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学?”这位妈妈的回答我一点都没想到

立正妈妈 果壳童学馆 2023-02-19

“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学?”

家有俩娃,这个问题我真的被问过无数次。一开始,我也不会回答,很多时候都会脱口而出一些“为了将来,为了以后”的大道理。后来我发现,小孩问出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多么宏大,多么有意义的“标准答案”。

对孩子来说,大人帮助他们寻找答案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又到一年开学季,如果你家娃也问了你这个问题,该如何跟孩子一起找答案呢?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聊。



幼儿园,不是“玩”和“学”这么简单

去幼儿园到底是为什么呢?是换个地方玩?是解放家长?是另一种形式的“有人帮忙带娃”?还是学知识?很多家长不太会回答孩子的这个问题,是因为自己也说不出答案。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节目,来看看真实的幼儿园生活,每天都在干些什么。

1、不只是交朋友,更是锻炼社交能力

幼儿园每天都在玩,但又不仅仅是“玩”这么简单。如果仔细研究孩子在不同年龄展示出来的社交特征,我们不难发现,3岁入园,投身集体,寻找更多同伴,正符合这个阶段的社交发展需求。

1-2 岁:平行游戏——各玩各的,互不干扰,还没有一起玩的想法。
2-4 岁:协同游戏——有意观察,懂得互动,开始有分享和轮流玩的意识,能够一起玩,但内心以自我为中心。
4 岁+:合作游戏——时常争吵,但很快和好,能够更进一步地合作、分享。具备同理心,能察觉他人的情绪,具备集体概念,开始发展真正的友谊。

图片来源:《4岁小孩的秘密生活》


相比起小区邻里,下楼遛弯相熟的几位小伙伴,幼儿园一个班十几个孩子,朝夕相处,吃饭、玩耍、睡觉都在一起,全新的集体生活,为孩子打开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可以认识更多的同伴,感受性格各异的小伙伴,学会如何更和谐地相处。

“走过去、打招呼、一起玩、守规则、不争抢、常和谐。”别小瞧这几步,离开了父母的帮助,每一步都需要孩子自己的努力和勇气。

图片来源:《4岁小孩的秘密生活》


为了融入集体,孩子需要告别在家“唯我独尊”的傲娇,学习如何求同存异地在大家庭中一起生活,解决冲突,保持友谊。

看似简单的“交朋友”,其实发展的却是孩子的社交力、沟通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片来源:《4岁小孩的秘密生活》


2、掌握一些本领,尤其是自理能力

“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幼儿园里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幼儿园一切的活动,都有需要训练的某种能力蕴含其中。别看每天孩子都是唱唱跳跳,但聪明的老师们恰恰是抓住了孩子这个阶段爱模仿爱玩儿的心理,将洗手、吃饭、穿衣都编入轻松欢快的儿歌中,让孩子们在说说唱唱中,明白学会自理的重要性,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这些本领。

图片来源:《小孩的神秘生活》


自己背书包,自己拿杯子接水喝,午睡前自己脱衣脱鞋,睡醒自己穿戴好,还要学会自己上厕所,饭前便后自己洗手,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位等等……

在家里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祖宗,在这里学会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自己照顾好自己”。

图片来源:《小孩的神秘生活》


而家长需要做的,是配合幼儿园的步伐,将“独立完成”的好习惯延伸到家里,同步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的好习惯得以巩固,并且从中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

图片来源:《小孩的神秘生活》


3、进入一个“小社会”,建立集体观念

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小集体,也是一个小社会。“我是小一班”、“这是我们班的刘老师”、“这是我们班的同学”,每个进入幼儿园的孩子,都会在家以外的地方,找到了一份新的归属感。

图片来源:《小孩的神秘生活》


在这里,他们会学会遵守集体的纪律,学会玩具分享、学会排队等候、学会团队合作;也会学会自我保护,在集体中寻求帮助,说出自己的困难,如,不小心尿湿了报告老师,跟同学闹别扭了学会道歉,不懂做的事情询问身边人。

图片来源:《小孩的神秘生活》


这是迈入大社会前,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的一课:维护自己的界限,尊重他人的意愿,适应集体的规矩。

4、不只是玩,更是一种学习和成长

“玩”确实是幼儿园里每日最重要的工作。但不是盲目无目的的玩,而是寓教于乐,玩有所得。

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是每日必备,滑滑梯、荡秋千、走平衡木、爬攀爬架、拍球、跳绳、跑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既是锻炼孩子的身体机能和协调能力,又是释放天性,亲近自然。

图片来源:《老师,我为什么要上学》


而回到教室,捏橡皮、搭积木、串珠子、剪剪贴贴、涂涂画画,看似“纯玩”,作品丑丑,甚至看不出所以然,但这个过程,却是锻炼孩子精细动作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图片来源:《老师,我为什么要上学》

在玩儿中让孩子的各项能力得到强化,促进孩子观察力、专注力、分辨力、记忆力发展。待到上小学时,读书、写字、上课所需要的能力均已水到渠成,自然事半功倍。

图片来源:《老师,我为什么要上学》



当孩子这样问,你可以这样答

道理都知道,可当宝宝问——“妈妈,为什么我要上幼儿园?”要怎么说,才能让孩子理解并且接受呢?这本绘本里的内容,我觉得特别值得参考:

《20个上幼儿园的好理由》

1、“我能不去幼儿园吗?”

“我不想去幼儿园”,这是许多有分离焦虑的孩子,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既然TA不愿意去,不如我们反其道而行,大胆地陪孩子想象下“不去幼儿园会怎样?”

——如果我不上幼儿园,就不会读也不会写。

图片来源:《20个上幼儿园的好理由》


—— 如果我看不懂字,就会把苏打水和洗发水搞混。

图片来源:《20个上幼儿园的好理由》


——如果我吞下洗发水,就会边说话边吐出泡泡。

图片来源:《20个上幼儿园的好理由》

——如果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家里很快就会一团糟。

图片来源:《20个上幼儿园的好理由》


我以前在跟孩子“深入讨论”这个话题之前,都会带他看《20个上幼儿园的好理由》这本绘本。

不同于大人枯燥乏味的说教,书里天马行空的想象了不上学可能带来的故事,惊险又刺激。不说一句大道理,却让孩子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上幼儿园是个拯救地球的大事,我可能不能让人类消失。”

对于热衷于成为超人和艾莎的孩子来说,“我还是乖乖去上幼儿园吧。”

图片来源:《20个上幼儿园的好理由》


看似荒谬的小游戏,其实是在亲子互动中,接纳了孩子内心焦虑,让他说出自己的恐慌,缓解了未知带来的紧张感,同时还能引发他们去思考上学的意义。

别小瞧这种吐槽式的互动,当自己的情绪能够被看见,孩子就会多一份安全感和信任感。孩子说得越多,心里的恐惧就能减少越多。

2、“上学我能得到什么?”

除了吐槽,让孩子真正理解上学的好处,激励他去好好上学也是重要的一步。这时候我通常会拿出这本绘本:

《老师,我为什么要上学》

通过互动提问,启发孩子主动去说——“上学能得到什么呢?”

玩丢手绢的话,一个人玩得了吗?
那两个人一起玩,好玩吗?
有些游戏,是不是人越多越好玩呢?

图片来源:《老师,我为什么要上学》

你知道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动物需要呼吸吗?
你知道为什么人的头发会变长,个子会长高吗?
你心里有那么多为什么,你知道去哪里找答案吗?

图片来源:《老师,我为什么要上学》

其实,孩子并不需要从大人那里听来“正确答案”,他们需的是要从自身角度去寻找答案。

当他们开始从“心”接受“上学 = 成长”这件事,为什么要上学,自然就有了答案。

图片来源:《老师,我为什么要上学》

小朋友,你是不是对人生还有很多疑问啊?
没关系,不懂就要问。
上学本来就是为了——“提出问题,然后找到答案”。




编辑丨羚羊,人类幼崽观察家。 

题图丨

小孩的神秘生活


 相关阅读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