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哥哥一声咆哮,接着我就听到嚎啕大哭的声音。走出客厅一看,原来是哥俩去冰箱拿雪糕,只剩下一个甜筒和一根小布丁,两人都想要大的甜筒,因此吵得不可开交。弟弟仗着年纪小,先哭为敬,闻声而来的奶奶护小,就忍不住教训哥哥:“你做大的,就让一下弟弟嘛!”哥哥不乐意了,因为每每他俩有矛盾,奶奶“劝架”的口头禅都是这一句。但奶奶看到哥哥不依不饶,反而继续训斥他:“你都几岁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呢!”过来想帮忙安抚哥哥的爷爷,也搬出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劝说道:“哥哥,你们学校不也教过孔融让梨嘛,谦大让小是一种美德。”众人围攻下,原本就急性子的哥哥,满腔委屈一下子就炸了:“我最讨厌的故事就是《孔融让梨》!让不让是我的事,不让为什么就有错!”
我示意爷爷奶奶都不要再说话,独自来到哥哥房间。轻轻拥他入怀,让他可以安心将心里的委屈哭出来。待到他平静后,才偷偷在他耳边说:“妈妈小时候也最不喜欢《孔融让梨》的故事。尤其是每次外婆让我得把好东西让给你小舅舅的时候,我心里都想,凭啥总是我让呢!”还满脸泪痕的哥哥抬起头问我:“真的吗?我不让弟弟,你不会觉得我小气,不配做哥哥吗?”我用他刚才的话回答他:“让不让是你的事,不让为什么就有错呢?”仿佛找到援军般,哥哥把头埋进我怀里,忍不住又抽泣了几声。但再抬起头,刚才满脸的委屈已经烟消云散。他擦擦眼泪,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不是不愿意让弟弟,我只是不喜欢每次大人都只在乎弟弟想要什么,却从来没在意过我想要什么。所以,有时大人越叫我让,我越不想让。”这时,躲在门外的弟弟悄悄推门进来,怯怯地说:“哥哥,爷爷说带我们下楼买多一个一模一样的甜筒。”而已经消气的哥哥反而大方地说:“不用,甜筒给你,其实我也挺喜欢小布丁的。”一场闹剧就此化干戈为玉帛,但我却开始反思:千古传诵的《孔融让梨》,到底是要告诉孩子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其实,孔融让梨的故事原版是,弟弟认为“自己年纪小,理应吃小的,大的留给哥哥。”但故事到了很多大人的嘴里,就只截取了“让梨”这个举动,让宣扬美德变成了“道德绑架”,逼迫大的孩子必须谦让小的。否则,就是不懂事,不具备谦让的美德。但这种希望培养孩子美好品德的行为,却常常适得其反。因为无视儿童道德发育阶段的说教,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残忍的伤害。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2-5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规则,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
权威阶段(6-8岁):遵从权威或命令,开始尊重规则和要求。
可逆阶段(8-10岁):懂得守恒和东西是可逆的,逐渐进入自律阶段。
公正阶段(11-12岁):意识到公正的重要性,有了正义感,真正有了道德感。[1]
而许多家庭生育老二时,老大尚小,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所以,孩子霸占玩具、不愿意分享,看似蛮不讲理,自私不懂事,其实,恰恰只是他们这个阶段本该如此。
综艺节目《少年说》中,有个排行老大的女孩,就曾红着眼站在众人面前大喊——“爸爸,您能不能试着相信我一次!”
图片来源:《少年说》
原来,她有一个特别爱捣蛋的妹妹,总是故意招惹她。但每次她想教育妹妹的时候,妹妹就会跑到爸爸身边告状。而爸爸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先训斥她,让她身为姐姐要懂事,不要欺负妹妹。面对声泪俱下,满腔委屈的女儿,爸爸却依旧一脸严肃地教育她:“你上学也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你又比妹妹大6岁,这个道理还用我讲么?”
图片来源:《少年说》
女孩忍无可忍地争辩:“可是,她永远会比我小6岁,难道我要让着她一辈子吗?”结果,爸爸的回答却让她彻底破了防:“爸爸再重复一遍,毕竟她小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图片来源:《少年说》
爸爸的回答听起来理直气壮,一句不问对错,干脆利落的“她小她不懂事,你大你要明理”,以为用道德的枷锁就能抚平一切对立,消除所有抵触。一旁的主持人陈铭忍不住搂紧泣不成声的小女孩,说:“孔融让梨的前提,是因为梨先递到了孔融的手里,他是自愿让出去的。如果一开始那个梨都没有到孔融手里,直接说孔融必须让,孔融心里也一定不开心。”
图片来源:《少年说》
可是反观这位委屈、不被理解的“姐姐”,她拥有爸爸的信任和偏爱吗?没有。她计较的是每次争执中的对错吗?她在意的其实是爸爸的爱。
身为老二的德善忍无可忍,哭诉父母长期以来不公平的待遇丨图片来源:《请回答1988》
成人都懂“你不能强迫别人”这个相处法则,可一到孩子这里却开始双标。父母总是一厢情愿地制造“手足情深”的假象,希望老大能表现出对弟妹们的谦让和宠爱。但从逼迫老大“主动谦让”的那一刻起,偏爱的天平其实就倾向了小的。你越强调“让”,老大感受到的“不公”就越强烈,对老二的敌意越深,对父母越不满。你越希望俩人表现出相亲相爱,俩人越会站到无法和解的对立面。
老二德善痛心质问:凭什么就得我让,就因为排行吗?丨图片来源:《请回答1988》
尤其是,不符合孩子道德发育阶段的“谦让”,会伤害了孩子对“物主权”认知。[1]你一边教育着他“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一边却让他“大的要让小的”,这不仅会混乱了孩子分辨到底“什么是属于我的”,更会破坏他的安全感。2岁以后,孩子会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常挂嘴边的总是“我的”、“我的”。这时,孩子的占有欲格外强烈。你越逼迫他分享,他越会将东西紧紧地拽在怀里。这份占有欲,构建的也是他内心对事物掌控权。当他无法确定什么是自己拥有的,他就无法做到分享,因为他随时都在担心着失去。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略他的权利和感受。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物主权的确认。
曾有心理学家给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罪犯写信,邀请他们回信谈谈对母亲的印象。其中,有两封都是关于苹果的来信,让他印象深刻。在我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小不一的苹果。看到最顶上又红又大的那个,我非常想吃,但我还没开口,弟弟便抢先说他要那个最大的。可妈妈责备了他:“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只想着自己。”我一机灵,立刻改口说:“妈妈,我选最小的那个,把大苹果让给弟弟吧!”妈妈很高兴我的“懂事”,就把大苹果奖给了我。从此我知道,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能直接说出来,要学会说谎。所以后来我撒谎、打架、犯罪,只要是我想得到的东西,我都会不择手段。小时候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然后将最红最大的那个举在手中,问我们:“你们谁想得到它?”我的兄弟姐妹们纷纷举手表示自己想得到。妈妈说:“好东西你们都有权利和希望得到它,但必须谁赢得比赛就归谁。”随后,她制定了规则,将门口的草坪分成三块,一人一块进行修剪。谁剪得又好又快,谁就能得到大苹果。因为我干得最快,所以我得到了那个苹果。但我没有吃那个苹果,而是让给了弟弟。因为我觉得,我是大哥我体力好,弟弟虽然小干得慢,但他很努力。而且弟弟比我更爱吃苹果,我很爱弟弟,所以愿意让给弟弟吃。图片来源:《少年说》
比起强调“让”这个动作,后者的妈妈更尊重人的天性和权利,懂得通过公平与竞争的关系,让孩子自己去争取,自己去做决定。让或不让,结果并不重要,关键看出发点,是否自发自愿。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曾说:“道德品质不来自于道德自身,而来自于人类最早期建构的审美。”[2]我们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嘴上跟孩子强调“让”,而是在行动上帮助孩子逐渐建立自我道德准则与判断标准,发展完善的人格。根据孩子的年龄,在“允许不分享”的大前提下,慢慢引导他友爱地对待他人。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多正向描述分享行为,如“东东跟你分享他的小汽车呢,大家一起玩多开心啊!” “你刚跟妈妈分享了你最爱的饼干,妈妈感受到了你的爱!”当孩子感受到分享带来快乐,他们才会由衷地做出真心的分享行为。父母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享用好东西的权利。孩子也拥有不分享的权利,不应该用道德的枷锁去强制要求他。
图片来源:《不可思议妈妈》
有些父母担心,学不会分享的孩子,会变得自私自利,其实大可不必过度恐慌。尊重他人的前提,一定是让孩子先学会尊重自己内心的需求。看得见自己,才能感同身受地“看见”别人。“把快乐的香水喷洒在别人身上,别忘记往自己身上也喷洒几下。”
编辑丨羚羊,人类幼崽观察家。
参考资料丨
[1]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瑞士)让·皮亚杰(Jean Piaget),教育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2018年07月 [2]《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孙瑞雪,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年04月
相关阅读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Kid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