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革》2023年第7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改革杂志 农地和乡村 2024-03-17



更多精彩,请点上方关注我们


目录

本刊特稿


加力提效扩大内需  持续增强内生动力

      ——2023年年中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课题组(1)


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姚树洁  汪 锋(11)


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研究专栏


支持与规范并举:促进民营资本健康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乔晓楠  马飞越(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治理的困境与破解之道

      ......尹 俊  孙巾雅(35)


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全球治理研究专栏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进展、成就与展望

      ......朱 兰(47)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制度变迁的逻辑:路径、动力和效能

      ......隋广军  郁清漪  唐丹玲(57)


字经济研究专栏


欧盟数字科技伦理监管:进展及启示

      ......肖红军  张丽丽  阳 镇(73)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模式及机制分析

      ......王定祥  吴炜华  李伶俐(90)


农业经济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成逻辑、内涵特征与推进方略

      ......蓝红星  王婷昱  施帝斌(105)


共同富裕目标视域下的农业强国建设

      ......唐 旭  张 波(116)


公共经济与管理


互联网使用对我国居民捐赠行为的影响

      ——来自中国12786户家庭的经验证据

      ......李庆海  李 实(126)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体系的理论阐释与构建策略

      ......尹 呐  张克俊  郭 祥(145)


《改革》社评  


着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丰安(扉页)



01

加力提效扩大内需  持续增强内生动力

——2023年年中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课题组


摘   要: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厚积薄发,但经济恢复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仍待增强,内需不足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应把握扩大内需和提振信心两大关键,将宏观调控和深化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形成推动经济内生增长、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宏观调控方面,建议以扩大内需为主要着力点,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统筹协调,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增强经济持续好转的内生动力。体制改革方面,建议推出关键改革举措,引导微观市场主体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关键词:国民经济;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宏观调控;体制改革


课题组协调人:李雪松,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主任。执笔:张慧慧、冯明、汪红驹、李双双、张彬斌、左鹏飞。通信作者:冯明。其中,张慧慧、冯明、李双双、左鹏飞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汪红驹、张彬斌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副研究员。


02

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姚树洁   汪  锋


摘   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条件下的高品质生活提供必要物质基础条件,高品质生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本和创新活力,二者辩证统一,构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目标任务。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和当前面临的结构调整压力,提出应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从建设层次分明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城市群、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赋能中心城市发展、促进城市群内部的同城化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四个维度入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中国式现代化;内生经济增长


作者简介:姚树洁,辽宁大学李安民经济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大学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汪锋,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03

支持与规范并举:

促进民营资本健康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乔晓楠   马飞越


摘   要:资本具有逐利特性,且在逐利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发挥促进创新、支持增长、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加剧分化、形成垄断、脱实向虚、引发经济波动与经济危机等消极影响。因此,对待民营资本必须坚持支持与规范并举,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与重要力量。自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以来,国家针对平台经济、虚拟经济以及劳动力再生产等领域出现的问题进行整顿治理,有效遏制了资本无序扩张的势头,并初步建立起一套规范资本行为的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治理效能逐步显现。在此基础上,需要结合短期与长期经济形势,根据资本行为规律,从“稳预期”和“稳利润”入手,进一步支持资本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并使之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关键词:资本健康发展;资本无序扩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作者简介:乔晓楠,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飞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候选人。


0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治理的困境与破解之道


尹  俊   孙巾雅


摘   要:资本治理是新时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议题。资本的本质、特性和行为规律决定了资本在发展过程中无法驾驭自身产生的异己力量,这也是资本治理的理论依据。现阶段,我国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经济环节仍存在诸多资本治理的困境。要通过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健全产权保护制度,使各类资本公平有序竞争;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完善资本行为制度,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健全事前引导、事中防范、事后监管相衔接的全链条资本治理体系,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深化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资本监管能力和监管体系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治理;资本监管


作者简介:尹俊,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巾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05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

进展、成就与展望


朱  兰


摘   要: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精雕细琢等不同阶段的努力,“一带一路”十年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共建范围逐渐扩大,规制对接日益深化;对外投资稳步增长,工程建设质量提高;设施联通不断加强,国际贸易质效双升;人文交流更加密切,民心相通显著增强。新发展阶段,面对全球政治不稳定、经济复苏乏力、大国博弈加剧带来的风险挑战,建议从加强国家风险监测与防控、创新发展模式、调整战略方针、增强战略主动着手,增强发展韧性、提高发展质量、激活发展活力、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


作者简介:朱兰,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06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制度变迁的逻辑:

路径、动力和效能


隋广军   郁清漪   唐丹玲


摘   要: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该框架下的《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等为核心制度安排,协调和规范国际社会的政策和行动。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发生了从中心化治理到去中心化治理的重要变迁。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和历史制度主义相关理论,构建路径、动力和效能三维分析框架,论证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制度变迁的逻辑。具体而言,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制度变迁路径是制度复制和制度替代的混合体,这一变迁受到国际能源革命及全球经济危机外部冲击和公约缔约方能动性的共同作用,并将推进全球碳中和进程,引发国际投资贸易流向改变和气候变化治理制度性领导权及规则制定权博弈。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在推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制度变迁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制度变迁;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隋广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郁清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讲师、专职研究员;唐丹玲,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07

欧盟数字科技伦理监管:

进展及启示


肖红军   张丽丽   阳  镇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科技伦理问题日益凸显。欧盟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政策体系,并设置相关监管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欧盟数字科技伦理监管进展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一,欧盟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主体包括立法层的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在制度执行层,主要包括欧盟和成员国相应的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机构;行业组织和协会则发挥着提供意见和咨询等作用。第二,监管政策布局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重点领域,重点议题主要面向人工智能的可信赖与负责任式创新、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互联网安全。第三,监管模式与机制为欧盟统一框架引领下成员国各具特色的双重监管,注重综合性监管政策与细分监管政策的配合且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其中。欧盟相关实践对中国开展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启示在于:在制度设计上,要注重软性约束与硬性监管相结合、全局性监管与专门性监管并行,加强双边和多边伦理监管制度建设;在监管模式上,要广泛吸纳多元主体参与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政策的制定,形成中央和地方一致且协调的双重监管,并设置相应的伦理监管机构来保障制度的有效执行;在社会生态赋能上,要加大数字科技领域的创新投资力度,推动数字科技的广泛应用和协调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关键词:数字科技;科技伦理;监管模式


作者简介:肖红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丽丽,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数字经济创新研究所副研究员;阳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


08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

模式及机制分析


王定祥   吴炜华   李伶俐


摘   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我国增强实体经济新动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本质是依靠数字经济部门提供的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和数智产品对实体企业要素投入与生产经营模式重组更新,进而促进实体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实践中,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是基于实体企业生产经营节点与数字技术融合而展开的,形成了多种效能各异的融合模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需构筑“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分工协作机制。

关键词: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作者简介:王定祥,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智能金融与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吴炜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李伶俐,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09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生成逻辑、内涵特征与推进方略


蓝红星   王婷昱   施帝斌


摘   要: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三农”实践中的成功运用,是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向世界贡献的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国方案。当前,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安全性主动权要求更高、城乡要素资源配置不平衡的再平衡难度更大、资源与生态双刚性约束更强、农民持续增收压力更大,等等。深入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握主动权,增强发展安全性;加快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强农业科技与改革的双轮驱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竞争力;构建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的农业生产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关键词: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共同富裕


作者简介:蓝红星,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粮食安全与天府粮仓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婷昱,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施帝斌,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10

共同富裕目标视域下的

农业强国建设


唐  旭   张  波


摘   要:农业强国建设是弥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农业强国建设面临农业科技和装备与农业强国建设不匹配、农业产业体系不适应农业强国建设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难以有效支撑农业强国建设、农业强国建设的制度支持体系短板突出等困境。在共同富裕目标指引下,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提升农业强国建设质效:增强农业科技和装备韧性,为农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构建健全协调的产业体系,确保农业强国建设平稳推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强国;完善农业制度支持体系,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共同富裕目标;农业强国建设;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唐旭,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工商大学分中心研究人员;张波,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研究员。


11

互联网使用对我国居民捐赠行为的影响

——来自中国12786户家庭的经验证据


李庆海   李  实


摘   要:基于CFPS 2018数据,采用Heckman模型考察互联网使用(包括使用与否及其使用频率)对个体捐赠行为(包括捐赠与否及其捐赠金额)的影响、异质性和调节效应,并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probit模型揭示这一影响背后蕴含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互联网使用对我国居民个体捐赠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即个体使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则参与捐赠的可能性越大、捐赠金额越多;不同维度的互联网使用频率中,学习频率和工作频率越高则参与捐赠的可能性越大,而学习频率、工作频率和商业活动频率越高则捐赠金额越多;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在不同年龄段、户籍、工作性质和捐赠氛围社区的群体中存在差异;调节效应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个体捐赠行为的促进作用,会随着社会信任程度和自评社会地位的提升而有所增强,但不会随着社会资本水平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通过提升个体捐赠意愿和捐赠能力而对捐赠行为产生促进作用,其中对捐赠能力的提升更为明显。

关键词:互联网使用;个体捐赠行为;第三次分配


作者简介:李庆海,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李实,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


1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体系的

理论阐释与构建策略


尹  呐   张克俊   郭  祥


摘   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体系以保障股东利益和农民权利为逻辑起点,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功能发挥,持续优化组织治理机制和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体现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当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治理问题依然突出。实践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体系构建形成了丰富的实践探索,其经验启示是:推动政经分离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集体经济发展中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民治理主体地位确立要考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状况。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体系,应强化农民治理主体地位,完善农民参与治理的体制机制;分离基层组织职能,更好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重构市场化的组织治理机制,防止“内部人控制”;优化基层政府职责,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关键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组织功能;治理主体;治理机制


作者简介:尹呐,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克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祥,四川轻化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来源:改革杂志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