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近不太讲理的姜老四——私有意识的敏感期

张弢&馨悦 简单妈妈 2020-09-05



内容提要:

*2-3岁的孩子都“不讲理”;

*私有意识的敏感期;

*多子女的关系;


12

最近不太讲理的姜老四

最近的老四Nola真是让我有点头疼,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如果她想玩,即便是姐姐的玩具和书……也经常说:“这是我的……”、“这是我的爸爸/妈妈”、“这是我的月亮公主(其实是姐姐的)” 、“别(她一般会发bei这个音)看我!”、“你不可以看妈妈!”、“你不可以看姜恩溢!”……

 

有时姐姐们发现玩具未经允许被拿走,不同意她玩,会把东西拿回来,Nola就特别委屈了,边哭边说“这是我的!”然后跑到我这告状或者寻求安慰。

 

一天到晚,没完没了的评理,四处树敌啊,搞得姐姐们看到她就跑。

 

家里倒是还好,姐姐们都大了,还可以让着点儿她。最无语的是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都在这个时期,都不容易对付,需要时刻警惕着……

 

前几天,有一位妈妈带着宝宝来我们家做客,在她们进屋之前,我跟Nola说:“一会儿有一个阿姨和一个小哥哥会来我们家,我们一起到门口迎接他们,跟她们打招呼。”

 

“好的!”Nola微笑着点点头。

 

“请你把不想分享的玩具放到你自己的柜子里去,放在外面的玩具就要跟小朋友分享。”我继续跟她说。这是每次,特别注意提醒她的事儿。

 

“好的妈妈。”Nola一边回答,一边到处寻找她要收起来的玩具。

 

在客厅转了几圈后,又回到自己的房间看,反复几次后,她笑眯眯的回到我面前。

 

“都放好了吗?”我微笑着问她。

 

“好了。”她有点儿腼腆的回答。

 

十分钟以后,我听到了敲门的声音。还没等我走出卧室,Nola就兴高采烈的跑到门口,准备开门。

 

我走到门口的时候,看到她一边垫着脚,一边用力往下扳着门把手,反复尝试几次之后,终于打开了门。

 

开门之后,Nola马上躲在我的后面,羞涩的看着要进来的客人。

 

“我们来啦!”朋友一说着一边领着儿子走了进来。大人们还在门口寒暄的时候,小男孩迅速的脱掉鞋子,朝着客厅的玩具冲了过去。

 

Nola好像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张着小嘴,眼睛直直看着他冲向客厅的玩具。

 

还没等朋友的儿子跑到玩具面前,Nola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了过去,说:“这是我的!”然后就蹲下来开始摆弄那些玩具。

 

听到Nola的话,朋友走到他们面前跟自己的儿子说:“你要问问妹妹:‘我可以玩儿你的玩具吗?’”

 

她儿子转过身,面对着Nola说:“我可以玩儿你的玩具吗?”

 

“可以!”Nola一边点头一边说。

 

接下来与这个男孩而相处的时间里,Nola也很愿意跟男孩儿分享自己的玩具,两个人玩的挺好。

 

只有男孩儿未经允许随意动她正在玩的玩具时,Nola会大叫,或者大声的说: “这是我的!”以示抗议。

 

2—3岁的孩子开始进入私有意识的敏感期,他们发现语言中有一个词特别能表达此时的心情:我的。

 

孩子会在平时的语言中,频繁地使用这个词,经常会出现,是不是他的东西,他都会标志性的说:“这是我的!”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这个意识一旦建立,孩子就很想用一些标识来显示出自己的独立性。

 

同时语言的敏感期、概念的敏感期也在发展,这让孩子找到了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词,可以用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标志,这个词就是“我的”!

 

这是因为想强调自己的存在和重要性,当我们接纳他的这一需求时,他们大多还是会愿意主动的分享自己的东西。

 

所以,当孩子在宣告主权时,我们最好的回应就是接纳他的宣告。

 

当然,如果他所宣告的物品,确实不是他的,而是另有所属,我们只需心平气和的告诉他这个事实就好了。

 

接下来他可能会不接受,会有情绪,会哭,会发脾气,我们需要安抚他的情绪,慢慢就好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在渐渐清晰“我的”意味着什么?这是帮助孩子开始建立界限的好时机


听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意识到,很多家庭生老二的时候,老大基本都处于这个年龄,如果处理不好,其实很容易造成老大、老二之间的矛盾。


说的太对了,很多妈妈因为有了小宝宝而忽视了老大,如果老大正处于这个年龄段的时候,心理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引发仇视老二的情绪。

 

这时候,一般中国的家庭的处理方式都是,要求老大懂点儿事儿,别总是打扰妈妈和弟弟妹妹休息,所以想要妈妈抱抱不行,想要帮忙照顾小宝宝也不行,虽然总被说要有点儿哥哥姐姐的样子,已经长大了,作为哥哥姐姐要帮助照顾小宝宝,但是真的要照顾又说你太小了……

 

这样一来,老大认为老二把本属于他的妈妈、爸爸抢走了,因为他的到来,让我被忽视了……老大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孩子们之间的关系肯定会比较紧张。


是啊,真的很感恩,我的妈妈导师早就提醒我们,老二出生之后,千万别忽视老大,重点一定要放在大的身上,小宝宝这个时候还只是吃了睡睡了吃。

 

所以,每个小宝宝出生之后,我们的主要精力还是会在姐姐们的身上,我也是经常是一边喂奶一边给她们讲故事,当姐姐们有需求的时候,尽量满足她们。

 

如果我实在是抽不出身,就爸爸来安慰她们。或者跟她们说稍等一会儿,一旦空出手来,再去找她们问问需要什么,

 

最近Nola特别明显,看到我抱着小五,她就跑过来让我抱她,我通常会抱着她,她抱弟弟。如果是需要走动,我就让Nola趴在我的背上背着她走。

 

爸爸的力气比较大,经常看到他同时抱着老四、老五在屋里转悠。给老五做操很好玩,Nola看到了也会跑过去想要做,可是她毕竟是大了,体重重很多,同样的动作做起来很吃力啊,爸爸经常是一边做一边龇牙咧嘴,但是他从来不拒绝,都是带着孩子们一起玩儿。

 

所以,她们知道爸爸妈妈还是原来那个爸爸妈妈,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出现在身边,心里的安全感都比较足,因此,五个小朋友彼此的关系非常好,没有任何恶意攻击对方的行为

 

这真的是非常好的处理方式,让孩子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一旦孩子可以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将非常有利于他们的情商发展。

 

其实面对一个什么都说是“我的”,整天都在宣告主权的孩子,有时真的令人头疼。


做到对他们这些语言和情绪的接纳和包容也不容易。

 

同时也要注意,接纳和包容不代表纵容,也要给孩子正确的概念,帮助孩子了解“我的”的意义。

 

不要因为孩子宣告了“我的”,就觉得孩子不讲理,跟孩子 “摆事实,讲道理”;或者认为孩子太“独”、太“霸道”、被宠坏了…就很严厉的批评甚至惩罚孩子;

 

这样不仅不能帮到孩子,破坏了孩子的这个敏感期,同时也破坏了孩子的界限感、自尊、安全感、影响到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对其他事物、外在环境和人的感知能力。

 

如果总是想对孩子讲道理,还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语言疲劳,或者使孩子变成一个理论清晰度和实践能力相去甚远的“话唠”哦!


嗯,从这个年龄开始,我们也会为每个孩子准备自己的物品,让她们放在自己的“百宝箱”里,自己负责看管。

 

要玩儿别人的玩具或者要用别人的物品时一定要主动征得主人的同意;

 

在Nola误把别人的东西宣告为“我的”的时候,我也会认真的告诉她“这是姐姐的。”所以现在她也经常会自己叨咕,这是姐姐的,我不可以动。

 

正因为孩子们从小就被如此的尊重,所以在家里五个孩子很少会发生非要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的现象。

 

就像Nola偶尔非要把别人的东西当做自己的,并且“严防死守”,我们也会告诉她这是别人的,然后把东西拿过来,当着孩子的面还给对方。如果孩子因此会出现情绪波动,我们接纳并且安慰她们的情绪就好了。


近期文章(点击图片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