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宝爸读书笔记| 你的人生话语权,从积极主动开始《七习惯II》

忠阳 简单妈妈 2020-09-05


文章介绍:积极主动就是“先下手为强”,与其等待被爱不如放胆去爱!请将你的人生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编辑:文静




每个人都想取得成功。每个家庭都盼望过幸福的生活。成功的一条途径是培养一系列的良好习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良好习惯的书。


斯蒂芬·科维认为,我们看世界的方式完全基于我们自己的看法。为了改变一些特定的情况,我们必须先改变自己,为了改变自己,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看法。通过阅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我们就可以开始这条成功之路。


没有时间阅读240页?我理解,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花费如此多的时间来阅读。这就是我写读书笔记的原因。




回顾上周的内容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1. 积极主动

2. 以终为始

3. 要事第一

4. 双赢思维

5. 知彼解己

6. 统合综效

7. 不断更新


成功且有效率的人到底有什么习惯?


这本书的开头介绍了有许多人虽然取得了外在成就,但仍然发现,自己仍需要努力改善生活效率以及花时间建立与他人的健康关系。


在研究了200多年关于“成功”概念的文献后,科维发现人类对成功的定义方式也随着时代变迁发生了诸多变化。


在早期的农业社会,成功的基础取决于品格伦理。例如:正直,谦逊,忠诚,节制,勇气,正义,耐心,简单,谦虚和黄金法则(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么对待别人)。


但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类逐渐开始走向工业化社会,人们看待成功的方式也开始发生转变,也就是书中科维所谓的“人格伦理”(成功是个性,公众形象,态度和行为的功能)。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在不断寻找快速的解决方案。当我们看到一个成功的人,团队或组织,就会问:“你怎么做?请教我你的技巧!” 


我们所寻求的这些“捷径”,希望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并且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简单的“措施”将产生短期解决方案,但他们没有解决潜在的问题。


在家庭教育领域也是如此,父母们都希望可以通过一两个“妙招”迅速解决孩子们身上的“问题”,让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不断地前进。所以,父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面对失败。


用科维的话说:“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就是问题”。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自己本身就是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允许自己进行方式转换,从根本上改变自己,而不仅仅是改变我们表面的态度和行为,我们必须做出具体的改变。



上图是书中一个经典案例:同样的一幅画,我们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濒临死亡的老太太和回头凝视的少女。每件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总是看到事情的负面影响,还是可以看到积极的变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角度自然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这就是高效人士的7习惯最有价值的地方,它帮我们建立积极的思维习惯:


习惯1,2,3帮助我们从依赖转向独立,从而取得个人的成功;

习惯4,5,6的重点是发展团队合作,协作和沟通技巧,再从独立转向双赢。从而取得公众成功;

习惯7专注于持续更新和改进,并涵盖其他6个习惯。




今天我们介绍第一个习惯。


习惯1:积极主动


简单概括: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的方式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积极主动的人是改变的推动者,他们丢弃被动受害者角色,遇事不埋怨别人,努力发挥上帝放在人类头脑当中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变化和不确定,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生命。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外界给我们的回馈:

“你的情绪怎么总是失控?”

“我不相信你会做的更好。”

“你跟你爸一样,没出息!”

“你的情商有问题啊!?”


其实无论是基因、心理状况还是外在环境,都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我们有权,也有能力选择生活的脚本。


科维提出:我们作为人类与所有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我们可以审视自己的性格,决定如何看待自己和当下的情况,以及控制自己的内在能力从而改变我们“既定”的生活轨迹。


简而言之,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效率,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这也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之一。


消极的人采取被动的立场,他们相信世界最惨的事正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他们常把这些话挂在嘴上:

“ 我无能为力。”

“ 这就是我的命啊。”

“整个市场行情都不好,我能做什么?”


他们认为问题在“那里”,但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问题所在。消极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紧箍咒”,被动的人越来越感到受害和失控。


行动胜过“感觉”,这里最明显的一个案例就是“爱”这个字。一个积极主动的人把“爱”当成一种行动,做对别人有益处的事情。被动消极的人把“爱”当成一种感觉,感受,被动的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然而,积极主动的人认识到他们有责任或“反应能力”,科维将其定义为选择如何应对特定刺激或情况的能力。


如果要形成积极主动的习惯,我们必须专注于我们关注圈内的影响圈,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致力于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事情。



当我们觉得目前的家庭氛围不好时,其实可以思考一下,为了这个家庭可以更好,我还能做些什么?需要做些什么改变?


这就是可执行的正向行为,会使我们的影响圈不断扩大。我们的生活才会发生真正的改变。毕竟控制自己远远比控制别人来的更容易一些,与其期待别人的改变,不如自己先动起来。


另一方面,消极的人专注于他们关注圈内的事物,而不是他们的影响圈,这会导致他们将责任都推给外部环境,产生负面能量,导致他们的影响圈缩小。


每天指责老公,会让老公离家庭越来越远;

每天埋怨孩子不好好学习,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

埋怨同事,让我们的工作效率越来越低;




练习成功习惯1:积极主动


三十天尝试,看看身边的生活有什么改变?通过以下操作来挑战自己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用积极的语言、行动替换消极的语言、行动。


思考一下,近期内是否将发生一些令人退缩逃避的事情?这种情况在影响圈以内吗?你应该如何本着积极主动的原则加以应对?


请在脑海中一一模拟。提醒自己,我可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能力。


将一些内在的信念与我们的惯性思维和感受联系起来,深入的思考你日常的状态,你更能发现有哪些需要改变的地方:


消极=“我做不到”、 “他让我很生气。” 、“我怎么总是做不到?”、“业务怎么没有增长?”

主动 =“我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我控制自己的感情”、“我还需要做出哪些改变?”、“你需要我提供什么帮助?”


今天就分享到这儿,下个周日将继续与大家聊这本书。

也期待各位在后台与我们分享一些成功经验,让我们的交流更有互动性。



近期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