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是忍不住咆哮?什么才是平和亲子关系的“终极大法”

星一 童行书院 2023-05-17


写在前面:


“都几点了,还不睡觉?”“都开学了,作业还没做完,你到底怎么回事?”生活中,爸爸妈妈们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冲孩子大喊大叫,不仅让自己身心俱疲,孩子还不肯听从。


今天,本文的作者星一将和大家分享,如何从正念的角度与孩子做好沟通。有兴趣的家长朋友们赶快看看吧!



 周二

观点 🌏

全文共4399字,阅读时间10分钟


🌿🎨🌏


某天深夜,我打电话给一个女性朋友。没说两句,就听到话筒那边传来朋友抓狂的声音:“你到底还要磨蹭多久?都几点钟了?”我正想安慰她两句,她加重了语气开始发飙:“11点了!你再不做完作业就不要睡觉了!”


我只好默默挂掉了电话。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需要带着电脑在外办公。但最近几年来,无论是在咖啡馆、餐厅,还是车站、商场,甚至医院诊所,在任何一个看上去和“教育”不搭边的地方,我总能听到身边的人在热火朝天地讨论择校、升学、辅导班、成绩、网课等话题。


他们紧皱眉头、脸上的表情严肃而又迷茫。每个人好像都在发表高论,都却并没有解决问题。于是当他们停止讨论时,脸上的表情依然严肃而又迷茫。



以上这两种场景是我的亲身经历,它们体现出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通常会面临的两类非常典型的负面情绪:


一是“烦躁”,这种情绪大部分是由“现状”引起的:也就是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比如孩子做作业磨蹭)在不断刺激你的神经,让你坐立不安、心神不定,仿佛自己是个火药桶,随时随地可能爆发。


二是“焦虑”,这种情绪大部分是由“未来”引发的:不确定孩子能否在竞争中胜出,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达成目标。面对问题思前想后、忧心忡忡,却始终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解决方案。


父母的负面情绪让亲子关系成了一根绷紧的弦。弦的两端,父母和孩子都在默默忍受。忍不下去就爆发,爆发完了继续忍受、爆发……如此循环往复。


而要让这条“弦”松下来,变成一条温情的“纽带”,完全可以有更好的办法,事实上也是“终极大法”,那就是:正念



Part

1

不带判断的“觉察”,跳出情绪乱流


“正念”是一个从佛教禅修而来的概念,原本就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后来由西方科学家研究发展成一套精神训练的方法。“正念”其实并不玄,简单来讲包括三个心理特点(或做法):


第一,有意识的觉察;第二,不做评判;第三,活在当下。


你在做什么?我在走路。这就是觉察,但不是“有意识的觉察”。



我知道我正在走路。这才是“有意识的觉察”。我能感受到脚下的路面不平,风吹过我的头发,这是你有意识地去感受过每一步才能获得的体会。如果一边走路一边刷手机,这段路是如何走过的你实际上并不清楚。


当孩子做作业拖拉,你知道你很烦躁,这是普通的“觉察”;想明白你到底在烦躁什么,这才是“有意识的觉察”。


你烦躁,本质上或许是你看到孩子磨蹭,担心他睡太晚影响身体。那么就定好时间deadline,无论做没做好都睡觉。规定时间,讲清原则,到点收工。“放弃”几天的作业,“逼迫”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和责任心。


通过正念,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烦”点,抓大放小。


我自己的女儿在学习古筝,最近表现得有点“懒”,每天弹个二十分钟就嚷嚷着要“收工”。最初我也很生气,觉得她一首曲子要学一个星期,太慢了。但后来我发现,她在这二十分钟里其实非常享受:她会自己安排好当天要练习的几个小节,有时候还会自言自语、摇头晃脑,一幅沉醉其中的样子。

 

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觉察”让孩子练琴的目的:是攀比随大流、考级为升学?还是培养审美、锻炼专注?而我的选择是后者。那么是否要赶进度就没那么重要了。哪怕总是错、哪怕偶尔分心、哪怕没天分,慢慢来,孩子有一生的时间去建立专注、去发现音乐的美妙。



“正念”的另一个要素是“不做评判”,这一点对于父母而言也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治愈我们的内心。


陪读的时候发脾气,冲孩子大吼大叫,事后又后悔又内疚:我怎么又烦了?我要控制自己!但是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你故态复萌。依然是恶性循环。


其实你要做的很简单:觉察你的情绪、你的烦躁和生气,但不做评判。


我知道我正在生气,我觉察并接受这一切。


有负面情绪不代表什么。不代表我强势,不代表我是不合格的父母。什么都不代表,它仅仅就是情绪。



尝试不做评判,不要那么轻易地贴标签,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孩子。“容易失控的妈妈”“什么都不管的爸爸”“拖拉的孩子”,这些都是标签。可以通过“描述”而不是“判断”的方法来撕掉标签:

我刚刚生气了。

爸爸忘记检查孩子作业。

孩子看书的效率比较低。

由此你会变得客观,你会开始想办法去解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在情绪的乱流中挣扎。



Part

2

活在当下,每一天都重要


面对现状,我们要尽力跳出情绪的乱流;面对未来,我们则要全心全意“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曾经是各种鸡汤文里常见的措辞,但在正念和心理学领域,它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核心的概念。


去年末的大热片《心灵奇旅》对该电影有兴趣的读者可点击左边的心灵奇旅跳转到相关文章)就给出了“活在当下”的生动注解:走在路上觉察到一片叶子飘落,吃到美味披萨欣喜若狂,旁若无人沉浸在钢琴的美妙旋律中……


这就是把“当下”正在经历的每一个瞬间放大,去细致地感受它;让注意力集中在“此刻”,而不是“未来”。



太多的焦虑,都是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或是对“目标”的执念。而这反过来让我们忽略了过程,忽略了每个“当下”。这就好比一次旅行,失去了过程的“抵达”又有什么意义呢?


比如我自己的亲身体会:在陪女儿学习的过程中,我常常会用手机处理工作,不时催促两声。忙活了半天抬头一看,她的作业本还空着大半,不由得心头火起。

 

但实际的情况是什么呢?

 

原来她因为动作慢,写字的时候一笔一划,非要写工整不可,这就拖慢了速度。有时候也可能一道题读不懂,并没有马上问我,而是自己在苦思冥想。但她的这些努力都被我忽略了。我虽然在“陪”,却并没有和她一起经历完成作业的“当下”,并不清楚这个过程的始末,从而导致了毫无必要的怒气。



对于亲子相处和孩子的教育而言,“活在当下”还意味着:每一天都很重要,不是只有未来才重要。


我们总是能听到“鸡血”家长们的宣言:现在苦一点,为了将来的远大前程。可是我们的生命是在每一天中度过的,不是只为未来而存在的。

我女儿上小学之前,没有上过学科类的辅导班。她大部分时间是在运动、在旅行、在各个博物馆“瞎逛”。这给予了她更开阔的视野,激发了她对万事万物的兴趣。上了小学之后,虽然她写字慢、算数慢,但各科老师对她的评价都是“知识面广”“有独立想法”。


在我看来,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自由地探索和玩耍、充分接触大自然、塑造健康的身体和心灵、在充满爱与安全感的环境中成长,这比掌握百以内口算、认识上千汉字、会用英语对话等技能重要得多。


牺牲了当下的每一天,去搏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这会让我们深陷于焦虑之中,时刻在担忧这份付出、这样的牺牲是否值得,是否真能赢得远大前程。只有“活在当下”,才能让我们从这样的焦虑循环中挣脱出来。



《泰坦尼克号》中有一句著名台词:to make everyday accounts.(让每一天都值得。)唯有关注一分一秒每时每刻的当下,我们才能对时光的意义有更切实的了解,清楚意识到自己脚下的每一步,从而最大程度避免可能产生的空虚——毕竟,财富、名望都无法避免空虚,很多明星名人的例子已经举不胜举。


当然,有很多家长其实是明白这一道理的,但却很难做到。当我们被夸张的广告、片面的“劝告”、似是而非的信息所包围,很难完全淡定自若。而按照正念的建议,我们完全不必要求自己内心强大到刀枪不入,只需要在念头升起的时候“不去理会”。


看到邻居孩子报了某个辅导班,你有点焦虑,担心自己孩子落后,于是升起了“也想报班”的念头。没关系,意识到这个念头,但不去理会它。就像你意识到肩膀有点不舒服,但依然继续工作一样。


正念的理论认为,念头就像是种子,而我们的注意力就是水和肥料。当念头在我们的心中升起,我的注意力去理会它时,它才会演变成我们的行为,才会对我们造成影响。听到传言会焦虑很正常,但不要急于采取行动。这样焦虑就不会影响你。



将注意力放在当下,排除杂乱信息带来的干扰,这并不等同于消极颓废、不思进取。我们应该做的是经过审慎的思考来确定目标,再规划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成长路径,最后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行。而不是每走一步都东张西望,要么担心别人跑到前面,要么怀疑自己的规划是否正确。



Part

3

正念亲子,摆脱无知无觉的惯性


随着心理学科的不断进步,“正念”的价值不断被发掘,从一个禅修概念发展成为了一种系统的心理疗法,即正念疗法。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正念”则更像是一种心理调节方式,能帮助我们从“无知无觉”的睡眠状态中醒过来,从而能触及生活更多的可能。



具体到亲子教育上,身为家长应该如何运用"正念"来调节身心、更平和地与孩子一起成长?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尝试:


第一,面对外界声音,时刻保持警醒。


我们报了XX班,你们也去报一个吧!——多问一句:这个班是否确实适合我孩子的需要?


别人都参加了这个比赛,你们也去试试吧?——觉知本质:让孩子参加比赛是为了什么?是拿奖升学还是能力锻炼?


多学点技能总是好的,以后升学总有点帮助。——批判思考:数量的比拼真的有用吗?


无论信息源是什么,对于外界的种种“催促”“建议”“劝告”我们都要时刻保持警醒,确保自己始终拥有独立思考、判断、选择的权利。


为此,我本人的做法是尽量简化信息源,比如退出鸡血家长群、屏蔽一些只为卖货的营销号,让自己慢慢建立起清净坚定的内心。



第二,不要评判自己,逃出焦虑“无间道”。


如今的现实就是:无论孩子怎样家长都会焦虑。


孩子是学渣你想让他至少及个格,孩子普普通通你希望他也能不时拔尖,孩子是学霸你又想让他上藤校,每个层面有每个层面的焦虑。


作为家长,我们永不知足,轮回于焦虑的无间道。


我一度也曾纠结让孩子上公立还是上民办,待在体制内还是去体制外,总希望能给孩子一条“完美”大道。


对此,我曾和一位上海民办学校的校长交谈。她告诉我:无论你为孩子选了哪条路,都是最好的安排;无论孩子表现如何,他们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成长。你和孩子,从来没有互相亏欠。


校长的这番话非常打动我。一个接纳了自我的妈妈或爸爸,才能真正接纳孩子。摆脱焦虑,从接纳彼此开始。


第三,做“有意识”的父母,把握情绪的“痛点”。


孔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作为家长,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刻都要“三省吾身”:


我在做什么?

我想达成什么?

我需要什么?


正如前文所讲,孩子的一言一行或许都是情绪的触发点,但我们不是一台暴躁的机器,别人一“触”我们就“发”。我们需要对让自己生气、烦躁的事情有更本质的洞察,找到情绪的“痛点”,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们尽快找到解决之道。


谨记,可以清醒地生气,不要混乱地失控。



第四,适当的正念冥想练习。


下班途中、睡觉之前,不妨抓住碎片时间来一次冥想练习(网络上有各类与之相关的app可供选择)。


正念冥想被看作是"思维的体操",可以帮助我们舒缓情绪,减轻压力。


近年来针对亲子正念练习的科学研究发现,在一定的正念活动结束后,大脑中的一些特定区域变得活跃无比,其中包括自我意识(前脑前叶和前额叶皮层),情绪调节(外侧前额叶皮质)和情绪意识(中间岛)等。大脑部分激活最多的是父母的同情心和情绪调节(左侧前额叶/下额叶回)。



这意味着当我们进行一段时间正念冥想练习之后,可能会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孩子的种种表现,真正站在孩子的视角去考虑问题,去体察他们的情感,从而进一步认识和规范自己的情绪,也为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


互动话题

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有情绪问题吗?看了今天的文章,你有什么想法?希望可以分享出来,我们一起学习!


拓展阅读


作者 | 星一


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

人文教育实践者、文艺评论家

曾主持开发K12人文素养类课程

拥有自己的写作工作室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tianxiaotu@tongxingschool.com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