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母的教养方式,真的跟孩子的天生特质有关!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各色DNA Author 雷雷

经常听到这样的育儿观点:责任都是父母的,子女是任父母摆布的无辜羔羊。真的是这样吗?


任何关系不应该都是双方互动的结果吗?亲子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除了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子女对父母的影响,就不重要了吗?


果仁妈今天的文章,非常有意思,带你从遗传行为学,从基因的角度探讨下孩子的天生特质,对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父母的影响

|

本文转自“各色DNA”,ID:geseloveyou,

转载已获授权。


👨👨👨


大家好,我是雷雷,研究了8年的遗传学。在主导研发一个用基因检测+心理学研究的工具时,我曾系统梳理了一个遗传率公式,来说明基因对每个特征影响有多大



这个公式很直观地告诉我们:对不同特征,基因和生活经历角色重要程度不一样。


但说实话,我一直对这个公式很不满意:两者关系并不是加法这么简单,这个公式省略的信息量太大了,我觉得你应该知道更多。


先树一个靶子:那些说「原生家庭」是伪科学的文章,通常不太懂行为遗传学。


也许是出于对「父母皆祸害」这种论调的厌恶,对于家庭环境影响的讨论,这几年又滑到了另外一个极端:

我非常赞同把人们一直忽略的“基因”纳入到家庭影响讨论中,但是这些数据并不意味着家庭没有影响,更不意味着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不重要。所以,


  • 这些影响因素是怎么算出来的?

  • 基因到底怎样影响了父母和子女的互动?

  • 到底什么「更重要」,上面的结论错在哪?


接下来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我想送给喜欢探索复杂问题的好奇心人类,以及所有对「原生家庭」话题感兴趣的人。



 1 

 为什么有人觉得「家庭对人无影响」?


家庭影响是一个科学问题,要用研究数据说话。


从研究对象来看,家庭对每个人影响情况各异,科学家难以回答对每个单独的个体来说,家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但可以回答当人群足够大的时候,即在多个家庭里,家庭产生影响的整体趋势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思路是,统计一群人内部的差异性,然后把导致差异产生的原因,尝试分解到 3 个篮子里:


A:  基因 ( Additive Genetic Variance),即遗传物质。

C:  共享环境 ( Common 或者 shared Environment ),共同的生活环境,比如家庭。

E:  非共享环境 (Non-shared Environment),除了上述 2 部分的其他因素。 


这就是行为遗传学中的 ACE 模型。通过 ACE 模型,我们可以得到基因,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对人某种表现的影响大小。


为什么可以这么做?以下是基本原理,如果你不想深入了解,也可跳过这部分,对后续理解影响不大。


这得从建模使用的数据来源——双胞胎说起。


双胞胎主要分为 2 类,1 类是同卵双胞胎,基因几乎 100% 一致,长相更相似,另 1 类是异卵双胞胎,从群体水平看,约有 50% 的基因一致,和亲兄弟姐妹类似。除此之外,双胞胎还有个特点,一起出生,一起养育在同一个家庭中。


以情绪稳定性为例,我们可以计算出同卵双胞胎的一致性,且让一对同卵双胞胎更相似的原因来自:同样的基因和同样的养育家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公式:


同卵双胞胎一致表现 = 基因 + 共享环境


同卵双胞胎不一致表现 = 1 - 同卵双胞胎一致表现 = 非共享环境


通过这 2 个公式我们可以把「非共享环境」的影响大小计算出来。 


异卵双胞胎一致表现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且我们知道:


异卵双胞胎的一致表现 = 1/2 基因 + 共享环境 


所以通过比较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一致表现的差异,可以计算基因的影响。


非共享环境和基因的影响都计算出来了,那共享环境的影响大小也可以确定。


以上为一简易算法,方便理解。


行为遗传学家 Thomas J. Bouchard主导了明尼苏达大学的双胞胎项目。早在 1981 年,关于双胞胎的研究已经得出了一些结论,他在一次采访中这么说到:我看着这些数据,我也正在收集新的数据,但是我仍然非常震惊,我现在没法冷静下来完全消化一些结论


2004 年,他总结了多个心理学特征的 ACE 模型结论,各色 DNA 解读报告中提供的遗传率公式,很多也来自这篇总结研究:



👆数据来源:Bouchard Jr, T. J. (2004). Genetic influence on human psychological traits: A surve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4), 148-151.


第 1 列是心理学特征,由于表格较长,只列出了人格和智商 2 大部分。


红色第 1 列是遗传率(heritability),对应 ACE 模型中的 A ,指的是基因对该特征群体内部差异的解释率,数字越大,说明这个特征受基因影响越大。


红色第 2 列是共享环境 ( shared environmental effect ),对应 ACE 模型中的 C,可简单理解为生活在同一家庭所带来的相同影响。你会看到,内外向、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都不受这部分的影响,它们的效应都是 0。


所以你是不是也会在内心默默得出「家庭不重要」的结论?这就是一些人认为「家庭无影响」的主要证据。


所以,他们到底有没有错?我先卖个关子,我们还是先从基因讲起。



 2 

父母怎么对待你,也受你的基因影响


其实让 Bouchard 震惊的是,基因的影响竟然这么大,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政治正确」,毕竟很多人会将 「基因」 和 「无法改变」联系在一起。


随着表观遗传学的发展,我们知道虽然基因很难改变,但基因的表达其实受环境调控。但无论如何,基因相关的研究结论总是给人一种宿命的无力感。


所以发现基因的力量后,行为遗传学家开始关注,基因在父母跟子女的互动中,扮演什么角色?


在发展心理学中,把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叫做「 母教养方式 」。这个领域的研究历史悠久。最经典的理论,是劳伦斯·斯坦伯格对父母类型的划分。


他根据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程度,以及对孩子需求的响应程度,分出了四类父母:



你可以在很多育儿科普中看到这种分类下得出的研究结论,例如:


  • 专制父母可能会压制孩子的创造力

  • 父母的「冷漠」可能是造成孩子内向性格的一个原因

  • 父母过于专制和过于溺爱的教养方式都可能造成子女更有攻击性


这些结论没有错,但是这些结论会给人留下一种印象:责任都是父母的,子女是任父母摆布的无辜羔羊。


但任何关系不应该是双方互动的结果吗?亲子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除了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子女对父母的影响,就不重要了吗?


而且,如果基因真的那么重要的话,那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基因是不是也应该「负点责」?


我们看一下研究者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


 第一个结论 没错,父母的很多行为,其实是被子女的基因「诱发」的。


由于美国的收养制度相对完善,有研究者统计了 45 个处于青春期的收养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的亲生父母至少有一个存在行为问题——比如酗酒和暴力等,而养父母则非常「清白」。


结果发现,亲生父母的心理问题得分和养父母消极教育孩子的方式竟然有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养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会受到孩子天生特质的影响。


父母养育,或者说教养方式在父母和孩子的互动中形成。当亲生父母把「攻击行为」基因遗传给孩子,孩子有了「不听话」的特质后,就会诱发养父母更「粗暴和冷漠」地对待他们。



这种互动模式,叫做唤起(evocative)模式,即孩子天生的特质,引发父母特定的反应。


这并不难理解,人际互动中,人们的情绪行为经常会受到对方影响,父母也只是普通人。在养育「天生 hard 模式」儿童的时候,会经历更多挫折,犯更多错误,需要更长时间的磨合,才能达成互相的理解。



除了「唤起」模式之外,研究者发现,孩子基因类型影响亲子关系的另外两种模式:


 被动(passive)模式 :因为孩子和父母有基因共享,父母行为和孩子行为之间的一致性会互相强化,比如父母本身就注意力有问题,孩子也更可能分心多动,整个家庭互相「传染」,看起来都越来越「丢三落四不靠谱」。


 主动(active)模式 :孩子由于基因有某些倾向,且会自己更倾向于选择相应的行为,例如外向孩子会更喜欢找同伴玩,内向的孩子更想自己一个人看书,慢慢地,两个人的生活方式开始差异显著。如果这些倾向受到来自父母或者其他人鼓励,就会形成越来越稳定的行为模式。


这就是个人选择的力量了:在一个鼓励「做自己」的环境中,人的个性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被放大。


看到这里你大概能感受到了:基因与环境的力量,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互相作用的。


比纠结「哪个影响更大」更有价值的,是增强对每种力量发挥作用方式的「觉察」,去主动操控命运的齿轮,而不是全然被生活的惯性推着走。


 第二个问题的结论 ,可能会让父母感觉同时感觉宽慰和压力。孩子的基因会影响父母如何教养孩子,但是占的比例没那么大。根据来自孩子的反馈评估:


爸妈是否关爱,基因影响 35% 左右;

爸妈是否专制,基因影响 15% 左右;

爸妈是否过度保护,基因影响 23% 左右;


我们现在知道,关爱和严格要求同样重要,也同样需要「适可而止」。在这件事上,父母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找到最适合的尺度。



👆数据来源:Kendler, K. S., & Baker, J. H. (2007). Genetic influences on measures of the environ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medicine, 37(5), 615-626.



 3 

「家庭不重要」的观点,到底错在哪里?


之前,我在微博上征集了两个投票,对比结果非常有意思。


一方面,大部分人认为,父母对自己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大家同样也认为,同一对父母养出的孩子,差异较大。


所以,在非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真的「区别对待」了不同的孩子吗?


想要让父母主动承认自己偏心,真的太难了。他们几乎下意识地觉得,自己是公平和一视同仁的。但各色大部分用户都是没有生育子女的年轻人,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态度会更「客观」一点。


没错,孩子的角度是对的:家长的确会「偏心」,这是有家庭观察研究支持的。父母一边区别对待着不同孩子,一边有些「嘴硬」。



为什么讲这个?


再回到我们一开始的 ACE 模型,有人认为「共享环境」= 0,即家庭影响等于 0。这个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不能把家庭影响等同于共享环境。


共享环境是指,那些让生活在同一个家庭的孩子更相似的,除了基因之外的共同因素。


而父母不同对待孩子的方式,显然很大一部分不属于这部分,而是ACE 模型中的 E 因素:非共享环境(Non-shared Environment)。


以内外向性格为例,共享环境几乎没有影响,而 E 因素的影响为 46%。这里面可能就包括了家长可能更鼓励外向的孩子参与社交活动的「偏心」因素。


除了父母的教养方式之外,还有哪些 E 因素在发挥作用,你能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到线索吗?



 4 

理解基因的力量,才能更自如地掌控环境


重新回到「基因+生活经历 = 现在的你」这个公式上。


现在你已经知道,基因的影响没那么简单。


同样的,环境也不止有「家庭」部分。让我们把审视人生经历的视角,从家庭小环境中转移出来。你会看到,社会背景,时代精神,历史传统,这些更宏大的背景因素,影响着每个家庭,也影响着逐渐从家庭走出来的你。


例如,受东亚文化影响的孩子,往往会更社恐一点。当代年轻人从事危险行为的比例正在逐年降低。同时,预期寿命正在以每十年增加两岁的速度提高。


在一些 DNA 的解读报告中,你可以看到数百种不同的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了你在每一个特征上的表现。你对每种因素的影响越深刻,越知道他们如何交织在一起,塑造了现在的你。


我很欣慰现在讨论基因的声音越来越多,但也绝不愿意看到大家把目光仅仅聚焦在基因上。我们常说,做父母需要考试,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应该出什么题呢?


在我看来,能够从多个角度认识和剖析自我,觉察到自己情绪行为背后的原因,才会在育儿的时候,能放过自己,也能放过孩子,能找到更「舒服」的相处模式。


最后,尽管我始终反对过度强调「基因」,但孩子生来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自己的天生倾向。了解基因在成长中发挥的作用,会让自己压力小一些,也会让孩子压力小一些。



今日话题




Q:你父母偏心吗?你对待孩子偏心吗?~留言区聊聊吧~


 - END -

作者 | 雷雷,各色DNA研究员

参考资料 | Plomin, R. (2011). Commentary: Why are children in the same family so different? Non-shared environment three decades lat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40(3), 582-592.

Mitchell, K. J. (2018). Innate: How the wiring of our brains shapes who we a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相关阅读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