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成不了精英,回不到底层?这本年度好书直击“普娃”教育之痛
说了很多“鸡娃”和“牛娃”的故事,果仁妈今天的文章,想聚焦在那些不太被重视,但数量庞大的“二本学生”身上,他们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普娃”,也是很少被关注到的“沉默的大多数”。
丨
本文转自“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
作者:十三,已获授权
为什么今天这么多孩子生活没目标、抑郁?
孩子进入社会前到底需要怎样的品格和能力?
如何帮助孩子滋养更多的生命力量?
三代学生的差异
第一,缺乏明确具体的目标;
第二, 沉迷手机网络,对社会现实不太关心;
第三,认识到自己成不了精英后,安于平凡。
黄灯1992级的大学同学,毕业后几乎都是大半辈子只做过一份工作,极少流动;
2005级的学生享受到城市化过程的福利,包括父母外出打工赚取孩子学费,他们更认同市场竞争、有做生意的勇气;
而2015级的学生,黄灯主要聚焦于偏远农村的孩子,他们从小适应地理、信息意义上的流动性,早在大学入学前就感受到社会的断裂式分化。
教育就像一场慢性炎症
“18岁前,我的整个人生似乎都押在了一场考试上。这或许是人生最大的一次赌博。”
“以高考为划分线,中国学生的青春时代似乎被简单粗暴地划分成了两部分,高考前,高考后。”
“人生就像一条被预设好的轨迹,我必须不能出一丝差错地照着这个轨迹预演下去,否则,我就会被周围的环境所不容纳。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导,同学之间的攀比,都像一块块巨石,压得我五脏六腑都痛。”
中学时期的老师、家长,总认为通过各种手段,将孩子送到大学就万事大吉,但中学教育的后果,大学老师才有更直接的感知。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
原生家庭的逃与追
孩子需要的是怎样的教育?
“只有对学习的厌恶和对生活枯燥的无奈。” “只在乎能做多少分而不在乎学了什么。” “学生们像一个个产品整齐地排列在教室里,也就是我所讲的流水线上。” “我们这一代人,尤其在‘九零后’身上,‘催熟’机制的成长方式表现得很明显。”
第一,接触真实的生活。
我们居住的城市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书本上的知识到底和现实有什么联系?
和家人走心的对话、上下学走过无数次的路、逛博物馆,是不是都算学习?
第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Kid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