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住建 | 绍兴:陪都的峥嵘岁月
有人说,绍兴的底子是古越,气质是宋韵。绍兴古称越,秦置会稽郡,隋大业元年(605年)改越州。虽已有2500余年建城史,但“绍兴”其名,源于南宋。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军挥师南下,宋高宗赵构第二次驻跸越州。次年正月,他改元“绍兴”;10月,升越州为绍兴府,赐额“大都督绍兴府”。因临近杭州“京畿要地”,又是南宋皇陵所在地,因此被视为陪都。
绍兴,取赵构御书“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句首字,寓意继承先辈福荫,完成未竟功业。自此,绍兴被寄予厚望,在历史洪流中雄起和繁荣。
“大都会”进化史
漫步绍兴城,宋韵文化随处可见,古今交融,相得益彰。南宋状元王十朋在府城卧龙山山顶俯瞰全城时,发出“栋宇峥嵘,舟车旁午,壮百雉之巍垣,镇六州而开府”的感叹。在绍兴古城史上,有过三次建城高潮,先后留下了“蠡城”“罗城”和“宋城”三个带有不同历史烙印的城名。
春秋时期,越大夫范蠡始筑古城,从城址选定到功能分区等,均初见峥嵘,后人称作“蠡城”。到了隋代,时任内史令越国公杨素对州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重建,在原有的基础上构筑“子城”,在子城外重筑州城,史称“罗城”。相比“蠡城”,“罗城”城址有了较大变动,规模也扩大了约五分之一。
到了南宋,绍兴的城市建设迎来了又一次发展机遇。嘉定年间,郡守吴格、汪纲等相继大力修治府城,遂称“宋城”。宋城周四十余里,城内厢坊建置、街衢布局、河渠网络等井井有条。
传承的力量就在于薪火相传、青蓝相济。如果说“蠡城”明确了城址方位,“罗城”打下了城廓根底,那“宋城”则开创了城网基础,展现出一部完整的古城进化史。这里,尤需一提的是汪纲在古城建设方面做的三件利民大事。
先是修缮街衢街河。汪纲“计置工石,所至缮砌”,城内“坦夷如砥,井里赞叹”,对与台州、明州往来的要道斜桥坊街路,也“命伐石梵砌”。从此,绍兴城区出现了一个标志性变化——主要街道与对外道路的路面由泥质改成砖石铺设。他还多年整治河流,增筑城南堤堰以防鉴水泛滥倒灌,疏通西北漕渠以利城中涨水外排。通过治理,绍兴府城街衢整齐、河流畅通,形成了一河一街、一河两街、以河代街的古城布局。
再是修筑城墙城门。他设城东五云门、城西迎恩门、城南植利门、城北三江门等8座城门。至此,绍兴城墙城门相对固定下来。
继而,他乘势对府城的街区进行了优化调整,将其划分为5厢96坊。这一变化,适应了当时人口不断增加、工商业蓬勃发展对古城建设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突破了坊与市的传统分隔与封闭,形成了新的、契合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坊巷格局。
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看,一个城市主政者的眼光和水平,都直接影响着这个地方的城市风貌和建设品位。“老市长”汪纲既专业又敬业,他的努力无疑是成功的,进一步巩固了绍兴作为京畿重镇、南宋陪都的地位,处处彰显“大都会”的气派。《宝庆会稽续志》序言中赞道:“城府内外斩然一新。”
......
越酒行天下
水网织就阡陌,桥梁串联坊巷,乌篷船摇橹声中,涟漪轻漾,似洋溢着阵阵酒香。游人在船上,抿一口黄酒,吃一颗茴香豆,悠闲而惬意。
要问什么味道最能代表绍兴,想必就是醇香的黄酒。一坛坛温润馥郁、飘香千年的黄酒,经过时间的发酵与沉淀,浸润在绍兴人饮食的方方面面。
黄酒、啤酒和葡萄酒,作为世界上的三大古酒,各自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黄酒起源于中国,绍兴所产的黄酒,更是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醇厚的风味,被评为黄酒之冠,有“越酒行天下”之誉。
绍兴地区的酿酒历史可追溯至7000年前。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大量稻谷遗存以及炊器甑、饮器蚕的出土,表明当时已经具备了酿酒的物质条件。历史上更有名的记载是,越王勾践在绍兴“箪醪劳师”,将父老乡亲赠送的黄酒投入河中,与将士共饮,激励士气,最终灭吴称霸,成就了“投醪河”的佳话。
北宋时期,在朝廷力推下,基础深厚的酿酒业蓬勃发展。糯米是绍兴黄酒酿制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产量和价格可真切反映黄酒需求量,也是市场的风向标。熙宁年间,绍兴的糯米价格竞高出临州一倍之多;南宋初年,由于糯米价格昂贵、有利可图,因此在农田中大量种植。彼时,黄酒名品迭出,“城中酒垆千百所”,盛况可见一斑。
绍兴黄酒为什么这样惹人喜爱?这要从选料说起,为了确保原料品质,精选无锡等地的精白糯,色白糯强,为“酒之肉”;只取本地麦粒,整齐皮薄,淡红诱人,制成的曲则成“酒之骨”。尤需一提的是自然的馈赠——鉴湖碧波,源自会稽山麓,穿越崇山峻岭,经砂石岩层细细过滤,清澈如镜,为绍兴黄酒注入了“生命”。匠人们遵循古法,夏制酒母,秋制曲,立冬启酿,春初榨,泥封窖藏,历久启坛。
黄酒被绍兴人视为有机的生命体,每一滴都蕴含着大地的恩赐与匠人的心血。酒与人,相辅相成,彼此塑造,酒醇厚柔和、回味绵长,恰如绍兴人纯朴内敛、外柔内刚的性格。酒因文传,文以酒载,在绍兴,酒不仅是饮品,更是文化的载体、情感的纽带。
......
宅名变路名
在绍兴古城的西小河西侧,有一条不过几百米的小路,名为“武勋坊”。这个名字背后,是一位与岳飞、韩世忠等并肩战斗的民族英雄——李显忠的传奇故事。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宋孝宗御赐他府邸所在地“武勋”之名,以此肯定他的赫赫战功。
李显忠出身将门,其父名永奇,世袭苏尾九族都巡检使。17岁时,他随父出入行阵,抗击金兵,颇有胆略,积功至武翼郎,充副将。陕西被金军占领后,父子商议伺机南归宋朝。李永奇率家人从延安出发与李显忠会合,被敌追击,全家200余口遇难。
当时,西夏、金交恶,为寻求转机,李显忠率26名勇士投奔西夏。他凭借非凡的武艺与智谋,生擒了长期侵扰西夏的金将“青面夜叉”,令夏主“龙颜大悦”。
然而,李显忠心中始终牵挂着故土宋朝,这份忠诚与眷恋让他每天都充满了矛盾与挣扎。夏人察觉到他的异心,遂以铁鹞子军发起攻击,意图将其扼杀。他奋力抵抗,击退强敌,后来终于迎来了归宋的契机,带着麾下精锐,踏上了返宋的征途。
宋孝宗登基后,决心重振国威,收复失地,遂发起北伐。李显忠再次披挂上阵,率领宋军势如破竹,接连收复虹县、宿州等战略要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隆兴北伐时,李显忠遭遇了内部的掣肘。与他并肩作战的将领邵宏渊因嫉贤妒能,并未全力配合,而是按兵不动,甚至散布谣言,动摇军心。面对如此困境,他孤军奋战,功败垂成。
战后,他深感自责,主动上交兵权。但不得不说,与岳飞相比,他却是幸运的。不久朝廷查明了真相,重新委以重任,让他前往绍兴担任浙东副总管。在这片风景秀丽的土地上,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于此度过余生。
岁月流转,“武勋坊”虽已消逝在尘烟中,这一威名却作为路名保留至今。走在这条路上,步步是历史,处处有故事,看河水的波光摇曳着街上古朴建筑的倒影,于恬静中细细品悟蕴藏于历史深处那金戈铁马的回响。
(摘自《天下宋城——千年文脉溯源及嬗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2024年版)
走进楼市现场 | 西安:新房成交火热 市场积极回稳
走进楼市现场 | 青岛:购房需求持续释放 楼市回暖势头强劲
走进楼市现场 | 济南:泉城楼市涌动 购房人气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