实、时代精神,只有系统阅读,内化为道德,外化为行动,才能让经典散发出永恒的魅力。
《光明日报》
张其成委员:以中医药文化助推【健康中国】建设(节选)
中医药文化比中医药治疗影响面更广,对“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大作用。中医药文化是一种健康快乐的“人”的文化,中医药文化的目的,是要让人们首先树立健康快乐的观念,然后是形成健康快乐的、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不生病、无疾善终的境界。中医当然可以治病,可以治大病,这一点从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生命健康靠中医护佑,还有当代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陈竺获得欧尼斯特·博特勒奖可以证明,对此无疑需要更大的关注和投入。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普及对于未病先防以及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健康中国”建设具有成本低、收效高的强大优势。
徐安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中共党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人民网
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做客人民网并接受采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60936nz28&width=500&height=375&auto=0
乡村的医疗体系是国家医疗卫生体系里最薄弱的一个方面,5亿多农民的健康对健康中国建设至关重要。徐安龙呼吁建设乡村中医中心,辐射到基层百姓,破解基层医疗卫生难题。徐安龙表示,建设“乡村中医中心”,首先要培育人才,在实践中要做到“助医”“助教”和“助药”;其次是整合医疗资源,了解区域特色,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村医体系标准。
新华网
3月19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
建立良好口碑 培养“21世纪的中医”
(节选)
对于中医而言,现在绝对不能“守株待兔”。我们要让国民知道,中医不仅仅是讲讲养生而已,中医既能治大病,也能治难病。未来,一定要培养“21世纪的中医”,不是顽固拒绝科学化的中医。中医要展示自己呵护生命、呵护健康的能力,就必须通过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实现。
要探索建立更适合年轻人学好中医药的教学体系(节选)
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引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通过北中医这个舞台探索一条适合现代中国年轻人学好中医的道路,培养他们既能运用中医思维,又能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现代科技语言诠释中医,这是第一个目标。
第二个目标,通过我们的临床服务打造多层次的、既有基层服务体系、又有引领作用的医院。
第三个目标,建立一个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科研体系。
把这三个目标做到,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好引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自然而然就能把中医药作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介绍到国外,因为我们不仅没有偏离中医的核心思想,同时又能用现代语言、现代技术讲出中医好故事,唱出中医好声音。
培养基础性人才助力分级诊疗(节选)
我在两会提了一个“兜底”的提案,就是在中国的农村建立乡村中医中心,通过乡村中医中心来培训村医。通过各种教育体系,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体系,把村医快速培养出来,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医疗技能。中医的一个特色——“简、便、廉、验”。我们可以就地取材,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很多问题,特别是在边远山区等等,就可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疾病。作为一个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既要培养顶尖的创新人才,也要培养基础性人才,也就是我说的“兜底”人才。我们在陕西铜川、山东枣庄和当地卫计委合作,培养村医。
创新和传承缺一不可(节选)
首先讲传承,在进入了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之后,变成课程化、课时化,有些中医经典课程讲的还是不够,有缺失的成分。而这些都是传承中所必有的内容,我作为校长需要花很大力气做这方面工作给大家补课。同学们不仅要学好中医基础理论,还要熟知中医经典,比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等,这些课程系统来讲,才能使我们学生学好。
关于创新:我讲中医的创新,我们这个创新一定不能偏离中医的核心思想,要坚守中医的魂。中医一直都是个体化医学,没有必要跟着别人的后面走,我们要坚守自己的道路,怎么样用现代科学语言告诉民众,告诉国人,告诉学生,中医的优势所在,要把这个道理讲清楚,这是传承和创新的平衡点一定要拿捏好。让更多人来看中医,这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临床成功的案例来检验我们中医的传承和创新是否正确。
http://www.xinhuanet.com/talking/2018qglhft/2018031929.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复制链接查看全文🔺
中国教育电视台
3月16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两会会客厅》特别访谈。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采访视频
《中国中医药报》
徐安龙委员:建乡村中医中心解基层就医难
“目前我国乡村医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农村的医疗体系基本上依靠乡镇医疗中心,但因经费有限,很难满足基层网点的需求。同时管理体制不健全,各级财政中医专项经费或中医事业的总体投入严重不足。”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委员表示,并建议建设“乡村中医中心”破解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难题。
徐安龙建议“乡村中医中心”以中医药卫生服务为核心,兼顾中西结合。用中医药的理论、理念,以农村居民需求为导向,为农村居民提供“简便验廉”医疗方式。用针灸、拔罐、推拿、草药制备等方法,缓解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中国政协杂志》
🔺点击题目阅读全文🔺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不仅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健康和生命,也关系到提高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对于习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尚有5.76亿的乡村人口。如何培养乡村医生,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和农村振兴计划的关键。
肖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台盟盟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海峡之声
肖燚委员:调整教育部直属高校港澳台华侨学生拨款方式(节选)
肖燚表示,目前国家财政对港澳台华侨学生补助的拨款标准统一是按照在校生每人每年1.2万元的标准安排,未对不同专业确定不同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未体现出不同学科办学成本的差异。
对此,肖燚委员在提案中提出了三点建议,包括:
一、进一步完善“教育部直属高校部门预算财政拨款分配因素”,适当提高港澳台华侨学生的拨款标准,本科生、研究生拨款标准不低于内地学生拨款标准。
二、港澳台侨本科学生拨款因素应当细化,按照“人员经费基本持平、公用经费体现差异”的原则,细化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完善高校基本支出的拨款办法。应参照内地本科生拨款计算方法,按高等教育本科教学12大类学科设定不同档次的学科折算系数,核定不同学科的生均综合定额标准。
三、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对港澳台学生的招生、培养、管理、服务等工作安排财政补助,为港澳台学生设立专项奖学金。
《中国政协杂志》
🔺点击题目阅读全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将这些城市低保人口生活根本改善作为指标之一。帮助低保人员实现他们的中国梦,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大有作为。”肖燚委员建议:
一是遵照中央要求,强化城市脱贫攻坚的国家级、省市级财政保障和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从市到区到街道到社区逐级签订责任书,形成四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
二是实施健康帮扶工程,将低保人口纳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切实减轻建档立卡低保人口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建立低保人口大病救助制度,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三是大力发展廉租房、公租房建设,优先优惠保障低保人员改善住房;通过城市改造搬迁改善低保人员生活条件。
四是利用大数据平台,形成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和监督帮扶工作的局面;通过培训提高低保人员谋生能力,提高生活水平。
技术丨王钰瑜 甘雨鹭
为两会上的北中医声音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