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立铭:不是科学家,也能为孩子做好科学教育

王立铭 童行学院 2019-11-30


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从而追求“科学教育”,何谓科学教育?看着网络上科学教育的各种花样解说,你有没有茫然,不知如何选择?


今天的文章,来自童行家长和小朋友们都非常喜爱的科学家爸爸王立铭老师,看看他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索的。


本文节选自王立铭老师的私家思维讲座《你的眼界,孩子的边界》。关注公众号童行星球(ID: tongxingplantes),回复关键字【孩子的边界】即可获得收听链接。


大家好,我是王立铭。


现今家长们对科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对科学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科学教育不再等同于对数理化课本的学习,对考试技能的训练。不少家庭已经开始探索在家、在生活中进行科学教育。


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好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因为家庭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它能帮助父母找到一个和孩子相处的方式,也能引导孩子适应未来的社会。



科学的力量:突破人类知识的边界


那么,科学探索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一个典型的科学家的一生是怎样的?

 

讲到科学教育之前,我想先谈谈科学。

 

这张漫画叫做《为什么要读博士》,它很好地回答了刚才的问题。

 


你可以把人类目前所有的知识想象成一个空心圆。从小学开始,我们会从圆的中心出发积累知识。中学的时候又会积累更多。绿色的圆就是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可以积累的知识。可以看到,它离人类知识的边界还离得很远,也就是说,在高等教育以前,我们学的还很浅显。


上了大学之后,我们会选择一个专业,积累更多的知识。红色的箭头就代表你沿着一个专业精进的过程。如果一个人在本科结束之后选择读博士,就意味着他要在一个专业的领域做更多的工作。最终他的知识、阅历和研究将会把他带走近人类知识的边界。



那么,什么样的人最终能拿到博士学位呢?这个人必须在到达知识的边界之后,再稍微往外走一步,也就是突破人类知识的边界。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发现,不管它有多微小,都意味着比所有人和前人都走得更远。因此,他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



当然,博士学位并不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但是这张图很好地说明了科学是什么。


科学发现可以非常微小,可能没有人能看得见圆圈上有了一个小突破。但是,科学的核心在于人不管突破有多么微小,确实比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人都走远了一小步。


我希望借助这张图说明一个问题。利用科学教育,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地帮助孩子适应未来的社会。为什么呢?因为科学的终点是突破边界。要比别人走得更远,就必须有创造性。


突破人类的疆界,通常是没有常规的路径可以遵循的。而且,每个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索的时候选择的方向、要突破的边界和感兴趣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


换句话说,做科学需要有个性。另外,一个科学家踽踽独行,是很难走得很远的。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一个科学家想要做出一个全新的科学发现,首先要走到人类的知识边界,掌握全人类的智慧遗产。


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个沉重的负担,不可能的任务。所以科学研究,一定是通过交互合作完成的。往往需要全世界的同行,甚至其它领域的科学家通力合作,才能突破一个小的障碍。


你看,创造性、个性、还有协作精神,这些未来社会需要的技能,同时也是一名科学家必备的素养。



科学教育,门槛有多高?


提到科学教育,大家有几个比较常见的困惑。


  • 科学教育是不是一个很难的、门槛很高的事情?

  • 是不是只有科学工作者才可以做?

  • 我们做父母的没有什么科学背景,我们是做人文教育的,是不是没有资格、没有能力给孩子做科学教育?

  • 做科学教育是不是需要很多科学知识,掌握很多实验技能?


这些我都不完全认同。


科学教育固然有它的特殊性,毕竟它是有一点门槛的。可是,科学教育并不是为了让孩子掌握很多知识或者技能、变成科学家。科学教育是想帮孩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他人,更好跟世界相处。这件事不应该有什么技术门槛。它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到的,甚至是必须做到的。


接下来我会用几个例子说说为什么科学教育门槛不高,在家里就能完成,而且可以享受其中。


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你怎样接招?

 

到了一定年龄,孩子便喜欢上问为什么。

 

父母会比较头疼,因为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些问题。特别是问到科学问题,很多时候不在网上搜索很难得到答案,查了可能也得到似是而非的答案。不见得可以让孩子满意,孩子还会永无止境把这个为什么问下去。


我相信咱们做的父母都有这样类似的感觉。不过,孩子的为什么非常宝贵,是科学教育一个好的切入点。问为什么就是科学家思考世界的方式。当问一个东西为什么是这样的时候,背后其实有一个非常珍贵的假设,就是世界上万世万物之所以变成今天的样子,一定是有一个原因的。

 


为什么说能问出为什么很宝贵呢?你可以想象一个宗教主导的世界里,很多事情是没有什么原因的。世间万物只不过呈现了它应有的样子。一个更高级的、更神秘的力量,比如说神的旨意,安排好了一切。这样一来,我们就没有必要问出为什么了,也不可能知道答案。


《未来简史》 这本书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什么我们觉得科学有力量呢?作者解释道,在中世纪,有一个农村青年人问一个神父:为什么每天太阳都要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又为什么星星每天都在这个位置。神父就会说:你不应该关心这个事,《圣经》里面是这样写的,我也不知道。


神父的意思是,这个事情你可以关心,但是我也不知道答案,你也不必再想了。这就是一种“不可知”式的回答。很显然,充斥着这种回答的社会里,人的好奇心也就消磨殆尽了。


除了“不可知”式的,还有另一种回答,叫“不应知”式的。什么叫“不应知”式的呢?举一个例子,《论语》上有个小故事,讲的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樊须。他有一天找孔子,问怎么种地。孔子是这样回答他的:“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


意思是,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农民、菜农懂的多。樊须离开后,孔子背着他说 “小人哉樊须也”,意思是我这个学生是一个不成气侯的人。这些不重要的事情就不应该你来关心,作为我的弟子,你应该关心修身、治国、平天下,而不是想着种菜。

 

“不可知”,或是“不应知”,都不是科学看待世界的方式,不过,他在亲子对话中也经常出现。

 

反思一下,有时候孩子问出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用套路回答他:你太小了,不应该知道;这个东西背后很复杂,你长大一点再说;没必要问为什么等等。为什么不尝试一下科学的方式呢?和他一起查资料,或者一起用逻辑分析,用常理推导,做一个小试验验证等等。


最终的答案是否正确并不重要,能用逻辑和有限的事实,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这对孩子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大有益处。


(关于如何科学应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立铭老师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应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家奶爸有办法!戳蓝字即可重温。)



女儿问我:天为什么是蓝的?


大女儿两岁多的时候,经常会问很多问题,比如天为什么是蓝的。我的第一反应是,解释这个问题至少需要大学物理的水平,因为它涉及到瑞利散射。这一点我猜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而且很多人在质疑瑞利散射到底能不能解释这个问题。


怎么办呢?我们当时就进行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对话。 我想和她讨论出一个理论来解释天是蓝的。如果能验证这个理论就更好了。我女儿当时很小,所以她有一个很天真的想法。天是蓝的,是因为地球外面罩了一个蓝色的气球!这个想法当然是不符合观察,但是它能自圆其说。因为从里面往外看一个蓝色的气球,肯定是蓝的。


接下来我和她讨论,如果真像你所说的,地球外面罩了一个蓝色的气球让天变蓝,你有没有办法来验证这个观点,或者是证明它是不对的呢?


她想了一会,想出一个方法:如果真有气球,我做一个火箭或者飞机一直往上飞,最终肯定会碰到这个气球,把它戳破。戳破这个气球再往外飞,回头能看到我们居住的家罩在这个蓝蓝的大气球里面。


你看,这整个的思考的过程,包括提问和回应是很有趣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需要什么科学知识,比如天为什么是蓝的,瑞利散射。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通过讨论孩子能意识到,万事万物的背后确实藏着一个道理,你有权利对此感到好奇。第二,我们可以随心所欲提出想法,但是这些想法也需要用某一个方法,哪怕仅仅是开脑洞来检验。


这就是一步步深入理解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需要过多的知识和技巧,而是可以轻装上阵的。


12

王立铭

童行计划教研总监、联合创始人

喜马拉雅儿童类销售首位节目《给孩子的万物启蒙课》主讲人

著有科普畅销书《吃货的生物学修养》、《上帝的手术刀》


本文节选自王立铭老师的私家思维讲座《你的眼界,孩子的边界》。关注公众号童行星球(ID: tongxingplantes),回复关键字【孩子的边界】即可获得收听链接。


我们之后还会继续在童行星球上放送更多精彩讲座,敬请期待~~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共享教育共享未来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

立铭老师的分享

科学家奶爸解读:人人都在说的科学教育,核心究竟是什么?

应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家奶爸有办法!

延迟满足的能力是靠等待得来的吗?王立铭教授解读被误读的"棉花糖实验"

王立铭:给孩子讲知识,怎样才能更有价值?

奶爸科学家是怎么给娃培养思维的? (二)

奶爸科学家是怎么给娃培养思维的? (一)


立铭老师的课程

王立铭:送你一节汽车启蒙课

《从独木舟到环球探险》,科学家奶爸给孩子的航海启蒙

他26岁发Nature,不到30岁当博导,现在为你的孩子回答「为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