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头不藏脚”人类幼崽躲猫猫除了好笑,还有你不知道的成长大益处!

玫瑶 果壳童学馆 2022-06-09


没有一个小朋友不爱玩“躲猫猫”。前几天,有妈妈在果壳童学馆的家长群里分享娃玩躲猫猫的“迷惑行为”:

藏了,但没完全藏起来丨图源:小姜毛


这个话题,一下子引起了群里妈妈的共鸣。


有人说,自己娃把眼睛捂住,就觉得已经藏好了;还有人说,自己娃蹲在椅子旁边“伪装”成椅子,就以为大家看不到他... ...


人类幼崽躲猫猫经典动作——“藏头不藏脚”。真的是好笑,却不忍心拆穿。

小朋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娃总躲不好,家长要急着引导吗?


今天,果仁妈就带大家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一下:

  • 小朋友躲猫猫“藏头不藏脚”的原因;

  • 分析一下玩躲猫猫对孩子成长发育有什么好处?

  • 除了常规的“躲和藏”,躲猫猫还有哪些有趣的拓展玩法?




 1 

人类幼崽躲猫猫
为什么总是藏头不藏脚?

孩子躲猫猫的时候总是藏头不藏脚,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行为背后又代表着怎样的认知呢?

“只要我看不到你,那你也看不到我”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三山实验(The "Point of View"Task):


他准备了一个布娃娃和三座不同颜色的山,一座山上有红色的十字架,一座山上有一间小房子,第三座山有积雪。

幼儿和布娃娃坐在山的不同方向,但幼儿不能说出哪一座山离布娃娃最近,而是认为离自己最近的山,就是离布娃娃最近的。[2]

这一实验验证了幼儿在思维方面存在着「自我中心」的特点。[1]

他们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


因此,低龄孩子认为别人眼中的世界和他看到的一样。他们似乎拥有特殊的视觉哲学,即自己把头藏起来,只要我看不见你,那么你也看到不我。

比起“躲起来”,“被找到”更让孩子开心


对孩子来说,躲猫猫永远有着无穷的乐趣和魔力。他们会通过露出「马脚」,感受「再确认」过程带来的正向反馈和愉悦感。

有时候你会发现:不管孩子藏在哪里,只要我们视而不见,在她藏的周围反复寻找,甚至大声说“我家孩子藏到哪里了?怎么找不见了?”就可以引得孩子哈哈大笑。她会一边跺脚,一边露出小脑袋大声地说:“哈哈,我在这呢!”


往往最让孩子愉悦、兴奋的并不是「躲起来」,而是「被找到」。孩子甚至会自己露出“马脚”,好让你找到她,这个过程,就是孩子学习「再次确认」的过程:

——“我猜你一定会找到我!”
——“你果然找到我了!”

这一心理的活动过程,就像是一个积极的正向反馈,当正向反馈越多,孩子自然也会更愿意玩。而「找」的过程,给予了孩子一段空白的时间,使她更期待被找到的惊喜瞬间,带来学习的刺激感。



 2 

带孩子玩躲猫猫
背后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孩子在躲与藏之间,开始学习解决问题


皮亚杰在「藏东西任务」实验中,给了孩子一个有趣的玩具电话,在他玩了一段时间后,皮亚杰把电话藏在了毛毯下。

他发现,8~12个月的孩子可以有目的地「移开」毯子,并「抓」住玩具。皮亚杰认为,「移开」和「抓住」这一系列的动作,是孩子所有解决问题的基础。他们会反复练习这项技能,让动作更加熟练且精确。[4]


孩子能找到藏起来的物品,这也是认知升级的一个里程碑,他们开始了解到「客体恒存」的概念。

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认知还停留在:东西藏起来了,看不见是不是就代表消失了?

通过经验的累积,练习「移开」和「抓住」这一系列的动作图示,孩子逐渐明白:原来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即客体恒存)。这有利于他们更加自信地向外界探索。

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为独立奠定心理基础


我们经常看到8~12个月的孩子,在母亲离开的时候哇哇大哭,因为他们还不能完全确定:妈妈看不见了,是消失了吗?她还会回来吗?


而躲猫猫游戏的好处之一,就是让孩子从认知上理解到,事物消失了并不代表不存在。这种认知的升级一定意义上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妈妈的脸被遮住了,不代表妈妈不在了,她还是会重新出现的。

慢慢地,孩子甚至会开始期待妈妈的脸从消失到重新出现的过程。孩子会理解到父母暂时的离开并不是抛弃,爸爸妈妈还是会回来的。这就为缓解「分离焦虑」奠定了一定积极的心理基础。

根据声音判断方位,使感官判断更敏锐


孩子为了在躲猫猫的时候,能更快找到藏起来的父母,他们需要启动敏锐的感官系统。通过积极聆听环境中发出的声响,判断父母可能藏身的位置。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在路上行走时,如果身后有一辆车经过,虽然我们没有回头看,但依然可以通过声音判断车子与我们的距离,从而躲避有可能发生的危险。


这就是对听觉敏锐的感官体验,让我们的大脑可以不加思考,就指挥身体做出更精准、更安全的动作。

同样的道理,躲猫猫过程中,孩子锻炼的根据声音判断方位,也可以帮助孩子的感官更精确,帮助他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精确的判断。


 3 

除了和孩子玩躲与藏
你还可以和他这样玩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和孩子玩常规意义上的躲猫猫,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拓展游戏,丰富孩子的认知以及增长感官经验。



01.朗朗上口的旋律+「丝巾躲猫猫」
——增长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这个游戏适合一岁半以下的孩子,所需要的材料包括:

  • 一条颜色鲜艳的丝巾

  • 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谣

  • 一个全情和孩子玩耍的家长


我们和孩子面对面正坐,将丝巾盖在我们的头上,把自己“藏起来”。问问孩子:“妈妈/爸爸在哪里呀?”(看不见父母,但是可以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逐步了解客体恒存)

给孩子一点时间摸一摸丝巾的材质,轻轻拉动丝巾,让孩子看见爸爸妈妈的脸重新出现的过程。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加入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谣,以《London Bridge Falling Down》为例子:

唱完“London Bridge Falling Down”后,发出惊喜的声音,并拉下丝巾,唱完“Falling Down”后再发出惊喜的声音,并拉下丝巾,每一句结束后都做同样的动作。


重复几次之后,孩子会明白,在固定的时间,拉下丝巾爸爸/妈妈的脸会重新出现。

这一过程不仅能让孩子学习乐句的基本音乐知识,还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因为他期待的爸爸妈妈总是“如时出现”。不断再确认、再肯定的过程也会增长孩子的智力和自信心。

慢慢地,当孩子非常熟悉歌曲了,我们可以将丝巾放在孩子的头上,让他们来揭丝巾,感受游戏的愉快。


02.不同难度的「躲猫猫盒子」
——让孩子的双手和心智共同参与玩耍

物品消失又重新出现的过程,可以通过“小抽屉和小球”游戏体验到。


蒙特梭利有许多类似的「物体恒存性盒子(object permanence box)」。这样的小游戏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认知,减少危机焦虑,同时可以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状态与环境互动。

生活中常见的纸巾盒,就是是一个很好的「躲猫猫盒子」的素材,只需要在纸巾盒的一个侧面剪开一个「门」即可。我们很容易就会收获一个用双手和心智共同专注工作的孩子。


蒙特梭利曾说:手是心智抓取的器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他们的小手变得更灵活,支持他们心智的发展。

比如这个小盒子改造成的「躲猫猫储蓄盒子」,可以让孩子使用更少的手指、更精细的手部技能进行活动。


细小的洞口需要孩子更多的使用手眼协调的技能,也给孩子身心合一的工作,以及专注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不同形状、不同重量、不同高度的物品,让孩子进行多感官的探索。


随着孩子的经验和认知的不断丰富,他会对空间有更深刻的理解。他可以用视觉进行判断,什么样的形状可以放入何种空间里。

在下面这张图片里,我们看到一个孩子正用一个正方形的小积木放入一个正方形的洞里。


我们可以将不同形状、材质的生活用品,在纸箱上照着画出形状并抠出小洞。孩子会通过不断的尝试,感受到这些物品的独有的大小、空间、重量甚至多感官的触觉。

当把所有物品放入纸箱中,又重新打开,感受事物消失到重新出现的躲猫猫过程,他会感到十分自信:看!它们又重新出现了!我真能干!

03.看不见的物品,摸得着的「立体感官袋」
——让孩子逻辑推理更上一层楼

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对事物的感官判断会越来越精准。如果将若干个小物品藏起来,放入一个不透明的束口袋里。在肉眼看不见东西的情况下,孩子仅仅通过用手触摸,是否能猜出物品的名称呢?

这是我和孩子屡试不爽的小游戏,尤其是在孩子上学和放学的车途中。让孩子闭上眼睛,我随手藏起来车上的一些小物件。有时细心的孩子就会发现是什么被“藏起来了”!


当他再把小手放进束口袋里,通过立体感官的触摸,他能启动自己的逻辑思维进行物品的匹配,从而说出物品正确的名称。

其实最好的亲子游戏和互动不用花费太多的金钱,比如躲猫猫和这些延伸的方法,我觉得很简单,也很有趣。你们觉得呢?
 

今日话题


Q:你有什么有趣的“躲猫猫”的小游戏?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又有哪些有趣的事呢?留言区聊聊吧~


 - END -


作者玫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2年家庭教育及儿童教育经验、国际蒙特梭利AMI0-3岁受训主教,经营「玫瑶老师」公众号。

策划林乙乙,一个三岁男孩的妈妈,乐于研究各种育儿产品。

编辑丨羚羊

参考文献丨[1] 发展心理学,第六版

[2] [3]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第四版)[4] 认知婴幼儿的游戏图示——图示背后的秘密,第二版



 相关推荐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Kids@guokr.com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