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个细节”唤醒年轻人时代记忆 用“细节”解锁对话新姿势
《我们身边的四十个细节》正在释放互联网纪录片的更多可能性。
只收五毛钱的破舞厅,喇叭裤,大裙摆。
燕舞收音机,黑白小电视,港台剧,老春晚。
这些泛黄的怀旧元素今天显然早已淡出历史舞台,但在国人的记忆一隅,他们始终是不可被取代的精神财富。
细微处见宏大,旧时光映衬新时代,腾讯视频独家播出的《我们身边的四十个细节》就是这样一部描绘大变革的“清明上河图”式纪录片,用“小细节”展示“大格局”,互联网纪录片正在释放出更多值得期待的活力。
“四十个细节”唤醒年轻人时代记忆
大型社会生活纪录片《我们身边的四十个细节》瞄准了国人身边的细节,从中探索挖掘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时代变迁。以局部见整体,将壮丽的社会变革浓缩进细节之中,选取十二个行业中四十位人物,以不同视角勾勒中国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
《我们身边的四十个细节》采用“纪实拍摄”“人物访谈”“影像资料”“时代背景”四个维度结合的形式,最大限度还原现场。内容上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以小人物反映大时代,用个体所经历的生活细节承载平凡又光辉的时代,并配合感性叙述将年轻观众带入特定的年代情绪中,共同揭开四十载光阴的神秘面纱。
为了唤起年轻一代的时代共鸣,发挥自身的正能量导向作用,这部纪录片在整体设计与内容呈现方面都颇为用心。
年轻人的时代共鸣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记忆共鸣、情感共鸣与知识共鸣。
《我们身边的四十个细节》的很多章节都按时间顺序推进,由三个人物故事组成,分别讲述了80后、90后与00后三个代际的时代叙事,不同际遇的年轻人都可以在纪录片中找到熟悉的画面与相似的情绪反应。例如, 第十集有关极限运动的专题中,出现了每个年轻人都熟悉的儿时春游、郊游场景,瞬间将人拉回那个懵懂灿烂又充满童趣的往昔年代,从而进入一种主动参与与沉浸的观看状态。有了良好状态后,接受纪录片所传达的信息与能量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
再如,第十二集在解读信息时代网络变迁的过程中,不仅邀请了学者、网络视频变迁亲历者周逵作为讲述人,还请来年轻人熟悉的互联网人易振兴(叫兽易小星)参与讲述。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这个躲在面具背后搞笑的“叫兽”正是网络发展初期他们共同的回忆。贴近生活的人物一出场,年轻观众与纪录片的距离瞬间拉近,与此同时,强烈的记忆共鸣也呼之欲出。
与记忆共鸣相伴而生的是情感共鸣,这其中有年轻人对自己所经历的生命历程的共鸣,也有对其父辈祖辈过往生活的隔空共鸣。循序渐进的叙述语境与细微处着眼的呈现手法,让年轻观众更能理解未曾经历过的年代,对整个四十年的岁月变迁也有了整体把握与共情。
不仅是四十年里听到的声音、看到的画面、片言只语等细节,也有器物、情感、眼神、动作等呈现手法的细节,这些内容所营造出来的感官层面的熟悉感,强化了时代变迁与年轻人之间的联系,使其可以清晰地感知时代脉搏的跳动、以及个体与时代的共振,从而激起有力的情感共鸣。
知识共鸣也是这部作品为观众带来的共同体验。年轻观众在学生时代必然有在历史课上学习过“历史转折与改革开放的起步”这一板块,对应《我们身边的四十个细节》中通过新老照片对比和口述历史等形式展现出来的电视机发展历程、拍照手机诞生、4G网络到来等情节,更为鲜活和生动地推进知识重现与知识重演,从而达到了知识共鸣的效果。这部纪录片将年轻人的童年记忆、课本知识串联起来,对这一群体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吸引力。
瞄准年轻受众精细纪录片创作逻辑
提高网生一代年轻用户粘性,已经成为当下互联网内容产业的关注重点。
与传统电视纪录片的市场有所不同,腾讯视频对纪录片的愿景更着眼于泛纪录片市场的布局,视野更开阔、未来更具可能性。就当前的相关实践探索来说,泛纪录片的新兴增长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锁定18到29岁的年轻人为核心用户,二是更多来激发年轻人对纪录片的观看热情。
正是立足于对年轻一代用户的关注与考量,《我们身边的四十个细节》在制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年轻化”语境叙事,一改对于历史命题的宏大叙事,关注社会群像,故事主线之下采取碎片化的叙事呈现,三个人物故事既可串联推进,又可独立成篇。每个故事约占七分钟,每集纪录片也不过二十五分钟左右,和传统意义上动辄两小时的纪录片相比,这样的纪录片更契合当下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精简的篇幅,称得上是青年群体口中流行的“下饭视频”,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便能欣赏纪录片、接纳新知识。
而控制单集时长的同时,这部作品在整体节奏的处理方面也颇具巧思,画外音的语速以及画面剪辑换帧与传统纪录片相比节奏都有加快,配合带有鼓点的背景音乐,紧密地连贯起摄影机的运动和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故事推进。以第十一集《不如跳舞》中人物切换的衔接为例,讲述完七十五岁的杨小芹先生对上世纪交际舞厅的回忆后,镜头立刻切换到下一个有关街舞文化的故事上,从颇具年代感的氛围中抽离,转身进入一个新的热血世界。这中间毫无拖沓与赘述,最高效率实现了信息传递和画面呈现。
快节奏的运镜,较为欢快的旁白,使得该纪录片的平等话语感加强,传统说教灌输式的“上帝视角”则被弱化了,更加容易打入年轻群体并传达正向能量,也更符合年轻用户的语境习惯。
与此同时,该纪录片通过小贴士、定格动画等形式不动声色地带领年轻用户完成了知识性信息的接收。年轻观众对于改革开放的主题已然十分熟悉,因此片子并未采取历史课本式的故事呈现,反而通过行业变化数据和国内外的时代坐标,以现代反观过去,借怀旧之风完成知识性的传递。收音机、电视机的四十年发展历程,手机、网络的飞速更新换代,国人时尚穿搭的演变,流行舞蹈与运动方式的更迭,这些贴近生活的介绍与呈现,让模糊的岁月拨云见日,焕发出生动的活力与正能量,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课堂之外了解社会与历史的机会和平台。
对于求知欲强、审美能力高的年轻受众而言,《我们身边的四十个细节》无疑是兼具娱乐与学习功能的视听作品。而以其为代表的泛纪录片的流行,也让整个互联网纪录片行业乃至于纪录片行业摆脱了高冷、严肃的既定标签,从小众领域到向阳发展,完成体量的跃升,踏踏实实走近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除去以上诸多纪录片创作上的革新,《我们身边的四十个细节》针对年轻用户的消费习惯,还做出了一系列的营销创新,例如将各类H5、长图等宣发形式,用年轻人更熟悉的语言模式与更丰富的表达形式,让他们更能体验到参与其中的乐趣,从而更好地接收到这个纪录片所要传达的正能量。
结语:正能量纪录片如何圈粉年轻人
用正能量圈粉年轻人的《我们身边的四十个细节》,也是腾讯视频为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量身定制”的自制纪录片之一。在腾讯视频的正能量献礼内容矩阵中,有以“献礼剧场”形式推出的一系列聚焦改革开放的精品剧集,还有不少旨在激发年轻人读书求知欲的综艺节目,纪录片内容的布局也有侧重、有亮点,成为“献礼季”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身边的四十个细节》就是视听形式与主流价值的一次正能量对接,因其“年轻化”语境与接地气叙事方式,很好地打破了受众对献礼作品过于“严肃”的传统认知,很大程度拉动了年轻受众的关注和参与,扩大了主流正能量的传播效果,以“小细节”为切口、让年轻一代更加能够接收到改革开放的大变革与新时代的“精气神”。
从这部纪录片中,我们也看到了正向纪录片的更多创造要求:既要展现社会历史的鲜活并真切讲述,又应该建立勾连年轻受众与时代叙事的重要线索,并可以以接地气的话题与年轻用户兴趣形成共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爱国情怀。因为,只有符合时代审美的内容,才能具有生命力与感染力,才能成为更为合格的“时代记录者”。
作者:老金 | 来源:影视前哨(ID:yingshiqianshao)
原标题:《用“细节”解锁对话新姿势,能圈粉的正能量纪录片是怎么炼成的?》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