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了德国小学的“慢”,终于明白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最缺乏这些能力
德国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有独立人格和自我学习能力的人,具体到小学阶段,明确写成文字的有七大能力需要培养发展。果仁妈今天的文章中,作者将会为大家分享德国小学的校内校外生活的“真相”以及背后的教育理念。
文章来自郝景芳创办的儿童通识教育品牌“童行学院”。郝景芳是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经济学博士,还是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得主。在我看来,她创办的童行学院是一所真正面向未来的儿童教育机构,是能让孩子积极进取、快乐成长的学院。
童行学院的课程科学系统、趣味有效。他们参考了哈佛大学通识教育体系及IB国际教育体系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融合科学、人文、艺术、思维4大学习领域,帮助孩子提升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成长性思维、社会性思维。童行学院希望带领孩子们去理解世界的广博与深厚,帮助孩子发现自我、探索世界,成为人生的主动学习者。
他们的文章不制造和传播焦虑,相对理性和客观,他们一直致力于为广大普通家庭的家长提供更多可靠的养育经验和优质的课程。
在童行学院,你可以看到以下关于儿童成长、父母成长的更多内容:
儿童发展的身体与大脑、情绪与性格、智力与语言、同伴和社交
儿童教育理念、知识、能力、思维
父母成长的自我认知、动力目标、能力提升、精神成长
家庭关系中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长辈关系和整个关系系统
系统的通识教育课程
如果你想成为学习型父母,一定要关注它!
🌿🎨🌏
▲@Spikeball,Unsplash
▲@CDC,Unsplash
对于父母都是全职的双职工来说,全天学校或者下午托管可能是“刚需”;但是我个人以及很多传统德国家庭更偏好半天学校——我们就读小学的校长曾因扛住了州府的“强制转型为全天学校”的行政压力,坚持继续半天学校,而吸引了其他地区的家庭甚至特意来我们区租房上学。
我觉得很多家长青睐选择半天制学校的各种原因在此:这边很多家长并不认为小学生需要很多的课堂“专业”知识,大家更愿意在小学阶段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慢慢地、自由地尝试更多的事物;因此他们一般会在下午带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如音乐、运动、艺术、棋类、儿童/少年学术项目等等,甚至“放空”。
总而言之,半天学校的制度使家长有了实践个性化的家庭教育理念的机会,让孩子们尽情探索。甚至这边的中学也基本在中午一点左右放学。然而这种制度的背后通常是母亲职业上的很大的牺牲,德国很多女性是半职甚至全职带娃。
小学设有德语、数学、通识(Sachunterricht)、艺术、音乐、体育和宗教(宗教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参加)等课程,其中德语和数学课的进度极其缓慢,从最简单的字母和数字的书写开始,每周只学十个左右字母和数字……之后学习拼读法,再之后学习如何阅读,缓慢地逐步地往前推进,数学方面也是如此:给孩子足够的时间。
我展开讲一下通识课(Sachunterricht),小学阶段每个月有一个项目研究(Projekt),主题可谓“琳琅满目包罗万象”,涵盖自然、社会、常识等,涉及众多具体知识。
根据不同主题, 老师会准备丰富的材料,如书和麦子、土豆、羽毛、污水等实物,并安排参观博物馆、污水处理厂、消防站等实体场所;同时可能也会邀请校外专业人员带领孩子们进行探索。而孩子们通过广泛阅读、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如种植等,围绕主题展开广泛“研究”;并以手工、绘画等方式,总结成海报。每一个主题结束时,一般都会有小组或个人形式的总结报告;从三年级开始也会有一次笔试。
我个人也对这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充满兴趣,因此我也曾多次跟随他们进行实地探索,以填补我的童年遗憾。
有一次我和他们一起探访水厂。我们观察了被改造成小博物馆的老式的水处理装置。训练有素的讲解人员给小朋友详细讲解了水处理的具体过程:从我们这个城市的饮用水从哪个地方引入、如何引入,到如何在水厂进行处理、并最后输送到居民家里;还专门为大家设置了实验环节,用不同的材料来观察水的沉淀净化。
还有一次我们去森林里观察植物和小动物。这次老师邀请了环保局的专业人员带领小朋友们认识大自然,边走边讲边提问。小朋友在奔奔跳跳叽叽喳喳中认识了各种植物、小昆虫和鸟,知道了为什么叶子的形状会不一样,同时也明白了环保的意义就是拯救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地球。
2020年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于是我们就共同参观了音乐之家博物馆。专业的讲解员给小朋友生动地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让每个孩子用手和耳朵触摸和感受了不同的乐器,大家还体验了现场音乐会。
这样的开放式的主题学习,让学生接触到了相当宽广的具有生命力的知识,更锻炼了他们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我可以体会到,大部分孩子在这样的学习中是非常开心的,大概因为这是一种learning-by-doing的学习方式(不是“学而时习之”,而是“习而学之”)。
知识是在“解决具体问题”这样的真实场景中被发掘和掌握的,学生们也因此对事物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有了理解。在“玩”中不知不觉的学,这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所以很多人一直保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常常让我想到弗瑞丝老师的神奇校车之旅。
1. Elementare Arbeitstechniken:基本工作方法(注:这里的工作是指孩子利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实践输出,即自己解决问题);
2. Lern-und Arbeitstechniken:学习和工作能力;
3.Dokumentations-und Präsentatuinsfähigkeit: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
4. Arbeitsplatz:管理自己的工作台的能力(书包,书桌,以及放置书和其他学习用具的角落);
5. Organisation und Orientierung im Tages- und Wochenablauf:管理自己一天和一周的任务的能力;
6. Kooperations-und Teamfähigkeiten:团队协作能力;
7.Kommunikations-und Interaktionstechniken / Grundumgangsformen:交流、沟通和融合的能力。
那么如何实现这样一些抽象的能力呢?他们也给出了一份“操作手册”,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实操”。我展开讲一下上面的第二点,即为了培养学习和工作能力,对学生在不同阶段提出了如下要求:
■ 一年级
1、自己准备家庭作业文件夹;
2、自己划出家庭作业;
3、自己把家庭作业记录本放到家庭作业文件夹里。
■ 二年级
1、把每天的家庭作业要求记入到家庭作业记录本;
2、自己根据老师给的答案核对和改正家庭作业;
3、自己按计划完成任务;
4、自己用字典进行学习;
5、按老师要求进行简单记录;
6、自己会做简单的实验。
■ 三年级
1、自己检查和核对家庭作业(三年级开始,老师会口头核对);
2、自己学会如何准备考试(三年级开始才有卷面考试);
3、自己根据计划学习,自己检查(他们有每周的学习计划,每个人按自己进度完成,做完一项自己打勾,并非绝对步调一致);
4、自己安排学习时间。
■ 四年级
1、自己检查和核对家庭作业;
2、自己学会对自己的各项学习负责;
3、自己准备简单实验和做实验。
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高频词就是“自己”。那么“老师去哪里了”呢?老师成了影子。在我们中国,老师的传统和正统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在这里,他们是、也仅仅是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带领大家开展一种相互启发式的学习。
Q1
德国的择校基本是申请制的,家庭自主申请中学。小升初分流,只看孩子四年级上半学期的德语和数学的综合成绩,以及老师对孩子几年来的综合评估。
德国的分数类似于中国大学的绩点制,如果100分的话,在这里是1分(最高)。具体是这么分的:
sehrgut(1),gut(2),befriedigend(3),ausreichend(4),mangelhaft(5),ungenügend(6)。
一般而言,如果学生的德语和数学成绩在2.5以上(即小于2.5分),并得到老师的推荐,那么就可以上文理中学。但近几年有家长反应部分老师不公平,所以现在只要家长和孩子愿意,即使分数不是在2.5以上,只要有中学接受,也可以去上文理中学。也是因为如此,最近几年经常听到有孩子在文理中学读不下去了,转到职业中学的。
在我们居住的城市,有两所中学设有高智商班,这几个班级并不看申请者的小学成绩,而是有自己的录取标准和流程。首先,需要测智商进行初选;然后,进行集体试课;此后,两位老师单独面试一位学生,校长面试家长。只有走完这些流程,才决定能不能上这个班级。
▲@Adam Winger ,Unsplash
他们的考察是多方面的,包括智商、学习习惯、社会交际等,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是,保证所录取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相互之间各方面匹配度比较高的班级。
我和老师特地聊过这个考量标准;他们说即使申请者智商非常高,但是如果做事速度很慢,或者社交方面和同龄人不匹配,那么也不会被考虑;因为他们需要观察整个集体的融洽度。
这是小学生申请中学的方面。
大部分的中学录取是按照家庭住址,根据就近原则来进行;如果家庭的第一个孩子在某所中学,那么兄弟姐妹就有优先权上该所中学。
在德国,一般而言,所谓“名师”、“名校”的说法是很少见的,学区的概念并不浓重,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原因在于,在中学以前,家庭教育起到的作用更多。
在一些相对比较好的区,比如文教区或者富人区,家长普遍都比较重视家庭教育;所以整体来说,对应的学校氛围就会好一点。
但在其他区也有学得很好的孩子,只是在学习及社交融入方面需要帮助的孩子会多一点;有的时候在这样的班级需要花费在课堂纪律管理方面的精力就会比较多。所以我们现在也很少纠结学区和学校。
Q2
那么中学和中学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这里的中学一般都各具特色,都有一定的历史和名人。
有偏人文的:比如我家孩子所在的是一所以古希腊古罗马相关课程为特色的建校近150年的文理中学,他们在五年级开始就必修拉丁语(及英语);并且有一个持续八年、贯穿整个中学阶段的项目制(PBL)通识课 “人与自然”。
学校的兴趣班类别也相当广泛,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有英语辩论队、英语剧社、德语剧社、法语、西班牙语、希伯来语、乐队、化学、IT、机器人、国际象棋、曲棍球、马术、田径,甚至还有学校红十字会(主体成员为学生)。
也有偏理工类的中学:即所谓MINT(数学M,信息科学I,自然科学N和工程技术T);还有中英双语学校,偏音乐的,偏体育的,偏森林户外,偏工程师方面等等的学校。
这里的每一所中学都保证了基本知识的学习;而此外,孩子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继续进行各个方面的学习,发展专长。——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这里的中学也基本没有“学区”的概念,“百家齐鸣,百花齐放”是基本盘。
结语:个人感受
对于这样的德国小学教育,最后我谈几点特别深的感受:
1、相对于中国,德国小学阶段的授课方式很不一样,是启发式的学习,整体氛围非常宽松,而具体的学习方式多样化。
2、教育重点不同,不是重在具体知识的学习,而是在培养各方面的习惯,锻炼不同的能力。
3、孩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老师不会催,不会比较,氛围轻松,很少有被动的状态。
4、孩子们有很多的自由选择机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和自我发现。
▼附录:德国小学阶段七大能力培养与发展:
目标能力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基本工作方法 | -会上色 -会折纸 -会粘贴 -会用剪刀 -会保管自己的作业本和作业纸 -会把作业纸放到相应的文件夹 -能依直线写字 -能把不同颜色的作业本分类保管 -能完成作业纸 | -能安排纸张页面:日期和题目不写到边缘外 -能用尺 -能掌握老师所用的标准的符号和方法 | -能用尺画表格 -能在没有黑板板书的提示下,自己完成作业本(老师口头解答,学生需要学会边听边记录) -提纲:能列出重要点 -学会认识分析句子的标准用语 | -认识圆和三角形 -学会有条理的使用作业本和文件夹 |
学习和工作能力 | -自己准备家庭作业文件夹 -自己划出家庭作业 -自己把家庭作业记录本放到家庭作业文件夹里 | -把每天的家庭作业要求记入到家庭作业记录本 -自己根据老师给的答案核对和改正家庭作业 -自己按计划完成任务 -自己用字典进行学习 -按老师要求进行简单记录 -自己会做简单的实验。 | -自己检查和核对家庭作业(三年级开始,老师会口头核对) -自己学会如何准备考试(三年级开始才有卷面考试) -自己根据计划学习,自己检查(他们有每周的学习计划,每个人按自己进度完成,做完一项自己打勾,并非绝对步调一致) -自己安排学习时间 | -自己检查和核对家庭作业 -自己学会对自己的各项学习负责 -自己准备简单实验和做实验。 |
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 | -会表达和讲故事 -能做简单的个人或者小组演讲 -学会如何提问和回答 -能搜集材料和信息 | -发现兴趣并且表达出来 -能做归纳总结,并且做简单报告 -能搜集材料并带到学校,进行观察和整理(如图片、书和自然物品) -能做简单海报并做演讲 -做一本书的介绍演讲 | -自己选择主题进行演讲或者介绍一本书 -学会使用工具书 -学会记录重要的内容,搜集并整理归类 | -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演讲 -或者做介绍一本书的演讲 -学会自己搜集信息 |
管理自己的工作台的能力(书包,书桌,以及放置书和其他学习用具的角落) | -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会整理书包 -学会整理文件夹 -能管理自己的工作台 -能整理书桌 | -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会整理书包 -学会整理文件夹 -能管理自己的工作台 -能整理书桌 | -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具 | -会管理工作台,以及每一门课的工具 |
管理自己一天和一周的任务的能力 | -学会时间的安排 -知道早上上课及放学时间 -知道课间放松和上课要集中注意力 -早餐时间同时也是老师讲故事时间 -知道一周的节奏 -有规律的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安静时间 | -班级值日安排(比如,日历,分发东西,擦黑板等) -学会守时 | -学会管理一周的任务(各门学科/兴趣班) -学会一周总结:什么是好的,什么可以改进? | -学会反馈学习 |
团队协作能力 | -同伴和小组的合作 -给出简单的处理矛盾的原则 -引入帮助机制 | -同伴和小组合作 -引入互帮助机制 -继续给出处理矛盾的原则,有必要的话成立班级理事会 | -同伴和小组合作 -引入互助机制 -使用处理矛盾的原则 | -自己组织同伴和小组合作 -引导互相帮助 -在调节矛盾的过程中,使用解决矛盾的原则和方法 |
交流、沟通和融合的能力 | -学会知道指示并且遵循 -学会遵守发言和行为举止的规范 -学会使用简单完整的句子 -声音洪亮和清晰的说话 -了解班级的规章制度和学校的规定 | -能够读简单的指示并且遵循 -知道发言和行为举止的规范,并且遵循 -用易懂并且更丰富的词汇来表述 -班级的规章制度 -重复学校的规定 | -读懂指示并且遵循 -了解发言和行为举止的规范,并能够处理别人的反馈 -在讲述时需要遵守“红线”原则 -班级规章制度 -学校的规定 | -自己读指示并且遵循 -知道发言和行为举止规范并且进行反思 -能够有条理有逻辑的进行表述 -班级规章制度 -学校的规定 |
如果你关心3-12岁孩子的通识教育,如果你希望孩子思维宽广、思考深入(think big, think deep),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创新人才,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那我强烈推荐你关注童行学院!
童行学院从2017年开始,打造了一款“童行书单”栏目,是从市场上浩如烟海的童书中选取了100本优质书单,和读者一起深入阅读。
扫码关注公众号“童行学院”,后台回复“伴读书单”,即可免费获取全部内容。
▼扫码即可关注公众号“童行学院”
1.思维培养
郝景芳:也许你的孩子,也可以爱上学习
使用哈佛艺术思维训练法,激发孩子的独创精神(附艺术资源)
王立铭:爱看科普书,就是有了科学思维吗?
2.学科培养
3.性格培养
如何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获得幸福?总是忍不住咆哮?什么才是平和亲子关系的“终极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