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部黑童话看得我后背发凉,却揭露了教育最残酷的真相

筱恬 果壳童学馆 2023-02-19


听话乖巧的好孩子,和不听管教,主意很正的熊孩子,你更希望你的孩子成为哪个?


那如果是“千篇一律的好孩子”VS“特立独行的熊孩子”呢?如果二选一,你又会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哪一种?

 

在看过童话大王郑渊洁同名童话改拍的电影短片《驯兔记》之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很多全新的思考。

 

影片讲述了一个看似荒诞,却意味深长的故事——

 


什么是好孩子?什么是熊孩子?


皮皮鲁升入小学了。在开学第一堂课上,老师告诉同学们:

 

“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课堂上要学会懂规矩。老师说话的时候要保持安静,课堂上发言要举手,老师允许了才可以站起来回答问题。”

 


随后,她提了一个问题:“一只皮球掉入了深坑,该怎么办?”

 

第一个学生回答:“用网捞。”老师不满意,让她好好想想再说。

 

第二个女生李小曼说出了标准答案:“倒水让皮球浮起来。”她的回答让老师笑逐颜开。

 

轮到皮皮鲁时,他反问老师:“坑有多深?”

 

不按套路出牌的举动,让老师很意外,于是随口敷衍到:“很深。”

 

没想到,较真的皮皮鲁一本正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果坑太深,我们小孩子去捡球会不安全,发生意外怎么办?还是让爸爸再买一个吧!”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老师则气急败坏,认为他故意捣乱,胡搅蛮缠,挑战了自己的权威。



在老师眼里,皮皮鲁就是个典型的扰乱课堂的熊孩子。


就在皮皮鲁和老师争辩的时候,之前被表扬过的李小曼站起来附和着老师:

 

“老师的知识那么丰富,怎么会不正确呢?她多辛苦啊,每天站那么长时间。我们应该做个好孩子,听老师的话,不能跟老师顶嘴!

 


这时候,可怕的一幕发生了——李小曼的头上竟长出一对毛茸茸的长耳朵,她变成了一只兔子!

 


对此,所有的孩子都惊恐万分,可老师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校长甚至专门为李小曼进行了颁奖典礼,祝贺她成为全校第一个变成兔子的学生。

 

原来,这所学校的终极目标,就是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像李小曼这样的“好”学生,顺从、听话、循规蹈矩,就像兔子一样,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样子。

 


皮皮鲁回家以后,和爸妈说起了这件怪事。没想到,妈妈却告诉他:“你遇到了一个好老师,你要向李小曼学习,做听话的好孩子,不调皮,不淘气。”


 

成为兔子,才是老师心目中的优等生、他人的榜样和骄傲;而变不成兔子则是一件可耻的事。在这种观念的灌输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为变成兔子而努力。

 


班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兔子,而倔强叛逆的皮皮鲁明显成为了异类。老师盯着他,把他当成重点关照的对象;同学们孤立他,说他是“没有毛的怪物”;就连父母都指责他给他们丢了脸。

 


所有人都在想方设法让皮皮鲁也尽快变身。而故事的结尾,皮皮鲁终究还是不得不妥协了。尽管内心有十二万分的不情愿,他依然选择戴上兔子头套,把自己假扮成了一只兔子。

 


对此,老师和父母欢天喜地,因为孩子总算变成了他们喜欢的统一模样。可皮皮鲁快乐吗?透过他那失落而无奈的眼神,答案显而易见……

 

看完影片,我的内心非常感慨。皮皮鲁是坏孩子吗?可能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他是。但当我们站在一旁,以局外人的角度去看,就会发现他是一个勇敢、有想法、坚持自己不随波逐流的孩子。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按照期待成长,他们最好“乖巧”、“听话”、“懂事”,这才是顺应世俗标准的“好孩子”。

 

然而,孩子的成长真的不该千篇一律。事实上,在当今社会,往往正是那些不服管教的“坏孩子”、“熊孩子”,会更出色。

 


“熊孩子”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坏”“熊”,并不是指道德品质有问题,而是那些经常被大人评价为“坏孩子”“熊孩子”的孩子,展现出来的特质:淘气调皮、倔强叛逆、制造麻烦、不服管教……等等,就像皮皮鲁一样。


在我看来,社会所期望的“好孩子”,一个最主要的特质,就是顺从。他们贴心、省心,总是能把事情妥帖地做到大人的心坎里,就像那些变成小兔子的孩子。

 

没有人不喜欢这样的孩子。于是,这也成为了无数人的养育目标。

 

然而,在这样的培养过程中,我们的执念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成长状态,让他们为了当一个“好孩子”而丢掉很多本真的东西。

 

注定有一部分好孩子,会为了满足大人的期许而压抑自己真实的情绪、违背自己内心的意愿、牺牲自己真正的需求,最后一味照着能够被取悦的模样长大。换句话说,他们是在刻意打造自己,而不是真的在做自己。

 

图源@Степан Галагаев丨Unsplash


如此成长起来的好孩子,活得累而单调,也会错过很多不一样的体验,失去很多生命的乐趣。相比之下,反而是那些让我们操碎了心的“熊孩子”,人生会有更多突破。

 

有不少研究证实了这一点。2015年,卢森堡大学Marion Spengler等人发布的一项研究就表明,“坏孩子”长大后会更有钱[1]

 

这项实验始于1968年。当时,共有745个平均年龄12岁的孩子接受了评估,考察指标包括了智力、性格特征、平时的言行、以及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

 

40年后的2008年,研究人员再次回访了这群人。结果发现,那些在学生时代习惯于“违反规则和反抗父母权威”的“坏孩子”,更容易进入高收入阶层。而在排除了智商和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之后,这种“难搞”的特质依旧是预测人到中年能否有高收入的重要指标。

 

对此,Marion Spengler团队认为:这是因为所谓的“坏孩子”更看重竞争而不是人际关系,更愿意为争取自己的利益和目标挺身而出、甚至另辟蹊径,而不怕得罪人,也不会在意世俗的评价。


而在2012年,Timothy A. Judge等人发表于顶级心理学期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的一项学术成果也能佐证上述结论。他们的研究发现,宜人性与收入呈负相关,对于男性来说尤其如此[2]

 

解释来说,那些具备顺从、谦虚、温柔、亲切、友善、利他主义等特质的“好人”,尽管在工作中更看重人际关系、更加乐于合作,更容易受到同行的喜爱,但他们却往往更容易墨守成规,不太可能制定出建设性的方案来突破创新,因此职业方面的建树普遍比较平庸。


反倒是那些顽固难缠、不讨人喜欢、无法和谐相处的人,会取得更高的职业成就和报酬。


可见,那些个性“不宜人”的熊孩子,其实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说不定在今后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允许孩子做一些“熊孩子”擅长的事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当今社会,让我们的孩子适当地具备以下这些我们经常会在“熊孩子”身上看到的特质和能力,反而显得必要而可贵。

 

1、叛逆不听话


爱唱反调、喜欢顶嘴、倔强顽固、总是跟大人对着干……这妥妥是熊孩子无疑了吧。但心理学家的研究却表明,这可能是儿童早期发展中的积极标志。

 

比如,Kuczynski等人追踪考察了51个孩子(年龄区间1.5岁-3.5岁)一直到5岁的成长经历。结果发现,男孩比女孩更具反抗性,而那些会跟父母顶嘴或辩解的孩子,有更高水平的社会技能和言语技能,自主意识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也比较强[3]

 

Dix等人的研究同样证实了,适当的、特定的不顺从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可能起到积极作用。它使儿童在亲子交往中表现出自主性,并且有利于发展一些与独立表达意见有关的社会技能和策略[4]。 


图源@Santi VedríUnsplash

 

2、说谎


尽管从道德层面上来说,撒谎并不是一个好品质,绝不提倡让孩子习得,但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情境下,这却是孩子自我保护的手段,能够有效改变环境对自己的限制。

 

比如,当孩子被别有用心的陌生人搭讪家庭隐私时,父母一定不希望孩子说实话,而是用谎言圆过去。

 

事实上,说谎是一个有意识的行为,在儿童长大过程中普遍存在,与孩子的心智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在孩子学会说谎之前,他们必须首先获得两项重要的认知技能——

 

一个是推断能力,即识别和理解社会规则以及违反规则时会导致何种后果的能力;另一个是心智能力,即揣摩他人在想什么的能力。此外,孩子还需要意识到他们知道一些父母不知道的事情,并且在说谎过程中能够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这一切,都是由大脑前额叶皮层来调控的。因此,说谎的前提是拥有功能完善的前额叶皮层。从这个角度来说,善于说谎与圆谎正是孩子高智力水平的体现[5]


图源@Justin YoungUnsplash

 

3、玩世不恭


面对教诲时,有的孩子安静聆听,有的孩子吊儿郎当;接受批评时,有的孩子虚心诚恳,有的孩子嬉皮笑脸……家长们往往气得要吐血:“都这样了,这臭小子怎么还有脸笑得出来?”这副玩世不恭的模样,真教人看得不爽!

 

不过事实上,这样的处事态度,也有不少正面的意义。

 

有研究发现,具有嬉闹特质(playfulness)的人将更擅长给自己或他人提供娱乐和幽默,从而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并对心理、行为和身体上的问题起到预防作用。

 

在面对困境时,这种看上去玩世不恭的态度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调节情绪,同时采取更加积极灵活的方式来应对挑战。

 

这种特质已被证明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创造力和学业成就的有力预测指标,对提升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作用很大[6]


图源@saeed karimiUnsplash


总而言之,在这些大众认知当中“坏”的特质背后,体现的正是一个人对环境的强大掌控力和敢于破格与突围的勇气。

 

这样的孩子,生命犹如蓬勃的野草,在任何生存条件下都能应变自如、适应得很好。

 


家长该怎么做?

 

一直以来,大众普遍以“好孩子”为榜样,引导我们的孩子要多多顺从规则,成为温良乖巧的人。但其实,在如今这个风云诡谲的世界,真正能在竞争当中站稳脚跟、不被淘汰的,往往却是那些保持个性、拥有特长、看起来爱折腾又难搞的孩子。他们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好好生活下去。

 

因此,在养育过程中,有以下几条建议想跟大家分享:

 

1、不用“好坏”来给孩子贴标签


不轻易定义孩子。乖巧听话≠好孩子,叛逆捣乱≠熊孩子。人是复杂的,孩子也是一体多面的。

 

2、用更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不好”的地方


即便他们叛逆、撒谎、特立独行,先别急着否定,也真的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输掉了未来。

 

我们不妨用更加辨证开放的态度,来对待这些看起来不好的特质。比如,当发现孩子说谎后,不必立刻如临大敌。(PS:如果你对孩子说谎这件事很焦虑,不妨看看这篇文章:孩子说谎后,你的反应很重要!

 

3、引导孩子把“坏”的部分转化为成长的能量


事实上,有不少看起来是“熊孩子”所擅长的事,其内核在当下的世界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比如:总不按套路出牌,本质上是敢于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顽固倔强,本质上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会人云亦云;强势蛮横,本质上是潜在的领导力……

 

我们应该多多看到孩子各种行为背后的能力与闪光点,挖掘出更多积极的意义。与其压抑本性,不如引导孩子将这些特质转化为促进成长的能量。

 


最后我想说,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在于鼓励大家放任孩子的行为,而是希望我们能换一种养育的角度和思路来看待自家那个让你头疼的“熊孩子”。

 

头疼的时候,想想那个一直没变成小兔子的皮皮鲁,我们也让自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看我们的孩子,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有句话说:“你可以不太乖,但是你不能学坏。”但其实,哪有那么多品德败坏的“熊孩子”呀,多的只是千篇一律的好孩子而已

 

在大方向把握好的前提下,请允许我们的孩子自由成长,活出自己的模样。



你希望孩子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留言区聊聊吧!



编辑丨羚羊,人类幼崽观察家。
参考文献丨[1]Spengler M, Brunner M, Damian R I, et al.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s at age 12 predict occupational success 40 years later over and above childhood IQ and parental socioeconomic status[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15, 51(9): 1329.

[2]Judge T A, Livingston B A, Hurst C. Do nice guys-and gals-reallyfinish last? The joint effects of sex and agreeableness on incom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2, 102(2): 390.

[3]Kuczynski L, Kochanska G.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noncompliance strategies from toddlerhood to age 5[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0, 26(3): 398-408.

[4]Dix T, Stewart A D, Gershoff E T, et al. Autonomy and children’s reactions to being controlled: Evidence that both compliance and defiance may be positive markers in early development[J]. Child Development, 2007, 78(4): 1204-1221.

[5]The Art of Lying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the-art-of-lying/

[6]Yue X D, Leung C L, Hiranandani N A. Adult playfulness, humor styles, and subjective happiness[J]. Psychological Reports, 2016, 119(3): 630-640.


 相关阅读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