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素质教育说 | 为明教育张涛:国际素养教育视角下,课程与活动的“平衡”

2017-06-16 国际学校多边平台 新学说
↑ 点击上方“新学说”关注我们

嘉宾丨张涛

2017年6月11日,由新学说、英国素质教育发展认证中心(ASDAN)联合主办,北京王府学校承办的“2017国际素质教育高峰论坛”正式落下帷幕。围绕专业素质教育课程设计、课外活动与学校课程结合以及未来素质教育行业发展等话题,国际学校行业专家、各类优秀素质教育机构代表都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来自为明教育的张涛先生以国际素养教育为出发点,分享了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以及在课程、课外活动上的尝试探索,以下是演讲内容整理。


各位嘉宾,我今天的主要分享内容是为明教育在国际素养教育方面的实践以及国际素养教育视角下课程与活动的关系。借用哈佛大学对国际素养的定义来看,“国际素养是对国际重要课题的理解以及采取行动的能力与态度”。哈佛的专家用四分法将其分成四个方面,分别是探索世界、识别观点、沟通想法以及采取行动,这四个方面是通过学科学习和跨学科学习来理解世界。



为明教育在国际素养教育方面的实践


2015年,为明教育与哈佛教育学院开展了一个合作,叫做中美视角下全球公民培养联合研究项目。这个联合的研究项目主要是:邀请哈佛专家给为明的老师做如何实施国际素养教育的培训。同时为明的老师团队也会在教育教学当中来实践国际素养理念,并且把实践的结果反馈给哈佛大学。以后的哈佛国际素养研究中也会有中国元素。


联合研究项目也是一个中西方教育理念的碰撞、融合,在这种沟通中,一些哈佛专家对中国教育传统的印象包含:坚定、勤奋、专注、克服困难、自我完善,同时我们也告诉哈佛专家,在这些基础上我们也有很多理念、实践的创新,比如说积极参与、探究、批判性思维、自我表达以及理解世界。


落实到行动上,是方法与实践的结合。


方法上,哈佛大学国际素养研究有一套完整的思维方法训练。举例说明,其中有一个方法叫See-Think-Wonder圆桌讨论。这是一张大的卡纸,学生们可以围坐一个圆桌构成一个学习小组,老师会给学生一幅画,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每个孩子把从这幅画上看到的写到纸上,然后再交换,相互了解别人看到了什么。第二个过程是思考,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一个东西。第三个过程是联想,这里有什么样的挑战,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这样就构成了完整思维方法。更重要是这种思维方法的训练不是以单个个体为单位,而是一群孩子一起来做这样的事。孩子们通过识别观点,识别别人的观点,包容别人的观点,沟通孩子们之间的想法以及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是哈佛思维方法训练中的一个。




实践环节上,这个是青岛为明国际学校刚刚结束的端午节活动,是一个PBL项目——端午节自制龙舟。整个过程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和STEM学习的结合。同时除了快乐,孩子们还能收获很多其他的东西,如图中这个失败的龙舟,我们鼓励孩子去试错。


对国际素养教育的展望


首先是学术课程的活动化。K12教育在实践中有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新民促法下义务教育阶段如何整合进国际元素?如果仅仅是中外课程一起上,至少有三个矛盾:政策不允许、课时不够以及学生的学业负担太重


就通常的实践而言,学校都会有基本双语教学设置。除此以外,我们认为活动也是体现国际元素的方式之一。我们了解到一些优秀的国际学校中,外方的课程不是以正式的学术课形式实现,而是以活动课来实现,由外教带领学生完成各项活动。这样的形式下,有时需要第三方资源支持,包括教学材料、活动设计和评价手段等。



第二是高中阶段学科设置的再平衡。高中阶段学生有非常繁重的学业压力、升学压力,如何在学业压力和升学压力之下做好课程平衡。称其为再平衡的原因是在国际课程引进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经历了一轮平衡,就是中外课程之间的平衡。再平衡指技能型课程和知识型课程之间的平衡,这里是把技能型课程和知识型课程做一个简单的列表。


第三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可能有人认为平衡是指课程的加减法,因为学生的学习时间、学校的教学时间是固定的,增加一个课时量意味着其他相应课时的减少。我们希望能够探索并研究出课程的融合方法,把活动和学术课程有机结合。



第四是非学术活动的课程化,即更好地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我总结成四段:

一是学校教育,学校是教育的主战场,这是我们办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是家庭参与,要让家庭参到学校教育中来;

三是社会支持,各种各样的活动都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四是通过以上三段实现学生个体发展。


结合上面四段,学校各类课程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类是学术课程,包含知识课程、技能课程以及应试辅导;

第二类是活动课程;

第三类是学生的指导课,比如学术指导,帮助学生选课、做学业规划,甚至是职业发展规划等,其中因大学申请机制的变化,国际学校的升学指导和学术指导越来越有融合的趋势。



最后是对未来教育的关注,《未来简史》这本书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内容。关于获取知识的方式,作者提到在中世纪,知识是经文×逻辑。以中国为例,传统的知识是以孔孟思想作为经文,逻辑分成两类,分别是程朱理学逻辑以及陆王心学逻辑。科学革命时代下的知识是实验数据×数学,以牛顿为典型。当下的人文主义时代,知识=体验×敏感度,体验是通过参与获得,敏感度来自于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敏感度。那么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是什么样子,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是我们需要去关注的一件事情。


相关阅读

素质教育说 | 清华附中辛颖:课程应服务于教育理念,否则再多花样也只是拼盘

素质教育说丨吴越:学校素质教育项目的开展趋向学术与活动的“统筹平衡”

干货 | 国际素质教育峰会上,专家们都说了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