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四,在「内驱力」专栏的第一篇 中,我们讨论了内驱力和外驱力。不少留言问 到, 如何提升孩子的内驱力?如何让孩子能够积极持续地主动做一件事呢?
要想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有三样东西,非常重要,那就是 “ 自主感 ”、“ 胜任感 ”和“ 情感联结 ”。
今天的文章,果仁妈再次邀请公众号「阿肉阿团」的主创邱天 老师,进一步聊聊 培养内驱力的三大核心要素 。这一次,她结合动画片《小猪佩奇》来进行剖析,生动形象,接地气,非常值得读一读!
对于大多数新手父母来说,面对海量的育儿知识,很多时候会感觉无从下手,难辨真伪。 有没有一个简单好用的方法论,能够让新手父母迅速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呢? 你别说,还真有这样一套简易的方法论—— 遇到问题,我们可以先想想, 小猪佩奇的猪爸爸、猪妈妈会怎么做? 这部火爆全球的动画片,不用多说,内容生动有趣,收获无数孩子的喜爱。其实,它也 非常适合学龄前的家长观看 ,来学习借鉴猪爸爸猪妈妈是如何处理孩子遇到的各种问题的。 小猪佩奇中有一集讲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 故事是说,佩奇一家人去一条森林小路游玩。而到了森林里,佩奇很快就开始抱怨:“太无聊了,这里只有树树树树树!” 也就是说,佩奇对于在森林玩这件事,已经觉得无趣, 内驱力基本上是零。设想下,如果你是猪爸爸或者猪妈妈,你接下来会如何处理?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见到这种家长。带孩子出去玩,但孩子觉得无聊,只想回家。家长便大发雷霆,结果孩子又哭又闹。
然后家长觉得丢了面子更加生气,孩子看到父母更生气,因此哭得更凶。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有的家长会奖励孩子,说:“你乖乖地走完森林小路,我给你买个新玩具!”于是呢,孩子乖乖地跟着家长走了一会。
你以为这时候孩子在体验大自然吗?并不是!她满脑子想的新玩具,两耳不闻窗外事,直到忍无可忍,然后重新哭闹,家长只好再用更多的奖励来哄孩子。
如果是这样,干嘛出来玩,在家呆着不香吗?
首先,猪妈妈说:“你看得不够仔细。你再仔细看看,除了树还有什么? ” 接着,猪妈妈又建议到:“ 我们来追着脚印找找看,到底是谁的脚印 ”。 他们追踪着脚印,最后找到了一只小鸟。原来是小鸟的脚印。 小鸟飞到树上了。猪爸爸 递给佩奇一个望远镜说 :“你快看看,小鸟在干什么呢?” 佩奇一看,原来小鸟在树上喂自己的宝宝,特别有成就感。 我们可以想象, 到了这里,佩奇一定觉得森林小路太好玩了,下次还想来玩。 自此,一只对森林之行毫无内驱力的猪,变成了内驱力爆棚的猪。 美国心理学家Ryan和Deci在七十年代提出了 自我决定理论 ,并且盛行至今。这个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有着自发的动力,也就是内驱力,去努力成长、变得更好。 而这种内驱力的根基有三个: 自主感 (autonomy), 情感联结 (relatedness)和 胜任感 (competence)—— 当这三个基本心理需要都得到满足的时候,内驱力就会非常强劲,推动人不断向前。 自主感,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感到自己对事情、对环境有控制权,认为 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这个自主感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每个人最迫切需要、又常常被剥夺的权利。 8 年前,一则“青年科研人员被迫逃离科研”的新闻,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新闻中的主人公,是清华本科、中科院直博的博士生,数学所当时最优秀的科研苗子,被他的导师程教授给予了重望。在博士的短短几年中,他被导师安排到各国交流访学、发表了几十篇论文、获得过很有影响力的大奖。 然而当他临近毕业的时候,他对导师表示, 他彻底厌恶了科研生活,坚决不再愿意从事科研工作,毅然决然到中学去当老师 。他的导师对于自己认真培养了多年的接班人毅然的离去感到五雷轰顶,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主人公的选择细细看,就会知道为什么了。他的导师运用高压管理,把他的生活、学习安排得极为紧凑, 让他对自己对生活和学习,没有控制感,没有自主感,内驱力也随之被榨干 。 再比如说, 中国的孩子练琴,往往带有很强的“家长功利性”,有考级的明确目标,有练习的枯燥任务,甚至有家长的密切监督。孩子既不能替自己决定“不要考级”,也不能控制自己练习的时间,甚至不能决定自己想演奏的内容。 在自主感被严重剥夺的情况下,即使是游戏,孩子都不会喜欢玩 ——如果规定了他只能打某一个游戏(哪怕是他一开始喜欢并选择的游戏),必须每天练级,家长坐在旁边监督甚至指手画脚,如果在某个时间打不过某个Boss就要承担后果,我相信他也很难坚持每天打一小时游戏。 我队友小学时,被父母逼迫去学小提琴,希望将来能够考级加分。当时搞得全家鸡飞狗跳,最终一年就放弃了。结果到了高中时,他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竟然主动重新捡起小提琴,无比享受地进行练习,并且把这个当成了放松和放空的过程,连游戏也顾不上玩了。 也就是说,乐器不一定没有游戏好玩, 但是享受乐器的前提首先是自主感 。 拥有自主选择的美妙感觉,才会发展出内驱力来推动自己前进 。
在佩奇抱怨森林小路无聊的时候, 猪妈妈提供的是方法,而不是结论 。 在佩奇发现了脚印之后,猪妈妈提供的是方向,而不是答案 。 最后,小鸟飞到树上,猪爸爸提供的是工具和辅助,而不是代劳 。 正是因为这样, 佩奇有很强的执行权,她有充分的自主感,可以自己 去寻找、去发现,去定义,也更有动力去做。 猪爸爸和猪妈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是天使投资人的角色: 对大方向提供建议,并提供望远镜等硬件辅助,给予了她充足的自主感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在学校里,你遇到了某个极其讨厌的老师,或者让你感到十分恐惧的老师。从此,你对这个老师教的科目彻底失去了兴趣,这个科目的成绩直到高中,甚至大学毕业仍然一蹶不振。 你不是一个人。根据Ryan & Grolnick(1986)的研究,这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一个严格、冷漠、令人厌恶或恐惧的老师,对孩子的学习兴趣伤害很大。这其实就是“ 情感联结”体验太差 所导致的悲剧。 什么是情感联结呢? 当一种活动总是发生在舒适,宽松,亲密的环境和社交氛围中,并且做这种活动时,总能够体会到尊重、支持与爱意,你也会越来越喜欢这样的活动,获得充分的内驱力,比如,跟男女朋友看电影。 而当一种活动总是发生在尴尬,严苛,抑郁的环境和社交氛围中,并且我们感到自己被审视、批评和物化,我们就会愈发讨厌这样的活动,比如被迫相亲。 回到小猪佩奇的问题上,当她发现陌生脚印时,猪妈妈不仅积极回应,并 立马通过动作和表演,把佩奇带入“找脚印”的亲子游戏的情境中 —— 👆猪妈妈温柔对佩奇说,“嘘,你要很安静,这样才不会吓跑人家。” 佩奇立马从“森林小路”的 陌生无聊情境 中,切换到自己 很熟悉的找脚印亲子游戏中 , 从不适到熟悉安全,从陌生到平时玩游戏时的舒适 ,瞬间就开心地投入新玩法中。 这也是为什么推荐家长从小带娃亲子阅读的原因。很多妈妈都会焦虑亲子阅读 应该怎么读呢?是逐字逐句照本宣科?是脑洞大开乱讲一气?还是声情并茂边读边演?
这些实际上都不是关键的问题。 最关键的在于,亲子共读的时候,孩子可以坐在你的怀里,依偎在你的身旁,感受到你全神贯注的陪伴,享受一段无比温馨和快乐的时光。
这样的陪伴,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任何要求,单纯提供给孩子无限的能量。从此,在孩子心中,一想到读书,就会想起这种温暖的感受,就会拥有想要读书的内驱力。
你可能会说:“我是个登山爱好者,我喜欢做饭,还会写点小酸诗......” 我们会会不自觉地用自己擅长的事情来定义自己。 逐渐用这件事来定义自己,而且越来越喜欢去做,因为这能巩固你对自己的认知。换句话说 ,当你擅长一件事的时候,不断的正向反馈激励着你的自信心,你的胜任感油然而生,就会越来越想做这件事,对其产生无限的内驱力。 再回到森林小路这个故事。其实猪爸爸猪妈妈,早就看出来脚印是谁的,但他们谁都不点破,让佩奇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且还配合演出—— 👆在佩奇发现是小鸟后,猪妈妈立马表示,原来是小鸟的脚印呀! 完全可以想象,佩奇在这件事上,获得的成就感、胜任感。而这种“胜任的感受“,是鼓励佩奇主动去尝试,去探索最主要的能量源泉。 好了,今天花了很大力气,跟大家拆解“自我决定理论”的三大基石“自主感”、“胜任感”和“情感联结”, 下一篇就拆开来介绍,如何一一培养和提升孩子的“自主感”和“胜任感”。 也希望大家,在遇到孩子没动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是批评,不是想当然放弃,而是 可以第一时间思考一下,是不是他的某些需求没有被满足 ?比如: 是不是老师太push,忘记顾虑他的感受,倾听他的想法? ▼
随堂思考
Q:反思你平时跟孩子的相处,你觉得自驱力的三大要素,哪个点是你做得比较好的,哪个点又是你之前没有意识到的?
- END -
作者 | 邱天,布朗大学心理系毕业,就职于清华THBI儿童认知研究所,公众号“阿肉阿团”(ID:yiqiuyiyang)创始人。
编辑 | 林乙乙,也是章鱼妈,一个3岁男孩的妈妈。
参考文献丨 1.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
Deci, E. L., & Ryan, R. M. (2010). Intrinsic motivation. The corsini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1-2.
Ryan, Richard M., and Wendy S. Grolnick. "Origins and pawns in the classroom: Self-report and projective assessment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percep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3 (1986): 550.
Ryan, Richard M., Jerome D. Stiller, and John H. Lynch. "Representations of relationships to teachers, parents, and friends as predictors of academic motivation and self-esteem." 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4.2 (1994): 226-249.
相关推荐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