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一药之黄连


故事 

| 清热燥湿的黄连

相传有一位医生姓陶,他有个女儿叫妹娃,喜欢栽花种药,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园子里看花看药。


正月的一天早上,寒霜未化,冷气袭人。妹娃来到园子里,见花未开,草未萌芽,就开了后门,沿着小路往山上走。忽然,她看到路边有一朵油绿色的小花开放了。妹娃越看越喜欢,就用手指把四周的泥土掏松,把它连根挖起,种在园子里。帮工看到这株在天寒地冻的正月开花的野草,也很喜欢,于是天天浇水,月月上肥。那草越长越茂盛,后来结了籽,帮工把这花的籽洒在园子里,第二年,园里绿色的小花就开得更多了。


不料,妹娃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满身燥热,又吐又拉,只三天,就瘦得皮包骨头了。陶医生到外地给人治病尚未回来,妹娃的母亲只好请当地另一位医生前来给女儿治病。可连服三剂药都未见效,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母亲整天守护在床前,想起女儿的病就掉泪。


帮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忽然想起那绿色的小花,前月自己喉咙痛,偶然摘下一片叶子,嚼了一下,虽然苦得要命,但没过多久,喉咙痛居然减轻了!接着,他又嚼了两片叶子,当天就不痛了。那么妹娃这个病,这种花草能不能当药呢?不妨试一试。想到这里,他就连根带叶扯了一株,煎成一碗端给妹娃喝了。谁知早上喝的,下午病就好多了,再喝了两次,病居然全好了。这时,陶医生回来了,一问经过,非常感动,连声感谢帮工说:“妹娃害的是肠胃湿热,一定要清热燥湿的药才医得好。这开绿花的小草,看来是清热燥湿的功效呀!”因为这位帮工姓黄名连,为了感谢他,这味药材也就取名为黄连。  



小试牛刀

1. 黄连原植物属于哪科?(单选)

A毛茛科

B茄科

C木犀科

D唇形科


2.中药黄连选自原植物的什么部位?(单选)

A干燥的全草

B干燥的根茎

C干燥的成熟果实

D干燥的地上部分


3.黄连的功效不包括下列哪项?(单选)

A清热泻火

B清热燥湿

C泻火解毒

D除烦止渴


4.下列图片中的哪一副是黄连的饮片图?(单选)

A

B

C

D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 B D A



饮片辨识解析

A 黄连饮片 本品呈不规则的薄片。外表皮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细小的须根。切面或碎断面鲜黄色或红黄色,具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极苦。


B 升麻饮片周边棕褐色至黑色,多凹凸不平,有多数半圆形茎痕空洞,有残留须根痕迹。切面灰黄色或淡棕黄色,皮部薄,呈淡棕褐色;木部具放射状裂隙,形成丝瓜络样网状花纹,中心多为孔洞,呈枯朽状淡褐色。


C 柴胡饮片 周边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切面淡黄色,皮部薄,棕色或浅棕色,木部宽广,黄白色,呈数层环状。体轻,质硬,不易折断,断面显片状纤维性。


D 黄柏饮片  本品呈丝条状。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纵棱纹。切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味极苦。



药典之言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疽,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群经见智

功效

《本草备要》:入心泻火,镇肝凉血,燥湿开郁,解渴,除烦,益肝胆,浓肠胃,消心瘀,止盗汗,治肠泻痢、痞满、腹痛、心痛伏梁、目痛伤、痈疽疮疥、酒毒胎毒、明目、定惊、止汗解毒、除疳、杀蛔。

《本草便读》:黄连味极苦,性极寒,质极燥,专入心脾,清有余之实火,而化湿邪。治上焦则酒炒,治中焦用姜汁炒,治下焦以盐水炒,欲其治何脏腑之湿火,则加各经引导之药,然苦降之性为多,即其治痢治目治痞等法,非有湿热实火者不可轻用。

《本草乘雅半偈》:主热气,目痛 伤泣出,明目,肠癖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本草崇原》:黄连生于西蜀,味苦气寒,禀少阴水阴之精气。主治热气者,水滋其火,阴济其阳也。大凡苦寒之药,多在中品下品,唯黄连列于上品者,阴中有阳,能济君火而养神也。

《本草从新》:凡治血,防风为上部之使,黄连为中部之使,地榆为下部之使。

《本草分经》:大苦大寒,入心泻火,镇肝凉血,燥湿开郁,能消心窍恶血,亦泻脾火,酒炒治上焦火,姜汁炒治中焦火,盐水炒治下焦火。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黄连,味苦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泻心火,消心下痞满之状;主肠 ,除肠中混杂之物;治目疾暴发宜用;疗疮疡首尾俱同。

《药征》:主治心中烦悸也,旁治心下痞、吐下、腹中痛。

《药笼小品》:清心火,为安危定乱之品。凡热邪入血分,非此不除。炒用厚肠胃,酒炒兼泻肺火。

配伍

《本草害利》:大苦大寒,泻心肝火而燥湿,与官桂同行,能使心肾交于顷刻。

《本经逢原》:气分郁结肝火,煎吴茱萸汤炒;血分块中伏火,同干漆末炒;食积火,黄土拌炒。

《本草备要》:治痢用香连丸,姜连丸用黄连、干姜;姜黄散用黄连、生姜;左金丸用黄连、吴茱萸。治口疮用黄连、细辛;止下血用黄连、大蒜,一阴一阳,寒因热用,热因寒用,最得制方之妙。黄连泻心火,佐以龙胆泻肝、胆火;白芍泻脾火;石膏泻胃火;知母泻肾火;黄柏泻膀胱火;木通泻小肠火。黄芩泻肺火,栀子佐之;泻大肠火,黄连佐之;柴胡泻肝胆火,黄连佐之;泻三焦火,黄芩佐之。

禁忌

《本草害利》:虚寒为病大忌。凡病患血少气虚、脾胃薄弱;血不足以致惊悸不眠,兼烦热躁渴;及产后不卧、血虚发热、泄泻腹痛;小儿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脾胃虚寒作泻、虚人天明飧泄,病名肾泄;真阴不足,内热烦躁诸症,法咸忌之。犯之使人危殆。久服黄连、苦参,反热从火化也,盖炎上作苦,味苦必燥,燥则热矣,且苦寒沉阴,肃杀伐伤生和之气也。恶菊花、元参、僵蚕、白藓皮。畏款冬、牛膝。忌猪肉,令人泄泻。黄芩、龙骨为使,胜乌头,解巴豆毒。

《本草便读》:气味俱浓,惟心脾有湿热瘀积者为宜,不特阳虚当禁,即阴虚有火邪者,亦不宜用,恐苦燥之气,反助火化耳

1.开篇故事来自《讲故事学中药》张健

2.饮片辨识解析来源:2020版中国药典及校饮片辨识课教材


推 荐 阅 读

每周一药之黄柏


9-25 特稿

每周一药之苦参

9-16 特稿

每周一药之决明子


8-17 特稿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编辑 | 666小分队

排版 | 徐圣越


给北中医点个“赞”,再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