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说独家解读: 东北国际学校市场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文|马征 随广玉
2017年11月,新学说访校团来到东北。顶着零下20度的严寒,走访三个城市,七所国际学校(包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民办国际学校、公立学校国际部),感受刺骨寒风的同时,也体会到东北国际教育者的热情。通过一次次畅谈,新学说访校团深度了解东北地区国际学校,希望通过本文为大家揭开神秘东北国际学校市场的面纱。
东北地区国际学校基本概况
据新学说统计,东北地区现有国际学校65所:
据新学说统计,截止2017年10月,全国范围内获得各课程认证标准的国际学校共975所,而整个东北三省,目前国际学校数量仅为65所,在中国国际学校市场上所占比重较小。
此次东北访校,我们走访了以下7所学校:
长春美国国际学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剑桥国际课程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
沈阳太平洋外籍子女学校
铁岭枫树岭国际学校
英领国际学校(沈阳校区)
沈阳广全中学
学校数量
东北地区国际教育发展还处在培育阶段,因政策和观念等原因,国际学校落地和发展面临很大困难。根据新学说四库全书数据显示,东北地区国际学校(包括国际部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在40-50所左右,此次我们走访的长春、沈阳和铁岭三所城市国际学校数量在15-20所左右,在这15-20所学校里,我们联系了七所学校,作为新学说东北访校行的参访学校。我们对东北地区国际学校市场分析,也以我们走访的三市七校为样本。
建校时间
东北地区虽不乏长春美国国际这种2006年建校,运营十多年的老牌国际学校,但在我们走访的学校中,大多是近5年建成招生的新兴学校,这些学校刚进入市场,还在摸索阶段,并未形成一套完整运营体系。例如沈阳广全中学,今年刚刚着手创办国际部,还未确定完整建校方案。
学生规模
因东北地区国际学校构成类型较为复杂,且这些学校多于近五年建成招生,所以学校规模并不大。除去长春美国国际学校有近500名在校生外,其余学校在校生数量从个位数到一百余人不等。而据长春地区一位国际教育工作者介绍,整个长春地区每年高考完选择去国外读本科的学生人数为500人左右,其中有200余人通过国际学校,200余人通过留学机构或其他途径。据沈阳某教育工作者介绍,沈阳当地一部分学生选择到北京、上海、大连等地国际学校就读,生源流失较为严重。此外,这两地有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少量生源流入。
建校模式
与全国整体国际学校发展现状不同,民办国际学校在东北地区并未出现占据半壁江山情况。公立学校国际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东北国际学校里占有较大比重。所以该地区很多国际学校都是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引进国际课程,租用公立学校或大学教室作为校舍,建立起规模不大的国际学校。
开设学段
这7所学校中有3所为K-12国际学校,3所开设高中学段,一所开设初中、高中学段。3所K-12学校中2所为新建学校,可以看出K-12学校是东北国际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师情况
东北地区国际学校因地域,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外教数量和师资占比并不是很高。除长春美国国际学校和东北师大附中国际部有75%左右外教占比外,其它学校外教数量都是个位数或不设外教。而在师生比方面,从1:3到1:10不等,有着较高师生比。
关于外教招聘,除个别国际学校会与教育机构合作招聘老师外,大部分东北地区学校都是通过自有渠道进行招聘,包括内部推荐,招聘平台发布信息,猎头公司招聘等形式。
关于教师培训,使用IB课程的两所学校会安排教师参与IB项目培训,其他学校一般会设置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部分学校有国外培训,但也有学校仅有校内培训。
国际课程
课程方面,东北地区引进国际课程类型较多,包括IB,AP,A-Level,IGCSE在内的主流国际课程。由于东北地区有大众和宝马等企业,在东北有很多德国籍人士,有的学校会在小学阶段设置德国课程,这些德国课程均由德国教育部派出的教师授课,德国籍学生在熟悉英语之后再转入其他如IB课程体系。此外还有加拿大课程、日本课程和韩国课程等。
而据新学说数据库不完全统计,目前东北地区开设IB课程的国际学校共有3所,学校名单如下:
全国范围内IB办学主体占比最高是民办国际学校,为41.53%,其次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占比39.83%,最低占比为公办学校国际部的18.64%。而在东北,因开设IB课程国际学校数量较少,所以公立学校国际部成为最大办学主体,其次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民办国际学校则未有引入IB课程的。
东北地区开设A-level课程的国际学校共有10所,学校名单如下:
与IB课程一样,全国范围内A-Level学校办学主体占比最大仍是民办国际学校,为54.31%,其次是公办学校国际部的35.96%,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引入A-Level课程中占比只有9.83%。而在东北地区,引入A-Level课程的,多为公立学校国际部。
东北地区开设AP课程的国际学校共有5所,学校名单如下:
AP课程略有不同,全国范围内办学主体占比最大为公立学校国际部,占比达56.35%,共142所公办学校国际班开设AP课程,而在东北,其市场构成再次与国内整体趋势相反,仅有一所公办学校引入AP课程。
东北地区开设加拿大课程的国际学校共有9所,学校名单如下:
加拿大课程方面,全国范围内占比最高为民办国际学校,占比55.17%,其次为公立学校国际部,占比41.38%。而在东北地区引入加拿大课程的以民办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国际部为主。此外,全国范围内开设澳洲课程的国际学校仅有29所,在东北地区并未有学校引入澳洲课程。
招生工作
据新学说访校团了解,学校的招生时间一般为3-5月份,也有的学校招生工作从12月份持续到次年开学之前。招生预算方面,各学校差异较大,有的学校选择不计成本做好招生宣传,而有的学校这方面预算却很少。学校一般都会采取校内宣讲会、校内活动日等方式,办学较早的学校还有学生口碑宣传等,还有的学校选择在其他学校办宣讲会、免费试听课程等。但据新学说了解,招生困难是各校面临的最大问题。
学费
东北地区国际学校整体学费水平不高,除个别学校会达到20万以上外,大部分学校学费在5-10之间。
东北地区国际学校面临的问题
此次访校,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东北地区国际学校的基本信息,对这一地区国际学校市场有了大致了解。但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也听到许多国际教育者反馈给我们的声音,他们和他们的学校,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1. 东北地区教育观念落后。很多家庭对教育的投入很高,但方向多为课后培训和维系师生关系。家长对于国际教育的认可度并不高,很多家长还停留在“孩子学习不好才送出国读书”的旧观念中,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公立学校、高考路线依旧是该地区学生家长的首选。
2. 政策导向不明朗。虽然国家已于16年年底修改《民促法》,却没有很好地被地方政府执行。走访中多位教育工作者提到,东北地区政府对民办学校,尤其是民办国际学校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建校初期获得政府批准往往要等待较长时间,甚至由于没有相应的规定,职责界限不明确,出现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均不管学校审批工作导致学校很难获得审批的现象。
3. 东北地区国际教育市场较小。教育理念的落后致使国际教育在东北地区,更像是出国的工具,而不是育人的方式。如前文所说,整个长春地区,每年只有200余人通过国际学校出国,较小的需求,让民办国际学校很难生存,所以整个长春地区仅有一所建成的K-12民办国际学校,国际学校多是以国际部等形式存在。
4. 品牌推广困难。此次访校,很多学校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引进了优秀课程,做出了好的项目,但是没有学生和家长知道。学校做出了好的内容,但是在地区内知名度并不高,所以这些学校急需有一套完整的市场推广体系,将自己的品牌推广出去。
5. 外教招聘。东北地区国际学校外教数量不多,原因之一就是外教招聘困难。虽然据新学说访校团了解,东北地区国际学校对外教的关怀和薪酬福利待遇很好,但因地域、气候、招聘渠道等原因,招到优质外教比较困难。
东北地区国际学校发展机遇
问题固然存在,但东北地区国际学校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东北地区教育工作者饱含教育情怀,同时相比其他二三线城市,长春和沈阳有大众、宝马等企业,有很多外籍人士子女会选择国际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本地生源不足的缺陷。
1. 东北地区家庭教育投入较高。据新学说访校团了解,东北地区家庭教育投入占整体支出比重很高,虽然目前多数用于课后培训等,相信随着国际教育的发展普及,家长会更愿意选择国际学校。
2. 不断有新鲜血液涌入。正如前文介绍的,近几年东北新建几所国际学校,如铁岭枫树岭国际学校、沈阳广全中学、沈阳太平洋国际学校,这些学校的创办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教育行业,有丰富的教育和管理经验,为整个东北的国际教育行业带来一股新鲜血液。同时,这几所学校的建立丰富了东北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也促进了各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
3. 学校重视教师培养和学生教育。多位国际学校教育工作者介绍,学校在教师培养方面是不计成本的,不管是中教还是外教,学校都给予优厚的薪水及健全的福利;学校重视学校教育,在学生培养中,多所学校设有奖学金或学费优惠政策,以此来鼓励学生。
四天访校结束后,新学说访校团对东北地区国际教育有了全面的认识。可以看出,对于东北地区国际学校,问题与机遇并存,优势与劣势同在。但我们相信,东北地区国际学校正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相关阅读:
上海访校|自带英国血统,这所位于上海最核心地段的国际化学校是什么来头?
福建访校 | 美国佛蒙特州课程落地厦门——厦门工学院附属学校国际部
川渝访校|这所以澳洲课程起家的成都名校,即将迎来IBO五年年审