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回顾与未来展望

科技创新加速器 PLUGANDPLAY 2024-06-07




以下为本文目录,

建议结合要点进行阅读


 开篇引言 

 第一章 政策规划篇   

 第二章 金融机构篇

     一、金融+数字技术创新回顾

     二、金融+场景产业创新回顾

         1、金融与C端的融合创新

         2、金融与B端的融合创新

     三、海外金融科技发展观察

 第三章 绿色金融篇

 第四章 投资布局篇

 第五章 未来展望篇

     一、变革路径

     二、变革路径背后的动因

     三、重点发展机遇

 参考引用文献与资料


开篇引言


作为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政策指引的最后一年,我们观察到金融机构对于金融科技实践战略从早先的“科技赋能”升级至“科技引领”,例如国内银行业科技投入规模在2020年罕见出现50%以上显著增速。对于2021年,以招商银行披露的上半年科技投入增长近30%表现来看,全行业2021年科技投入预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2021年作为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别指出,要“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我们也看到众多银行在2021年同步制定了自身的“十四五规划”。在此基础之上,工商银行进一步制定了《2021-2023年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建设银行进一步制定了《2021-2025年金融科技战略规划》。在2022年1月,央行接力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为产业未来发展提出新的指引。


在这些强劲的政策推动和战略引领下,多元化的技术投入给金融机构带来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场景产业的跨界融合给金融机构带来业务新增量,这些新模式正在逐渐成为金融业差异化竞争的突破口。


基于这些观察与实践,下文我们将从金融科技的政策与规划总结开始,梳理分析包括隐私计算、云原生、场景赋能、产业互联网、SaaS等在内的2021年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实践代表,并结合海外发展加以借鉴;研究海内外投资机构金融科技布局;重点剖析与倡议绿色金融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金融科技领域由于其科技+金融的二重性,在广泛吸收各产业数字化进程中沉淀的新兴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在重塑金融业自身运营方式,二级市场对于金融机构的估值模型也在同步演变。我们也认为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已经处于确定性的长期增长之中,参照欧美领先银行科技投入在营收10%占比的常态以及目前我们3%的投入强度,数千亿新增市场将在未来加速打开。


第一章

政策规划篇 


关键词:基础建设


2019年8月,央行公布首轮金融科技发展规划——《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这份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明确了金融科技发展方向、任务和路径,开启了金融科技在国内蓬勃发展之路。在2021年一月,央行继续政策加持,出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的重点任务包括“金融科技治理”、“数据能力建设”、“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数字技术金融应用”、“金融科技创新体系”、“金融服务智慧再造”、“监管科技的全方位应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等八方面。相比之前一轮规划,“底座”、“最后一公里”、“再造”等关键词提示我们政策正在推动金融科技向基础设施迈进


与此同时,我们观察2021年全年各部委其他对于金融科技领域的政策,可以看到“合法合规”正成为金融科技实施与落地的重要基石,而这也将给金融科技健康发展提供长期保障。



第二章

金融机构篇


关键词:合规数字智能、云原生、场景赋能、产业互联网、SaaS、科技金融 


一、金融+数字技术创新回顾


通过疫情,无论是银行本身,还是零售或者企业客户,彼此都对金融业务的线上、便利、快捷、及时、准确等智能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诉求。尤其在银行端,我们观察到包括风控、投研/投顾、支付、客服、营销、监管等业务环节都能看到很多人工智能创新案例,以及银行也与众多头部科技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持续的为业务部门提供更高效准确的创新技术与产品。


不过在2021年,伴随《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是继《网络安全法》之后,再次将用户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了制度完善。对于大力发展技术与金融融合的银行业而言,作为技术底层生产力,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再次被金融机构放在重要位置,隐私计算被推上聚光灯


我们观察到诸多银行对于隐私计算开始实践。例如工商银行建立“多方安全计算平台”,该平台通过一系列密码学协议支撑,实现多方原始数据密文协同计算,全面保障原始数据隐私安全;交通银行建立“隐私计算平台”, 将隐私计算相关技术同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区块链、图像识别等技术结合,形成安全可信的综合化数据融合解决方案,平台现已应用于普惠金融、智慧风控、生物识别、智慧营销等多种业务场景;在科创企业端,从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沙盒”入选项目清单的统计可以看出,技术提供方(包括华控清交、富数科技、矩阵元、星云Clustar等科技公司)积极与金融机构深入挖掘相关应用场景。


我们认为,隐私计算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在营销、风控层面提升效率,技术上已经得到初步验证和落地,尤其可以协助银行在“运用数据”辅助展开金融业务中存在的痛点和瓶颈,例如,在零售信贷业务中,银行在授信审批时缺乏对客户信息的全面收集以及验证,在发放贷款后无法实时了解客户的交易信息和信用变化。


也正是在上述趋势的背景下,风险投资人大力押注合规智能背后的隐私计算赛道,根据公开资料统计,2021年超过10亿元投资已经入局。我们团队也早在2018年就指出多方安全计算是未来围绕数据合法合规使用的创新路径之一。隐私计算所提供的“可用不可见”功能可以在多场景起效,并且可以在各个数据要素融合的痛点提供了安全合规手段。不过我们也观察到,受制于短期算力瓶颈和金融机构对于创新产品的消化周期,隐私计算相关的产品与服务还处于导入初期


与此同时,在2021年,基于云原生的人工智能应用是机构IT布局重点。从行业规模看,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中国金融云市场(2021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1上半年,中国金融云市场规模达到26.5亿美元,同比增长达40.2%。


从实际应用层来看,包括平安银行、上海银行等在2021年首次提出正在加快构建云原生体系。在这普及背后,银行也积极在IaaS层及PaaS层布局机构底层核心系统更迭,例如工商银行在2021年半年报首次披露相关建设情况,其IaaS基础设施云入云节点总量达到9.8万套,PaaS应用服务云容器数超过 5.6万套。


不过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鉴于私有化部署占比较高,未来私有化与云原生的结合可能机会更大。例如腾讯云最近推出了云原生操作系统遨驰在私有化领域的交付方案,可以更好的服务金融、政务、能源等行业。这个带来比较有趣的会是,原先我们顾虑的纯公有云模式的业务复制难题有机会在云服务大厂的带领下破解。


不过在这些相关新兴技术应用背后,我们也认识到,成熟技术的引入应建立在优秀的数据管理能力的基础上,故只有在数据治理系统和体系完善的基础上,金融科技业务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数据资产助力各种技术落地与良好实践。这带来的就是无论任何新型智能技术出现,数据底层能力建设将仍是强刚需。


二、金融+场景产业创新回顾


1.金融与C端的联合创新


我们观察到,小额高频,包括“衣食住行游娱学养”是银行切入C端场景的重要入口。与这些刚需场景的合作,一方面帮助银行显著增加了获客渠道,同时也提升了银行与用户的粘性。中国银行2021年发布的《金融场景生态建设行业发展白皮书》也指出,全球最具价值的前100家银行中,70%以上已通过建设开放银行平台等模式投入场景生态建设浪潮。例如建设银行在本地生活服务的发展迅猛,基于“建行生活”App,建设银行覆盖优质餐饮、品质外卖、打车出行、充值缴费等场景为C端流量一站式服务。


与此同时,这些非金融场景的实际应用情况也成为了银行定期报告信息披露的新风向标。例如招商银行在2019年年报首次披露其App金融场景使用率和非金融场景使用率分别为83.79%和69.80%,掌上生活App对应比率分别为76.21%和73.90%。紧随其后的是在2021年交通银行和平安银行也加入类似指标披露队伍。另外,我们也看到更多银行在披露传统AUM(零售客户总资产)指标同时,自2018年起也陆续开始披露MAU(月活跃用户)指标。在2020年年报中,有7家包括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与中信银行披露了MAU指标,农业银行与邮储银行也在2021年中报进行了MAU指标首次披露。


我们认识到,在金融业务同质化竞争的背景下,银行与场景产业的融合势必成为了几乎所有银行的选择,不过其跨界协作方式也开始出现了同质化的表现,这背后考验的是金融人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产品运营能力、以及对于资源与资金投入的强度。当然也有部分银行选择优先精耕细作个别场景,以此实现客户的粘性提升,例如光大银行的“云缴费”每月生活缴费场景,交通银行旗下信用卡的“最红星期五”每周定期线下消费场景,南京银行的“鑫e商城”线上购物场景,宁波银行的“薪福宝”每月工资代发场景。


2.金融与B端的融合创新


对于B端,我们观察到更多银行开始站在产业互联网维度去做差异化企业金融业务,将客户的资产负债表与数字化报表结合起来,助推企业金融业务发展。我国产业互联网处于刚起步状态,仍属于蓝海市场。各个传统产业对于利用科技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与生产、运输、销售与管理协同有着强烈的需求,银行可以开放科技能力助力产业转型。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席卷,基于产业数字化的产业金融将可能逐步走向产业数字金融。当产业数字化后,不仅产业的经营信息都将线上化与数据化,其整个产业的上下游也将建立数字化连接,使得整个产业链将产生巨大变革,创造更大价值空间。在此基础上,产业金融的模式与逻辑也将随着产业数字化进行迭代变更。传统的产业金融模式主要直接面向单点核心客户,基于其订单信息、资产信息提供单一或整合的金融服务产品,而随着产业数字化的发展,金融机构在评估企业价值时,不仅可以看其经营数据,还可以挖掘其潜在的数据资产价值,为金融机构创造更多的资产空间。


近年多家金融机构在产业互联网方面进行了创新,例如卫星遥感技术助力“三农”、打造线上产业供应链金融平台、结合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打造的金融业务支持平台等。



与此同时,作为ToB为代表的SaaS模式,首次在2021年银行披露的定期报告中出现。平安银行在2020年年报中指出“通过与 SaaS平台开发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产业生态圈,形成‘1+N’批量获客及经营的生态合作模式”。浦发银行在2021年半年报中指出,通过对接核心企业、SAAS平台等1+X模式,围绕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等场景预付费资金监管、物流行业全链路、ERP厂商SAAS服务、汽车金融生态等重点行业,组合开户、收单、E存管、在线融资等明星API组件,形成综合服务方案,带动分行营销行业及头部客户,助力结算性存款、有价值客户、代发业务稳步提升。尤其是在借记卡业务方面,浦发银行联合SaaS服务商打造联合营销模式,通过快速提升产品力与商户服务能力提升浦发银行在多类细分场景的覆盖率,形成扩大交易规模与拓客获客的新途径。


我们认为,SaaS未来将给金融机构带来新的获客模式,以及基于SaaS的数据属性,也将给金融机构带来新资产的探索与实践机会。


三、海外金融科技发展观察


海外金融科技市场2021年同样也呈现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包括监管侧、融资端、活跃科创企业方面、领先金融机构的科技创新实践均有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和借鉴之处。


从监管角度来看,在数据安全相关法律逐渐完善之后,合规与安全的关注度并没有减弱。以新加坡为例,其金管局2021年重点工作包括推出新一代监管沙盒、与美国财政部进行网络安全合作等。


从热门新兴创业领域来看,BNPL(先买后付)、NFT(非同质化代币)等成为行业异军突起的赛道。多个国家呈现BNPL集中爆发态势,百余家NFT企业累计获得数十亿美元投资。但正如前文提到的监管加码,对于BNPL的迅速发展,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已经意识到其背后可能带来的新型债务增加,并在2021年年末与多家先买后付服务商了解相关情况,寻求更多数据披露。


从活跃科创企业来看,根据剑桥大学替代金融中心-剑桥大学金融科技生态系统地图统计,数字银行赛道火热,海外活跃企业数量达到245家,增加8%。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也是重点参与投资海外数字银行的成员,目前已经投资布局包括南非、丹麦、巴西、德国、印度等数字银行。



从领先金融机构实践来看,作为年投入超百亿美金的行业领军者摩根大通是重点关注对象。相比其2020年重点布局区块链不同,摩根大通在2021年重点布局了数字银行(收购巴西数字银行C6 Bank的40%股权)、场景金融(收购大学理财规划平台Frank,将获客触角提前至大学生)、支付科技(允许其企业客户通过银行的应用程序和网站向数百万零售客户发送付款请求,背后结合了即时资金可用性、结算终结性、即时确认和集成信息流等)等。其他领先银行方面,科技与场景的结合是重点关注方向,例如高盛与苹果共同商议推出“先买后付”服务,花旗银行宣布推出数字平台Bridge,帮助中小企业与地方、社区银行建立联系,助力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对于上述海外市场变化,我们看到合规智能与场景产业数字化是与国内金融科技发展趋同之处。我们认为监管的深度介入将会给国内金融科技带来更明确的“横向”成长预期,而金融机构开放生态、打开边界的主动式创新将给国内金融科技带来更具想象力的“纵向”成长空间。


有研究显示,部分国家和地区推行的监管沙盒模式有效带动了更多企业进入金融科技市场,有助于促进金融创新。从我们实际观察来看,监管沙盒模式为金融机构建立了清晰的科技创新路径,并且通过权威机构的领导,也带动了其他金融机构对于成功案例的不断复制。相比早前缺少监管机构或者明确法律法规指引的创新,目前的金融科技创新模式具有可持续、可监管的长期发展特征


对于场景产业数字化方面,相比海外,我们感受到国内金融机构对于“连接各方”的诉求更为强烈,这也有赖于国内快速的数字化进程,帮助到金融机构可以实现更快更好的创新落地。另外,我们目前已经迈过纯金融模式创新阶段,我们正在经历的场景产业赋能是正在实实在在地提升全社会效率水平,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第三章

绿色金融篇


关键词:绿色金融重塑、金融机构碳中和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自2012年原银监会颁布《绿色信贷指引》以来,国内有关绿色金融的政策从顶层设计到细节业绩评价都在陆续完善,整体行业也处于快速发展与渗透中。绿色信贷方面,2020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为11.9万亿,在2021年三季度末达到14.8万亿元,同比增长28%,持续高于贷款平均增速;绿色债券方面,2021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翻倍增长至6,025亿元,整体存量余额为1.1万亿元,同比增长28%;绿色资管方面,2020年末绿色信托存续资产规模为3,592亿元,同比增长7%。绿色ESG投资基金管理规模在2021年三季末为2,500亿元,同比增长两倍,权益类公募ESG基金新发产品48只,接近此前5年的总和。展望未来,上述绿色金融指标在所属领域的渗透率相比欧美成熟市场均有数倍的差距,后期有望加速追赶


在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与2060年前碳中和的背景下,绿色金融成为2021年所有金融机构的发力点,包括战略方针制定、政策支持、信贷方向调整、行业研究、产品创新、组织结构提升、人才培养等。



不过我们认为,伴随着我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政策出炉,目前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金融有几方面亟需调整,关的金融科技将有较大施展空间


首先是金融机构作为企业主体,在通过金融服务支持碳中和的背后,其自身如何实现碳中和也是需要研究探讨的。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指出要“建设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华夏银行提出“力争在2025年之前实现自身碳中和”,其将从降低能耗、无纸办公、节约用水、绿色采购、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开始行动。我们认为,2022年对于国内金融机构而言需要先从碳排查做起,包括咨询、实施、动态管理、减排措施(例如央行提出的数据中心节能降耗建议)制定等,并陆续开始制定自身的中长期碳中和规划,因为长期看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也有可能成为强制披露事项。


其次是早前的绿色金融的行业界定标准和目前碳中和政策下所倡导的行业发展与限制存在部分冲突,故从碳中和角度看,目前可以被认定为绿色金融对应的行业可能需要进行调整。我们认为,2022年对于国内金融机构而言需要进一步厘清绿色金融在相关行业内的布局,并且借助科技手段,例如ESG评分等来更好辅助金融机构识别绿色客户、筛选绿色客户;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对于气象气候监测带来的风控手段变化,可以赋能金融机构进行信贷风控管理,或者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可以设计出更多的创新绿色保险产品;运用区块链技术对于绿色客户碳轨迹的记录等科技能力将更好的帮助金融机构对于绿色客户可以有更完整的认知。


再者伴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启动,绿色金融将新增围绕碳资产的金融命题,一系列新的金融产品设计亟需完善。目前我国仅电力行业加入,交易量、价格目前较少,产品也相对单一,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参照欧美成熟市场发展情况,其拥有完整的碳现货、碳托管、碳回购、碳远期、碳掉期、碳基金、碳债券、类碳期货等全面的碳金融产品和工具,是绿色金融从理念到实现重要支撑手段。中信建投认为,“国内银行业可以从零售、公司和投行业务三方面同时参与到碳金融的碳排放权交易、碳融资和碳投资中,包括以碳履约为目的的碳排放权现货和期货交易、以碳资产为增信手段的融资、以碳资产为标的的资产管理与投资”。我们认为,未来在这些相关基础设施完善后,也将更有利于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


第四章

投资布局篇


关键词:数字银行、数字科技 


随着疫情常态化以及对数字化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市场加速回暖趋势明显,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大量金融科技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不断提升,到2021年金融科技投融资规模较同期增幅明显,全球范围内公开披露的金融科技融资数量4,969笔,融资额度1,3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2%和168%。



从区域来看,不论是金融科技投融资笔数还是金额,2021年北美和欧洲依然是全球最活跃的地区,其中北美地区投融资笔数和总额占全球的比例均接40%; 欧洲紧随其后,且对亚洲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南美增长显著,2021年投融资总额实现150%的增长。



具体行业赛道看,全球多个国家的数字银行、财富管理、支付科技等业务普及率不断提升,在疫情的驱动下,用户逐渐习惯数字化业务,新业态明显激活了大量金融科技公司的扩张需求,投资机构对其关注度大幅提升,投融资规模迎来快速增长。



聚焦至国内来看,相比海外仍在加速金融模式创新来看,中国金融科技已经进一步升级至对于科技领域的投资。虽然从融资金额来看有所下降(2021年全年为1,051亿元,同比下降51%),但围绕科技的大规模投入,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整体赛道仍保持较高活跃度。



第五章

未来展望篇


关键词:科技的力量


站在2022年伊始看,超300万亿资产规模的中国金融行业正在各方推动下加速科技赋能与变革。正如上文提到的,金融与技术的融合、金融与场景产业的融合,以及绿色金融的快速增长,其背后也正代表着金融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金融科技的应用触角在从新兴资产挖掘衍生到资产结构优化,从下沉客户挖掘扩展到全周期千人千面客户服务与管理,从线下网点数字化升级至各类线上场景延伸。我们认为,金融科技领域由于其科技+金融的二重性,在广泛吸收各产业数字化进程中沉淀的新兴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在重塑金融业自身运营方式,二级市场对于金融机构的估值模型也在同步演变。


长期来看,中国金融科技内涵在逐步演进,科技在两条路径上愈发深刻地变革金融行业。


一、变革路径


变革路径一方面在于藉由科技的力量,长期支持中央对金融业自身的深度改造,表现在深化央行提出的“金融业供给侧改革”,通常意义上的供给侧改革从宏观到微观有四个方面,包括:


1)优化融资结构,扩大普惠受众范围;

2)优化金融机构结构,鼓励金融行业中机构类型多样化;

3)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例如北交所、科创板的设立等;

4)优化产品结构,提供丰富适配的金融产品。


科技在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将银行业务中原先不可标准化的部分进行了标准化改造,丰富了的产品结构满足特殊企业/人群的需求,从而帮助优化了融资结构,促进大中小融通;

2)在金融机构结构方面,一批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互联网银行、民营银行、直销银行的新增设立,扎根区域、服务特定人群;

3)同时在国产替代浪潮下,科技企业也助力新机构包括新交易所的设立,全方位提供核心系统到外围系统。



变革路径的另一方面,在于科技藉由数字化转型的引擎,提升金融赋能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需求直到共同富裕的能力。在政策指引、技术发展、产业升级以及投融资力量如“主动脉”的推动下,藉由创新型企业深入到“毛细血管”的涓涓细流般的实践,沿资金流动方向,自资产端,经由其中处理业务的机构端,满足需求侧的各类主体的账户处理、交易结算、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需求(CBFG)。金融科技的价值创造通过各类解决方案与应用,帮助开放金融服务入口、提升信用管理能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助力财富与资产增值,形塑并推动商业模式演进。


二、变革路径背后的动因


通过观察企业以及各类机构自身实践,可以领略到推动实现长期价值的两条路径的背后的动因主要来自技术与商业模式因素,以及政策、产业与投融资因素。


首先是技术发展因素。从根本上看,技术变迁是决定经济与商业发展的本质动力。回顾过去几十年,以互联网普及为代表的诸多技术变迁的周期显著推动了经济的显著增长。我们关注可以应用到所有领域的技术以及应用到特定领域的技术。前者被经济学家称为“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GPT),后者被称为“专用目的技术”(Specific Purpose Technology,SPT)。我们看到一众数字经济相关领域专家认为,GPT可能成为重大技术变迁中的关键引领技术,通过GPT,产生足够大的“创造性破坏”,让社会生产与产业格局从既有范式中走出来,发生质变,而SPT只能在GPT的基础上做渐进式创新,在某一方面推进效率提升,期望量变引发质变。


长期来看,我们期待提前发现新的GPT,在金融科技领域,经常提及的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IOT(ABCDI)等都曾经被寄予厚望作为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GPT,作为金融科技各类规划的“基础层”,目前来看,这些基础层均在局部应用层面有显著价值,例如AI在风控规则挖掘、自动驾驶等利用机器学习路径的领域;而近年来,以数据中心、超级计算中心等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物理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底座”的同时,云计算,作为“十四五”规划中的支持数字经济七大重点产业之一,也由于其较低技术使用门槛,按需付费的灵活成本优势,以及对新商业模式打造的开发环境,有望对数字资源重新整合,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GPT。


我们重点关注两类技术的适用范畴与发展阶段,在Gartner公司的The Hype Cycle中不同阶段的创新技术在落地能力与投入产出的规模效应方面有显著差异。成熟技术通常有中大型公司进行标准化推广与渗透,从IaaS层到PaaS层以至于SaaS层,例如阿里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等方面的深入产业的布局。而早期技术藉由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由当期行业热点需求完成爆发式铺设,期间占领头部客户,在系统升级换代以及重点应用领域实现部署后启动客户关系纽带,帮助创业公司活下来并形成竞争壁垒,所以对团队能力尤其是对技术的理解与销售能力尤为重要。


其次是商业模式因素。长期来看,期望有不同于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商业模式。互联网行业的勃兴证明了平台经济的价值,如果把平台价值≈规模*单位经济,可以看到平台极端依赖规模,依赖供需双方在平台上活跃量所激发的经济价值,而中国巨大的人口优势在C端市场成为强大的需求侧动力,通过挖掘与转化流量撑起了平台整体价值,支撑了多个市值超过千亿的公司。如果我们沿用中美对标分析的方法看美国巨头,可以看到Web2.0时代的这些巨头通常是通过平台模式做大的(FAANG),但从上市公司的年报来看,这些巨头基本上只有一个主攻的业务方向。Facebook:社交,Amazon:零售,Apple:手机,Netflix:视频…而反观中国的头部企业,几乎所有领域都能看到他们的触手,平台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能够凭借在战略层面产生的各领域之间的协同效应,利用各领域之间的供需促进自身业务的发展。但如果所有企业采用这种模式,不做大蛋糕,则必将“竭泽而渔”,从“重规模,重流量”的路径走向“无地可圈”的终局,而忽视了细分技术领域的研发与积累。


另一方面,由于B端技术及应用的研发需要慢功夫、长时期,很难短期产生经济效益,容易被依赖赚快钱的企业忽略,而始终无法积累基础技术。举例来说在工业、农业等领域,大量基础工业软件(如CAD,CAE以及EDA等)极端依赖欧美的技术。工业软件应用的适用范围非常狭窄,很难形成规模,巨头们进入这些领域的优先级较低。这点也给予了创新企业的大量机会,可预见的商业模式是在相应的具体领域通过提供模块化的,即插即用的功能,直接服务于不同细分产业的共性需求(例如质检、招聘、报销、办公协同等),横向覆盖跨产业中的用户形成规模效应或嵌入到细分产业垂直平台中帮助推进工农业等实体经济领域的数字化,进而形成细分领域的软件龙头、服务巨头或硬件的基础平台。


再者是政策、投融资与产业发展因素。在技术与商业因素外,中国市场首要需要考虑政策面因素,政策的宽松与严格整体呈现周期形态,宽松监管环境下,激发新经济的繁荣,但也会在后期由于所有人预期监管措施的出台而畏首畏尾,监管趋严的背后逻辑在经济学研究中指出与“流动性冗余”(任泽平)密切相关,流动性冗余导致资金的脱实入虚,所以监管往往在“流动性冗余”阶段出现后的某个时段开启,出现密集监管行为,从而进入严格监管环境;而严格监管环境固然让部分巨头在短期内遭受巨大挫折,但长期来看,政策帮助厘清规则,重定方向。


拿美国的例子来看,1945年的《Endless Frontier Act》提出要重视不以应用为目的的基础研究,面向长远,帮助美国逐步摆脱了对欧洲基础科学研究的依赖。激发了美国在半个世纪以上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技术到商业领先。回看过去两年的反垄断相关法案以及《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相关各部门的配套制度的出台,可预见严监管是未来几年的主要基调。与此相适配的投融资也将延续政策指引,推动资金涌入政策指引方向,值得一提的是,从微观项目端来看,早期创业项目受投融资支持影响巨大,A轮至B轮期间巨额融资金额将由于资方品牌及生态效应,帮助创业项目在人才招募、客户影响力以及产品强化速率方面都有所助力。相对应的产业升级,在可持续能源、柔性制造、农业信息化等方面所带来的对信贷适配的要求,资金使用效率的要求,也将推动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三、重点发展机遇


综合来看,长期看价值,短期看机会,回到当下,2022年及中长期的金融科技发展将顺延两条路径,受如上因素的影响,在合作机会层面在如下方面有重点发展机遇。


首先是供给侧改革。绿色金融,短期至中长期是金融机构发力重点。围绕支持碳中和要求的大量绿色科技的引用,在纯绿以及传统行业转型两个大方向下,集中在帮助绿色金融中的金融产品(例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创新的工具、应用与平台等,同时金融机构自身碳中和也有较大应用窗口。


其次是赋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方面,在企业端重点关注用于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企业资产负债表各项的数字化的各类SaaS应用;在产业端,各细分行业中帮助企业上下游进一步打通,围绕生产端、供应端、流通端,销售端的核心环节中需金融提升资金运转效率及入口类嵌入式服务模块实现产供销协同,大中小融通;在工业端,从应用层切入,纵向聚焦生产制造核心环节的垂直领域,下探到技术层(如工业互联网平台,边缘计算终端等)、基础层(如IOT体系,网络环境、芯片、传感器)及金融服务的创新结合,探索在金融科技相关数据源生成、授信模型创设、完善风控流程,风控规则升级等衍生机会。数字经济方面,一方面是原有APP的运营体系的完善是金融机构的关注重点,而贴近C端用户的新兴交互方式与行为载体的元宇宙有望持续得到关注,所催生的对AR/VR、数字人等方面的应用也有广泛空间,另一方面数据资产化及交易平台的建设持续需要数据治理相关项目的引入,隐私计算技术仍需要更深度的商用。


参考引用文献与资料

1、上市银行2020年与2021年度定期报告;
2、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
3、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数据治理问题》;
4、浦发银行与浙江大学,《数据原生的金融架构蓝皮书》;
5、交通银行,《隐私计算金融应用蓝皮书》;
6、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业务管理办法》;
7、中国银行,《金融场景生态建设行业发展白皮书》;
8、零壹财经,《银行App本地生活服务场景“加减法”》;
9、诗融,《产业数字金融:一场银行输不起的战役》;
10、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卫星遥感+AI技术,开启农村信贷新视角》;
11、金融时报,《工行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提升农村信贷工作水平》;
12、四川经济日报,《交行携手战略伙伴发布 线上供应链融资产品“交航信”》;
13、中国电子银行网,《产业链金融成金融科技新着力点 商业银行“花式”竞逐》;
14、平安银行,《平安银行星云物联网平台设备接入破千万 赋能产业数字化升级》;
15、中国金融贸易网,《立足金融科技,平安银行开放银行的“智”胜之道》;
16、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课题组,《碳中和愿景下的绿色金融路线图研究》;
17、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18、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2020-2021)》;
19、华夏基金、《财经》、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2021中国ESG发展白皮书》;
20、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 (IEEFA),2019年2月研究报告;
21、中信建投,《绿色金融蓬勃发展银行业应如何参与》;
22、华锐金融科技研究所,《透过海外投行IT投入探寻行业技术创新空间》;
23、华锐金融技术,《金融科技动态观察》;
24、腾讯金融研究院,《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十年演进:模式、特点及影响因素》;
25、范内瓦·布什/拉什·D.霍尔特,《科学:无尽的前沿》;
26、中国信通院,《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
27、《人民日报》(2021年07月06日05版);
28、李杨,《金融供给侧改革》;
29、中共中央政治局2019.2.22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文件;
30、任泽平,《货币政策周期和监管周期》;
31、安筱鹏,《通用目的技术(GPT)与两化深度融合》;
32、陈永伟,《拐点上的中国数字经济》;
33、闫德利,《数字经济再认识:它是什么,不是什么?》;

34、Bresnahan,T.F., and M.Trajtenberg. 1992.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Engines of Growth"? NBER Working Paper 4148.



免责声明

本文章所引用的数据及信息来源于“参考引用文献与资料”或已在原文注明的相关渠道,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本文章相关观点仅供参考。如您需要转载或引用此文,请联系我们,谢谢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加入 Plug and Play 中国

科技创新生态


添加微信小助手 pnp_china

加入创新者社群

及时掌握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关于 Plug and Play China 璞跃中国


2006年成立于硅谷的Plug and Play是一个全球知名的创新生态平台,曾先后成功早期投资孵化了Google、PayPal、Dropbox 等多家互联网行业科技巨头公司,业务涵盖:早期投资、企业创新服务、创新生态空间运营等。经过10余年的发展和超过20年的长期积累,目前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30多个创新生态空间和区域办公室;累计投资超过1500家初创企,为超过17000家初创企业进行孵化加速,为超过500家全球领先大企业提供联合创新服务,年平均举行初创企业和大企业间的对接交流活动1000 余场。


2015年,随着Plug and Play的全球业务发展,在中国双创浪潮下,Plug and Play 进入中国,2016年“Plug and Play中国(即联即用中国)”成立。


Plug and Play中国立足北京——中国总部,布局上海、深圳两大区域创新中心,联动南京、武汉、无锡等城市创新合作伙伴开展中国创新业务。


Plug and Play中国开设企业创新服务、城市创新服务、投资、创新空间四大业务板块,构建了中国领军的线上线下创新平台,并为之配套构建了包括大企业、初创公司、城市伙伴、风险投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导师等多维度的创新生态伙伴体系。


迄今Plug and Play中国已服务近100家行业领军企业,累计孵化加速4000余家创业公司,并投资了包括ApplyBoard、AutoX、非夕科技、纵行科技、银基安全、大界机器人、海飞科、Authing、优时科技等超过150家科技创新企业。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pnpchina.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