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速递|《农村经济》2022年第6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点击蓝字关注四川社科院

即刻获取天府智库新内容




《农村经济》简介

 


《农村经济》杂志创刊于1983年,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农村经济》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的四川省唯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农业经济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0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期刊先后由吴嘉伟、郭晓鸣、杜受祜、张克俊同志担任主编。


从创刊至今30多年来,《农村经济》始终紧随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脉络,不断调整办刊思路,朝着“集政策导向性、学术权威性、实践指导性于一身的农村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一流期刊”迈进。一是根据形势的变化,《农村经济》几经扩版,增大刊发文章容量,在保留精品栏目的基础上不断对期刊栏目进行重大调整,以更好地突出研究的重大性、理论性、政策性特征。如约请国内知名专家来稿的“专家视点”,反映党和政府重大政策调整的“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反映突出事件的“灾后重建研究”及为中青年学者提供平台的“博士硕士论坛”等栏目均具有鲜明特点和强烈针对性。二是瞄准研究前沿,组织高质量稿件,将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稿源和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作者稿源纳入本刊“专家视点”,以进一步提高刊物影响力。如韩俊、张晓山、党国英、马晓河、张红宇、温思美等一批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均对本刊给予了大力支持并纷纷赐稿。三是坚持主动办刊、开放性办刊,充分发挥刊所合一的特殊优势,期刊责编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形成研究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的编研能力,以促进期刊向着高质量水平发展。四是《农村经济》在办好刊物的基础上,十分注重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联系,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多年来,《农村经济》秉承“评析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讨农村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方法,从全新和全面的角度展示改革开放后的崭新面貌”的办刊宗旨,致力于为经济理论工作者提供研究新动态,为各级政府提供发展新思路,为广大农村经济工作者提供实践新方法。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者的共同耕耘,《农村经济》于1991年正式列入全国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曾被四川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被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授予优秀期刊称号。《农村经济》也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此外,《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8年版)对全国2164种正式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2017年的文献计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按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2017年影响力指数及影响因子排序、按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2017年各类计量指标排序和按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2017年被引频次及可被引文献量排序,《农村经济》均在“综合性经济科学/农业经济”类期刊中排名列全国第六、在同类地方性期刊中荣列第一。


回顾过去,通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农村经济》在政策导向性、学术权威性、实践指导性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已深受四川及全国农村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喜爱。展望未来,中国农村经济正在发生更加深刻的变革,“三农”问题已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全面实施,《农村经济》仍将一如既往地追随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辱使命,再创辉煌。


《农村经济》开设有“专家视点、热点透视、土地问题、产业结构研究、区域经济、农民收入与消费、财政与金融、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现代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经营管理、他山之石”等重点栏目,覆盖面宽,涉及范围广,集政策导向性、学术权威性、实践指导性等于一身,以期能充分满足各具需求的读者和不同研究领域的作者。
投稿方式:登录《农村经济》网上投稿系统 ncjj.alljournal.cn,点击左侧“用户专区”栏下“读者登录”,新用户注册登录后进行投稿。

2022年第6期目录


2022年第6期重点文章摘要

劳动力转移如何影响农村熟人社会变迁?

李 佩 罗必良


[摘要]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农户间的传统熟人社会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从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距离以及时间三个维度出发,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熟人社会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劳动力转移程度的加深,传统的农村熟人社会关系逐渐弱化,具体表现为:一是农户间情感性的非经济互助往来频率减少、以人情礼金支出为代表的经济互惠往来关系增强;二是农户对村内外农户的信任差异缩小;三是嵌入在熟人社会中的关系型人情交易向更加市场化的交易模式转变。此外,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户对农业的生计依赖性下降,是影响农村熟人社会关系的重要推手。由此,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既要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又要避免村庄秩序失衡,并在加强和改进村庄有效治理中增进农民幸福感。[关键词]劳动力转移 农村熟人社会 社会关系 生计依赖[作者]

李 佩 博士研究生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2

罗必良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642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其协调研究”(编号:71933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罗必良为本文通讯作者。

董 欢[摘要]新一轮宅基地赋权实现了宅基地价值显化的合法化,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由于附于宅基地之上的多方利益冲突交错复杂,宅基地价值显化中潜藏各种风险:激励宅基地恶性扩张,侵害弱势农户利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权主体地位虚置,导致集体利益被忽视;强势工商资本压低宅基地显化价格,挤占农户利益空间;加剧宅基地无序利用风险,影响农村长远发展利益;挤压农村内部建设用地空间,加剧城乡发展之间的利益失衡。鉴于此,在宅基地价值显化中应当避免从“一刀切禁止显化”转向“一哄而上”,应坚持基底公平、主体利益平衡、集体所有地位、市场机制导向、乡村优先原则的定位和深化方向,以实现宅基地价值有序显化的同时,又让这种价值显化不损害农业、农村发展的长远利益,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关键词]宅基地制度 宅基地价值显化 利益冲突 潜在风险 乡村振兴

[作者]

  副教授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5

迈向全过程共享发展:

中国减贫的历史演进与共同富裕展望

李 航 齐顾波[摘要]经济增长是减少贫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经济增长减贫的关键机制在于共享发展。基于共享发展视角,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化增长”的实质是发展难以共享。更进一步,通过对中国减贫历程的梳理发现,摆脱贫困不能局限于共享发展的某个环节,而应以系统性思维谋划全过程共享发展。中国减贫的共享发展逻辑在于:为何共享(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谁来共享(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什么(机会、过程、成果)、如何共享(有效的制度和政策供给)。在新时期探索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可在全过程共享发展的思路下,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涓滴理论 贫困化增长 共享发展 共同富裕

[作者]

李 航 博士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北京市 100083

齐顾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北京市 100083


本文系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项目“2020年后吉林省应对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研究”(编号:JL2020-003)、“中国农业大学2115人才工程” 资助项目(编号:TP181121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的运作困境与优化路径

——基于桂南B镇的个案考察

张燕妮 黄六招 张国磊


[摘要]农村环境治理既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步骤。通过何种治理方式提升农村环境治理的绩效,不仅是各级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当前“三农”问题研究的热点议题。基于个案分析法对桂南B镇考察发现:由于地方财政供给不足、各职能部门分利秩序与环保组织参与度低等因素的制约,使得PPP模式下的农村环境治理陷入环境政策执行地方化、竞争机制虚拟化、社会组织发展滞后化与基层群众环保参与冷漠化等困境。因此,亟需通过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与政策的底层实践,引入竞争机制与以效付费制度,培育社会组织与提升治理技术,提升环保意识与发动群众参与等措施来破解单中心秩序的“内卷化”困境,使农村环境治理走向多元主体有效参与的合作共治格局。[关键词]农村环境治理 PPP模式 制度困境 优化路径 合作共治[作者]

张燕妮 助理研究员 广州工商学院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28138

黄六招 讲师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4

张国磊 副教授 广东金融学院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 510521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镇干部权力关系化运作的结构剖析与政策调适研究”(编号:20CZZ03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研究”(编号:GD19YGL06)、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编号:21CSH005)、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资助经费重点项目“广西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编号:2021A026)、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数字技术赋能佛山城市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机制研究”(编号:2022-QN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张国磊系本文通讯作者。

金融科技有助于缓解农户信贷配给吗?

——基于CHFS2019数据的实证分析

李明贤 万小萱


[摘要]本文以信贷配给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基于两个次序选择的三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科技对中国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中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发现:(1)需求方配给是农户面临的主要信贷配给类型,只顾及供给方配给将低估信贷配给的规模。农户遭受需求方配给的原因在于高信贷成本和自身信贷信心的缺失。(2)金融科技有助于缓解农户面临的需求方配给,促进农户信贷需求的表达。(3)金融科技主要从降低信贷交易成本和降低贷款风险两方面缓解农户面临的需求方配给。总之,金融科技的应用对中国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中农户面临的信贷配给起到了缓解作用,对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意义重大。[关键词]金融科技 农户 需求方配给 供给方配给[作者]

李明贤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

万小萱 硕士研究生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融科技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机理和实现路径研究”(编号:72073043)和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金融科技的作用机理研究”(编号:19A2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偏位与矫治:农村高质量公共服务何以实现

——基于四川省J县的考察

丁怡舟 靳永翥 罗 敏


[摘要]农村高质量公共服务是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可由于绩效考核、治理目标、社会资源、工作责任、组织制度、专业知识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基层部门的公共服务出现显性偏位与隐性偏位。基于农村一线基层部门与主管上级部门组成的公共服务核心体系,本文从偏位、矫治与内外联立出发构建起对应的分析框架。与此同时,研究还借助四川省J县的实地考察,来具体说明农村公共服务质量该如何改进。研究结论表明,地方政府厘清公共服务的偏位与矫正,对实现农村高质量公共服务极为重要。唯有合理地调整公共服务核心体系,我们才能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关键词]偏位 矫治 公共服务[作者]

丁怡舟 博士研究生 厦门大学 福建厦门 361005

靳永翥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

罗 敏 博士研究生 厦门大学 福建厦门 361005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强化制度执行力研究”(编号:20ZDA1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罗敏为本文通讯作者。



往期推荐


《期刊速递》| 《农村经济》2022年第5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期刊速递》| 《农村经济》2022年第4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期刊速递》| 《农村经济》2022年第3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期刊速递》| 《农村经济》2022年第2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期刊速递》| 《农村经济》2022年第1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图文 | 《农村经济》编辑部责任编辑:翟 琨
编 辑:何丽娟、石维丹、刘晓娟


  微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微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忠诚 、创新 、开放 、和谐 ”办院方针,推进“名所 、名师 、名院 、名刊 、名网”战略,持续打造“坚强理论阵地 、高端新型智库 、一流学术殿堂 、重要传播平台”,综合实力在全国地方社科院中属于第一方队。



长按二维码,立刻关注哦


喜欢就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