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亲手毁掉孩子的安全感?

夏唯逸 果壳童学馆 2021-09-11
😫 😫 😫 

我们重复童年经历的程度是非常惊人的。事实上,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如何应对自己的朋友、选择爱人,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力和兴趣等几乎一切心理状态,仍在通过我们每时每刻的经历,不断地反映着我们的童年经历。——奥利弗·詹姆斯,《原生家庭生存指南》


没有孩子生来就知道怎么和这个世界相处,他们从和爸爸妈妈的互动中感受自己是怎么被对待的,同时学习应该如何去对待别人。

同样,也没有大人生来就知道怎么做一个好的家长,有边界地试错和不断地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面对孩子的需求。

为什么说是有边界地试错?因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点滴中建立,但同样也很容易被小事摧毁。而一旦被摧毁,重建的难度将远远加大。

果仁妈今天的文章,尝试聊聊这个试错的边界,同时希望能帮助你避免‘毁掉’孩子的安全感。


  • 2岁的小米特别害羞,在陌生的环境,即使有妈妈的陪伴,也不愿意自己去玩;
  • 5岁的阿树很害怕妈妈会离开,每次出门都紧紧跟着妈妈,生怕丢了;
  • 6岁的依妹似乎不可以控制自己情绪,很容易大吼大叫;
  • ......

这些行为,可能与孩子性格有关,也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很多家长经常有这样的疑惑,我明明费尽心思养育孩子,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最优的条件,为什么他们会缺乏安全感呢?

 

原因就是在于,很多父母都是在无意识中‘毁掉’孩子的安全感的。


图源@Mathilde Langevin, Unsplash


 1 
安全感是什么?
 

在发展心理学上,安全感更经常被称为依恋关系。依恋理论之父John Bowlby认为, 人类婴儿为了增加存活率,都会和他们的依恋对象,通常为照料他们的父母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结,特别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中,比如受到惊吓、饿了、累了等等。这种情感联结被认为是婴儿和照料者之间的依恋关系 [1]。


那么,婴儿为什么需要与照料者建立这种依恋关系呢?


为了对依恋关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哈洛等人开展了一项经典研究——恒河猴实验,也称“母爱剥夺实验”。


他将出生不久的猴宝宝和猴妈妈分开,然后在笼子里放入两个假妈妈:一个由铁丝制成、胸前有奶瓶,一个由绒布制成、没有奶瓶的布猴“妈妈”

幼猴向柔软的妈妈寻求保护和安抚丨Harlow’s monkey experiment
 

实验结果非常出人意料,年幼的小猴除了饿的时候,会找奶喝,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和布猴妈妈呆在一起。

 

Harlow 后来又想,在幼猴受到惊吓后时,会选择哪位妈妈呢?结果,幼猴在第一时间跑向了柔软的妈妈寻求保护。


从恒河猴实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寻求食物,幼猴还需要得到照料者的保护和安抚,也就是说幼猴对亲密和爱有更多的需求。


我们人类婴儿也是如此,除了需要吃饱穿暖,还需要被爱、被保护、被安抚。基于这种需求,婴儿和父母间会产生情感联结,也就是依恋关系 [2]

 

早期形成的这种依恋关系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并影响到人生的各个方面,比如亲密关系、自尊水平、同伴关系甚至是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就[3]。




 2 

依恋的类型


由于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不一样,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不同,因此依恋模式也存在着个体差异。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形成了安全型依恋,或者说是有足够的安全感呢?一位发展心理学家,也被称依恋理论之母的Mary Ainsworth解答了这一问题。


她基于自己在非洲乌干达对婴儿的研究,率先使用并且设计了陌生情境环境试验即把孩子与母亲暂时分开,测试孩子们在分离、重聚时的表现和情绪情感状态,以观察和测量婴幼儿与其照顾者之间的早期情感依恋关系[4]。

 

根据婴幼儿在该试验情境中的表现,将其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划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安全型依恋3种不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 :父母是孩子可以依赖和信任的温柔港湾,会在孩子有需求时给予积极的回应,孩子因此不用担心被抛弃,敢于大胆地探索周围世界,和陌生人进行互动当父母离开时,可能会难过哭泣,当父母回到身边后,会立刻靠近寻求安慰。

有个与自己频率相同的父母,更容易建立起安全型依恋|Photo by Larry Crayton, Unsplash
 

不安全型依恋主要有3种:



1、焦虑矛盾型依恋

当父母在身边时仍会感到焦虑,当父母离开时,会觉得沮丧,但当父母回到身边后,婴儿既想亲近父母,又对父母感到愤怒,想要反抗。即使父母在场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对陌生人发脾气的行为。

这类婴儿的父母大多会出现不一致的养育行为,时而对婴儿关怀备至,时而忽略婴儿的需求,不懂得如何满足婴儿。


2、回避性依恋

这类儿童会忽视和回避父母的存在。父母离开时,不会表现出太多不满,当父母回来后,会回避和父母的接触。无论父母离开还是回到房间,婴儿都没有太多的情绪表现。

这类婴儿的父母大多对婴儿没有耐心,或表现出负面反应和拒绝亲密接触。


3、混乱性依恋

他们不知道怎么去回应父母,对于离开又回来的父母感到困惑, 有所顾虑。

这类依恋类型主要发生在受到过创伤,如被虐待、受到过惊吓的婴儿身上[5] 。
 
值得注意的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大部分婴幼儿(60%-70%)都拥有安全型依恋模式,我们中国宝贝也是如此[6]。

依恋类型|Illustration by Jessica Olah, Verywell

 
 

 3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长大后会怎么样?
 
1影响亲密关系和解决冲突的方式

依恋模式容易在产生焦虑的情境,比如分离、争吵等情况下被激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会把他们童年时依恋模式带入到现在的关系中
 
研究表明,成人的依恋类型,会影响亲密关系和冲突解决方式[7]

●不安全型依恋的成人,对亲密关系的满意度更低,更容易与伴侣产生冲突,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从冲突中缓解出来。
 
有人把拴住大象的那根绳子,比作对我们产生巨大影响的依恋类型|Photo by Pixabay
 
●焦虑矛盾型依恋的成人,因为早期受到的照料或支持不一致,时而感觉温暖,时而被冷落,他们对亲密关系有忧虑,害怕被伤害和被抛弃。

因此他们容易放大被拒绝的经历,在冲突中产生更强烈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愤怒等,他们的伴侣也会因此产生愤怒和不满的情绪。
 
●回避型依恋的成人,因为早期被拒绝或抛弃的经历,他们很难信任和依赖他人。因此他们学会了压抑自己的对于亲密关系的需求,变得异常独立。当感到沮丧时,他们会从情绪上回避伴侣,也给予伴侣较少的支持。

这种“保持距离”的策略使回避型依恋的成人可以自己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但很难与伴侣一起解决问题。

陈乔恩在《人生选择题》自曝因为很安全感,因此会选择工作而不是爱情
 
2影响与自己和朋友的关系

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没有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建立一种安全的内部工作模式 (internal working model), 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否是被接受、被理解的,因此对其他人的期待也比较消极。不敢表达自己,不自信或是很难接纳自己,也很难相信他人。
 
研究表明,这种依恋模式会影响儿童的自尊程度,还有与朋友的关系,他们更难与朋友建立牢固的、令自己满意的友谊[8]

Photo by Charlein Gracia, unsplash
 
3影响情绪管理能力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可以任意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无论是开心还是悲伤,都会得到父母的回应、鼓励或安抚。特别是伤心难过时,父母的安慰可以让婴儿平静下来,在与父母的互动中,慢慢学会管理情绪的技巧。

而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因为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是不一致的或是冷漠的,所以他们既不知道何时和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4 

哪些行为会亲手“毁掉”孩子的安全感?

 
虽然依恋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但与生物因素,比如基因相比,父母的养育方式是一个可改变,并对依恋类型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父母有意无意的话语、重复性的无意识行为,都有可能让孩子变得缺乏‘安全感’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为。
 
1忽视孩子的需求

让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不等于没有忽视孩子对情感、对亲密和对安抚的需求。
 
评估依恋类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父母和孩子的互动质量。长期忽视孩子的真正需求,不及时给予符合孩子需求的回应,会慢慢破坏掉孩子对父母的积极期望。
 
比如,一起玩乐高的时候,孩子想要这样搭,妈妈却不停地干预孩子,让孩子用另一种方式搭,忽视孩子希望自己探索和尝试的需求;比如,孩子想要拿一个东西,却因为太高够不着,家长看见了也装作没看见,没有给孩子回应,忽视孩子需要帮助的需求[9]。
 
2有条件的爱
 
对孩子某些方面,比如学习成果,给予非常积极的关心和回应,而其他方面则不怎么在乎。

这样忽冷忽热的关怀,久而久之会让孩子感到困惑:我到底是被爱还是不被爱,为什么你给的关心是有条件的?
 
3关小黑屋
 
为了让孩子‘长记性’,有些家长会粗暴地把孩子关进一个密闭空间。这样的行为,除了让孩子,特别是小于3岁的孩子更加崩溃和增加恐惧感,对所谓的“长记性”没有什么帮助。
 
4父母间的冲突

家庭是一个系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必定也会受到父母之间关系的影响。

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者对433名中国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发现父母的婚姻冲突,对孩子-母亲和孩子-父亲之间的依恋关系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冲突越多的家庭,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越差,也更有可能网络成瘾[10]。 

5恐吓、威胁甚至是虐待孩子

“你再哭我就把你扔了”、“你这么不听话,明天你就不要回家了”,这些带有恐吓性的语言,会让孩子担心自己会被抛弃。而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虐待,对孩子来说都是毁灭性的[11]。
 

Photo by Johnhain, Pixabay

 

虽然我们可能在无意间‘毁掉’了孩子的安全感,但很多有效的干预方法证明,改变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是可以改变孩子不安全型依恋的。


也就是说,如果家长愿意做出改变,孩子是可以从缺乏安全感,变得有足够安全感的[3]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由三位在依恋研究领域拥有30多年经验的作者,出版的新书《养育有安全感的孩子》。这本书从安全感的重要性,讲到了如何建立和维护孩子的安全感,并用生动的故事,告诉大家该如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如何在保护孩子的同时,又促进他们的独立性。


如果您希望进一步了解与安全感有关的内容,该书也许会对您有所对您进一步了解依恋关系有帮助。



今日话题



#你还注意到有哪些会“毁掉”孩子安全感的行为?在留言区聊聊吧~


 - END -

作者丨夏唯逸,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博士,荷兰VIPP-SD(提高积极养育和敏感管教的视频反馈干预)认证干预师,运营公众号「 丫猫小馆」
策划/编辑丨章鱼妈,一个3岁男孩的妈妈。
编辑丨羚羊
参考文献丨

[1]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 3 (Vol. 1). Random House. Furman, W., & Buhrmester, D.(2009). Methods and measures: The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inventory: Behavioral systems ver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33, 470-478.

[2] Harlow, H. F., & Zimmerman, R. R. (1959). Affectional responses in the infant monkey. Science.

[3] Hoffman, K. T., Marvin, R. S., Cooper, G., &Powell, B. (2006). Changing toddlers' and preschoolers' attachment classifications: the Circle of Security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74(6), 1017.

[4]Ainsworth, Blehar, W. & W. (1978). The Ainsworth Strange Situation Scoring System for Interactive Behaviors In The Strange Situation. Patterns of Attachment.

[5]Main, M., & Solomon, J. (1990). Procedures for identifying infants as disorganized/disoriented during the Ainsworth Strange Situation. In Attachment in the preschool years: Theor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6] Archer, M., Steele, M., Lan, J., Jin, X., Herreros, F., & Steele, H. (2015). Attachment between infants and mothers in China: Strange situation procedure findings to date and a new samp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39(6), 485–491. 

[7] Li, T., & Chan, D. K. S. (2012). How anxious and avoidant attachment affect romantic relationship quality differently: A meta‐analytic review.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2(4), 406-419.

[8] Dagan, O., & Sagi-Schwartz, A. (2018). Early Attachment Network with Mother and Father: An Unsettled Issue.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12(2), 115–121. 

[9] Liu, R. X. (2015). The effects of gender and bonds with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on delinquency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Sociological Focus, 48(1), 68–87. 

[10] Yang, X., Zhu, L., Chen, Q., Song, P., & Wang, Z. (2016). Parent marital conflict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father-child, mother-child, and peer attachmen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9, 221–229. 

[11] Chen, Y. lin, Liu, X., Huang, Y., Yu, H. jie, Yuan, S., Ye, Y. ling, Li, Q. xiao, & He, Q. qiang. (2017). Association between Child Abuse and Health Risk Behaviors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6(5), 1380–1387. 


 相关推荐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点亮“在看”,一起成长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