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边是亲情,一边是乡愁,我在江门当“老漂”……


这是个追梦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城市安了家、生了子,也带来了他们的老一辈。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人,其中专门为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

   

 “老江漂”,是指为帮助子女照顾第三代而背井离乡来到江门的老年人。他们当中,有的是夫妻二人结伴同行,有的是单枪匹马。

    

他们默默无闻,却把家的感觉从老家带到了江门。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新江门人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质量发展的建设中来,对这个城市有了归属感,直到江门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老漂族”,是建设江门的有功之臣,也是这个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身处异乡,“老江漂”们面临怎样的难处,又在江门这座城市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如何让他们“此心安处是吾乡”?连来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故事1】

老两口的“新分居时代”


独自从甘肃来到江门,是57岁的孙阿姨既心甘情愿又十分纠结的选择。

    

她有两个儿子。此前,她在家照顾85岁的公公,顺便帮大儿子带孙子。知道小儿媳怀孕后,她是又喜又忧:“他们两个都这么忙,哪有时间带孩子啊!”

    

权衡之下,孙阿姨决定过来帮忙。因为她知道,孩子刚出生的这段时间,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想帮儿媳渡过这人生的难关。

    

初来乍到,江门炎热的天气就给孙阿姨来了个“下马威”。她说:“太热了,感觉皮肤都烧着了。白天根本不敢出门,晚上也常常被热醒。”而南方潮湿的天气,也让患有风湿的她感觉浑身不舒服。此外,语言不通、没有朋友也成为阻碍她融入新生活的因素之一。

    

不过,好在儿子儿媳都孝顺,孙女“包子”也很懂事乖巧。对孙阿姨来说,尽管带娃很累,但孙女跟自己特别亲,这也是她满足且骄傲的地方。但乡愁仍常常徘徊在她的心头。

    

“老伴年纪大了,又爱喝酒,有时喝醉了我又不在他身边。”说话时,孙阿姨的眼里满是担忧。每天,她都要和老伴发发微信,时不时还视频。其实真正要聊的内容也并不多,无非是问问老伴今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过得怎样。

    

来江门的3年里,孙阿姨几乎没回去过。去年国庆前夕,票都买好了,但终究没回成。那一刻,一向开朗乐观的她也“破防”了,晚上忍不住偷偷流泪。“那是希望一下子破灭的感觉。”孙阿姨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苦楚。

    

“在这边想老家,回去了又牵挂这儿,手心手背都是肉呀!”孙阿姨的一颗心被生生掰成了两半。

    

原本,孙阿姨想着等孙女上幼儿园就回去,但总有一些理由,让她一次又一次地选择留下。

    

“儿子儿媳太忙了,最起码得等‘包子’读完小学才能回去。”孙阿姨说道。


【故事2】
一个人的“画圈”生活

早上7点,69岁的陈丽芬(化名)开始了“江漂”的一天,送外孙去上学,顺便吃个早点。接着,去附近的超市采购女儿女婿想吃的菜,做家务。到了中午,随便吃点,午休过后,去接外孙放学,然后做晚饭。学校—超市—家,“三点一线”的生活成了陈丽芬的所有,活动范围甚至比老家的小县城还小。

    

当初,陈丽芬是不愿意一个人来江门的,可是老伴说什么都不愿意离开河南老家,她只能硬着头皮孤军奋战。

    

因为觉得自己乡音重,又不太能听得懂广东话,陈丽芬就喜欢待在家里。她很是羡慕邻居家的老夫妻一起带娃,她说:“至少能彼此说说话,带孩子出去玩也能有个照应。”

    

然而,这种孤独感,陈丽芬却无法和女儿诉说。女儿在医院工作,女婿在银行工作,两个年轻人下班回到家,常常是晚上七八点。

    

等一家人都吃完晚饭,陈丽芬一整天的“工作”才算结束。第二天,又是送外孙上学、出门买菜、做饭……她的生活似乎一直在“画着一个圈”。

   

“真的挺累的,是那种被困住的累,没有一点自由。”陈丽芬说,这里出门就要打车或坐公交车,哪像小县城那么方便。

    

除了寂寞外,陈丽芬最怕的还是生病。“小病小痛就忍忍,孩子工作忙,告诉他们只会让他们担心,影响工作。”陈丽芬说,而且,异地就医还很难实现即时结算费用,不是有的药物没法报销,就是手续复杂让人望而却步。

    

有“三高”的陈丽芬,每次从河南老家回来,都会带回一大堆在当地开的常用药。“在江门能吃上几个月,能省一点是一点。”她说。

    

每天晚上临睡前,陈丽芬都会鼓励自己:“等外孙上初中,就解放了。”


【故事3】“孩子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回老家去!马上要过70岁生日的张晓平(化名),心里的这个念头越发强烈。

    

从贵阳来江门,已有10年,他还是没能适应这儿的饮食和气候。“菜的口味太清淡了,夏天太热,吹空调又吹得骨头疼。”张晓平说,不像他们老家,凉飕飕的。

    

2013年,孙子出生。为了能天天见到自己的孙子,当年,张晓平就“举家”南下,过起了“江漂”的生活。只是他没想到,这一“漂”就是10年。原本想着大孙子上初中就好了,可现在媳妇又怀了二孩,老两口的“江漂”生活再度被拉长。

    

老家的人都羡慕他:200平方米的大平层住着,儿子孙辈就在身边,多好。每每听到这里,张晓平总是笑而不语。有句话,他始终没有说出口:“江门再好,还是没老家自在。”

    

在老家,张晓平是一家之主,到了儿子家,一切都变了。他曾经坚持的那一套,在一天天的日常生活中,面临着现实的挑战。

    

大到育儿观念,小到生活习惯,张晓平和儿子儿媳之间,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小摩擦。比如,儿子儿媳要孙子减肥,只让孩子吃素菜,可他心疼孙子,总是忍不住要往孙子碗里放肉。每次儿子儿媳一开口,他都会气呼呼地说一句:“我要回去了。”

    

对于父母亲背井离乡的付出,儿子小张内心充满了感激,可是老父亲三番四次这样,他也感到疲倦。

    

“回老家也只是他自认为的自在,一旦独居,三餐凑合,生活质量会急剧下降。”小张说,而且老家的医疗水平远不如这里,到时生病了,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

    

其实,张晓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江门的生活。每天送完孙子上学后,他就在小区散散步,和牌友们打打牌,生活还是挺惬意的。

    

他心里也很清楚:“我们这代人大部分都是为了下一代辛苦的,我就一个儿子,孩子在哪儿,哪儿就是家,以后肯定是留在这里养老的。”


【支招】给生活寻找新的支点

老人跟着儿女走,帮忙哺育孙辈
这并非他们的角色义务
而是根源于他们
对子女厚重的关爱与深沉的情感
    
23%,这是越秀星汇名庭对小区“老漂”的统计数字。他们当中,有人在老家和子女间徘徊,也有人选择主动拥抱,融入一个崭新的文化和生活里去。

年过七旬的肖大叔和老伴朱阿姨,来江门已有12年。帮女儿带娃,老两口觉得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当时也没想太多,反正只要我们两人在一起,哪儿都是家。”朱阿姨如是说。

从湖南老家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江门,老两口一开始都不太适应。因为担心老伴寂寞,肖大叔到江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帮老伴找了个舞蹈队,让她第二天就可以去跳舞。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两口也逐渐融入这里的生活。除了带娃外,他们也给生活找到了新的支点。

肖大叔自学弹钢琴,让生活充实起来。

爱跳舞的朱阿姨在小区组建了一支舞蹈队。这支28人的队伍,有九成是“老漂”,有来自湖南的、江西的、湖北的、陕西的、江苏的、河南的……大家操着南腔北调,可对生活都有着相同的期盼,就是希望孩子能越过越好。
    
闲不下来的肖大叔也主动学习新东西,自学弹钢琴、剪视频,“要让生活充实起来”。
    
天气好的时候,老两口还会组织舞蹈队队员们外出赏花观景。在江门的美景中,这些老人们逐渐敞开了心扉。那些没法对儿女诉说的忧愁,那些困在他乡的委屈,在鸟语花香、友朋相伴中得到了疏解。

“江门的环境好,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文明程度也高,车辆会主动让行,是个宜居城市,我们都快成半个‘江门人’了。”朱阿姨笑着说道。

舞蹈队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却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
   

据悉,为帮助“老漂”融入社区生活,不少社区也在行动。汇景湾华庭曾在端午节举办包粽子比赛,用饮食文化消除陌生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来自各地的叔叔阿姨们手艺都不错,这样聚聚,就能快点儿熟络起来。”该小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越秀星汇名庭曾举办“一日游”活动,约“老漂”们参与其中,互交朋友,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该小区物业经理尹智剑表示,未来,小区还将梳理建立健全“老漂族”台账,为“老漂”们开展身体健康检查、健康安全知识讲座、上门慰问等活动。此外,还将成立乒乓球俱乐部、象棋俱乐部等社团组织,开通“老漂族”服务热线,为“老漂”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声音



“往前一步是漂泊,退后一步是空巢。”这是横亘在不少“老漂族”面前的两难选择。

    

远离家乡,脱离了自己原有的朋友圈,饮食和气候上的不习惯,城市现代化生活的融入,人际关系网络的重建,育儿观念的磨合,就医的困难,公共服务的缺失……这些,都对老漂族的生活提出挑战,如何让“老江漂”漂得更安稳些,踏实些?这是社会不应忽视的问题,也是个体与社群需要努力的方向。

    

声音1

构建“老漂族”社区支持网络

    

“随着外来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市‘老漂族’呈现增长趋势。”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智慧养老与服务管理专业讲师彭颖说,根据调查,“老漂族”的主要年龄集中在55—70岁之间,大多属于活力老人,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

    

彭颖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积极构建“老漂族”社区支持网络,鼓励社工机构开展“数字鸿沟”“城市适应”等多样化专项服务项目,拓展“老漂族”互助平台等服务机制,引导“老漂族”树立积极心态,走出家门体验生活;二、建议政府部门完善专门的信息化管理库,进行常态化养老需求收集与评估,以更高效管理和服务“老漂族”,同时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老漂族”真切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三、相关养老服务应当“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引入多元参与机制,政府在完善托底服务之外,可以把更高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市场,让更多的“老漂族”在“一碗汤”的距离里享受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老漂族’群体的日益庞大,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市婴幼儿托育体系仍不够完善的根本问题。”彭颖认为,应当加快推进普惠型公共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二孩、三孩家庭的婴幼儿照护困境。

    

声音2

关爱“老漂族”需形成合力

    

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副院长黄波看来,如何让“老漂族”找到家的感觉,获得一个幸福的晚年,这看似只是单个家庭的问题,其实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去重视、去参与、去行动的大事。

   

“‘老漂族’是劳动力转移的‘伴生现象’,看似仅仅为个体的家庭作贡献,但是对迁移进的城市帮助巨大。”黄波说,要让“老漂族”心有所依,当务之急是制定合适的社会服务方案。子女要心存感恩之心,多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让老人更有价值感,有一个更好的自我认知;社区可以牵线搭桥,建立“漂流老乡群”,组织同乡联谊会,针对不同类型的“老漂族”群体提供更加细致精细的社会支持网络,缓解老人的精神孤寂;政府要做好托底,有关部门应给予充分重视,采取切实的行动,将“老漂族”纳入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将地区社保普惠到流动老人群体上,尽快打破地区之间的壁垒,实现异地医保等在全国的“联网、联通、联动、联保”。

    

对此,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张怀磊也表示认同。“‘老漂’已是普遍的现象,政府应加快推进养老、医疗保险全国联网建设,简化异地办事手续,解决‘老漂族’在他乡养老难、看病难等问题。”张怀磊说,同时,要加强托育体系的建设和监管,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幼儿托育服务,降低子代家庭对老年亲代的幼儿照料依靠,降低老年亲代的负担。

    

声音3

子女应当多些“精神赡养”

    

随迁老人如何更好地融入异地生活?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医生吴少钗认为,老人千里迢迢来帮子女带娃,子女应当多些“精神赡养”,而不仅仅是给老人以物质补偿帮助。生活中,对老人要多些包容、忍让、陪伴和理解。特别是父母刚来时,子女要多些陪伴,可以介绍老乡的父母认识,鼓励他们多参与社会活动,拓展朋友圈,也可以帮他们培养兴趣爱好,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减少孤独感。

    

事实上,为帮助“老漂”们更好地融入城市,政府、社会各层面也在不断努力。记者从江门市民政局和江门市卫生健康局了解到,除一些政府兜底性服务外,我市养老服务面向所有老年人,没有户籍要求,不作区分对待。在乘坐公交车方面,外地老人凭居住证即可去江门市五邑通智能卡有限公司办理乘车卡。60—64岁老人享半价优惠,65岁以上免费,与本地老人优惠政策一致。

    

“‘流动的中国’为年轻人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价值实现空间,而安抚好‘老漂族’,受益的将是整个城市、整个社会。”黄波说道。




来源:江门日报(策划/朱卫星 统筹/邓榕 文/图 邓榕 蔡昭璐)

责任编辑:杨嘉蔚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邓
注意!江门大道江侨立交路段(往新会方向)实施交通测试,车辆驶出辅道要提前!和这场“雨”告别,奔赴“夏”一站“天选打工人”必看!这份报告请查收惠到底!玩到嗨!吃到爽!4月29日,江门这场车展为你而来!

鼓励一下

赞完再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