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造更多情感价值共鸣 《吐槽大会3》实现破圈层传播

一文 腾讯视频行业透视 2019-06-18

并无意于过分追求“犀利”,《吐槽大会》真正在做的,是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面对生活“最温柔的武器”。


最新一期节目中,天才围棋少年柯洁获得了Talk King。


尽管他输给Alpha Go的新闻成为节目现场的“槽点”,但让人记住的是他自我吐槽的可爱,“我看着人工智能时,那绝望的眼神,跟福原爱比赛时看你(王楠)的眼神,是一模一样的。”



造就每一个真实的“人”,让沟通更有效

最新一期节目中,张继科作为主咖,同时也邀请了王楠。她在节目中提到一些细节反而能让人物更加立体,“继科是五岁开始打球,每天要打完15脸盆的乒乓球,练完之后还要跟着他爸爸的自行车,从训练馆跑回家里。所以大家为什么现在都叫他藏獒,因为从小就开始溜啊。”


虽然以笑点收尾,但一个从小刻苦训练的运动员形象也呼之欲出。



“只是段子,不会太好。”编剧程璐认为,《吐槽大会》最核心的还是人,“这是一个很浓缩的5到8分钟的个人经历、个人风格的展示,主要还是他们身上的那些闪光点,让大家能够看到、喜欢他们。”


第一期节目中,王力宏的多年好友陶喆吐槽王力宏穿破洞袜子。王力宏勤俭真实的一面也都生动地呈现在镜头面前。



通过寻找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将节目中嘉宾真实又不容易被大众熟知的状态徐徐道来。


要出圈,先要深耕圈层,创作团队做了更多的工作,把到台上的每一个人多种特性都能精准且有趣的刻画。正如程璐所说,“犀利有一个上限,它会让你很快的审美疲劳,反而可能我们这种不仅是在吐槽别人,也是在分享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这种更能够持久。”


看了这么久才发现,这档名叫《吐槽大会》的节目,从来没有纯粹狂热于“吐槽”本身。


破圈传播,创造更多的情感共鸣

节目即将进入收官阶段,已经亮相的九期节目,不仅有演艺圈的艺人们,还有运动员张继科、邹市明,京剧演员王珮瑜,微反应研究专家姜振宇等,相比前几季《吐槽大会》,这一季节目把镜头对准了更广阔的社会,来自各行各业的人走到节目中,通过更多有笑料、有思考的方式展现自我个性和专业性。


“可能有的人不相信,但我确实是一个科学家,每当我说到我的专业研究微表情时,很多人都不相信我是使用的科学,他们都会觉得我大概研究的,是这样的东西。 ”姜振宇在节目中袒露心迹。



严肃之外,包袱陡然而来。但包袱的“笑果”之余,简单的话语又容易让人陷入沉思。


王珮瑜在第一期节目中提到,“当时《霸王别姬》当中有一句话说,生活在那个时代,是个人就得听戏,如果是猫啊狗啊,他可以不听,也就是说那个时期,戏曲比较大众化,但是现在却很少有人听。”看似吐槽,实则也是一种呼吁。



能够看到,为了让每一期的嘉宾尽量在生活或者专业各个层面产生关系,创作者不是安排单纯的吐槽,而是通过人物关系的联结,让彼此做到有的放矢。


把更多的圈层纳入节目,仿佛成了节目出圈的路径之一。程璐说:“他们有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有自己的专业,就需要把他们这些东西跟我们节目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这个是我们每次要攻克的一个东西。”


实现破圈的方式,通过他们的谈话或者喜剧脱口秀表演,也能看到不同职业的人身上相同的热爱。


除了嘉宾的多样化,在话题上好好挖掘,做出更多情感共鸣上的东西也是其出圈路径之一。柯洁在最新一期节目中道出了参加节目的意义,“作为棋手,我上节目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推广围棋。但肯定有人说,你都输给人工智能了,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们之间运算速度的差距太大了,我们只是人,而它是一条恶龙,我们太渺小了,但是总会有这么一个中二少年,明知道必死无疑,还要拿起刀来义无反顾地向前冲,果然必死无疑。”



虽略带自嘲口吻,但仍让人感到动容。


更进一步的说,节目提供了看待不同职业和身份的切口,在“吐槽”之外,我们看到了纾解各行各业焦虑的方式,这直接创作出了节目破圈的现实意义。


能够看到,破圈的路径实际上也是整个创作团队的自我突破,“好笑和打动人”成了这一季节目更多对自身的要求,这种理念反应在创作方式上,就不是为了寻求更加夺人眼球的语言,而是更有创意、更新鲜的表达。


 在喜剧的节点,找到出圈法宝

《吐槽大会》这一季的立意,主打“一种年轻的沟通方式”。与此同时,走过多季,眼前的《吐槽大会》的呈现基调也越来越大众化,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观看的乐趣所在。


内容导演谭晓虹提到三个愿景——犀利、好笑和打动人,“三个要都做到,其实真的很难。这是一个可能不管做到第几季都会要想的一个事情。”


“判断力”在整个编剧团队眼中成了节目制胜的核心。程璐认为,整个团队需要一帮喜剧品味比较好的人。“高和低都无所谓,你得有很强的判断能力。一个东西经常内部笑得完全不行了,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段子是永远上不了台,它在大众面前是不好笑的,或者不适宜出现的。”



能够看到,《吐槽大会》从创作理念上来说,也在不断寻找喜剧的核心和走向大众的多元方式。“吐槽”已经不是要呈现一个它的槽点或者说爆料才适合,而是让大众喜欢的可能才是最适合的。


谭晓虹说,“在这个的文化里,我们不太能否认,我们不太喜欢大家撕破脸,或者特别犀利、让人下不来台的样子。我们希望每一个人能开开心心的,走出这个演播厅。不管是嘉宾还是观众。”节目做到最后其实遵循的还是喜剧的规则,在大众审美意识里,喜剧也追求皆大欢喜,所以“皆大欢喜一点也不俗气,也不low”。


只要做到最好的平衡,让节目回归到大众最容易接受的地方,才是出圈的正确姿势。


借用柯洁的一句话,“有人说他不自量力,但他拼上的,是人类最后的尊严。确实拼不过。人类可能不是最强的,但一定是最顽强的。”而对于走过三季的《吐槽大会》而言,它不一定是最犀利的,但一定是最接近喜剧核心的。


作者:一文 | 来源:影视前哨(ID:yingshiqianshao)

原标题:《学会“吐槽”,是这档节目送给各行各业的礼物》




—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