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们用三篇文章深入剖析了内驱力:
看过文章的读者,应该对于内驱力的强大能量有了十分直观的了解。 有不少读者在留言里说,很多时候,不是不重视内驱力,是不得不用外驱力呀 !没错,外驱力在育儿过程中也有它不可磨灭的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但什么时候用外驱力,什么时候用内驱力呢? 果仁妈再次邀请公众号「阿肉阿团」的主创邱天老师,带着我们探究, 将内驱力和外驱力分隔开 , 非常重要,但又往往被忽视的那条线 —— 育儿底线 。 前几天,我们带饭团去打疫苗。一般来说,饭团是一个很通情达理的孩子,以前也打过很多次疫苗了。然而这次,在打疫苗前一天晚上,饭团很严肃地对我说:“ 妈妈,我不想打疫苗 。”
我问为什么,他很认真地回答:“太疼了,我怕疼。”
我和队友轮番上阵,耐心地给他解释了打疫苗的意义,生病难受和打疫苗短暂疼痛的对比,还一起看了打疫苗的绘本。饭团表示:“ 我都懂啊,但我还是不想打,我怕疼 。”
这时候,尊重孩子的做法,也许是先放弃这次打疫苗,或者缓一缓再去打。但是我明确告诉饭团:
“这件事你没有选择,疫苗是必须要打的。我们可以多做一些准备和心理建设,我也可以更多地陪伴你度过心理的难关,但是你没有选择权,无论如何也要打疫苗,因为 这是我的底线 。“
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上面的类似情况,需要 跟孩子亮出“底线” 。
底线是什么呢?底线是家长针对孩子的行为而设置的一张安全网,是给予和剥夺对孩子个体尊重的一条边界,也是内驱力和外驱力的一道界限。
当孩子触碰到了底线,就意味着你绝不能容忍Ta再进一步,无论是出于对她的保护(比如威胁到生命健康安全)、还是出于对你自己的考虑(比如自己身心不能承受),你都要在这个时候 夺过孩子的主动权 , 暂时放弃对孩子个体的尊重 , 代替她做出选择 , 用外驱力强制让她回归安全网之上 。
只有确保她在你的底线范围内,在安全网之上,你才能让她自由探索、拥有自主感、受到作为独立个体的尊重。
我们大力提倡让孩子自主选择、自由玩耍,都是建立在家长提前想好、明确自己底线的基础上。 只有提前设置好底线,拉好安全网,才敢放手让孩子去自由探索。 设置底线的原则,就是要 权衡利弊 —— 如果没有这层安全网,孩子会不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这就好比医生给病人开某种药物。药物见效很快,但是副作用也很大。只有我们判定利大于弊,而且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的时候,我们才会去开这种药。 我个人认为, 底线是育儿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但又往往被忽视的部分 。 认真思考、重新审视你的育儿底线,可能会对你的育儿之路起到地覆天翻的作用。 那在设置底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所谓期望,是我们对孩子的一种预判和估计。 比如,父母二人一个是清华毕业的,一个是北大毕业的,他们对孩子的学术能力就会有所期待,觉得自己的孩子再怎么样也能上个985高校。如果他们的孩子最终连211都没考上,这对他们必然是一个打击, 因为这打破了他们的【期望】,但是这未必打破了他们的【底线】 。 从底线的角度来说,大概只要孩子身心健康,生活不要太难过就好了;甚至有一天,如果孩子生了重病,他们的底线也许就变成孩子只要还活着就好了。 作为成年人,一般来说,我们在心底深处,能明白底线与期望的区别。但是在行为上是否分得清楚呢? 1 . 一个家长对孩子的学业要求很高,希望孩子保持班级前三,结果这次期末考试,孩子掉出班级十名开外。家长非常生气,忍不住打了孩子一巴掌。请问: 你认为这位家长的底线和期望分别是什么?有什么问题 ?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从行为上来看,家长剥夺了对孩子的尊重,强行介入,实施惩罚,所以家长通过自己的行为,明确地告诉孩子,你打破了我的底线了,我的底线就是绝对不能考到十名以外,甚至三名以外也不行。
但这位家长心中,是否真的认为自己的底线被打破了呢?如果孩子因此认为自己难以持续满足家长的底线,因而走了极端呢? 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往往会超越孩子的能力水平,因为望子成龙似乎是家长的天性,而且这种期望既正常也无害。但是 如果我们 误将期望当做底线 ,就会情不自禁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长期进行着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大量使用外驱力来干预孩子的生活 。 就像我们之前比喻的,底线就像见效快,但副作用很大的某种药物的处方,如果把底线设得太高,大量使用,副作用很快就会显现出来。
2 . 有一个家长认为自己的四岁的孩子大运动和平衡感不好,所以请了体能教练来教孩子,还留了课后作业:单脚站立10秒。这个家长认为这个作业很简单,孩子应该稍加训练,很容易就能实现。没想到孩子很快就对训练表示抗拒,产生了“畏难情绪”。
请问, 这位家长的期望和底线分别是什么?有什么问题?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这个家长的底线基本上是“孩子的大运动能力不要太差”,期望是孩子完成体能教练的要求,达到单脚站立10秒。但是从行为上,孩子得到了“成功单脚站10秒非常重要”这个信息,断定这是家长的底线,而自己又确实很难达成这个任务,畏难情绪由此而生。
什么是畏难情绪呢?畏难情绪意味着,你以为孩子一定能成功,但是孩子清楚自己多半会失败;另一方面,孩子认为自己的失败会击穿你的底线,带来不好的后果,因此还不如不尝试,能躲就躲。 世界上没有人害怕失败,人们害怕的是失败的后果。孩子失败的后果从哪里来呢?从他们的家长这里来。 如果家长长期给孩子传达出一种信息,让孩子认为大人的底线非常高,而自己的能力太弱,根本满足不了这样的底线,他们就会 习得性无助 , 放弃努力、放弃挣扎,能躲就躲、躲不了就变成咸鱼,任你摆布。
刚才单脚站立的例子中,由于家长的期望设立过高,且执行过程中让孩子将这种期望解读为家长的底线,直接导致了孩子的畏难情绪。 长此以往,这种习得性无助会发展到生活和学习的其他方面,让孩子谨小慎微,不敢轻易尝试新奇和困难的事物,更没有发展创新的内驱力。
有一个家长非常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每次玩完都及时收好他的玩具,尤其是孩子玩乐高和积木的时候,经常满地乱扔,又半天不去收拾。 这个家长是一个头脑清晰,也比较懂得教育孩子的家长,因此她给孩子设立了明晰的底线,稳定、坚定而又柔和地执行,很快成功了——孩子终于每次玩完玩具,都及时归位收好了。 但是很快,这个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基本上不碰乐高或者积木了。她问孩子原因,孩子表示, 因为收拾起来太麻烦了,所以不想玩了,玩点简单好收拾的就行了 。 这个家长感到很意外,因为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结果。她感到自己的底线设立错了,其实孩子过几天、甚至一两周收拾一次,或者她时不时陪着孩子一起收拾,结果可能会更好。 每一家都有自己的规则和文化,我们这里并不对任何底线的设置进行评判。我们只是想告诉大家, 每一个底线一定都有其代价,就像药物一定会有其副作用一样。 我们在给孩子设立底线的时候,自己需要仔细思考,权衡一下利弊。 如果设立底线时没有想清楚代价,等到发现代价时再来撤销底线,这种执行上的混乱也是一种对孩子的伤害。 另一方面,我们在设立底线之前,也可以这么想: 如果没有这条底线会怎么样?如果不拉起这道安全网,孩子摔下去,我是不是也可以接受? 有的时候当我们反思,我们会发现某个曾经认为某个板上钉钉的底线,其实放弃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孩子摔一跤,拍拍屁股爬起来,也许走得更好。 底线是最后手段,不得已而为之。真正的名医应该 先预防人生病 ,而不是等病入膏肓了来恶补猛药。 而作为家长,不应该坐等孩子突破底线,而是 早在孩子离底线远远的时候,就预先建立好规则、准备好环境,让孩子根本不会靠近底线 。 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里有很多东西对孩子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要让孩子在家里自由探索,到处乱爬,必须提前做好安全防护,把药物、清洁剂等危险物品收藏得隐蔽一点、摆高一点,把尖锐的家具角包起来,插座盖好或者封上…… 再比如,当孩子长大一些,能跟成年人建立有效的沟通之后,我们应该反复、明确地将我们的底线告知孩子,并长期稳定地执行。当孩子确认过你的底线,明白这个底线是坚定的、稳定的,他们自己也会有意识地自我保护,尽量不去靠近底线。 在我家, 只有三条底线 : 不能伤害自己,不能侵害别人,不能损害物品 。当然,这是一个笼统的规则,具体的执行还有很多细节。 比如,最开始的打疫苗。如果不打疫苗,意味着孩子将来会有一定风险患上重大疾病,对他造成很大伤害,因此没得商量。 再比如说,孩子天生不喜欢刷牙,但是不刷牙也会对他造成较大的伤害,所以每天必须刷牙,也是我的底线。 经过明确的告知,再加上一段时间的执行和磨合,孩子对于我的底线都很清楚,很少会主动挑战 。 而我认为我的底线也定得足够低,确保孩子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尊重,拥有充足的自由探索的机会。这样的提前预设,让我和孩子都能明确我们所处的位置,充分享受各自的自由,也更加享受我们亲密的关系。
不止是育儿过程中,其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底线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的行为往往并没有和内心深处的想法达成一致:我们经常是先做出了行动,又通过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解释,以为自己想要的是自己不断在追求的那些东西。 实际上, 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内心深处的底线,可能非常单纯、无比简单,与我们疯狂的行为南辕北辙;但 这样的底线,往往需要深入思考、不断挖掘,才能浮出水面 。 育儿其实不难,更不贵,但是它需要很多很多思考,需要挖掘自己深处的秘密,从而与自己进行和解。 如果有一天你完全看清自己所有的底线,对育儿的底线,对自己的底线,你会感到一切都很轻松,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
随堂思考
Q:反思一下,你都有哪些育儿底线?有没有混淆过自己的育儿期望和底线?
- END -
作者 | 邱天,布朗大学心理系毕业,就职于清华THBI儿童认知研究所,公众号“阿肉阿团”(ID:yiqiuyiyang)创始人 。
编辑 | 章鱼妈,一个两岁男孩的妈妈,乐于研究各种育儿产品。
参考文献 | Filippello, P., Sorrenti, L., Buzzai, C., & Costa, S. (2015). Perceived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learned helplessness: The role of school self-efficacy. School Mental Health, 7(4), 298-310.
相关推荐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 ”,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育儿需要很多很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