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郝景芳:建立比语感更重要的思维感

晴妈 童行学院 2020-02-21


今天的文章是家长们最喜欢的启蒙实操系列,详尽分享了数学、语言、思维的启蒙引导,附以景芳和女儿晴晴的生活实例,是你“拿起来就能用”的最佳家长技巧赋能篇。


“如果父母从小跟孩子多进行讨论对话,对于孩子长期养成好的思维方式、增强阅读的兴趣,都是非常有好处的。”祝愿童行的每一位都有一段丰富难忘的亲子时光。


本周五景芳的直播讲座【看完《流浪地球》,景芳和你聊聊宇宙】内容更精彩。具体活动信息可戳→带孩子听大刘聊宇宙,参加景芳流浪地球答疑讲座欢迎大家结伴来收听。



今天还是说启蒙的话题。我自己的启蒙观很早以前就写过:《启蒙是安静,听见思维生长的声音》今天说一些启蒙的实用案例。


前面分享数学和语言,后面分享思维成长。


作为新一代开明父母,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并不愿意从小逼迫孩子上培训班,还是很希望孩子能在童年快乐玩耍。但在大环境的比拼下,又担心如果什么都不学,将来跟不上学业。那么一种可行的路径就是在玩耍中学习、快乐中学习。


那如何才能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呢?这里面就需要父母有一些准备,大概要知道孩子应该掌握哪些学习内容,并且把它融入到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当中去。

 

在这里我想提一点关于学习的基本理念,从我自己一年级到大学毕业的这整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当中,我回顾一下,什么样的学习是让我自己能够受益的学习方法呢?


我觉得,让孩子重视基础概念和基础思维,能够真正理解一件事情的逻辑,是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整体都是事半功倍的。概念和思维,不要怕花时间建立。


我在中学的时候学习成绩是很不错的,在那段时间我并不经常刷题,甚至一些作业选择不做,但考试成绩一直很不错。而到了大学,上了物理系,因为课业负担很重,有很多老师在课上讲的东西没有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我很着急、焦虑,也学习别人刷题准备考试,我大学刷题数量比中学多多了,可是效果反而不好,考试更差。


后来自己再回顾和反思这到底是为什么,我发现大学因为上课的时间太仓促,老师讲了很多新的概念,这些概念我完全没有懂,在概念不懂的情况下刷题,越刷越不懂,这道题是这样做,下一道题是那样做,我就陷入了技巧,这时候就疲于奔命。


到了研究生阶段,我要重新经过博士生考试,要考本科的课,这时候我又重新看本科的课本,因为经过了几年了的沉淀,我忽然发现本科学习的一些概念我懂了,比如什么叫角动量?我懂了。什么叫做维度?我懂了。当我懂了这些概念的时候,很多东西就变得很清晰,一考试直接就考过了。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有一些概念,你理解是什么意思之后,不用大量的刷题,而你没有对它的理解,大量刷题也刷不会。这个就让我回忆,原来中学的时候之所以并没有下非常大的苦功,成绩还能不错,就是因为我重视基础概念,对于老师讲的原理,我会使劲的琢磨,直到把概念琢磨懂了。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大量刷题了。


因此我对于所有父母的建议,就是要更多的还原到一些基本概念、基础思维上面,把它理解清楚,而不是疲于奔命地让孩子刷题。


 

在生活中,我们如果想给孩子好的学习上的启蒙,有哪些基本概念是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有意识的给孩子进行启发的呢?


数学的基本概念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真正的基本概念并不多。数量概念、序数概念、图形概念、比例概念、规律概念、未知数概念,大致也就差不多了。真正重要的概念从来都不会很多,大量知识点都是从基本概念衍生的。对这些基本概念,每一个都需要花时间建立。而一旦建立,后面需要做题的时间也就少了。


1、数量操作

我在《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里提到过,心理学家研究儿童数感的建立,发现学会数数和理解数量概念完全是两码事。很多口头数数很溜的孩子,真正实物数数就会胡乱数一气。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将1,2,3这样的数字和实际的数量对应起来,在孩子头脑中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有时候父母不理解为何白痴一样的“比大小”题目孩子都不会做,或者极为简单的等式孩子都看不懂,那是因为他们还不能把抽象的符号和数量联系起来。


让孩子花很长一段时间,在头脑中建立数量的概念,是对以后未来一切计算打下基础。耐心等孩子一两年,当他终于把数数清楚了,对于他来讲就是很巨大的飞跃。


下一步可以在孩子头脑中建立的是数量操作的概念。在地上有一些珠子,我们可以让他自己去感受,先有三个珠子,我们拿来两个珠子,总共是几个珠子?是五个,那这就是三个加两个等于五个。那原来有五个,拿走两个,还剩几个。这就是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其实加减乘除都是数量操作。我们不需要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当作好几件事教,它们的本质是一致的。理解数量操作之后,这几件事都不难理解。


像我在家里面跟孩子进行操作的时候,我会去问她,这个面包一份有几个?如果一份有三个,那么两份有几个?如果总共是10个,平均分成两份是几个?这里面其实已经有了乘法和除法的萌芽在了,但我不会告诉她现在我教你三乘二,我教你十除以二,我不会说这是乘法和除法。而是我会让她亲眼看到数量是如何进行操作的。经由这样具象的感知之后,她将来自然会加减乘除。


所以我在生活中让孩子感受加减乘除的时候,我宁可她数指头数很久来计算加法减法,而不是直接背口算。包括乘法口诀,我都不要求她背。


乘法的本质,是一组东西变成很多组。直接背口诀,基本概念在她头脑里面印象是不深的,我宁可她用特别笨的办法,两个两个的数,数数建立乘法的概念。简单乘法完全理解之后,再背后面的口诀。


我下面发一段录音,这个录音是我跟小孩子用地上的珠子操作,在做游戏的过程当中,让她去感受数量的操作过程,其实小孩子完全可以理解倍数和平分。


对我来说,这就是游戏的环节,我们每天都会在家里玩各种各样的游戏,串珠子、搭乐高,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刻意给她准备这些练习题,而是玩着玩着,像做游戏一样进行一些数量操作,内容也是随机的。这个其实就是我说的玩耍中学习。



数量操作是基本概念,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是衍生概念。



2、序数概念

对孩子来讲,他早期学习很多东西,可能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在他头脑中建立基础概念。跟数量概念很类似的,是序数概念。数量指数的多少,序数指数的大小和前后顺序。


大小多少前后完全不是一回事。对于成年人,我们很容易理解数字的所有层面,是因为我们已经自然把数抽象化了。但是对于孩子,理解5比3多,和理解5比3大,完全是两回事。


什么叫5比3大呢?明明只是两个字,为什么不说“山”比“水”大?这里面隐含的前提是,我们已经把所有数排成了一列,规定了大小和前后的方向。


有时候看到父母教孩子学数学,怪孩子笨,其实真怪不得孩子,很多父母已经内化的东西,对孩子根本就不好理解。


让孩子建立起数轴的序数概念,对未来学习有莫大的好处。


首先是理解进位制。进位制实际上非常抽象难理解,很多课程从人类十个手指头开始讲进位制的由来,孩子还是不懂。而如果孩子心里有了序数的数轴概念,他可以直接在数轴上进行加减操作,就比较容易理解进位制。例如9+3,就是在数轴上从9向后面走3步,就到了12。


另一个好处是未来容易理解小数和负数。如果只有数量操作的整数概念,未来理解小数和负数都有很大的障碍,他可能想象不出来什么是3.1个珠子,也想象不出来什么是-5个珠子,但是在数轴上,这些都容易画出来。


第三个好处是长大能够和坐标系概念良好对接。


很小的时候,还不涉及这些后续的复杂。所谓数轴,就是建立起数字排序的概念。可以在纸上画数字排队,也可以玩排队的游戏,让不同小人在队伍里向前向后挪动位置。例如,小兔排第2个,小鹿在它后面3个,小鹿排第几个?


除此之外,我会在家里玩计算年龄的游戏,让孩子感受数的顺序,比如一个小姐姐比你大2岁,你4岁,她应该几岁;或者妈妈34岁,比你大30岁,你应该几岁;你比弟弟大4岁,等弟弟3岁时,你应该几岁。用这样的方式,让她感受到数的概念。


3、图形、比例、规律

这三种其实相比而言更容易。对图形的认知操作用手工游戏就可以进行。图形切割拼搭的练习对几何是很好的基础。对比例和分数的认知操作用分食物的游戏最容易。分披萨饼的游戏让孩子很直观认识1/4,1/6。对规律的逻辑推理可以观察一切有固定花纹的布料。只要规律明显,小孩子都很容易掌握要领。这些就不细说了。


总之,只要把握最基础的概念,给孩子留出足够长的时间建立起基础概念,那么未来的正规学习就不困难。足够长时间是多长时间呢?一两年才理解一个概念完全正常。


如果你在孩子四岁的时候和他玩年龄加减的游戏,他到了六岁忽然豁然开朗,那是完全正常的。建立概念唯一的敌人就是焦躁。只要父母心态不焦躁,不急于求成,所有孩子都能理解概念并且未来游刃有余。

 


语言的学习


我很少谈语言学习,因为总觉得语言学习不是根本,思想梳理才是根本。只有从根本上梳理心中的思想,语言表达才能上一个台阶。


不过语言表达也还是有基本概念,心理学家、语言学家斯蒂芬·平克曾经对比过人的基本语法,认为语言共通的语法就是人对世界的影响:我-拿-苹果,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主谓宾结构,就是语言的内在逻辑。


所以,我对孩子的语言启蒙,就从主谓宾的简单句开始。我并不求她词汇量有多丰富,只要能够理解并说出最简单的主谓宾,就有了理解一门语言的基本切入点。因此,我会教她“Ilike banana”,“I want chocolate”,“it is a car”.她会说最简单的句子,以后再拿更多词汇套入进去,就也可以触类旁通。


语言的启蒙,我在家里也会通过游戏来玩。我跟她经常玩的一个游戏就是猜谜语,我会用语言形容一个东西,然后让她来猜,例如it’s an animal,it’s black and white, it loves bamboo,我会形容这样几个条件,让孩子去猜这是什么,她有可能就会猜到就是panda,她不知道英文的情况下,会说熊猫。有的时候也反向玩,她用中文说,我用英文猜。

 

我下面要讲的,要稍微难一点了,是对于孩子基础思维的引导。


前面提到的数学也好,语言也好,它的基础概念是非常简单的,是我们所有父母都懂的,但更深一些的知识概念和思维方法,可能是连很多父母本身都不熟悉的。


我们刚才提到让孩子学会加减法,学会一些语言的单词,这个是让孩子应对小学低年级的挑战。但我们都知道,将来让孩子拉开差距的,其实是从小学高年级到中学的课程需要。在这个时候学生会拼一些高级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基础。


文科拼底蕴,理科拼思维,这就是带来小学高年级分野的重要的原因之所在。像文科,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就会有大量的阅读写作,而阅读本身考察你的知识底蕴和理解力,对于小朋友来讲都是很大的挑战。


理科呢,小学高年级数学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对题目做出很好的理解和推理。到了初中,更是一上来加入了物理、化学、生物,带来大量的新概念,新的思维方法,都让孩子非常非常的陌生。


那我们如何让孩子更好的面对高年级的挑战呢?在我看来,需要让孩子潜移默化的奠定一些思维基础,经过很多年反复的积累,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我们现在所有的父母都了解一个事情叫做语感,一个孩子如果从小浸淫在一种语言环境当中,他就有了这个语言的语感,他上学的时候学语言就会顺利。与之相似的就是思维感。我们如果希望孩子到了高年级,对于文科有综合的人文素养,对于理科有科学知识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需要提前多年让他建立思维感。


思维感和语感是非常类似的,你很难通过一时的公式输入,它需要有反复磨练的过程,一旦有了这个良好的思维感,也像有良好的语感一样,对于未来人长期都是有巨大的好处。这种思维感是一种习惯,它需要有一个长期建立的过程。



思维感的培养


今天由于篇幅所限,我只谈理科学习所必须的逻辑思维。人文理解和表达所需的思维会以后单独再写。


就像我们需要从孩子小的时候,花时间培养他的数感,我们也需要花几年的时间,耐心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对于接受过科学专业学习的人来讲,都会很熟悉一套科学思维方法。


首先是观察现象,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基于发现,提出自己的猜想和推理,最终运用逻辑去进行验证。这个过程就叫做“归纳与演绎”,它是人类重大科学发现与发明的基础思维。


这个过程会锻炼到观察现象、处理信息、分析和提炼、寻找因果、逻辑推理,这种思维方法不仅会帮助到人类科学进步,而且能够帮助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例如在工作中,我们可以理智的去想,我观察到的公司这两个现象,可能背后是什么原因,猜想合不合理,我的猜想是否能够用逻辑去进行验证,那么我们就可以更理性处理很多事。


这种基本的思维方法,对于孩子的学习是受益无穷的。如果孩子能够有良好的科学思维,他将来拿来所有的题目和知识,都可以应用同样一套思维方法,去进行学习,他可以先观察这个领域新的知识,从中得出他自己的发现和规律,然后再给出他自己的猜想和逻辑思考,再和书本加以对照。可以说,这是未来学科学习的核心法宝。也是事半功倍的利器。

 

那如何才能加强这一套科学思维的锻炼呢?


1、可以鼓励孩子提问

我们永远可以通过积极的回应孩子的提问,去鼓励他观察的习惯,鼓励他思考的习惯。我们人的思考能力,就像肌肉一样,需要锻炼。


如果我们每天都在观察,每天都在问为什么,那么我们的大脑能力,就能够像每天跑步锻炼肌肉一样得到锻炼。


孩子其实问的很多问题真的很深刻,比如光为什么走直线,火为什么是热的,风是怎么来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涉及到很多科学的前沿原理,我们都可以回答一句“好问题”。


2、可以练习“假设-推论”

科学思维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提出假设-逻辑推理”,并把推理的结果和现实做对比。这样的思考是一个人理性的前提。


例如,如果一个人怀疑自己的同事对自己有恶意,那么就会推理出在关建的时刻同事不会愿意帮助自己,对比同事现实的行为,就能知道自己的怀疑是否正确。


那我们可以怎么引导孩子呢?可以给孩子提出假设,让他们练习推理,以及对照现实。我们可以假设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可以假设一件事的原因,思考推论。


例如我曾经让女儿去观察各种动物的脚有什么不一样,她说大象的脚是圆圆的,袋鼠的脚是长长的,然后我就去让她思考,你觉得它们的脚为什么不一样呢?她说我不知道。这个时候我并没有直接给她答案,而是让她去假设,那你觉得,如果大象长了袋鼠的腿和脚,会怎么样呢?


她会思考推理:大象这样巨大的身体,长了袋鼠很细的腿,可能就会被压断了。这个是她自己通过想象推断出来的,她就因此自己发现了动物的脚和它们的体型、生活习性有什么样的关系,逻辑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可以练习“对比猜想”

让孩子加强观察,对孩子的思考进行鼓励,并且通过一些设问,让孩子进行逻辑推导,这些都是对孩子进行思维引导非常好的方法。


在科学思维里,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能够分辨两种不同的猜想,哪一个更为正确。这一点理智并不是所有成年人都有,但在生活和学业里都很重要。


有了这种对比不同猜想的能力,在做题的过程中,就可以高效判断,哪一种思路更符合试卷信息。这种理性分辨的逻辑,也能让一个人和他人理智对话,不至于人身攻击。


例如有一次,孩子骑着滑板车,我们在外面一起走,那天的风特别的大,孩子就会说,今天的风好大,我不登滑板车就可以往前走。我就说除了风很大,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小孩想了想说,有可能路是下坡,如果路是下坡,那么也可以不登就能往前走。


我就问她,你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判断,到底是因为风大,还是因为下坡呢?孩子想了想说,我可以看周围的树叶,如果树叶也是往前走的,就说明是风吹的,如果树叶不动就说明没有风的。


我当时就觉得,很不错,她不仅能够观察现象,还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且能够提出如何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在这个里面是有很好的逻辑在里面的。


然后我就会鼓励她说非常好,然后我会给她一个新的可能性:那我们还可以改天再来同一条路,到没风的时候再来,如果当时还可以不登就可以往前走,说明这条路是下坡,如果那天走不动了,说明是风的缘故。这个就是改换一个条件在观察现象存在。


4、可以在动手中观察思考

另外,我还会在生活里面去用一些游戏的方式,让她能够得到综合成长。例如我给孩子讲过关于金字塔的历史故事,我问她知不知道为什么要建这样的金字塔?她说不知道。我就会给她讲金字塔和陵墓的故事,这个是对于她历史知识的潜移默化的输入。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如何让孩子对金字塔有自己的理解呢?我就说,咱们拿一张纸做一个金字塔,怎么样?用一张纸做一个立体的图形,这个里面实际上又涉及到立体几何,它变成数学启蒙的方法,然后我就让孩子去想金字塔的形状是什么样子呢?她说是三角形,我说金字塔有几个面,她想了想说四个面,我就带她在纸上面画了四个侧边相连接三角形,带着她一起剪了下来,并且把三角形绕了一个圈,连成一个金字塔,这个时候就让她观察,这个金字塔底边是几个边,她一看是一个四边形,我就问他,如果我们是五个三角形围成的一个锥体,底面会是几边形,她想了想是五边形。


这个就是她已经运用最基本的逻辑推论,可以从四边形推论到五边形,然后她又自己推论到,如果六个三角形底边就是六边形,这个已经让她得到了历史知识和立体几何的双重思维的提升。

   


篇幅所限,今天先聊到这里吧。今天讲了一些我觉得实用的在家启蒙的方法。如果父母从小跟孩子多进行讨论对话,对于孩子长期养成好的思维方式、增强阅读的兴趣,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像这样思维方法的对话,如果进行的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潜移默化的养成思考和逻辑的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心声,如果只重视语感,不重视内在思维的培养,那么无论是中文英文,都很难表达出清楚漂亮的句子。同样,如果不重视基础概念和基础思维的建立,无论是数学还是科学学科,都会陷入疲于奔命的做题,而事倍功半。


思维感,比语感,更需要长期浸润养成。



讲座招募


如果想听更多亲子心理学和教育知识,欢迎来参加我在2月22日(本周五)晚8点举办的音频直播讲座。


讲座主题:看完《流浪地球》,我跟孩子聊聊宇宙

讲座时间:2月22日(周五)晚8点

讲座地点:童行平台

讲座性质:免费公益讲座


我们邀请所有感兴趣的朋友前来收听,不管你是自己参加学习,或是想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转播到你的社群,童行都诚挚欢迎,并为您提供免费转播的机会。


更多活动详情,请戳下图↓


科幻作家的知识和想象,遇上小朋友们的脑洞和好奇心,会发生怎样的碰撞呢?戳图围观↑



12

郝景芳

第 74 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得主

作家、经济学家、两个孩子的妈妈

儿童通识教育品牌童行学院创始人

2018年世界青年领袖

2017年财富杂志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领袖


THE END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


童行学院是谁?


童行理念

中国教育还缺什么?

有关教育,我想写一篇反鸡汤的文章

面对应试教育焦虑,我做出这样的选择

人人都在说的科学教育,核心究竟是什么?

我们还在用19世纪的方法,教育21世纪的孩子


更多技能分享

把情绪装进罐子里

父母的焦虑何处安放

孩子是如何理解死亡的?

为什么你说的道理他都懂,却不做

给孩子讲知识,怎样才能更有价值?

这样做,为孩子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你敢不敢相信,那些你看不见的时间

不是科学家,也能为孩子做好科学教育

苹果在肚子里会融化吗?如何给小朋友讲科学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四个关键点,你注意到了吗?

应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家奶爸有办法!

如何利用国际企业的思维工具,帮孩子实现思维升级?

延迟满足的能力是靠等待得来的吗?王立铭教授解读被误读的"棉花糖实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